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重生之實業大亨> 第710章 挖煤的土包子

第710章 挖煤的土包子

2024-08-25 19:08:26 作者: 過關斬將
  東山地產公司,總經理馬濱正在匯報過去一段時間的業務開展情況。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sto55.COM

  做房地產的關鍵是資金,只要資金充足,能把項目建成,就不愁沒有錢賺。

  而東山地產背後有東山礦業提供資金,發展當然非常迅速,過去兩年裡接連做成了幾個項目,算是房地產領域頗有名氣的後起之秀。

  當然跟那些房地產巨頭相比,東山地產還只是個小蝦米。

  得益於過去兩年的房價上漲,國內的房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甚至有很多原本與房地產無關的企業,都成立了公司開發房地產,希望以此獲利。

  與房地產行業有關的企業,轉向房地產的就更多了。比如建築公司、鋼鐵企業、水泥企業、建材企業等,本來處於房地產的上下游,乾脆就成立了專門的房地產開發部門。

  也有些個人註冊一個空殼公司,啥資質都沒有,靠著找關係買地立項,接著把項目轉賣出去,就能賺個幾百幾千萬。

  這大概是房地產行業最無序擴張的一個時代。然而無序也代表著機遇,對於投機者而言,這就是一個遍地黃金的時代。

  在房地產行業當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投機者!

  馬濱匯報完過去的業務情況,又說起了未來的工作計劃。

  「目前我們幾個項目的進展都很順利,但這些項目主要是在山陝兩省的二三線城市,盈利遠不如一線城市。所以接下來我們計劃向一線城市發展,爭取在一線城市拿到幾塊土地。」馬濱開口說道。

  「向一線城市發展的策略是正確的,一線城市的房地產潛力無限,也有比較大的升值空間,未來肯定會成為最熱門的商品。」

  李衛東先是表示了贊同,然後話音一轉,開口問道:「對於向一線城市發展,你們有什麼詳細的計劃或具體目標麼?」

  馬濱馬上答道:「一線城市無非就是北上廣。京城的話今年要舉辦奧運會,因此土地審批會比較困難,至少今年是比較難拿到土地的。

  珠三角地區有不少的大型房地產企業,其中不乏有實力雄厚的港資企業,我們若是過去話,會遭遇到非常激烈的競爭。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長三角地區的滬城。

  我們已經收到消息,接下來滬城會密集型的放出八塊土地,如果我們能拿到其中一塊的話,對於我們進軍一線城市的市場,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有那八塊土地的資料麼?」李衛東開口問。

  馬濱准本的很充分,他立刻拿出了資料,遞給了李衛東和趙金山這兩位老闆。

  李衛東看到第一塊土地的資料,便非常的心動,這塊地的位置非常好,極具開發價值,若是放在十年之後必然是絕版地塊。

  再看第二塊土地,地理位置同樣是很誘人,開發成樓盤的話肯定可以大賺一筆。

  接下來的第三塊土地、第四塊土地、第五塊土地也都是如此,直到看完所有的八塊土地,全都是位置很不錯的地塊。要麼位於比較靠近中心城區的地方,要麼處於未來具有開發潛力的區域,要麼就是在地鐵沿線。

  這些優質地塊,在十年後想都別想,即便是有類似的土地放出,也必然是天價級別的「地王」。

  李衛東很清楚,以未來一線城市的房價走勢,這八個地塊開發成樓盤,獲利絕對是天文數字,賺十二位數絕對不是問題。


  甚至都不用看的很長遠,等國家的四萬億刺激計劃出台以後,房地產市場迅速的回升,到了2011年,原本刺激房地產的政策就相繼取消,一線城市更是出台了限購政策,就可以看出房地產市場有多火熱了。

  李衛東放下手中的文件轉頭望向旁邊趙金山:「趙哥,覺得這幾塊地怎麼樣?」

  「都是好地段,非常有開發的潛力。短一些的過個三年,長一些的過個五年,這幾個地塊的房價肯定能漲起來,我估摸著隨便拿下一個地塊,都能賺上十個億。」趙金山開口說。

  李衛東呵呵一笑,趙金山雖然有經商的目光,但還是低估了一線城市的房價漲勢,一塊地賺十個億,太保守了!

  不過想想也正常,2008年的時候,中國經濟總量還沒有超過日本,當時的人哪能料想得到,未來十年中國發展竟然那麼迅速,更預判不到中國的房價會坐火箭一般的攀升。

  當年《蝸居》播出的時候,引起了社會上的熱議,《蝸居》里主角的遭遇更是引起了很多買房一族的共鳴,那時候老百姓已經在吐槽房價貴了,很多人都認為房價已經到了天花板。

  然而現實卻是,看完《蝸居》以後,馬上學著裡面主角買房的人,現在肯定是賺翻的!

  於是李衛東開口說;「是啊,隨便一塊地都能賺大錢,若是只拿下其中的一塊地怎麼行!得少賺不少錢啊!」

  「那就多拿幾塊,爭取拿下個三塊地。」趙金山開口道。

  李衛東依舊是搖了搖頭,然後開口說:「三塊地也不夠,我琢磨著,把這八塊地全都吃下來!」

  「八塊地全都要!」會議室里的眾人紛紛大吃一驚。

  李衛東則跟旁邊的趙金山商量道:「一口氣吃下八塊地,所面臨的資金壓力還是不小的,煤礦那邊要加大注資力度了!」

  趙金山想了想,隨後點了點頭:「資金方面應該沒有問題,錢待在帳上吃利息,倒不如流轉起來,在滬城拿塊地,肯定比銀行利息來的划算!」

  「好,既然資金沒有問題,那咱們就爭取把這八塊土地全都吃下來!」李衛東笑著樹洞。

  馬濱卻是面露難色,他開口說道;「董事長,實話實說,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競爭始終是比較激烈的,這次滬城放出了八塊土地,不光是我們盯著,其他房企也都盯著呢!

  參與這八塊土地投標的企業,實力比我們強勁的實在是太多了,不光是有國內知名的各大房企,還有港島的大地產商,也看到了長三角地區未來的發展潛力,想要來開發項目。

  以我們的規模和知名度,如果傾盡全力,投標比較偏的一個地塊,或許是有成功的可能,要是同時投標三塊地,恐怕不可能成功,一口氣吃下八塊地的話,更是不可能。

  這不僅是資金的問題,還牽扯到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企業的綜合實力,過往開發樓盤的實力,企業知名度,甚至還有關係因素,這些我們都不占優勢。

  而且站在當地政府的角度上,他們肯定也不會將八塊土地,全都交給一家開發商,一家通吃是不利於當地房地產市場發展的。」

  「你說的這些我當然知道,不過事在人為嘛!」李衛東臉上露出了老謀深算的笑容。

  「衛東,你是不是已經想到辦法了?」旁邊的趙金山馬上問道。

  「辦法是有一個,不過得你點頭才行。」李衛東湊到趙金山耳邊,低聲耳語的幾句。


  「別的城市可能收不回成本,但作為全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怎麼可能收不回成本?」李衛東笑著說道。

  「說的也是,滬城能夠享受到的政策和資源,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在那裡投資,回本應該是沒問題的。」趙金山點了點頭,接著說道;

  「不過你能想到這一招,其他房企說不定也能想得到,就算是他們想不到,可要是來個照葫蘆畫瓢,有樣學樣,咱們也會陷入被動。畢竟咱們的實力不比那些知名的大房企。」

  李衛東則是一臉自信的表情:「我當然還有後續手段,別忘了我是做製造業起家的,這可是是那些大房企所不具備的優勢!」

  ……

  2008年,中國的房地產行業還處於春秋時代。大中小型企業遍布各地,而且數量極多,企業的競爭也像是春秋諸國一樣,各種圈地搶地盤。

  當時國內房地產企業的老大,自然非萬科莫屬,這家老牌房地產公司,無論市值、銷量還是綜合實力,都是國內當之無疑的第一名。

  除了萬科這個老大之外,實力最為強勁的房企是幾家有央企背景的企業。比如海外發展公司,是中國建築工程中公司控股的企業;華潤置地背後是華潤集團;保利地產背後是保利集團等等。

  那個時代有很多國有企業也紛紛向房地產行業投資,國企在融資方面是有優勢的,所以國企旗下的房企,也混的風生水起。

  央企背景的房地產巨頭之後,才輪到諸如恆大、萬達、富力、碧桂園、合生創展這一類的民營房地產企業。這些雖然是民營企業,但是在房地產行業當中也是佼佼者。

  除了這些本土企業之外,港資的房地產企業,也是中國房地產行業中不容小覷的一股勢力。

  港島的房地產行業比較發達,大陸房地產行業的很多規則,都是學習了港島。而港島就那麼大的地方,開發潛力有限,所以港島的房地產商很早就在內地投資項目。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諸如長江實業、恒基兆業、新世紀、新鴻基等港資房企,就開始進入內地市場,公攤面積、樓花、按揭住房等新穎的房地產理念,對於剛剛起步的內地房地產市場而言,毫無疑問是一種衝擊。

  強大的資金儲備,以及地方上對於招商引資的歡迎,也使得港資地產有足夠的能力,去實現他們的野心。

  港島地產商成熟的運營經驗和商圈構建的模式,也成為了內地房地產企業學習的範本。

  入滬更是港資企業的重要戰略,1992年到1997年之間,剛起地產在上海拿了不少的土地,港資地產明顯是在押寶上海,第一批跨過黃浦江,開啟「浦東新區副本」的,也正是那些港資大老們。

  到了2006年的時候,港資地產在上海灘的版圖達到了巔峰,港資六大房產商在上海灘撒下重金投資,從南京西路到淮海中路,從靜安寺到徐家匯,八成的高端工務中心和甲級寫字樓,都是港資經營。

  所謂盛極則衰,次貸危機讓房地產棋盤發生了反轉,內地的房地產企業迅速的發展壯大,很多內地房企也學會了港資地產的商業和運營模式,而且運作的更好,港資房企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逐漸開始收縮業務。

  2013年以後,港資企業紛紛進入到「賣賣賣」的模式,最典型的就是長江實業的李超人,連續多年拋售內地資產,套現上千億,當時的新聞也經常有報導。


  外國經濟學家也藉此唱衰中國經濟,「中國崩潰論」又被炒作起來,國內也有網民說,別讓「李某人」跑了!

  但是以幾年後的眼光看,當時港資房企撤退,純屬是競爭不過內地房企,所以只能儘早套現離開。

  當年港資進入到內地市場時,第一大優勢是資金雄厚。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內地房企的發展壯大,港資房企的資金已經沒有優勢了。

  港資房企的另一大優勢是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這一點也被內地企業學的差不多了,甚至是青出於藍,最起碼在本土化運營方面,內地企業是更勝一籌的。

  港資房企的兩大優勢全無,在競爭上很難取得優勢,自然只能暗然退場。

  不僅僅是房地產行業,其他各行各業也都是如此,那些離開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大約有8%是因為成本因素,2%是因為政治因素,而90%以上都是因為競爭不過中國企業。

  這個結論是有數據支持的。

  在2010年,有148家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細分市場份額能占據第一名的位置。到了2015年,還能在中國拿到市場份額第一的還剩下57家,短短五年時間少了近三分之二。

  這些企業都哪去了?當然是競爭不過中國企業,失去了市場。

  而到了2021年,只有七家外資企業,可以在其細分市場份額拿到中國市場的第一名。分別是IBM、英特爾、AMD、特斯拉、蘋果、宜家,以及可口可樂。

  估計到了2022年,特斯拉有可能被踢出這個榜單,他們在華的市場份額,很有可能被比亞迪所取代。

  ……

  同時放出八塊土地,這是難得一見的大肥肉,各大房企無不摩拳擦掌,想要吃到這塊肥肉。

  每一家企業也都知道,不可能獨自吞下這八塊土地,雖然很多企業都有這個資金能力,但是面對諸多競爭對手時,即便是那幾家頂級的房企,也沒有吃獨食的能力。

  更何況政府在賣地的時候,也要考慮一個平衡,不可能將所有土地交給一家開發商,任由一家獨大,沒有競爭的話對於當地的房地產行業也是不利的。

  既然不可能一口氣吃下所有的八塊地,那麼各大房企便將目標縮小,爭取來個「保一爭二」,或者「保二爭三」。

  與此同時這些企業的情報部門和分析部門也開始行動起來,他們開始搜集情報,分析其他企業會去競標哪塊土地。

  大家也都想避開強者,遇到弱者。比如某地塊,如果萬科這種行業老大勢在必得,那麼其他企業肯定會選擇避其鋒芒,選擇其他的地塊。

  再比如某個地塊,競標的企業實力不是很強,那麼其他有實力的企業就會琢磨著摻合一腳,萬一混順摸魚拿下這塊地,豈不是賺大發了!

  有一些關係比較好的企業,甚至提前就進行了溝通,將這八塊土地來了個分蛋糕,等到競標的時候各自顧各自的,互不干涉。

  ……

  招標前的說明會,要求競標企業派負責人參加,於是馬濱便親自來到了現場。

  各大房企的負責人基本都認識,有些互相之間還比較熟悉,一起喝過酒吃過飯耍過大寶劍。

  只不過今天這個場合,認識馬濱的人並不多。


  東山地產的規模本來就比不上那些大型房企,再加上又是後起之秀,很少有機會參加這種場合,也結交不到房地產界的大老。

  但是馬濱這張生面孔的出現,還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那伙人是哪家公司的,之前好像沒見過啊!」

  「是啊,我也沒見過,是張新面孔。難道是最近哪家企業的高層有重大變動麼?」

  「沒聽說這方面的消息啊!而且這位肯定是新人,咱們誰家進行高層變動,也不會用一個新人吧!」

  「有認識這個人的麼?」

  「我認識,他是東山地產的總經理馬濱!」

  「東山地產?好像聽說過,又好像沒聽說過。

  「反正不是我們南方的企業。應該是你們北方的吧!」

  「我想起來了,這家企業是前兩年剛冒出來的一家新企業,一直都是在山陝地區做項目!在當地是小有名氣的。」

  「山陝地區有很多煤老闆吧,聽說最近幾年都發了財,有不少投資房地產的。」

  「這家東山地產背後就是煤老闆。東山礦業聽說過吧?算是國內頗有規模的煤炭生產企業,就是東山地產背後的金主。」

  「還真是煤老闆開的?呵呵呵,一群土包子,他們懂什麼房地產!」

  「挖煤的,就老實的挖煤唄,幹嘛來這裡湊熱鬧!大老遠的來了,再空著手回去,不是自取屈辱麼!」

  「說不定人家就是來長長見識的呢!」

  一片嘲諷的議論聲四起。

  所謂同行是冤家,房地產這一行的競爭本來就很激烈,大家自然會排斥外來者。

  更何況這個外來者,還是個挖煤的土包子!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