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 第七十二章 貪心就要用命償還

第七十二章 貪心就要用命償還

2024-08-28 03:05:50 作者: 老燕難飛
  丁寬與叛軍如此一路糾纏南下,叛軍中的烏桓人一直生活在塞外苦寒之地,此次終於有機會進入大漢的腹地,早已被漢人的富庶刺激的眼睛發紅。

  乘著渤海郡漢軍的空虛,二十幾天,這股叛軍居然穿過了大半個渤海郡,隨著劫掠來的財物越來越多,加上裹挾的漢人百姓,叛軍的規模越發龐大,僅是拉著各種財物的車輛就有兩三千架,行軍速度自然緩慢下來。

  蘇仆延和烏延看到劫掠而來的眾多財物,心中難免志得意滿。張純派來統領步兵的心腹,是族人張平,張平看到這些烏桓人劫掠到的東西雖多,但金銀財寶卻比例很小,不僅心中腹誹這些烏桓人是土包子,沒見過世面。

  烏桓人南下是為了劫掠,張平領著烏桓人南下更重要的是襲擾禍亂大漢的腹地,為張純、張舉擴張勢力打基礎。看到這兩個烏桓人一臉滿足,有收兵的打算,哪裡肯罷休,趕緊繼續蠱惑道:

  「蘇仆延大人、烏延大人,別看這次劫掠的東西不少,但這些東西都不怎麼值錢,很多人聽說我們到來,提前逃了。如果我們繼續南下,可以穿過渤海郡,進入平原郡。

  這渤海郡是冀州所屬,平原郡是青州的,兩郡雖然相鄰,但卻不會互通消息,平原郡比渤海郡還富庶,而且沒什麼防備,那裡的收穫肯定能讓兩位大人滿意。」

  此時的叛軍已經南下到了高城縣境,距離平原郡只有百里左右,在張平的蠱惑之下,叛軍放棄了在高城縣劫掠,反而一意南下,想去洗劫平原郡。

  只是到了渤海與平原的郡界,烏桓人卻沒敢真的進入平原郡,阻擋住這些烏桓人的不是青州的漢軍,而是河流。

  渤海與平原之間原本是大河的故道所在,因為大河經常泛濫成災,這一片地方大小河叉縱橫,渤海與平原以一條河水為天然郡界,名為般河,曾是大河故道,雖然水流緩慢,卻是河寬水深。

  此時已經是陽春二月,河面已經開始融化,雖然表面上還有一層冰,但已經不能承載騎兵重量。烏桓人到了河邊,嘗試渡河之時,冰層不堪負重,有十幾人連人帶馬落入河中。

  立於河邊觀察的蘇仆延能做到部落首領,也不是無腦之輩,看到眼前的情景,怵然而驚。

  烏桓人南下之時,正是寒冬,河北平原,河面結冰,渡河如走平地,但如今已是陽春時節,河面開化,回軍幽州的時候,卻是要一條河一條河搭建浮橋方能渡過。

  看到後方眾多的劫掠而來的財物車輛和裹挾人口,想到後方一直跟隨騷擾的三千漢軍騎兵,蘇仆延趕緊傳令停止渡河,並找來烏延商議。

  「烏延,我們不能再往南走了,要趕緊回塞外。」

  烏延完全沒想明白蘇仆延為何突然改變主意,「皺著眉頭,這條河雖然化凍,還可以造浮橋渡河啊,為啥要回塞外,前面有漢軍兵馬來了?」

  「不是前面,是後面,別忘了我們身後還有三千漢軍,聽說這漢軍的首領叫丁寬,可以調度所有漢國冀州、和幽州的兵馬,別看他現在只有三千人,誰知道這些日子他從別的地方能調來多少人馬?

  現在眼前的這條河開始化凍了,你算算我們這次南下渡過了多少條河,我們要再不回塞外,那些河可就全化開了,我們再想渡河就沒那麼容易,如果漢軍調兵過來堵截我們歸路,弄不好我們就再也回不去了。」

  烏延聽到可能再也回不去塞外,也有些擔心起來,「那我們就趕快往回走,這一路的漢人城池不多,只要我們回去的快,漢人不一定能堵住我們。」

  兩人商量好之後,到也不再拖延,立即下令全軍調頭,向北撤退。

  他們的猜測是對的,只是發覺危險的時間晚了一些。丁寬此時已經不考慮,如何阻止他們劫掠了。而是在謀劃,如何將這些叛軍全部消滅。

  丁寬作為統領冀州、幽州兵馬的平叛主帥,眼見烏桓人在渤海郡橫行,心中一直有些愧疚,感覺渤海郡百萬漢人,遭受此次胡人劫掠,自己應該負上責任。卻不知道,正是他的出現,大幅改變的了這段歷史。

  丁寬前世雖然是三國迷,但更多的是看三國的小說,沒有去仔細看過歷史文獻,所以熟悉的都是漢末三國的主線劇情。

  張純張舉謀反,屬於典型的支線劇情,史書上的記載都非常簡略,更不要說很多小說對這段劇情的描寫,已經大幅的進行了改寫。

  真實的歷史上,也許是太丟人,對於這次烏桓人南下,記載非常簡單,就是一句「寇略青、徐、幽、冀四州,殺略吏民。」

  注意,這裡面不止有幽、冀二州,還有青、徐二州,說明這次烏桓人的南下劫掠,已經渡過了黃河,甚至擊穿了青州,才能夠到達徐州。南下這麼遠,這股烏桓人在大漢腹地肆虐的時間至少要五六個月。

  公孫瓚能在石門之戰中大敗張純,之後在管子城被圍困兩百餘天,按時間推算,這段時間南下的烏桓人應該沒有回軍,才給了公孫瓚乘虛而入的機會。

  而到了丁寬介入的歷史空間,這段歷史被大幅改變了,烏桓人南下的時間大幅縮短,肆虐的地方,也只有渤海一地。可以說,丁寬冒著巨大的風險,三千騎軍糾纏五萬叛軍,效果明顯。

  丁寬發現叛軍回師向北,根本不進行攔阻,而是放開道路,任叛軍北行,然後繼續跟在叛軍身後。

  丁寬當然不會坐視這些烏桓人安然返回幽州,在跟隨叛軍北上的同時,漢軍也正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

  烏桓人有三萬騎兵,騎兵最突出的不是衝擊力,而是高速移動力,渤海郡的地形很特殊,呈現一個北窄南寬的梯形,東側是大海,西側是漳水,越向北走,地形越窄,給烏桓騎兵的騰挪空間就越小。

  丁寬跟在叛軍身後,早在前面為這些貪婪的叛軍布置好了口袋,只等這些叛軍進入死地,就會徹底圍殲這股叛軍主力。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