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燕經過三天的針灸治療和中藥調理後。Google搜索
B超顯示,原本已經停止發育的胎兒又有了發育的跡象,盧燕的病情也進入到了平穩期,接下來就是繼續服用黃素的開的中藥調理,配合針灸共同治療。
婦產科也會定期進行B超檢查,持續觀察胎兒的發育情況,為中醫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最直觀的情況。
耽誤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黃素帶著那日松、何慧才來到兒科報到。
三人一進兒科主任的辦公室,阿古達木就熱情地接待了三人,與婦產科冷漠無視、陰陽怪氣的態度截然不同。
「歡迎中醫科同事轉科到兒科。」阿古達木熱情挨個與黃素三人握手,隨後問道:「盧燕的病情現在怎麼樣了。」
黃素簡單地給阿古達木講述了盧燕這些天的病情的變化和治療方案,畢竟以後可能要用到兒科。
阿古達木靜靜地聽著,時而點點頭。
「病情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就好,這可是我們醫院首例多學科綜合會診和中西醫聯合治療的案例,現在全院都在盯著這個案例,黃素你可要謹慎再謹慎呀。」阿古達木看黃素剛進醫院,有意提點兩句,這種做成了就名利雙收的事情,不知道背後有多少雙紅眼在盯著。
「謝謝你,阿古達木主任。」黃素能聽出對方的提點,心中還是非常感激的。隨後詢問道:「阿古達木主任,你看我們由那位兒科的醫生帶。」
阿古達木道:「黃主任的醫術在婦產科是有目共睹,三位就由我親自帶。」
「我的想法是,這一個月里兒科有棘手的病人都會邀請中醫科一同會診。」
黃素謙虛道:「那以後就麻煩阿古達木主任了。」
阿古達木搖手道:「以後兒科才是要麻煩黃主任了,今天就有兩名棘手的患者,還請黃主任一同會診。」
黃素沒想到事情來得這麼突然,沒有給他一點的反應時間。
說著阿古達木就帶著黃素三人直奔門診樓,一邊走一邊介紹兒科的基本情況。
以前市醫院兒科只分兒內科、新生兒科和小兒內科。
這不明年要升三甲醫院嗎,對兒科進行了更細緻的劃分,增設了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泌尿內科、腦內科等七八個科室,並從內科抽調出了一批骨幹醫生,今天新招的醫生很多都要補充到內科去。
阿古達木介紹道:「我們今天會診的第一名患者名叫張濤,今年三歲,因大腦發育不全,出現智力低下,行動不便等症狀。」
「以前病人在腦內科,現在兒科增設了腦內科後就把這名患者轉到我們這裡。這種病至今我們也沒有好的治療辦法,這不就想請黃主任從中醫科的角度看看。」
來到兒童腦科,阿古達木敲了敲門,帶著黃素三人走進門診。
門診里,坐著一名五十歲的醫生,和一名懷中抱著小男孩的婦女。
小男孩靜靜地趴在媽媽的懷裡,腦袋仿佛沒有支撐地癱軟在媽媽的胸前,嘴角流著口水,雙眼沒有焦距地望著前方,本是對外界最好奇好動的年紀,然而小男孩卻沒有一點反應。
阿古達木向中年醫生介紹道:「秦醫生,這位就是前來會診的中醫科黃主任。」
秦醫生從桌子後面走出來,熱情地握住黃素的手道:「黃主任的醫術早有耳聞,今天終於得見真人了。」
黃素謙虛道:「秦醫生客氣了,大家相互交流,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多多學習。」
秦醫生向患者家屬介紹道:「張濤媽媽,這位是中醫科的黃主任,我們試試從中醫的角度,看看如何治療你兒子的疾病。」
望了一眼張濤媽媽的身上,黃素看見盧燕丈夫的影子,一樣的麻木,疾病摧殘不僅是患者本身,也同樣摧殘著患者的家屬。
黃素與張濤媽媽面對面坐下道:「張濤媽媽,您說一下孩子的病情?」
張濤媽媽一邊哭泣,一邊講述道:
「我兒子出生的第四天就發起了高燒。去醫院,醫生說黃疸發熱,等發熱和黃疸消退沒多久,孩子就出現了不自主點頭、搖頭的症狀,我們開始沒有在意,以為是孩子好奇在觀察外邊。到了半歲的時候,孩子又出現了經常抽搐的毛病,跑了很多家醫院都說是大腦發育不全,但也沒有治癒辦法,直到一歲之後抽搐消失,我們以為孩子好了,可點頭、搖頭的毛病更重了、還出現流口水情況。」
「去年又出現了兩手內翻而擺動,走路也變得不平衡,脖子仿佛也沒有支撐,每天腦袋都耷拉著。今年年初突然地又不會說話了,其他毛病也加重了。現在變得呆呆傻傻的,對外界的東西沒有一點反應。為了孩子我們走遍所有大城市的醫院,積蓄也花光了,這次回家就是做最後的努力。」
根基黃素的初步觀察結合張濤媽媽的講述,黃素大致判斷孩子的病證是中醫的「五遲」、「五軟」。
黃素拿出脈枕放在桌子上道:「張濤媽媽,把孩子的胳膊放在脈枕上,我給孩子診下脈。」
黃素伸出一隻手指按在小兒的寸關尺三部。
這種診法叫做一指定三關法,是針對小兒寸口脈位短的切脈手法。
兒科對於中醫是非常棘手的,對於一般醫生來說,一至三歲幼兒並不適合診脈,中醫四診合參就少了一診,往往只能靠舌苔辨別病情。
能夠把握幼兒脈象的都是一些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因為嬰幼兒的脈搏和成人脈搏並不相同。
正常小兒脈象平和,較成人細軟而快。年齡越小,脈搏越快。若按成人正常呼吸定息計算,初生嬰兒一息7-8至,1—3歲約7至,4-7歲約6至,8-13歲約5至。若因活動,啼哭等而使脈搏加快,不可認作病態。
對於三歲的兒童,黃素得這次的診脈特別細心,兩隻手足足診了半個小時。
按在張濤寸關尺猶如按在琴弦,脈搏跳動卻細而無力,這是弦細的脈象,多見於肝腎陰虛、血虛肝鬱、肝鬱脾虛等證。
黃素望向張濤母親道:「張濤媽媽,讓孩子張嘴,我看一下舌苔。」
張濤媽媽從包里拿出了一根棒棒糖,在孩子面前足足晃動了半個小時,孩子才被糖果吸引慢慢地張開嘴巴,但也只是一小會兒。
經過多次,依舊如此。
黃素只好拿出壓舌板,伸進張濤的喉嚨處。
在張濤乾嘔,吐出舌頭之際,黃素迅速查看舌頭的情況。
舌質紅,全舌無苔,這是陰虛之象,舌頭三部分別代表心肺、脾胃、腎與下焦腸道,這屬於臟腑陰虛。
黃素轉頭看向何慧問道:「幾天前我剛剛給你們講過『五遲』、『五軟』,何慧你來說說『五遲』、『五軟』是如何造成的,該如何治療。」
五遲是指立遲、行遲、語遲、發遲、齒遲;五軟是指頭項軟、口軟、手軟、足軟、肌肉軟,均屬於小兒生長發育障礙的病症。
西醫學上的腦發育不全、智力低下、腦性癱瘓,佝僂病等,均可見到五遲、五軟的症候。五遲以發育遲緩為特徵,五軟以痿軟無力為主症,兩者既可單獨出現,也常互為並見。
何慧回答道:「五遲、五軟乃是先天不足所致,應該補腎固本,以壯先天。」
黃素從中醫的角度向張濤媽媽解釋孩子的病證:「張濤媽媽,孩子是先天腎氣不足,導致腦髓不充。我給孩子開一個滋陰肝腎,平肝熄風的方子,先吃一個月再過來複診。」
肝藏血,腎藏精,肝血依靠腎精滋養;腎得肝血而精充。對於中醫治療「五遲」、「五軟」之證時,在補腎氣的同時,也要兼顧滋肝,缺一不可。
「何慧記方,生紫貝齒60g、生紫石英60g、生石決明30g、珍珠母30g、旱蓮草30g,合歡花15g、白蒺藜25g、女貞子25g、蝸牛殼12g、天竺黃12g、膽南星12g、天麻18g、麝香1g。」
女貞子、旱蓮草有滋補肝腎精血的作用,使精血充足而腦髓旺盛,促使患兒的成長發育。合歡花曾智安神,佐以麝香開竅醒腦,兼用天竺黃、膽南星豁痰以助開竅,紫貝齒、紫石英、生石決明、珍珠母、白蒺藜則為平肝熄風所用,諸藥配伍,有促進智力開發之效。
女貞子、旱蓮草亦可用杜仲、首烏等藥替代,合歡花也可用菖蒲、遠志、益智仁替代。
黃素將藥方遞給張濤媽媽道:「把藥方上的藥研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蜜丸,每丸6g、每日早晚各服1丸,吃足一個月再來複診。」
送走張濤母子二人後。
阿古達木不好意思地道:「今天還要麻煩黃主任和我去趟住院部,看看一名幼兒半身不遂的患者。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