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明君和暴君

2024-08-06 07:52:37 作者: 葉秀雙林
  接著凌墨蕭話鋒一轉,眼眸一眯,冷聲道:「娘子對他們太心軟了,才會生出這樣的擔憂。」

  冬素微微抬頭,看著他因憤怒而眯起來的眼睛,忙問:「陛下要做什麼?萬不可因一時之氣,壞了千秋大業。」

  航海熱、海商大盛、銀行成立等等皆要靠商來推動,她可不想凌墨蕭因她為難,就將政策弄嚴,讓才發展起來的市場又一次收緊。

  凌墨蕭撫摸著她的頭髮說:「放心,娘子重視之事,為夫豈會破壞!只是,這個壞人,就由為夫來做,娘子就做拯救他們的人。」

  很快沈冬素就知道凌墨蕭要做什麼了,既然海商和權貴不滿皇后要推動的商律,那就不推動了。

  但是,因為大夏正在與征倭,為防海商之中有倭人奸細,限制出海船隻,只有少量的商戶能拿到出海權。

  沒等海商和權貴們哀嚎出聲,朝廷又要取締海商銀行的海外籌幣權,只有朝廷能籌幣,你姜家想在海外籌幣,是想造反不成?

  海商銀行眼看就要宣告破產。

  眾人一看,連皇后最信任的姜家都被朝廷打壓,越發不敢亂發聲。

  幽州的大小作坊主皆心驚不已,朝廷若真再次下禁海令,他們這些貨物只能售給胡商,或是在國內賤賣,損失慘重啊!

  一時整個幽州皆是人心惶惶,幸好航海熱還未輻射全國,否則必出動亂。

  姜家人驚慌不已,姜宏人在琉璃島沒回來,姜家其他人是沒資格面見皇后的,最後求到姜氏面前。

  姜氏帶寶兒進宮求見皇后一面,冬素也沒瞞她,拿姜家做筏子,正因為姜家是她的人。

  放心,最多一個月,正式政策出台之後,姜家不會受影響的。

  只是這一個月,還要姜家配合,也不用做別的,到處哭訴就行了,再帶頭支持皇后出新的海商律。

  姜氏多聰明啊,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帝後聯手做局,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讓難以推行的海商律得到支持。

  姜氏自己是商家出身,但有時候她也想罵一句,商人就是這樣,給他三分利,他想要五分。不給就罵你黑心。

  但你要說砍他五分利,再給三分,他立即感恩戴德。

  其實不止是商人,所有人都一樣,升米恩,斗米仇。

  也不想想朝廷開放海禁才幾年,要不是皇后當年來幽州,全面支持海商,哪能有今天的局面。

  你們再敢亂叫囂,朝廷再次一刀切,全面禁海,你們就哭吧!

  冬素很清楚,單純海商是沒這個膽子的,就因為遷都之後,那些權貴、士族也加入航海之中,才會變成如今的局面。

  相信有凌墨蕭這般嚴苛的政策下達,且傳出皇上對海商和銀行的態度極為憤怒,他們一定會求著朝廷趕緊出政策,趕緊改商律。

  只要政策正式出台,即便是皇上也不可能做出朝令夕改的事,只是這一個月必定人心浮動。

  果然,接下來的時間,每天多則十幾人,少則幾人,都是各家權貴求見皇后,同時奉上重禮。

  一些商人和作坊主沒有資格給皇后送禮,便求權貴代送,大海商送得最足,成箱的寶石、珍珠,半人高的珊瑚樹。

  大家很有默契地都送海外的寶貝,變著法提醒皇后,海外寶貝多,千萬勸著皇上,不能一刀切再次禁海啊!


  凌墨蕭以皇后在孕中,不便見客為由,禮物留下,人是一個也沒見著。

  大家又都往姜氏那裡打探,發現姜家人個個垂頭喪氣,一副頭頂懸著朝廷的大刀的模樣,皆大驚不已。

  皇后連姜家都不庇護,海商是真的要沒落了?

  權貴們都急了,朝廷新的土改制,讓他們再也無法像之前一樣,從土地、礦山、園林等等產業上面積累財富。

  若再禁了海商,只能走胡商一條路,再有就是往北疆郡發展,那日子得多苦啊!

  有人提出聯名上奏,請陛下萬不可廢了海商律。

  但沒人敢附和,陛下的脾氣可不像皇后那麼好,陛下正在為打倭國的事操心,這個時候去觸他霉頭,會被發配嶺南種植甘蔗地。

  還是得走皇后的路子,皇后娘娘重商重工,支持商貿小工坊,娘娘又是活財神,什麼專利獎、科研獎,動不動就散財。

  連農夫地里長出一顆特大的白菜,將種子獻上,她都給予重賞。

  一個小秀才扒拉算盤,都能從娘娘那裡得到獎賞。

  娘娘要用銀子的地方太多了,更別提凡是有天災,除了朝廷的賑災銀,娘娘自己還會從私庫撥銀助百姓重建家園。

  若朝廷再次禁海商,損失最重的當是皇后娘娘,所以我們去求她,她一定能勸住皇上。

  可現在想見皇后一面都難,大家只能迂迴,先回莫大人和蔡女官,結果人家夫妻去長安還未回來。

  又找到萬書閣讀書的仲陽,甚至找到莊園去找沈老太爺和沈父,但沈家人對海商和銀行一事,是一問三搖頭,壓根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人心惶惶了一個月,終於傳回一個讓皇上大喜的好消息,那就是從高麗出發的海軍,成功登上倭國土地。

  皇上心情大好,接著又傳出,皇后的胎位穩了,不用臥床養胎,開始接見女官。

  這還等什麼!凡是能走女官門路的權貴,全部動員起來,很快陳落雪就帶著近百封請奏信給皇后。

  全是求皇后趕緊敲定海商律和銀行律,律法一頒布,靴子才算落定。

  沈冬素都說不好自己現在的心情,當初她擔憂不已的事,竟然讓凌墨蕭用這種辦法給辦好了。

  果然她就沒有政治頭腦,不會玩權斗。要是小盼哥當參謀,估計也會想到這個辦法。

  欲揚先抑,只用一招,權貴們就老實了。

  你們不是怕皇后改商律,壓制銀行發展嗎?不是私下議論,皇后卸磨殺驢嗎?

  行!那皇上就來招大的,直接一刀切,把海商給禁了,銀行籌幣權給收了,就什麼麻煩也沒有呀!

  嫌樹上的果子不夠紅,不夠大,我直接把樹給砍了,你們還嫌嗎?

  這大老闆一換,大家才知道在皇后娘娘後下做事,是多寬鬆自由,現在不用皇后提及,他們自己就求著朝廷趕緊出律法。

  律法早就擬好了,就等著一個合適的時機出台。

  冬素覺得就眼下這情況,她將律法定得更嚴苛十倍,權貴和海商也會捏著鼻子認了,並且拍手叫好。

  冬素認同了凌墨蕭的建議,將出台律法一事,全權交給朝廷來督辦,甚至不派女官參與。


  以後她就做『好人』,為難人的事都由朝廷和皇上來干,咱們皇后娘娘只負責散財就行了。

  早就知道皇上敬重皇后,這次的海商事件讓權貴們知道,皇上究竟對皇后敬重到何等程度!

  他們苦苦等了一個月,結果話才傳到皇后那裡,皇上翌日就當朝公布,新的海商律和銀行法案。

  並且是全國實施,同時派欽差去興建閩州海港和嶺南海港,也就是說,皇上不光不海禁,還全面支持全國加入航海熱當中。

  皇后娘娘一句話,不光救下既然被砍的樹,還為這棵樹打造了一片森林!

  權貴們驚喜到傻了眼,而這件事的附帶連鎖反應就是,權貴們更支持女兒讀書考女官了。

  因為他們發現,能跟皇后娘娘搭上話,家中有女兒在皇后手下當差,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

  娘娘雖然自有孕之後,就不管政事,也不常露面,可她一句話,在皇上面前,勝過百官千言啊!

  當然,這樣一來好處很多,律法一定,就不可能隨意變動,可以放開了投資海商。

  但朝廷要在閩州和嶺南建海港,就意味著幽州港不再是唯一的港口,天下富商都會來搶海商這塊大蛋糕。

  別看現在的嶺南是煙瘴流放之地,可嶺南卻有一物極受天竺人喜歡,據姜家人所說,在天竺一帶,有些小國還用此物做貨幣使用。

  當地人喜歡此物,尤勝黃金。

  那就是糖!嶺南的甘蔗糖,比幽州的甜菜糖更易得。

  雖然朝廷才有興建嶺南海港這一政策,但一些商人便像聞到蜜味的蜂蜜,開始往南方投資種甘蔗了。

  這北疆還在開發,南方又出現一大片市場,航海熱帶動起來的,可不止是經濟繁榮這一點,是能真正改變底層百姓生活的。

  冬素從原主的記憶中得知,原主八歲時才第一次吃到豆腐,還是托二姨父的福,他去給人聽酒,拿瓦罐從酒宴上裝的剩菜。

  豆腐和肉類是從不會有剩的,那幾塊豆腐是人家主家高興,特地加到他碗裡的,他捨不得吃,裝回家給孩子們吃。

  幾塊豆腐一群孩子分,原主就分到指甲蓋那麼大一點,頭一回吃那雪白綿軟的豆腐,讓原主念念不忘許久。

  能想像嗎?只是一塊水豆腐而已,但在低層農家,那是嬌客來了才會買的食材。

  而原主作為家中最不受寵愛的女兒,便是逢年過節,豆腐這種食材也輪不到她吃。

  可當你覺得光州底層老百姓很苦的時候,別的地方的人還會說,光州好歹是算是中原,餓死人的時候少。

  而過了五嶺,那百姓就更苦了。對食物的態度是,毒不死人就能吃。毒性弱的想法子去了毒吃。

  蛇、鼠、蟲這些東西,也是葷菜。

  在這個人的平均壽命不到三十的時代,吃,就是百姓的最基礎要求。

  而冬素的目標是,不光要讓百姓吃飽,還要吃好!

  她相信,朝廷對於海商正式的律法下達,帶動全國航海熱,閩州和嶺南的港口一建。

  以後跑最遠的地方就不是天竺了,世界任何地方我大夏海軍都能到達。

  同時,只有經濟繁榮才能帶動工業革命,她已經為工業革命打好基礎,相信這一次海商律的衝擊之下。


  工業革命必將全面掀起。蜀中和江南的大富商,買墨門的工具,比長安那邊積極多了。

  當然,還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徹底滅了倭國,將海上航道牢牢掌控住。

  要說皇后的帶動之下,朝廷正式出台海商律法,讓望眼欲穿、焦頭爛額的權貴和海商們,對皇后是感激不盡。

  那接下來皇后娘娘做的一件事,則讓天下商人對其跪地膜拜。

  那就是,皇后成立皇商會,凡是加入商會的商戶,遵守商律,響應國策,依法納稅。

  三年後,則可獲得一個舉薦名額,其嫡系子女可參加科舉和女官考試。

  此消息一出,天下譁然,商人階級是奔向走告,只覺頭頂上那千年的烏雲終於射進一縷陽光。

  商人的子女有科舉權,這簡直顛覆了傳統,倒反天罡!

  士、農、工、商,皇后打壓士族,優待農人和工人也就算了,現在竟然欲一舉將商人的地位提到士族同等,這如何能行?

  冬素知道會有很多人反對,但出乎她意料的是,普通百姓沒啥感覺,主要是這是皇后提出的。

  普通百姓的認知里,已經有了,『皇后娘娘做啥都是為咱們好』這個概念。

  不信你看,皇后開的醫館,醫藥費極低,真家窮出不起錢,還可以賒欠。

  而像婦人難產這種情況,推到醫館去,不光不收錢接生,還會送產婦和嬰兒許多醫藥用品。

  試問從古至今,有哪個帝、後這般對待百姓過?

  你再看那墨門出售的農具,咱們平民百姓買不起,皇后娘娘直接按村戶出租,那價格低得跟不要錢一樣。

  不光農具出租,還有耕牛、種子,都能從皇后的店裡租借。

  而像村裡的基礎水利設施,水車、蔞車這些,村子太窮置辦不起,你找官府,官府才不理你呢!

  但人家女官巡視之後,免費給我們村安裝水車。

  皇后還愛給百姓老人家發年禮,去年女官和醫師一起下鄉人口普查,過年的時候,女官就給村里年滿六十的老人,送米和炭。

  再問問那些反對皇后的大老爺們,史書上可有寫,還有哪個皇后,給老人送過米和炭嗎?

  更別說今年皇上開恩科,皇后直接包了天下學子的食宿費。

  皇后對百姓的善舉,那是數都數不過來,哪裡有天災,哪裡就有皇后的女官帶著物資趕來。

  還有那福利院,也是皇后支持之下開辦的,那是天下孤兒都給皇后養啊!

  人家皇后又不是要給所有商人都開放科舉資格,不是說了嗎,要加入皇商會,這三年你得遵紀守法,為國辦事,才能獲利資格。

  怎麼的?皇后成天給你們這個開表彰會,那個給賞賜,這給商人賞賜一下,你們就反對成這樣?

  以上,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心態,當然,他們尊重皇后是其中一個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個侵害不到他們的利益。

  而讓冬素詫異的是,這明顯侵害到普通讀書人的利益,可讀書人的反對聲並沒有那麼高。

  畢竟科舉錄取人數是固定的,給了商人之子一個機會,他們少一個名額。

  她的凌墨蕭推測,學子們反對聲不高的原因,一是因為增加了公職員考試,相比起之前科舉就取三百而言,公職員則錄取一千餘人。


  這就大大增加了學子們入仕的機會,相比之下,給商人之子的名額也威脅不到他們。

  再則就是,目前大夏最有名的學院,國子監不論,第二就屬萬書閣,而天下人都知道,萬書閣是皇后支持開辦的。

  到如今每年萬書閣還需要皇后的經費,同時皇后非常支持教育業,開辦小學堂,給各地學院捐贈善款和書本。

  所謂拿人家手軟,教育業拿了皇后太多銀子,若在這個時候反對皇后的提議,多少顯得有點沒良心。

  這反對聲最大的,當屬權貴和士族,他們幾乎是群情激憤,那反對的架勢,都趕上當初反對皇上遷都了。

  本來凌墨蕭覺得權貴反對,只是因為這樣會提高商人的地位,讓地位一再降低的權貴和士族,更加沒有特權。

  但他們的反對之聲實在太大也太激烈,凌墨蕭不得不深思背後的深意。

  而冬素卻能一針見血地指出來:「因為商人跟權貴、士族是綁定的,商人地位低下,只能依靠權貴而生。」

  「其子女最有前途的,也就是子給權貴做狗腿子,女嫁給權貴為妻。」

  「如那姜家,當年拼盡全力,將姜氏嫁到柳家,供養柳家全家,任由女兒被柳家人欺負也不敢吱聲。」

  「而如今本宮給了商人跨越階級的機會,那麼從此以後,商人就有了另一條路。」

  「權貴如何不急?土地是他們的基地,商人就是他們的錢袋子,現在本宮做的,可是將他們和錢袋子割離啊!」

  凌墨蕭眸光一閉,本來他提出讓冬素給商人這個機會,是為了順利推行新商律,先打一棍子,再給個棗,讓商人對皇后更忠心。

  沒想到此提案一出,還炸出了這個核心的關鍵問題,那還說什麼,朝廷必須全力支持皇后啊!

  與其讓商人跟權貴一體,受權貴掌控,自然是讓朝廷掌控更好!

  別小看三年才給一個名額,就為了這個名額,相信商人們會將其視為家族翻身的鑰匙,努力跟權貴做出切割。

  若是一年前,冬素自然不會得罪整個權貴、士族階級,她會用更溫和的手段,慢慢讓他們的階級特權越來越小。

  但現在不一樣嘛,遷都之後,權貴階級就任皇帝拿捏,而凌墨蕭的態度很明確,只要於江山社稷有利。

  哪怕為此得罪史官,得罪御史,得罪權貴和士族,在史書上留下霸道專橫之名,他也要做!

  他可不想做受百官愛戴的『明君』,他要做的是霸主!

  明不明的,這一代被罵也沒事,相信千年後的百姓,自會為他說句公道話。

  當然,罵他沒問題,誰敢罵一句冬素,那就別怪朕做暴君!

  有時候暴君可比明君好辦事多了。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