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 第一四七章 丁寬的治政宣言

第一四七章 丁寬的治政宣言

2024-08-28 03:06:09 作者: 老燕難飛
  丁寬這一提到黨錮之禍和靈帝劉宏,韓融的聲音就馬上小几分,說出的話也更加虛弱「這靈帝劉宏固然是寡人獨夫,賣官鬻爵,倒行逆施。【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只是當今的天子,雖然年幼,卻甚是聰敏,若得良臣輔左,還是能夠重新振作,三興大漢的。」

  丁寬既然開了頭,也就不再客氣:「韓公,黨錮二十年,你又何苦如此自欺欺人哪?當年靈帝劉宏也是少年登基,不也有很多大臣說靈帝聰敏嗎?

  那傅燮傅南容、蓋勛蓋元固,不也是在說獨夫靈帝是被宦官蒙蔽嗎?天子聰敏?為左右蒙蔽?不過是大家習慣為尊者諱,文過飾非,委過於人罷了。

  即使當今天子聰穎,能夠三興漢室,他的兒子哪?孫子哪?將來再出一個靈帝那樣的皇帝?再來一次黨錮之禍和黃巾之亂嗎?」

  韓融被丁寬一連幾問,問的是啞口無言,一時失聲。好半天才諾諾出口「子厚,這天下總歸要有一個天子吧?自從三皇五帝以來,可是一直都是天子統管天下的,若是沒了天子,這世間就會陷入諸侯爭霸,直到爭出新的天子才能重新安定下來吧?」

  丁寬長嘆一聲,「韓公,正是因此我才同樣迷茫啊,這天下沒有天子,必然天下大亂。但有了天子,若是再如那獨夫靈帝一般,即使表面上天下太平,但百姓卻同樣生存艱難。

  【推薦下,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黃巾之亂,能夠波及大漢八州之地,入黃巾者高達百萬之眾,真的只是張角妖言惑眾,黨人推波助瀾就能弄出這麼大聲勢嗎?還不是天下的黔首百姓已經活不下去了,只能從賊以圖苟延殘喘,或是搏命出個未來?

  我當年在渤海曾經屠戮三萬烏桓,一個活口未留。但征戰黃巾之時,卻一直不願意過多殺戮,為何?這些黃巾眾,雖然從賊,但大多數都是活不下去的黔首百姓,在掙扎求存而已,讓我如何下得去手?

  這些年,我幾乎走遍了大漢各州,黃巾亂前,就已經流民無數,處處棄嬰,路邊白骨時常可見了,你讓我如何相信,這大漢朝廷,劉家天下還值得保啊?」

  韓融被丁寬一番駁斥,也再說不出讓丁寬為大漢流血盡忠的話來,頹然坐在椅上,「子厚,如此說來,你是有心如那些諸侯一般,反漢自立了?」

  沒想到丁寬還是搖了搖頭「韓公,我畢竟是師從伯進公,雖然沒有精修典籍,聖賢書也是讀過的。又怎麼會去做那謀逆之人哪?古往今來,謀逆之輩哪個有好下場的?

  如今的我,即無心扶保這個失德敗紀的劉姓天下,也不想謀逆作亂,自立為王,也就只能在邊遠之地,暫行割據,以保治下黎民,能不受刀兵之苦罷了。

  至於將來這大漢還能不能三興,就看天數了。如果這大漢氣數未盡,能夠重新振作,我就會辭官回鄉,必然不會逆勢而動。

  但如果漢室氣數已盡,亡於他人之手,我也不會讓那些作亂的諸侯,安然得了天下,必定要爭上一爭的。」

  程昱早就下定決心跟隨丁寬,他在跟隨丁寬之前,也從未有機會出仕,對漢室可沒什麼忠誠之心,內心裡是極為支持丁寬自立為王的。

  以程昱對丁寬的了解,自然知道丁寬一直想把潁川士人綁上自己的戰車,剛剛聽到丁寬大罵靈帝劉宏,並表示不再信任劉家皇族,就知道丁寬早就對將來如何治理國家有了想法。

  看韓融被丁寬說的一副頹容,程昱馬上就搭起了話:「子厚,既然你說這劉家天子已經不值得保,那麼如果大漢真的氣數已盡,你又會如何治理這個天下?」問這個就是讓丁寬能夠順勢說出自己的治國理念。

  丁寬也馬上接住這個話題「仲德先生,現在談如何治理天下,現在還言之過早。不過我到確實有些想法,至少這劉家天子犯的錯誤,就不能讓它再出現了。

  關於民生之事,我也不多空談,我撰寫的農書只要能夠全面推開,又能讓各級官吏不橫徵暴斂的話,至少能讓那些黔首百姓,不至於凍餓而死。

  至於治政方面,起碼幾條還是明確的。

  第一,就是這宦官不能再用了,這些人都是身體殘缺之人,心態難免與常人不同,整日讓這種人圍在天子身邊,天子怎麼會不被往歧途上引導哪?」

  丁寬斷然拒絕扶保大漢,韓融雖然被搞的有些頹然,但此事也早就在他們這些人的預料之中,丁寬能夠表態不跳出來做謀逆之人,其實已經足夠讓這些人高看了。

  聽到丁寬開始講解治政理念,這也是他想要了解的核心內容,自然收拾心情,靜心傾聽。此時聽到丁寬說要徹底廢除宦官,還是有些習慣性的認知無法改變,忍不住打斷道:「子厚,這宦官的用途,主要還是給皇家做奴僕,以防出現穢亂宮廷之事,也不必全部廢除,只是不允許他們參政即可。」

  丁寬朝韓融笑了笑「韓公,這皇室為何怕穢亂宮廷?其他高門大族人口也同樣不少,為何只是皇室要用這宦官閹人?

  還不是皇室自己好漁色,在後宮中收入了太多的女子給一人享用,又不可能真的享用的過來,又怕這些女子耐不住寂寞,才用了閹人。

  至於說天子為了多生子女才充實後宮,這話就完全是鬼話了,大漢的皇族宗親已經遍天下了,卻有多少任皇帝少年夭折?甚至如先孝恆帝,後宮五六千人,不是一樣沒有子嗣留下。

  漁色過度,本就是極傷身體之事,如果只為傳宗接代,納個四五位后妃已經完全足以。哪裡需要五六千人養在後宮,不過是天子窮奢極欲,又有佞臣不斷投其所好罷了。

  不過此事是宮內之事,我們於此說太多,也沒有必要,就暫且放下吧。

  我再說第二點,就是外戚。大漢四百年,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外戚一朝成為權臣,耀武揚威;一朝被誅滅,舉族被屠戮。如此循環不斷,幾乎滑天下之大稽。

  這外戚能成為權臣,只是因為姻親關係嗎?若是天子年幼,則是太后掌權,太后若不通政事,必委權於親族外戚。而天子成年,如欲親政,卻數次是從外戚手中奪回。

  其間多少血腥,多少殺戮,而天子長於深宮,與外戚相爭卻又頗為依賴宦官內侍,此亦是宦官得天子信任,乃至權傾天下的誘因之一。

  皇家天子、外戚、宦官,簡直如走馬燈一樣,一代一代相互更替,為何?這天子、外戚與宦官是在聯合起來壓制士人,這個中樞之權可以在三者之中輪流轉換,卻一定要把士人排除在外。

  士人讀聖賢書,被聖賢教誨要忠於天子,忠於朝廷,本應為朝廷之骨幹。可這劉家天子都在幹什麼?他們在千方百計的防範士人。

  寧可信任姻親外戚,閹宦奴才,也不信任朝中大臣。那獨夫靈帝,居然給他的狗帶上進賢冠,這已經是視天下士人於無物了。

  而這四百年,又有多少忠貞之士,高德之人,只因為惡了這劉姓天子,就被滅族抄家?如此對待忠貞愛國之士,憑喜惡決人生死,這劉家天下自然就會小人幸近,賢人遠離,怎能不日漸敗落?

  我若為政,必收皇室濫殺之權,廢除外戚、後族之特權,與天下士人同心戮力,共治天下。官員懲治之責,全數歸於廷尉,除非罪證確鑿,否則刑不上士大夫。」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