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皇叔且慢> 第二章 先北後南

第二章 先北後南

2024-08-06 11:48:10 作者: 晏十三娘
  趙德昭想明白了自己身份,頓時驚出一身冷汗,自己穿成哪個不好,怎麼就穿到了這個窩囊廢的身上。

  趙匡胤在位期間,趙德昭甚至連個王爵都沒有,而趙匡胤每次出征,也都沒有帶過他在身邊。

  沒有軍功,也沒有文治,最後皇位落到皇叔趙光義的手中,他一個先皇嫡子,這日子不用想都難過得很。

  要不然,最後也不會被趙光義一句話就嚇得自盡。

  穿成趙光義的兒子都比穿到趙德昭的身上要好!

  「怎麼不說話?」趙匡胤話語冰冷威嚴,見趙德昭目光呆滯,長久不答,心想又如同往日一般罷了,自己就不該有什麼期待。

  皇帝不高興,有人便高興了。

  趙光義嘴角噙了一抹得逞的笑意,腳步一動,看樣子是又要開口說什麼。

  站在他斜後方的趙德昭哪裡會再給他機會,搶先一步就開了口。

  「官家容稟......」趙德昭氣定神閒說道。

  這四個字出口,趙光義踏出去的腳慢慢縮了回去,微微轉了頭看向趙德昭,目光中滿是疑惑不解。

  這一副「你還真有話說的」模樣,差點讓趙德昭氣笑出聲。

  可瞧好了,這具身體的靈魂可不是好欺負的,自己雖沒有從事歷史工作,但學的是國際關係專業,對於歷史自然也會涉獵。

  就比如北宋開國之後的戰略問題,他也略有研究就是了。

  南唐和北漢,表面看似決定先攻打哪個,可實際卻沒有這麼簡單。

  北宋的開國戰略之一便是南北的問題,是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在現代都有不少史學家研究討論。

  而這裡的北,說的不僅是北漢,更重要的是北漢後面的遼國契丹。

  北宋對遼戰爭的失敗經驗,對宋史專家而言不是什麼新的課題,從傳統的史觀來看,宋遼戰爭標誌著中原王朝衰落的開始。

  自從後晉割讓盧龍、振武二鎮給契丹,即所謂的燕雲十六州,也就是現代的北京、大同和臨近地區,契丹便將這些領土視作合法所得,而於漢室而言,剛好相反,是自己家的地盤被別人給占了。

  而周世宗柴榮在顯德六年,也就是九年前,北征遼朝,連克三關三州共十七縣。

  有史家說,要不是他突患疾病,說不準他便是下一個一統中原之主。

  柴榮這次征遼,也讓兩國爭鬥不斷,大宋是要拿回屬於漢人的領土,遼國則是覺得燕雲之地為他們合法所得,被侵犯的是他們。

  之後,柴榮因疾薨逝,趙匡胤接過了中原這副擔子,繼續著中原王朝的統一大業。可是,由於燕山山脈落入契丹人手裡,北方防線無險可守,宋遼雙方兵連不解,並未占到對方多少好處。

  直到澶淵之盟,南北講和,才建立了兩國對等的關係。

  與此同時,党項人在西北發展壯大,給予北宋軍事很大的牽制,使北宋在東西兩線不能集中兵力,結果也是妥協了事。

  北宋經略幽燕的失敗,造成之後多次宋遼之戰,雖然北宋不是全然失敗,但也使得宋朝的國勢比不上漢唐風華。

  而眼前來看,宋遼之間最棘手的問題,便是北漢。

  北漢,是大宋的心病,而北漢與契丹的聯盟,讓大宋投鼠忌器。

  北漢是依附遼而建立,都城晉陽,地方不算大,但卻是五代十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政權。

  北漢之所以如此頑固,其一是四代皇帝都明白,一旦亡國必定是死無葬身之地,為了活命只好拼死抵禦。

  北漢是後漢的殘餘勢力,實力不容小覷,武力極為強悍。

  二來,北漢有著契丹人的大力支持,他作為維持一個宋遼兩國之間的緩衝地帶,對於契丹有著重大意義。

  宋遼一旦開戰,因為北漢的存在,遼可以不用擔心河東方向的牽制,反而可以專注於自幽州南下河北,同時北漢還能牽制大宋在河東其餘地方與河北的駐軍。

  於大宋而言,剷除北漢,必須做好和遼軍發生軍事衝突的準備,可留著北漢,必將後患無窮。

  先北後南,還是先南後北,趙德昭有自己的想法,趙光義以為自己還是原來那個廢柴皇子嗎?

  敵人把飯餵到了嘴邊,不吃就不好意思了!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