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華語電影傳說> 開個單章,聊幾句

開個單章,聊幾句

2024-08-23 01:51:41 作者: 傲笑三林
  首先謝謝每一位用心點評的書友,藉此機會,小弟也想跟大家聊兩句。

  必須承認,作為第一次寫書的作者,在開書之初,有一些劇情寫得比較幼稚,例如那個簽名的梗,自己現在看都覺得好笑,不過畢竟是一種紀念,小弟暫時就不準備一一去修改了,請大家見諒,也非常感謝從那時候一直看到現在的書友們。

  今天主要想說說本書的一個風格問題,看到許多點評說主角人見人愛,關於主角的人際關係,目前來說,唯一稱得上一見就投緣的,應該只有甄妮這個姐姐,至於其他人,從認識到成為朋友,基本都有脈絡可尋。

  劇情進行到現在,楚言身邊的好友其實也還是那一批,楚言幾乎從來都是堅持共贏的原則,更沒有主動傷害過他人的利益,大家都有錢賺,又何必撕破臉呢,在那個港片爆炸式增長的年代,蛋糕正在不斷變大的時候,也沒必要爭得你死我活吧?

  或許有些讀者會更喜歡矛盾衝突更激烈的劇情,也很抱歉,原諒小弟不想那樣去寫這本書。

  現實中有沒有壞人?有,還不少!本書呢?目前為止,應該大家都看出來了,除了韋恩斯坦外,還沒有出現其他真正的反派,原因就是小弟更希望專注於作品。

  本書的主角除了楚言外,還有華語電影,本來就落後了,還不團結,那憑什麼跟別人爭,這一點私以為,韓國電影界很多方面值得學習。

  另外,關於書友圈有個還算比較有熱度的帖子,小弟在此也一併說明一下,關於所謂的「跪舔港台歐美」,說句不客氣的話,從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國內的電影行業的情況,大家冷暖自知,隨著電視的普及,電影院基本門可羅雀,除了學校組織學生統一看電影之外,買票看電影的真的不多,關鍵也沒有那麼多電影可看啊!

  在中國票房制度沒有成型的時候,電影上映是沒有票房分成的,全靠供銷採購體系的情況下,國內各大製片廠,拍每一部戲都要勒緊褲腰帶,就指望著出國參展賣出個好價錢來,國內的票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即便是進入九十年代之後,國師的那幾部電影名氣雖大,又有幾個人是買票去電影院看的?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在電視上看的那幾部電影,家裡的影碟機看的幾乎都是D.版港片和美國電影。

  直到1994年之後,國內開始每年引進十部好萊塢大片,馮導的賀歲片開始出現,直到《英雄》的崛起,內地票房市場才開始回暖,這種歷史大勢是無法輕易改變的,也沒辦法提前,畢竟消費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

  這種前提下,香港畢竟市場有限,不去好萊塢發展,怎麼積累資本,怎樣擴大華語電影的影響力,如何拓展華語電影發行渠道?港片後來的走向已經說明了一切,在大陸市場全面開放之前,固步自封,只能錯過華語電影發展的黃金時期,小說不就是要彌補這種遺憾嗎?

  至於說電影發展水平和獎項的權威度,凡是電影愛好者都知道,水平落後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你不把足夠好的電影拿給外國人看,他們就一定會吹捧那些可以用來攻擊政體的電影,所以必須有人站出來,展示華語電影的進步,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

  主角對電影題材的選擇上,個人感覺,以香港當年的情況,沒有很合適的,而外資則沒條件在國內拍,一個中國人去演外國戰爭片更是古怪,所以只能延後了,會有的,請大家耐心等待。

  從我的本心來說,如果可能,小弟只想把心裡的故事好好講完,當一個故事的見證者或講述者,而非故事裡的創世神,這樣當然會損失一些讀者,不過山水總有相逢,如果小弟還有下一本書,劇情設定更現實更殘酷的時候,希望到時有緣再會。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