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跟科技樹談戀愛[三國]> 第180章 番外 典故二則

第180章 番外 典故二則

2024-08-31 08:43:30 作者: 冰糖松鼠
  《慮小人者》

  從前,陳宮常勸說曹操和曹昂不要過分將權力分給兄弟,因此遭到魏武父子厭惡。但陳宮依舊我行我素。彼時曹生還活著,他就敢在新春宴上當著他的面大放厥詞、言語逼迫,終於被忍無可忍的曹操找了個藉口免除了官職。

  節後,曹昂前往九江太守任上之前,在長亭拜別曹生,問:「我將要獨自遠行,二叔有什麼要教我的嗎?」

  曹生說:「你覺得陳宮為什麼會遭到貶謫?」

  曹昂答道:「陳宮總是以為世上的人都是小人,考慮事情都是從惡意出發。這樣的人在君主身側,會讓君主變得多疑狹隘,所以父親才疏遠他。」

  曹生問:「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學君子的準則,不隨意懷疑自己的兄弟,就比陳宮高明了?」

  曹昂連忙離開座位站起來,垂手而立。

  曹生感嘆道:「你覺得父親和叔父都是君子,面對權力的誘惑能同心協力,是赤子之心;你覺得自己和弟弟們都是君子,面對權力的誘惑能同心協力,那是長兄風範;但你要是覺得子子孫孫都能做如君子一般,那就是愚蠢了。治理國家,本來就是不憂慮君子,反而憂慮小人的事。我們費心書寫律法,建立制度,難道是為了提防君子嗎?不是的,是為了管理小人啊。防範、應對可能發生的災難,是統治者義不容辭的職責,而不是被道德束縛因而羞於去談論它。

  「所以陳宮能憂慮小人的事,恰恰是他作為臣子的價值所在啊。只看君主如何使用他了。」

  於是曹昂特地轉道陳宮的家鄉東武陽,邀請他出山。曹昂在東武陽等待了整整五天,才打動了因為免官而心灰意冷的陳宮。

  陳宮跟隨曹昂到九江太守任上,處理當地氏族之間的關係沒有不妥當的。南方豪族排外,多次陰謀陷害曹昂,都被陳宮一一識破。

  陳宮一直活到七十多歲。他臨死前曹昂親自去探望他,感謝他早年保護的功績。陳宮躺在榻上,拉著曹昂的手痛哭流涕地說:「哪裡輪得到陛下來感謝我呢?應該是我感謝陛下才對。我因為脾氣暴躁,恃才傲物,又自詡清高,得罪了許多人。本以為此生一定會枉死了,全賴太宗和陛下的正直才能善終。」

  在這個故事中,曹生稱陳宮為「慮小人者」,這本來是個中性詞,在漫長的君主制時光中用來形容像陳宮一樣說話直接、得罪了很多人的純臣、孤臣。到了魏朝後期和燕朝前期,慮小人者也常常用來特指情報機構的首腦。進入現代社會後,這個成語的詞義再次發生偏移,現在我們常用「慮小人者」來諷刺陰謀論者。尤其是網絡時代到來之後,「慮小人者」已經徹底變成一個貶義詞了。

  《白羆之愚》

  孫策是魏武的女婿,魏宣的姐夫。

  孫策自少年時就生得英俊好看,性格又曠達愛笑,很是受人歡迎。但是在他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孫堅因為率先攻入雒陽發現傳國玉璽而受到各方追殺,最後死在袁術的地盤上。

  為了替父親報仇,孫策投奔了未婚妻的父親、當時占據青州平原郡的曹操。曹操很欣賞孫策的膽識,不光信守婚約將長女嫁給他,還供他讀書習武。

  後來曹操征討袁術的時候,孫策為前鋒,作戰悍勇,立下汗馬功勞,因此年紀輕輕就成了廬江太守,所擁有的權力和信任甚至一度能和曹昂比肩——曹昂那個時候也才是九江太守而已。

  孫策雖然擅長作戰,但在當時被人稱作魯直。


  追擊袁術的時候,他報仇心切,差點搶了曹昂「殺袁術者王」的功績,這是其一。

  曹操詢問他想要哪塊封地的時候,他直言想要離老家最近的廬江,這是其二。

  曹生過繼風波鬧得轟轟烈烈的時候,曹操的諸多兒女都不敢與曹生親近,只有孫策格外殷勤地給他送禮,還邀請他到廬江小住,這是其三。

  後來孫策又攻克了揚州兩個郡。有人勸他自立,他不聽,有人勸他將城池獻給曹氏,他也不聽,反而沉迷於收集湖石,在富春給母親修建園林。結果動工不到半月,他就因為侵占了當地世家的隱田而與人交惡,還要曹昂和周瑜替他善後。這是其四。

  如此種種,列舉不盡。

  但曹操和曹昂都喜愛他,就算他偶爾犯了忌諱,也不曾責罰。

  曹昂在位的時候,有人拍皇帝的馬屁,在曹昂跟前貶低孫策,說他「空有匹夫之勇,為政愚鈍不堪」。

  曹昂回答說:「我多想要孫郎的愚鈍啊,然而卻沒有那樣的天賦。孫郎的愚鈍,就像白羆,平日裡橫衝直撞,但真正有危險的山崖,他是不會靠近的;真正需要搏命的時候,他是不會有半點遲疑的。這種愚鈍就像春天的桃花和夏季的螢火,永遠恰到好處,惹人喜愛,我要通過後天的思考才能做到,而伯符天生就會,這是多麼讓人羨慕啊。」

  孫策在江東三十年,權力很大,每年都有彈劾他的奏章,但全都被曹昂壓下了。到了五十歲的時候,他果然將江東的政務主動歸還給了曹昂,成就了一段佳話。

  朝廷的官員清查江東的帳簿,發現孫策在任期內竟然一件觸犯律法的事情都沒有做,他的幾個兒子雖然出身高貴,也全都自律清廉,這就很讓人稱奇了。

  這個故事衍生出了一個成語,叫做「白羆之愚」,常用來比喻小事糊塗大事清醒,或者看似行事出格但其實非常有底線的人。早期也有用來形容人直覺敏銳的,但這種用法已經不多見了。

  另一個出自這則故事的成語是「春花夏螢」,比喻讓人心生喜愛的事物。

  註:白羆,就是大熊貓。

  作者有話要說:本章所涉及的成語均為杜撰,請讀者們注意區分。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