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哈哈大笑道:「這麼說來,卿對首輔之職,是志在必得了?」
房玄齡拜伏道:「臣不奢望陛下信任臣的品性,但臣為大唐江山社稷之心,昭昭可見。臣觀朝堂上下,可為首輔者,屈指可數,可臣比他們有優勢,臣不貪戀權位。這一點陛下想必清楚的。」
李沐點點頭道:「朕信,既然如此,朕就允了房卿所奏。朕只有一個要求,革新!」
革新。
革舊迎新。
打破既有利益集團,生成新的利益集團。
在這個過程是,重新分配利益,將利益輸送的過程中,向天下平民傾斜。
這就是李沐的目的。
……。
轟轟烈烈的革新就此開始了。
繼衛國公李靖之後,李孝恭成為大唐第二任軍機輔弼。
原本李沐是有心讓李道宗接任的,可思忖再三,還是選了李孝恭。
這二人相比,李道宗沉穩,李孝恭更為激進。
如果在戰時,李道宗更適合。
可對於眼下,外敵已經無憂,對付國內,李孝恭更具霹靂手段。
軍機七臣分別為李孝恭、李道宗、李勣、蘇定方、薛萬徹、李師、李沂。李孝恭為輔弼大臣。
內閣七臣分別為房玄齡、馬周、唐儉、韓瑗、崔敦禮、李義府、孔惠元。房玄齡為首輔大臣。
大唐總計在冊官員一萬一千八百九十六人。
千萬別小看了這個數字。
也不要認為這數字相較於後世數千萬的公務員,甚至連個尾數都達不到。
這是有原因的。
一來是後世人口基數龐大。
二來是此時的民智未開,民風純樸。
就象在長安城中,人口已經達到四百萬人之眾,可鮮有聽聞偷盜之事。
這不僅僅是因為長安是京都,更因為民風。
民風正,則路不拾遺。
短短一年時間,在冊官員被替換者,超過六成。
無數新晉士子被輸送地各縣為官。
被黜落的官員們敢怒不敢言。
有著為期不遠的李恪、段志玄為榜樣,誰敢言?
他們只能屏息靜氣,夾著尾巴避在一旁。
敢螳臂擋車者,必被滾滾巨輪輾碎。
一年之後,如同換上了新的配件,煥然一新的大唐朝廷更緊密地團結在李沐的旗下。
每一道政令,從上而下順利地執行下去。
盛世,已經在大唐顯露出頭角。
……。
這時,長安來了一個人。
引起了朝野轟動。
當常綠雲的師父領著他來到李沐面前。
李沐也驚呆了。
「老道拜見吾皇陛下。」一個油膩老頭稽首之後,還曲膝下跪。
李沐哪能讓他跪下,連忙離座攙扶道:「孫老神仙這是做什麼?朕不過是人君,你可是如神仙般的人物。免禮,免禮就是。」
老道叫孫思邈,早已過了百歲。
可從臉相看,更象是個不修邊幅,浪跡人間的混子。
哪有一絲傳說中的仙風道骨?
李沐也是從常玉,也就是常綠雲的父親口中得知,自己生母當年懷有身孕時,父親還請孫思邈診過脈。
不想,常綠雲師父口中的道友,竟是孫思邈。
李沐心中感慨,這世界確實太小了些,碰上的,竟都是這一群人。
不想,敢當老道卻執意要跪,「若是一般人君,老道自然是不跪了。可在老道看來,陛下可不是一般人君。陛下不是人。」
這話一出,殿中一片肅靜。
老尼也急了,連忙道:「陛下萬萬不可動怒,道友老糊塗了,說話顛三倒四的。」
李沐確實一驚。
孫老道卻呵呵笑道:「陛下及冠之年,便領大唐平定四邊蠻夷,如今唐國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最可貴的是,天下孺子皆有書可讀。若論文治武功,連秦皇漢武都望其項背,這等千年不出的人物,怎會是人?應該是神才對。」
所有人長吁了一口氣,紛紛慶幸這老道總算不昏饋。
李沐也哭笑不得,原來人活久了,拍馬屁的功夫也見長啊。
「老神仙過譽了,朕可不敢與秦皇漢武相提並論。」
轉過頭去,對孫華道:「快去稟告太后,對了,還有朕的后妃們,今日朕要在宮中設宴,款待孫老神仙。」
「老奴遵旨。」
一會兒,太后引著皇后和五位皇妃前來。
果然,在宮中吃齋念佛的太后,見到孫老道那是一個驚喜。
「老神仙,哀家今日要好好向你請教長生之道,你可千萬不要藏私喔?」
孫老道呵呵笑道:「一山一水、一花一木、雲起雲散、日起日落,都是變化。唯有體悟到其中滋味,方可讓己身隨著這種變化而變化,如此將身心寄於山川、河流,方可長生。不是老道藏拙,長生之道,貴在自身體悟,非傳授而可得。」
鄭觀音有些失望。
孫老道打量了一下鄭觀音的氣色,「太后放心,觀太后面容,當可有百歲之陽壽。」
鄭觀音轉而為喜,「老神仙此話當真?」
「當真。太后苦去甘來,自然心寬氣爽,活過百歲,那是輕而易舉之事。」
李沐在邊上聽著孫老道的滿嘴跑火車,也不覺得惱,反而覺得有趣。
這個時代,人能活到百歲之上,那已經是祥瑞了。
而且這老道真得很風趣。
「老神仙,朕聽聞你醫術出神入化,今日見老神仙,可得好好請教一番,沒得讓朕入寶山而空手回啊。」
孫老道聽了一怔,「吾皇陛下也精通醫術?」
李沐連忙搖搖頭道:「朕不識岐黃之術。不過朕的德妃卻是名醫之後,還請老神仙指教一二。」
「哦,陛下皇妃也有為人診治?」
「當然。德妃原是醫學院祭酒,不僅為人診治,還向學子教授醫術。」
孫老道感嘆:「陛下果然是神仙人物,居然肯讓皇妃為子民診治。這麼說來,老道若再藏拙,那可就真說不過去了。不知德妃是哪位名醫之後?」
李沐指著許青雲道:「德妃的祖父是常州義許胤宗。」
不想孫思邈竟點點頭道:「老道與小許有過一面之緣,相談甚歡。不想今日在此得見小許的孫女,可見緣份吶。德妃若不嫌棄,老道有一冊這幾年新編撰心得,可贈於德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