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官場之青雲志> 第1439章 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第1439章 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2024-11-04 08:46:33 作者: 宙光山河
  省委常委會。

  崔長河果然對安平的調動提出了質疑。

  以他的敏感,不至於覺察不到這個職務的重要性。

  一看他之前的職務,傻子也知道是梁江濤的人。

  梁江濤把自己的人安排到這個位置上,他是要做什麼?

  但絕對沒憋什麼好屁!

  崔長河的質疑也有道理,一是從西州調任省城,跨度太大,沒有先例。二是就算任副市長,為什麼要兼任住建局長,必要性在哪裡?

  梁江濤作為常委會列席人員,本來想說幾句做個鋪墊。

  但被胡天林的眼神制止了。

  胡天林親自出馬了。

  最終的結果,安平的任命順利通過。

  但也是付出了代價的,那就是三個重要省廳的副職,都成了崔長河的人。

  三換一,崔長河覺得不虧。

  梁江濤沉默了。

  感受到了書記對他的信任,也感受到了肩膀上的壓力。

  ……

  梁江濤大力重視信息工作,對有關工作進行了改造升級。

  信息是領導推動工作的重要抓手。

  儘可能的為省委領導收集信息,是省委辦公廳的重要職責。

  省委辦公廳有信息處,從各個地市匯集信息。

  梁江濤發現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效率太慢了。

  信息的報送還用傳統的方式,也就是文件材料報送。

  通過機要交換的方式,從地級市機要過來,至少需要半天的時間,有的離省省比較遠的地市,恐怕得一天的時間。

  一般的信息當然可以,但如果要是群體性事件、維穩事件等重大敏感事件,這樣效率就太低了。

  有可能省委收到消息,事件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不利於省領導及時作出指示。

  針對這一點,梁江濤推動建設全省加密信息網絡,各地市有重要的事項,能夠及時報告省委辦公廳。

  另外一點,信息報送的內容不夠全面。

  最主要的就是網絡信息涉及不夠。

  任由那些信息在網上傳播、發酵,甚至引發線下群體性事件,可有關部門無動於衷,非得等到看得見摸得著的線下事件,才引起重視,這樣太晚了。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發於微瀾之間。

  最好的治病方式是治胃病。

  最好的解決方式是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前提就是一定要及時發現苗頭信息。

  梁江濤給信息處增加了人員編制,要求必須緊盯網絡,發現涉漢西重大事件,及時編制輿情快報。

  不僅僅盯國內網站的內容,還要緊盯外部內容,嚴防死守。

  最後形成《重要信息參考》,呈交省委領導。

  「這樣的材料才有價值!以前送給我的東西,要麼太老了,要麼都是浮於表面,像這份材料,好多都是網絡上的內容,非常的新穎,而且分析研判很深入,很到位,看了之後很多東西也就明白了!」胡天林戴著花鏡道。


  「報告書記,這份材料是梁秘書長親手抓的,基本上是手把手教的。」張斌道。

  「怪不得,江濤同志經驗豐富,抓工作很有辦法!」

  胡天林說完,在文件上批示:「這種材料形式很好,體現了創新性,有很高的價值,希望以後信息處多出!」

  這已經是很高的評價了。

  張笑薇在綜合處負責轉件,拿到了書記的批示,心神微震。

  因為她知道,這個材料是秘書長親自安排的,想不到立刻就得到了書記的肯定性批示,真是厲害啊!

  信息處的人接到了批示,也是備受鼓舞,更加加深了他們做好這項工作的信心。

  在今後的一段時間,胡天林對於有關材料批示很多,基本上每天都有批示。

  其他常委也是。

  省領導的批示量,得到了大大提升。

  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成績。

  鄭少勇帶著一幫人,沒日沒夜地起草工作方案。

  按照梁江濤的指示,要在全省掀起大督查。

  督查的重點,一是生態環保,二是社會治安,三是幹部作風。

  這三個問題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痛點,也是社情民意中集中反映出問題的領域,必須高度重視。

  但牽一髮而動全身,這裡面有很多利益交織其中,一個不好,就有可能引發混亂。

  所以方案不好起草。

  初稿拿出來後,呈交給梁江濤。

  梁江濤認真看了。

  鄭少勇的水平還是不錯的,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拿出了這麼一項方案。

  但跟他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

  總有些地方沒有說透。

  應該怎麼改呢?

  梁江濤斟酌了一下,覺得這件事情茲事體大,最好不要那麼輕易決定。

  還是要加強調研。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這樣吧,由他代領,來一次微服私訪,全面準確了解一下各地市的情況,從而找到督查工作的重點。

  梁江濤精心選擇了調研地點。

  第一站,鐵州。

  自古漢西是個好地方,處處好風光。

  既有山水風光,又有人文風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可是到了現在社會,漢西作為能源大省 ,為華夏的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同時又是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相當嚴重的省份之一。

  漢西環境污染是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帶來的結構型污染,在經濟結構的戰略選擇上 ,不可避免地片面追求煤炭效益 ,忽視協調發展,最後日積月累,形成了嚴重的污染。

  長期以來,這些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省環境保護局下發了多個文件,但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面對脫貧和市場化的壓力 ,地方政府進行結構化轉型的主動性並不足。

  拼資源消耗、拼環境容量的經濟政策大興其道,甚至很多領導幹部覺得無傷大雅。

  連省長崔長河都是這種觀點,觀念上的阻礙可想而知。

  最終,漢西寶貴的資源過度開採,甚至橫遭破壞和浪費 ,加之地理條件的限制,污染越來越嚴重,在全國都有名。

  去年全國重點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排名中,位於國家大氣污染防控重點區的省城連續三年位列全國倒數二十位內,甚至有好幾個月,排名全國158個重點城市倒數第一。

  國家環保總局對漢西多次罰款,漢西省政府也對各地市多次罰款。

  但最終的結果就是治標不治本,收上來一大堆罰款,但對環境改善毫無作用,已經成了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不止如此,漢西各河流域生態破壞極其嚴重,大量塵霾順著河谷遷移,使省內空氣污染指數長期居高不下,霧霾嚴重。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