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五千年來誰著史> 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

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

2024-08-30 02:00:20 作者: 漢風雄烈
  陳華一點也不擔憂銀洋銷不出去。雖然他造銀洋的時候下手很黑。

  可有著固定重量和含銀量的銀元,那比大大小小重量不一,含銀量也不一的碎銀塊好用的多了。

  要知道這銀子和銀子間可有大不同的。就是那名義上的官銀,誰又敢說一錠錠的就都是九成五?

  明末這個時代,市面上流通的銀子成色太混雜。那在做生意的時候,就要遭罪了。

  一個個身邊不止要有帳房,更要有驗銀子成色的行家,不然本錢都能給你虧了去。

  一個標準的貨幣在貿易發展中太重要了。不然從古到今,中土周遭的小國怎會拿中原的銅錢當寶貝?那可不全是因為中原銅錢造的精美清晰。

  就是西方的銀洋,到了清中晚期,慢慢的不也在中國流傳開了麼?就像安平,就像登萊,這陳華叫人鑄造的銀洋就順利的融入進了日常中,半點沒起波折。

  陳華這筆錢賺的心安理得。

  鄭芝鵬收拾了行裝就出發。坐著船要一路直達津門,也沒有急著趕路,如此一路抵到芝罘島的時候,時間已是八月上旬。

  此時的芝罘島已經完全被鄭家給掌控。雖然鄭森根本就沒說這種話,可整個登萊的大小官員卻已經默認了這一點。以至於施琅都想在島上立下一處真正的水寨了。

  鄭芝鵬抵到的時候,正看到有兩艘滿載難民流民的船隻抵到,看著一個個被鞭子、槍桿抽著趕著攆下船的難民,眼睛裡滿滿的高興。「好坯子,好坯子。都是我鄭家日後的好兒郎!」

  鄭森看著冷風中瑟瑟發抖的難民,面色則很是難看的道:「端的不為人子。我已多番告知他們,勿要苛待百姓。這些贓官胥吏,毒辣兵痞,卻還是把難民財貨搶掠一空,現在就連衣衫都不放過。」

  這都已是農曆八月了,又值小冰河時期,海風吹送著,幾乎是只著單衣的難民流民們,如何不冷?

  鄭芝鵬呵呵一笑,「賢侄休去動怒,此乃好事情。這些流民難民於蓬萊官紳眼中不值一錢,於我鄭氏卻為重中之重。蓬萊官紳待之越苛,我鄭氏就要待之愈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其受我恩惠,自就會愈發忠誠於我……」

  後世有個偉人說過,看問題要一分為二。至理名言啊。

  鄭森無語。

  待把鄭芝鵬引入住處安置,沿途中就也陸續為鄭芝鵬介紹了一些芝罘島的情況。

  其島上設有七寨,現已經聚集了不下萬名流民難民,登萊兩州陸上亦有多處營寨,分撒出去了不少人看守,以為流民難民轉運之所需。此外就是,這些難民流民的身體情況普遍不好,故而,不能讓他們立刻上船南下。必須要將養一些時日!這也是芝罘島上人口上萬的最大緣故。

  「待到入冬,侄兒這裡的丁口恐還會暴漲!是以,侄兒就先擇選了一些壯丁,作為看守,以維持此處之秩序。」現今鄭森已經挑揀出了近千人!

  然後就是驅使著這些人去做工,將芝罘島化作一個大工地,不斷的休整營寨,挖掘溝渠、水井,砍伐原木,修建土坯草房,更平整出了不少土地。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鄭森一個在福窩裡長大的孩子,不經過這些日子的磨礪,他絕對想像不到大明朝民間已然爛成了這個樣,更不知道大明朝的底層社會裡會有那麼多的陰暗面。

  若是時間能夠倒轉,當時陳華就是不『吐露心跡』,現如今的鄭森怕也會感覺到絕望的。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算甚,易子相食的人間慘劇都已經拷問過他多少回了。那些從北直隸或是中原流竄來的難民流民,什麼罪沒有遭受過?當然,齊魯本地的難民也有一些,只是不很多。

  要知道齊魯可是個多災多難的省份,就不說萬曆後期這兒的天災人禍不斷了。只說崇禎四年的吳橋兵變,前後兩年光景,登萊局勢徹底糜爛,山東腹地也慘遭蹂躪。損失之大,就已無法計數。

  反正至此登萊荒蕪,東江動搖,海上牽制不再被提起,海上戰略進攻更是無人問津。這恐怕是比後金得到大炮更危險的事情。

  而稍後兩年,民生剛見起色,一場記載史冊的『崇禎大旱』又降臨北方。其他省份不提,只說齊魯。先是十多個州縣夏旱無麥,顆粒無收;後是五十多州縣井泉大竭,黃風時作,飛沙遍天。

  整個齊魯,流民載道,易子而食,土地荒蕪,村落為墟。也就是到了今年老天爺開了眼,旱情大減,局勢才見轉好。且中間還有崇禎十一年的多爾袞叩入關中,再是半個齊魯遭難。濟南都被打破了。

  今春齊魯旱情見轉,大批本省的難民已紛紛轉回故土。故而,此時此刻能被登萊官府送到芝罘島的多是外省之流民難民。

  陳華曾經要求,讓鄭森在著手流民難民運遷的同時,也要深入了解一番他們的經歷。然後寫一份難民流民的賑撫條例來。

  鄭森聽的越多,看的越多,懂得自然也多,體會也自然更甚。而對於眼前的大明朝也就越發絕望!

  「天災人禍,內憂外患,這是老天要絕了大明社稷啊。」

  鄭森倒沒有大徹大悟,斬斷所有的過往心事,一心一意的跟著老爸搞造反。卻至少在心理上認可了陳華的算盤,認可了陳華的思路。

  當然,他也不是沒自己的堅持。就有點像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尊重你選擇的權利。」

  「運糧餉去寧遠?」鄭森驚訝的對鄭芝鵬道。

  「嗯。那蔣德璟與洪承疇一時瑜亮,雖明面上看不出聯繫,但他們都是讀書人,打斷骨頭還連著筋。不可不慎重。」

  這是陳華的一點心意。

  鄭芝鵬並不把這點事兒當回事,就是鄭森把芝罘島的糧食都運去寧遠了,那也不過是幾萬石,也就是幾萬兩銀子罷了。算個甚?

  如果能借著機會交好洪承疇,那就花的大值特值了。

  「可是這錢糧是私下授予,若讓朝廷知道了……?」鄭森一邊說著一邊盤算著手頭的糧食。芝罘島上還有不下三萬石糧食,銀洋也有三兩萬塊。

  「福松多慮也。這點小事若不能遮掩了去,洪承疇就是空負大名的庸人了。」

  消息就算真傳到兵部、戶部。當官的也只有高興而無有不高興的。頂多是不高興這銀錢沒有被他們給飄沒幾成去。

  「既是如此,小侄明白了。」

  鄭芝鵬根本就不問鄭森準備給洪亨九運去多少,人在芝罘島舒舒服服的休息了一日,次日清晨就重新登船駛向了津門。

  而芝罘島上,鄭森也開始忙碌起來。

  他先是向沈廷揚僱船二十艘,皆是千料沙船,而後讓施琅做好準備,此去寧遠算是進入戰區了,可不能疏忽大意。

  那沙船上雖也有些自衛武器,鳥槍大銃,但比起鄭家的鳥船來可差的多了。

  不過從登萊到關外的海路卻是沈家人所熟知的。要知道,沈廷揚之前已經受命領寧遠餉務。其出船自登萊發始,七日而抵津門,再經山海關左而至寧遠,十五日即可達。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