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奔襲失敗

2024-08-28 03:06:27 作者: 老燕難飛
  建安元年,秋八月,詭異平靜了一年多的大漢,再起戰火,只不過這次的戰火居然不是在大漢的傳統疆域之內,而是在北方塞外。

  盤踞幽州的公孫瓚,在秋收剛剛一結束之時,就集結麾下兩萬精銳兵馬,北出邊塞,快速奔襲寧遠城。

  丁寬築寧遠城,本意是為了震懾塞外的胡人,卻沒想到,這座塞外新城迎來的第一戰,卻是漢人之間的內戰。

  寧遠城本身的定位,就是一個邊境的軍事堡壘,因此城雖然不大,卻修築的異常堅固,各類守城設施極為齊全,城內常年有五千步卒,三千騎兵駐守,而且糧草儲備充足。

  公孫瓚雖然是不宣而戰,奔襲而來,但丁寬的情報司此時已經在幽州布滿了探子,早就發現了公孫瓚調動兵馬的異常,向寧遠城送去了消息。

  寧遠守將是孫觀,得知幽州兵馬調動異常,早就在草原之上遍布斥候,公孫瓚大兵剛剛進入草原,就被平州的斥候發現了,因此等到公孫瓚來到寧遠城外,城中早已經做好了防禦準備。

  孫觀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公孫瓚兵馬眾多,而且作戰悍勇,自己出城野戰根本不是公孫瓚的對手,就乾脆堅城高壘,死守不出,而軍情信使也早就派出,去向定遼將軍馬騰報信。

  公孫瓚來到寧遠城下,發現城中早有防備,而且兵力充足,就知道這次奔襲,其實已經失敗了,不過來都來了,也不可能就直接撤退。

  此時秋收剛過,公孫瓚並不缺乏糧草,乾脆就又調集兩萬步卒,來到寧遠城下,擺出了一副要強攻寧遠城的樣子,希望能夠調出平州的人馬,在草原上進行一場決戰。

  馬騰此時手下的兵馬也並不太多,丁寬一直不願意窮兵黷武,平州平常的常備兵馬也只有不到三萬人,其中八千還駐紮在寧遠城,馬騰身邊也只有一萬兵馬,其餘的兵馬駐紮在平洲各處,彈壓異族。

  公孫瓚出兵四萬,比整個平州的兵馬還要多,馬騰不敢怠慢,一邊集合兵馬,一邊要求要求各郡開始徵召郡兵。不過馬騰到並不急於馬上前去支援寧遠城。

  寧遠城是馬騰親自負責修建的,因此馬騰對寧遠城的防禦極有信心,他相信這座堡壘,絕非公孫瓚可以輕易占領的,有八千兵馬駐守,寧遠城守個幾個月是完全沒有問題。

  馬騰此時徵召各郡郡兵,是為了防止公孫瓚還有其他手段,平州異族眾多,難保公孫瓚沒有提前與哪個異族進行勾結。

  同時馬騰也趕緊派出快船,派人渡海向丁寬前去報信。

  這時就顯現出平州孤懸海外的弊端了,平州距離丁寬的中原實在太過遙遠,向洛陽傳送軍情,先是要跨海把消息發到青州,再由青州快馬向洛陽傳送。

  就這一路程的軍情傳遞,單程也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馬騰自然不可能,等到丁寬的指令再有所行動。不過馬騰明白丁寬對平州的戰略定位,並未打算單憑平州一州之力,與公孫瓚進行正面的決戰。

  【推薦下,換源app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丁寬從來沒準備把平洲用於中原爭霸,對馬騰早有交代,平州的兵馬主要是用於鎮壓各種胡人、異族,至於幽州公孫瓚可能發起的攻擊,則是以防守、遲滯為主。

  幽州與平州之間相互攻伐並不容易,遼西走廊的通道,幾百里無人區,絕對是進攻方的後勤噩夢。無論誰要進攻對方,有這個通道在,進入對方境內,都會變成孤軍深入。

  雖然寧遠城建成之後,貌似有了一條進攻路線,但同樣雙方在進攻時,都不占有優勢。寧遠城是聳立在草原之上的一個孤城,作為防守的堡壘還可以,但作為進攻的橋頭堡,卻意義並不大。

  寧遠城到幽州邊境,距離三四百里,中間是大片的草原,而從寧遠城要到達平州的人口密集區,同樣要在科爾沁草原上穿行三四百里。

  平州與幽州,如果通過寧遠城相互進攻,進攻方的後勤隊伍,就要在草原上通行六七百里的距離,這幾乎就斷絕了雙方大打出手的可能。

  以古代的陸路交通而言,三四百里的後勤運輸,僅僅是運輸的消耗,就已經是天文數字,這就會使得雙方發動大戰的難度,大幅度提升。

  如今公孫瓚攻擊寧遠城,且不說寧遠城本就修築的堅固,易守難攻,退一步說,即使公孫瓚攻取了寧遠,想要進攻平州,也還要向東再攻擊三四百里,穿過科爾沁草原,才能進攻到平州的腹心之地。

  馬騰把兵馬集結起來之後,根本就沒有去支援寧遠城,而是派孫康帶了三千精銳騎兵,翻過燕山山脈,進入草原之上,襲擾公孫瓚的幾百里糧道。

  而且馬騰還特意叮囑孫康,襲擾的目的,只是為了拖延一下時間,如果公孫瓚有大批兵馬來襲,立馬遠遁躲避,決不與公孫瓚硬鋼。

  馬騰就根本沒想過要與公孫瓚大戰,此時已經是秋季,草原之上的青草,已經開始出現了枯黃,只要拖延兩個月,就會進入寒冬。

  公孫瓚如果想在寧遠城外的草原之上過冬,馬騰絕對是歡迎之至。塞北的冬天有多危險,馬騰這幾年可是深有體會。寧遠城內,過冬的柴草煤炭儲備充足,又有火爐火炕這些取暖設施,棉衣棉被也不缺乏,根本不怕對方圍城。

  但公孫瓚駐紮在草原之上,只要遇到一場大的降溫,公孫瓚的兵馬弄不好就要直接凍死無數,不戰而潰都已經算是幸運,全軍覆沒的風險極高。

  事情的發展,也沒有超出馬騰的預料,公孫瓚在寧遠城下圍城三個月,雖然發起了幾次攻城之戰,但也只是試探性的進攻罷了,都被城內的孫觀輕鬆的化解。

  身為幽州人的公孫瓚,多年與塞外胡人交戰,也曾在冬天深入過草原,對於草原冬天的危險性還是有足夠的了解的,知道繼續圍城,得不償失,乾脆就退兵回了幽州。

  因此這一場公孫瓚挑起的短暫戰事,其實根本就沒有打大,只能算是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軍事衝突。不過既然雙方已經撕破了臉,那麼等到寒冬過去,公孫瓚勢必還會捲土重來。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