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崇禎重振大明> 第531章 鄉試廣額

第531章 鄉試廣額

2024-10-23 03:07:55 作者: 鳳凰北斗
  深知皇帝讓自己上台的目的就是解決財政困難,韓爌發出了第一道命令後,又問畢自嚴道:

  「南北直隸的夏稅,現在繳清了嗎?」

  畢自嚴當即回道:

  「北直隸的夏稅已經繳清,南直隸還沒報上來。」

  「戶部已催促南京戶部直隸廳,儘快把賦稅解送過來。」

  當今皇帝登極後,對南北直隸最大的改變就是在六部設立直隸廳,由南京朝廷和北京朝廷直接掌管兩地事務。

  所以韓爌第一個詢問的,就是南北直隸的稅款。

  聽到北直隸的稅款已經繳清,他立刻向畢自嚴道:

  「北直隸的既然已經繳清,那就把該給內庫的划過去。」

  「南直隸和其他省分也是如此,上繳一個就結清一個省份。」

  畢自嚴遲疑了一下,又詢問道:

  「按照陛下定的分稅制,地方稅款由朝廷和地方分潤。」

  「該撥給內庫的錢財,是否也按分稅制和地方劃分呢?」

  「還有陛下允許衛所繳納實物稅,這些實物該如何劃撥,存到哪個倉庫里?」

  韓爌對這些具體事情也不了解,但他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做好協調,回應道:

  「這些事情,我會請司禮監高公公和內府監王公公同戶部一起商議,總要定下個章程來。」

  「其它相關的問題戶部也要列出來,給以後得賦稅劃分做個表率。」

  「還有什麼問題嗎?」

  畢自嚴急忙說道:

  「還有就是實行分稅制後,所有的財物都要運到京城,損耗實在太大。」

  「戶部打算擴建各地的糧倉,存放各種物資。」

  「還有把戶部銀行開到各地,建立銀庫存錢。」

  「這樣各地應該繳納的銀錢,就能由戶部銀行收取。」

  「實物稅收,則就近運入倉庫。」

  韓爌聽著點了點頭,說道:

  「這個辦法很好,遇到什麼困難了嗎?」

  畢自嚴向他訴苦道:

  「問題在於擴建倉庫,需要工部幫助。」

  「倉庫位置所在,也需要太僕寺通公路。」

  「如果有大批物資需要押運,還需要兵部幫助。」

  「這些事情,戶部都無法獨立解決。」

  韓爌看著參加會議的群臣,再看著愁眉苦臉的畢自嚴,心裡更加滿足了。

  畢自嚴掌管戶部、督導司農寺和太府寺,人們說他相當於前宋的三司使,可以稱為計相。

  但是這個計相,也有很多事情不好辦,需要他來協調。

  他向工部尚書商周祚和太僕寺卿陳奇瑜道:

  「畢尚書提出的問題,工部和太僕寺能不能解決?」

  兩人看了一下韓爌,都表示儘量解決。

  韓爌還不滿意,勒令他們在年內辦成,不能耽誤了戶部徵稅的大計。

  陳奇瑜對此叫苦道:


  「現在公路的修建,大多集中在順天府。」

  「外地僅有的延滄公路,還是移民用的。」

  「這條公路現在還沒完工,需要繼續修建。」

  「待到建成它後,還有一條隴海公路要建。」

  「畢尚書說的給各個倉庫通公路,實在不是一時就能完成的事情。」

  「只有讓各個倉庫,靠近公路修建。」

  移民也是皇帝關注的大事,甚至為此投入了僅次於軍費的巨資。

  韓爌聽到這裡,感覺到事情的棘手,詢問陳奇瑜道:

  「地方還有四個行太僕寺,他們就不能建公路嗎?」

  陳奇瑜遲疑了一下,回應道:

  「建倒是能建,太僕寺可以規劃好路線,教他們如何修公路。」

  「但是公路建設也是需要成本的,需要當地給行太僕寺撥錢。」

  說來說去還是財政問題,韓爌更加認識到了當前大明存在的困難。

  如果朝廷有錢,可以直接撥給太僕寺建公路。

  地方有錢的話,也能邀請行太僕寺過去修建。

  但是現在的狀況是,朝廷財政緊張,地方也沒有多少錢。

  唯有把分稅制落實下去,才能稍稍解決這個困難。

  所以,韓爌向陳奇瑜道:

  「那就頒布一道命令,允許各地自己籌款,邀請行太僕寺修建公路。」

  「這些公路都納入太僕寺的規劃,以後連接起來。」

  陳奇瑜急忙點頭,又向畢自嚴表示,自己會儘量保證驛道暢通,戶部轉運可以通過驛道來。

  這個問題之後,韓爌又向眾人道:

  「外面有傳言說,朝廷打算開明法科和明算科鄉試。」

  「還有人提議要把這兩科的鄉試名額,和完稅情況掛鉤。」

  「本官不知道禮部那邊怎麼打算的,但是本官以為,此事大有可為。」

  「明法科和明算科的名額,我看就以當前鄉試名額的六成為基準,凡是按照朝廷制定的分稅制、向朝廷上交足額六成賦稅的,就給兩科各六成鄉試名額。」

  「不夠的那就降低名額,以上交賦稅的比例為基準。」

  「明年鄉試的舉人取用名額,以之前三年的完稅情況計算。」

  這個言論一出,群臣心裏面都詫異莫名。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件事情是張溥等人在報紙上極力鼓吹的。

  現在禮部那邊商議的是否給大學生順天鄉試名額,也是報紙上討論起來。

  他們實在沒想到,韓爌對報紙上的議題竟然如此重視,像禮部一樣和他們正式討論。

  不過想想外面的傳言,還有張溥和皇帝的密切關係。他們又覺得有些恍然,認為這可能是皇帝的意思。

  這件事確實是朱由檢的意思,因為他之前就向張溥提到,把舉人名額和人口、稅收、完稅情況掛鉤。

  報紙上之所以熱炒鄉試的事情,也和他的操縱脫不了干係。他需要用科舉名額的浮動,逼迫地方積極納稅。


  畢自嚴思考著這件事情,覺得這一招可能很有效果。

  因為鄉試名額多少,是關係到當地所有人利益的事情。

  如果某地因為完稅情況下降了鄉試名額,估計當地的官員和士紳都會被士子痛罵。

  被財政問題逼得焦頭爛額的他,當即就表態道:

  「本官以為這個辦法可行,戶部支持此議!」

  司農寺和太府寺等衙門同樣表示支持,這些有財權的衙門,普遍支持這個提議。

  不像禮部那邊,對增加鄉試名額還需要考慮這考慮那。

  韓爌看著眾人的態度,對這件事情在朝堂上是否能通過就更有把握了。

  他決定催促成基命一下,讓他儘快推動增加鄉試名額。

  這時畢自嚴又問道:

  「若是多向朝廷繳納稅賦,能不能相應增加名額?」

  「例如南北直隸各府,都被朝廷劃為二級財政,越過省級直接向朝廷繳納七成賦稅。」

  「如果兩地完全繳納,南北直隸的明法科、明算科名額,能不能按照七成計算?」

  韓爌思索了一下,還沒做出回答,徐光啟在旁邊也說道:

  「還有地方受災減免賦稅的,應該如何計算名額?」

  「陝西那樣整個省受災被免賦稅的還好說些,有的省份一兩個府受災,影響到全省的完稅情況,應該如何計算名額?」

  這也是個問題,韓爌道:

  「受災的地方可以排除不計,直接按照六成名額計算。」

  「繳稅多的地方,按照道理來說應該增加名額的,不能讓多出錢的吃虧。」

  「本官會和禮部商議,儘量制定個完善的辦法。」

  打算和成基命好好商議,商討個完善的辦法來。

  甚至他還想到了讓地方捐納鄉試名額,彌補賦稅不足。

  就連大學生的參加鄉試名額和占用舉人名額,韓爌也認為可以讓他們出錢捐納。

  可以說,在皇帝的不斷逼迫下,韓爌迅速轉變成一切以財政為中心,其它各種考慮,都要放在後面。(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