第3章 先過年吧

2024-08-28 15:50:06 作者: 西廣山
  這個世界看來發展得比較好,黎閔初到這個家就知道了。因為黎家已經有鐵籬笆頭、鐵鏟、鐵犁頭什麼的農具了,連肥皂也有,只不過比較粗糙,家裡也備著油鹽醬醋,看來人力榨油技術什麼的也比較成熟了,人生活的一切基本需求都能滿足。

  雜貨鋪里的東西很多,農具、刀具、玩具、針線、生活用品都有,黎閔找了位夥計說話。

  「客人好,有何需要?」夥計熱情地問,黎閔臉皮還算厚,大方地說:「貴店收貨嗎?我這有些玩具。」

  夥計猶豫了一下:「收倒是收,得先看看您是什麼貨呢,我們這的貨都有固定來源。」

  「明白了,你先幫我看看?就是小孩玩具。」

  「那您這邊請。」黎閔跟著他去了旁邊說話。「您這是什麼東西啊?」夥計端詳了半天問。

  「是個鍛鍊反應能力的玩意兒,三到十幾歲的小孩都能玩,你看……」

  黎閔當場給玩了一番,並說明這個玩具叫魔方,顧名思義,有神奇的變幻方式,但不論如何變幻總能歸原。

  夥計看了覺得挺有意思,叫來了管事的。這玩意有低階版,也有高階版,還有各種版,現代花花世界下,還能得到很多喜愛,只要知道怎麼用,古代人也得喜歡。

  管事的覺得這是稀奇貨,可以趕在年關賣貴點,沒等黎閔談價,就同意按定價精細的十文一個,糙的五文一個全要了,前提是黎閔得出張「說明書」,說明怎麼玩。黎閔想都不用想,這玩意只要一拆就知道,到時候滿大街都是,趕緊同意了。雖然不會寫這裡的字,但是可以畫啊。

  夥計的取來了筆和紙,黎閔認真的回想魔方公式,費了好大勁才畫好,沒有顏料只能每面的圖案畫上去,又給仔細的講解了一番,半個多小時已經過去了。

  拿到手裡共一百八十文,有兩張紙票,四舍簡直高興壞了,拉著哥哥去買糖,黎閔也挺開心。倆人出了鋪直接找餛飩攤兒,又從別的地方買小吃,敞開了吃。

  這裡的貨幣流通有兩種,紙票和錢幣,全國通用,二者可兌換。錢莊,有私人錢莊,也有國家錢莊,只出兩種面額的紙票,一是一百文,二是五十文。私人錢莊無權印製和打造紙票和錢幣,只能儲蓄和借貸,鈔票發行都是國家錢莊管的。這是後來黎閔漸漸曉得的,真先進,黎閔感慨,個現代來的竟覺得自己是土包子,絲毫不信人類的智慧發展。

  黎閔帶著弟弟吃吃喝喝,花去快五文,趁著還有時間,打算買點自己想買的年貨。先去糕點鋪給弟弟稱了二斤糖塊,最便宜的那種也要近二十文一斤,貴到黎閔這現代公民想發癲,他今天賺的錢還不夠買幾次糖的,估計老媽也會買,但是不會買多少,高級貨更買不起。

  在有眾多需求的情況下,小孩子額外的口欲只能被壓縮,黎閔願意寵乖小孩,但想要量多也只能買最便宜的,好在四舍很容易滿足。又買了好幾包糕點,不放糖的那種便宜些,和一小布袋凍蘋果,別問為啥有凍蘋果,他也不知道。花掉了幾十文,哎喲喂,心疼。

  去布店買了一小塊最柔軟的布料,打算做內褲,這邊的內褲真的穿不慣,再扯了別的幾塊布,拿回去讓老媽給每人做身衣服,一百文鈔票要拆開了,哎喲喂,心疼。

  又去打鐵鋪定做幾把木刻工具,鐵貴,定做更貴,黎閔私房錢有三十多文,加上賣魔方剩下的幾十文幾乎全給出去了,在打鐵鋪用提供的紙寫寫畫畫,給出了模板樣子,拿了定物。黎閔拎著大包小包,覺著自己購物的路線失誤了,應該先定再買,好在還有最後一個東西就買完了。

  最後一個東西就是啟蒙書,黎閔畢竟是個大學生過來的,雖然學校一般吧,但是,扯遠了。反正識字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說,黎閔打算以後干點買賣,所以認字是非常必要的,就近了說,不能被人坑了還給人數錢啊。

  直奔書鋪,逮著夥計問:「這有啟蒙認字的書麼?」

  「客人安,啟蒙書我們這兒有很多,有兒歌、詩詞、字義的,客人您看看要哪種?」

  「要字義和兒歌的,各一本吧,再來些便宜紙,還有筆墨。」等下,不會超級貴吧?筆墨紙硯在古代得是王公貴族才買得起的呀。

  「字義五文一本,兒歌三文一本,糙紙二文一刀,簡筆簡墨一套八文,一共十八文,您拿好咯。」

  呀,也不是很貴嘛。但是黎閔的錢還不夠了,向老弟借了五文才付的帳,拎著東西帶著弟弟回鎮口集合點。老爹老媽已經在那等著了,黎閔遠遠地看到他們身旁站著位女生,樣貌端正,身材纖長,那是二姐沒錯了。

  「二姐!我可想你了!」「小弟啊,二姐也想死你了!」四舍老遠就奔過去,姐弟倆親密地摟著,黎閔也叫人「二姐。」


  二妳一視同仁地,也一把摟了一下三弟,黎閔對從未見面的二姐消除了侷促感。

  老爹老媽樂呵呵地跟人聊天,從未感受過的家人親密和諧的氛圍徹底打消了黎閔魂在異世的不安。

  不過,黎閔能有錢買這麼多東西,讓人驚了下,黎閔對著爹媽姐追問的眼神,好好解釋了一下自己今天做的生意,這才消解了誤會。但是一百八十文,還是很讓人吃驚,等於一天賺好幾百塊了吧,怎麼個事?黎閔有點小驕傲。

  進了臘月年味天天都在變濃,每一天都在為迎接新年做該做的準備,黎閔更加積極融入家庭,帶著老弟整天跟在爹娘屁股後頭亂幫忙。這兒的習俗跟南方更像些,臘八熬臘八粥。從廿三謝灶開始,就是過年。

  那天趕圩,黎爹黎媽沒買很多年貨,買了豬肉小半扇,沒買雞鴨,自家的雞鴨已經做成了乾貨,冬天太冷,農家養著太費事。此外還有小炮仗,對聯、香燭等一應物什,看來這世界的火藥應用已經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又給每人添了一雙新鞋,還買了新櫥櫃,把舊的拿到哥倆屋裡當儲物櫃了。

  全家一起高高興興的祭灶、大掃除、做年糕,其樂融融。二姐回到家,黎閔從她口中更多的了解這個世界。

  二姐是識些字的,正好可以教黎閔,少了打擾別人的麻煩。黎閔趁機問出心中的疑惑,紙筆和書籍並非貴到天價,反而算是便宜,為何不供四捨去讀書呢?

  「等明年呢,早幾年官府便發文告知天下,為民著想,修建天下書院,七至十二歲的孩童都可進院,束脩只需要六百文每年。」 前幾年紙筆書籍還是奢侈品,農家人讀書還是供不起的,三閔也就沒能上學,但現在受教育的價格已經被政府打下來了。

  小學義務教育啊,這發展怎麼這麼熟悉呢?官府上層也有現代人?黎閔驚乍,隨即高興起來,這多好的事兒啊。更有一種不可觸摸但真實的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黎閔一邊跟二姐學字,一邊聽她講述近十幾年國家的發展變化。二妳從爹娘請人帶的口訊中知道三弟受了傷,摔了頭,不知道事了,便憐惜的講解。

  前幾年家裡還很窮呢,就算有地,飯只能勉強吃飽,何談其他。從大王子上位後,發展十幾年,為國為民做了很多好事,日子才好過起來,本來很窮的。

  黎家在去年前才蓋的石房,全因火藥的發明應用,官府成立炸山開採隊,石料變得便宜。中廷又流出許多技術,磚石燒制啦,水車建造啦,水渠挖造啦,等等。還有谷種易得,水利發展、道路修建、農學傳授、商貿推動……除了偏遠地區,策略輻射緩慢,正常地區的百姓這幾年脫離了吃不飽飯的日子,並且越過越好。

  搜嘎,原來如此。黎閔喃喃自語,更加確信是穿越前輩了。

  自家留有一點棉花,用上黎閔買來的布料,阿媽給全家人做了一身新裡衣,外衣都是用老爹獵的野物皮毛做成的襖,才能抵禦寒冷,這裡不像現代似的有羽絨服。

  廿三祭灶,供上了買的糖、糕餅和凍蘋果,還有自家的凍梨,老媽趕走嘰喳的四舍,以免打擾灶王爺。廿四開炸,這邊是炸糖花,熱糖水化米粉,揉好以後揪出一團搓成長條,並捲成五個圈的太陽花的樣子,放入油鍋炸熟,熱騰騰的噴香。黎閔捻著吃了好幾個。

  過年的氣氛感染著每個人,黎閔覺著這冷了嗖的天氣也變得有趣起來,這天跟著四舍到村里溜溜達達。一個同年齡的男生上來攀談,言語間顯出熟捻卻又很克制。

  「章哥。」四舍拿了人家一塊肉乾,親親熱熱地叫人,「哥,你倆以前可是好兄弟。」又給哥哥解釋道。

  「對不起,我摔壞頭了,記不得事情了。」黎閔歉意地沖這小哥笑笑。

  「啊,我知道,那你現在好了麼?」

  「傷好了,但是沒記起來,以後你可以多跟我說說麼?」黎閔拍拍對方的胳膊,他看對面眼緣特好,覺得可以和他交朋友,以後就不會太孤單了,閒了也能找人一起玩不是。

  「那你得常來找我,我肯定能幫你想起來!」男生笑起來,因為黎閔的動作放鬆下來,「對了,村里鑿冰那天你記得和穆南叔一塊來,可熱鬧,每家派代表打魚、分魚。」

  「真的?我肯定來,我還沒見過,不是,我都不記得以前打魚是什麼場面了。」

  「熱鬧,小孩兒可多。」

  四舍在跟幾個小孩玩抓捕遊戲,玩得高興尖叫,兩人站在一起一邊看小孩一邊聊天,「你再跟我說你的名字,真對不起,我真是忘了所有東西。」

  「黎牧章,是我的名字,你以前就叫我牧章。」


  「我倆同姓,是本家呢,」黎閔沖他笑:「牧章,好聽的名字。」

  「村裡有多少年輕人啊?」黎閔問道。

  「有……」

  捕魚那天早晨,黎閔跟上老爹,拐著老弟,去湊熱鬧去了。

  地點在村東不遠處,是條和鄰村部分共用的小河,共用部分就是村界。捕魚的河道屬於本村,每家的代表合作分工,用冰鎬劃圈,鋤頭敲冰,半個時辰鑿出十幾個盆大的冰口,冒出密密的魚吸氧。撈魚的人一勺一條,凡是夠大的都撈上來了。

  「要不要舀舀?」牧章是自家代表,拿著長柄大勺子,問眼都不錯的黎閔。

  「我試試,舀條大的。」一瓢一條魚甩到地上,一瓢一條魚甩到地上,跟澆地似的,真好玩。

  村裡有五十多戶人家,是個中等村落了,分魚按派來的代表數量,人多的人家會自覺多派個人,每個代表都提著五、六條魚回家了。捕魚活動只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雖然短暫,但是集體活動總是讓小孩感覺歡樂。

  小孩子明顯沒玩夠,但是都被大人強制提拎回家去了,以防疏於看管掉下河去。黎閔吸著鼻子觀摩一個多小時,也意猶未盡地跟黎牧章道別,帶著弟弟回家去了。

  廿七大掃除,哥倆負責自己的屋子,黎閔撣塵擦窗,指揮弟弟掃地,被褥在徹底入冬之前洗過,在春天前都不會再洗,隔髒的薄被單在前些天也換過了。把東西規整規整,爛衣裁了做抹布,爛物或丟或當柴火,一切都收拾利索。

  中間的石屋要大上兩倍,中間是堂屋,右邊是廚房和飯廳,左邊是老爹老媽的臥室,此時除了臥室,都被勤快的二姐打掃得乾乾淨淨。

  在原來,黎閔家過年是廿五蒸糕、廿六掃尾、廿七洗嘢,廿八包粽、廿九貼春聯、卅團年。在這差不離,只是這邊不包棕,廿八做上門話,也就是到相近的交好的人家裡坐坐,交換些年禮。

  這個習俗的成因是因為過去太窮,相互鄰里看到窮困的人家年都過不下去,就給些東西接濟,逐漸演變成了如今互交年禮的習俗,一般是相互兩家輪流上門,意在交談以示人緣好,相交親,不需貴重和多樣的物品,指在表達兩家人有互幫互助的信念。

  黎閔跟著老爹去了幾個伯伯叔叔家,每家給了一些糕點,就是黎閔原來買的那些。末了,老爹要去大伯家,跟黎閔說,讓他也去去牧章家,拿些糖,黎閔有些奇怪,不過還是聽話地去了。

  去了才知道,牧章父親去年因病故去,家裡現在是牧章當家了,在禮尚人情這些方面牧章應當獨當一面了,黎閔的上門話是對他成長的肯定。牧章對於黎閔的到來顯得非常高興,交給他一吊豬肉,黎閔忙擺手拒絕,嚇唬他:「這可不行,別人說我是討飯來了。」

  「我倆好,快拿著!」

  「不行,給我些嬸嬸炸的糖花就行,我愛吃。」老媽買的糖只夠做糖花的,而且做得不太甜,也剩不下幾塊給四舍吃,牧章家恐怕也是,他還有兩個弟弟妹妹,拿些糖也能給孩子解解饞。穿越前輩應該是還沒找到做糖的方法,糖的價格還沒打下來到隨便買的地步。

  但牧章會錯了意,以為他是想吃甜,糖花給裝了一兜,高興地摟著黎閔給送出了門。回來拆了紙包才知道黎閔給的是糖,算是互相給對了,黎牧章弟妹都很高興。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