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情報司

2024-08-28 03:06:06 作者: 老燕難飛
  雖然丁寬的屯田體系仍然是初建階段,但效果卻非常的明顯。【記住本站域名】除了安置流民,恢復了社會基本秩序之外。最大的改變,就是《農書》內的很多技術,與青州的基礎資源匹配在一起,就使得青州出現了很多新的產品和產業。

  例如,青州靠海,水產豐富,有了《農書》的技術支撐,很快就出現了更多種類的魚乾、魚鬆等海貨加工品。這些新產品保質期更長,更利於儲藏,便於運輸,自然就會增加沿海城市的產出。

  而棉花等新農作物的引進和大規模種植,也同樣會創造更多新的產品和勞動崗位。

  農業生產與後世的工業生產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要提高農業的產出,不止是提高畝產一條途徑,增加生產品種,也同樣是增加農業產出的重要途徑。

  一個家庭之內,有男、有女、有老、又少、有強、有壯,有人力大但笨拙,但有人瘦弱但靈巧。而且農業生產季節性極強,不同季節需要的勞動內容和勞動強度完全不同。

  生產品類的增加,不止能平衡不同季節對勞動力的需求,而且能夠讓家庭成員有機會去做更加擅長的勞動種類,這樣自然就會極大的提升一個家庭的勞動產出。

  而農副加工,也可以為產品提供更大的附加價值,這同樣是家庭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這就是為何農副加工、手工業與農業會緊密結合起來的原因。這種多種產業的結合,更能有效的利用每個家庭的勞動力資源。

  丁寬前世就是經營農莊的,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遠比漢代人深刻的多。這種見識上的超越,是上千農業生產社會實踐一點點總結出來的。

  更不要提《農書》中,還有大量的更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方法,隨著《農書》的真正全面性推廣,青州的經濟水平在未來幾年內會出現跳躍性增長,已經是必然的結果。

  隨著青州的內部整治基本完成,丁寬也再次把關注的重心,向青州以外進行轉移。

  第一個要加強的,就是情報刺探。前次焦和的擅自行動,引致黃巾突然肆虐,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事後丁寬肯定要進行反思,而這件事上,丁寬最大的失誤,就是首先體現在情報上。

  丁寬得到黃巾肆虐的消息,居然落後了近二十天,這是非常嚴重的失誤。雖然,這裡面有丁寬入青州時間短,根基不牢固的原因,但這種藉口對於丁寬來講毫無價值。

  以前丁寬的情報系統,主要是圍繞自己在各地的農莊或類似機構組建起來的,很不專業。而此前負責這一方面的程昱,也更多是在做情報整理和分析,對於情報刺探本身,並沒有進行特別的布置。畢竟,那個時候,大漢的權威還在,國家還是一個整體,沒有那麼多需要刺探的對象。

  但現在,已經進入了真正的諸侯爭霸時代,各個諸侯都已經粉墨登場,各成勢力。而任何一個諸侯的某些動作,都有可能引起其他諸侯的一系列反應。這種情況下加大對各諸侯的情報刺探,也就有了極強的必要性。

  有了這一次的教訓,丁寬開始正式的在將軍府內設立了情報部門。這一設,丁寬就設了三個,情報司、反間司、監察司。

  情報司,就是專門負責對外的情報刺探;反間司,與情報司的工作正好相反,主要清查別的諸侯派到丁寬地盤的諜報人員。

  監察司,其實不應該算是情報機構,主要是負責對丁寬轄下各級官員的監察,監察核心是廉政,只不過現在還是諸侯爭霸時期,不法官員勾結的除了本地的勢力,還可能是境外的諸侯,因此可能與另兩個司的工作內容產生聯繫。

  丁寬一下成立三個司,主要是為了壓制這三個部門的權力。丁寬可不想在這個時空搞出特務部門來,在丁寬看來,歷史上對特務部門過於依賴的王朝,都是相當失敗的。

  丁寬可不想搞出什麼錦衣衛、東廠、西廠之類的變態東西。想到剛剛被清除的宦官勢力,丁寬簡直有些後怕,幸虧漢時還沒有發展出這種特務組織,否則十常侍加東西廠的組合,就問你怕不怕?

  為了不讓這種特殊部門權力膨脹,丁寬把三個司分別掛在了三個人名下。負責對外情報的情報司,交給了戲志才;反間司交個了荀攸;監察司則交給了程昱。三個部門可以信息共享,必要時可以聯合行動,但絕不允許權限交叉。

  在丁寬的規劃中,情報司和反間司肯定是要一直低調行事;而監察司未來卻必須要陽光化,成為政府內部的官員監察部門,不能讓官員生活在恐怖的黑暗統治之下。

  隨著情報司的逐步運轉,數百受過培訓的諜報人員被派到了全國各處。暫時而言,他們主要收集的只能是外圍的情報,要等到在各地發展出本地成員之後,才有可能刺探到更核心的機密情報。

  雖然都是外圍情報,但系統性的外圍情報搜集和分析,還是具有極大的價值,丁寬對各路諸侯的行動,至少能有清晰的大局了解和認知。

  時間轉眼就到了初平二年夏,丁寬潛心安排青州春耕的同時,一直通過情報司的情報,關注著天下形勢。此時董卓已退入關中,孫堅剛剛進入洛陽,關東諸侯正以此為理由,大肆鼓吹討董聯盟的功績。

  丁寬一直不願意介入關東群雄與董卓的紛爭,始終冷眼旁觀。就是因為此時爭鬥的雙方,其實都不符合百姓民心。

  董卓禍國殃民,專權亂政,自然是為世人病詬;但關東聯軍,以地方對抗中央,同樣是嚴重破壞大漢權威,開啟了諸侯爭霸的亂世。

  尤其是,劉垈擅自誅殺橋冒,孫堅逼死王睿、誘殺張咨,這些高喊反董之人,對董卓不敢如何,內部傾軋兼併起來,爭鬥卻極其兇狠。其用心到底如何,自然頗受質疑。

  再加上,因袁紹、袁術舉旗反董,導致袁隗、袁基一家被董卓滅門抄家,也同樣使袁氏二人,聲望大跌。

  更何況,這些討董諸侯中,大部分是履任州郡僅僅幾個月,對治下州郡民生根本沒有展開治理,就開始迫不及待大肆招兵買馬,四處征繳錢糧,不說窮兵黷武,至少也是不顧民生。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

  丁寬志在高遠,多年布局,已經不知領先了這些諸侯多遠,此時當然是謹言慎行,愛惜名聲羽毛,決不和討董聯軍參合。

  這種冷眼旁觀的態度,固然讓丁寬名聲更好,也更能在青州築穩根基。但同樣的,丁寬也就沒法,趁諸侯立身不穩、家底不厚的機會,快速擴張勢力。

  丁寬當然知道,既然要參與諸侯爭霸,這個天下就是爭來的。如果僅僅是自守一方,安心種田養民,最後只能和劉表一樣,成為守土之犬。

  只不過丁寬要走王道路線,就註定了要「又婊又立」,丁寬向其他諸侯動武,必須找到充分的理由,和大義的名分,這樣才叫師出有名,是王者之師。

  而在不斷傳回的各路諸侯情報之上,丁寬終於看到了一個理由充分的動武機會,但這個機會並不在中原,而是在真正的邊遠之地,遼東。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