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丁寬上表

2024-08-28 03:05:57 作者: 老燕難飛
  袁紹於是再次來見何進:「大將軍,太后曲意回護這宦官一黨,致使這誅宦之事久拖不決。【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然而大將軍欲圖謀宦官的心思,恐怕天下都已經知道了,這些宦官心中必然會深恨大將軍,如果再這次拖下去,萬一被這些宦官抓住機會,弄不好幾十年前竇武之事又要重演啊。」

  「非是我不願早決,然而太后始終不答應誅宦,我也是無可奈何啊。本初,我之心,你當知曉,你們總不會以為我在有意拖延吧?」

  袁紹卻雙眼緊盯著何進,繼續逼迫,「大將軍果然決心已下,不再猶豫?」

  何進很無奈「正如本初所言,這些宦官現在與我敵對之勢已成,哪裡還有什麼猶豫反悔的餘地啊?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說服太后。」

  「既然如此,紹倒是有一計。」

  何進心想,你不會想讓我帶兵直接沖入皇宮,殺了這些宦官吧,那可是跡近謀反了。「計將安出?」

  「破賊將軍的兵馬就在洛陽城外,而且丁子厚與宦官有殺父之仇,如果大將軍能讓丁子厚軍中鼓譟起來,假意要帶兵入洛陽,武力誅除宦官,太后必然憂懼,自然就不會再回護這些宦官了。」

  「這?」何進有些猶豫起來,丁寬可是一向不肯參與洛陽之內的事情的,自己能夠說服丁寬嗎?而且如此一來,丁寬恐怕就要有損名聲了。

  協兵自重,恐嚇朝廷的名聲一旦被傳開,丁寬未來的路可就窄了。袁本初獻此策明顯沒安好心啊,前番他就想把丁寬派往青州,現在更是準備把定寬架在火上烤啊。

  何進知道,這是袁紹又在逼迫自己,現在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先用這個辦法試一試,「本初,我明日就去見見丁子厚,看他怎麼說。」

  第二天,何進果然出了洛陽城,親赴丁寬的大營。現在能夠當的起何進親自拜訪的大臣已經不多了,他親自來見丁寬,就是想表明對丁寬的重視。

  丁寬聽到何進親自來了,自然是要帶領麾下眾將到營門之外,列隊迎接。何進是大將軍,名義上統帥大漢所有兵馬,丁寬乾脆先安排何進校驗一下兵馬。

  西園軍此時已經在打點行裝,只待調兵的文書送到,就要開拔去豫州。丁寬讓何進隨機點了一營西園軍,一聲令下,不到盞茶的功夫,這一營兵馬已在校場集合完畢。

  何進早被丁寬請到了帥台之上,眼見這營兵馬聞令之後,就從各處快速向校場而來,進入校場之後就開始自行列隊,整理甲胃兵器,場中無一人大聲喧譁,短暫的混亂忙碌之後,很快就排成了整齊的軍陣,兵士更是各個甲胃鮮明,士氣盎然。

  千萬不要小看這種集合列隊,這雖是兵馬最基礎的操練展示,但從集合效率,兵士反應就能看出,這些兵馬對於聽令而行,已經形成了一種本能,而且執行命令有條不紊,不是旦夕嚴格操練,是做不到現在這種程度的。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 安裝最新版。】

  何進真的被震撼到了,這西園軍來丁寬這裡才多久?就被操練成了精兵。以前只知道丁寬的戰績,現在看到了丁寬的兵馬,對丁寬的帶兵能力又高看了一層。

  這隻兵馬拉到戰場,絕對能指揮得力,如臂使指,一兩次實戰下來,就能磨練城真正的精銳了。在丁寬的慫恿下,何進還以軍中統帥身份,對下面的精兵悍將進行了一番訓話,很是容易讓人產生大權在握的感覺。

  校驗完畢,進入丁寬的大帳,何進仍然情緒很是振奮。拉著丁寬的手,又大肆誇獎了好一會。在進入正題之前,何進還要繼續鋪墊感情:「子厚,你是前度遼將軍伯進公的學生,聽說與徐璆徐孟玉十分交好?」

  「徐師兄為人剛正不阿,一直是寬所敬服的良兄益友。」

  「徐孟玉在洛陽擔任侍御史之時,就以剛正聞名。刺史荊州,不但最先討平了黃巾,而且整頓吏治民生也極有建樹。朝廷本應大力封賞重用的,卻因為董太后一黨與宦官的讒言被免官。

  這次卻是有個好消息要先告訴子厚,我已經上表,為徐孟玉的遭遇平反,並且準備再次請徐孟玉出仕,拜為汝南太守。」

  丁寬知道這是典型的收買了,趕緊起身恭敬一禮「寬代師兄拜謝大將軍」。

  人情先給了,何進才好意思和丁寬提起袁紹的計策,並且是用商量的語氣,看丁寬的態度,完全沒有任何強迫的意思,何進現在對丁寬的倚重越來越強,可不想丁寬離心。

  丁寬知道袁紹又在使小絆子,心中對袁紹的評價再次下調,怪不得歷史上跟隨袁紹的都是一群私心甚重的謀臣,果然是物以類聚啊。

  略微沉吟,丁寬到沒有完全拒絕參與此事:「大將軍的難處,寬也明白。明日我便上表朝廷,要求誅宦,並會聯合我軍中所有曲軍侯以上的官員,一起聯名上書。

  至於縱容兵士鼓譟喧鬧之事,在我軍中卻是無法進行。我軍中早有軍紀,敢於鼓譟喧囂之人,均要軍法處置,我卻無法帶頭破壞這條軍紀,否則就無法再治軍了。」

  何進可是剛剛看了丁寬兵馬的集結過程,確實沒有一般軍士那樣喧譁之事,知道丁寬並非虛言推脫。「子厚治軍嚴整,不愧名將之稱。能夠聯合軍中諸將上表,已是極有幫助,且看太后如何處置吧。」

  丁寬當天就寫了一封彈劾奏表,歷數宦官的諸多惡行,並直接點了張讓、趙忠等十常侍的名字,讓所有軍中有足夠品秩的將官簽名之後,大張旗鼓按正常流程送入朝廷。

  有何進在,這種奏表宦官是無法隱匿的。何太后看到表章確實有些驚懼,但卻仍然不肯鬆口答應誅殺宦官,

  此時袁紹再次來遊說何進:「大將軍,既然太后確實有驚懼之態,說明此策有效。只是丁子厚一軍的奏表,力度不夠罷了。還請大將軍多召四方勐將及諸豪傑,引兵來洛陽聚集,叫囂呼喝之下,太后必懼而從之。」

  在旁邊的陳琳聽不下去了,直接上前進諫:諺稱『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要以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猶鼓洪爐燎毛髮耳。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而反委釋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會,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為亂階耳!」

  袁紹也不與陳琳辯論,只是語帶威脅:「若誅宦之事久拖不決,即使大將軍不相召,這些天下豪傑就不來洛陽誅宦了嗎?此時主動召集天下豪傑,尚可加以控制,若等他們自行前來,恐怕就要真的強者為雄了。」

  何進被黨人和何太后夾在中間,也是實在沒有其他可行之策了,只好同意袁紹的計策,下令召集外兵來洛陽恐嚇何太后。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