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清國順治元年,五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多爾袞下定決心全力攻打北京城的第三天,在忠親王和各旗旗主殷切期盼中,從盛京運往昌平的五十門神威大將軍炮輾轉千里,終於抵達昌平。
伴隨火炮到位,戰爭迫在眉睫。
也就是從這日開始,八旗戰兵中間瀰漫著狂熱的氣氛。對人類來說,戰爭就是毀滅,而對禽獸來說,戰爭就是節日。
生為人類,可以沒有人性,但決不可失去獸性。這是崇禎皇帝朱由檢反覆向中衛軍將士們宣講的話。眼見得都要實現了。
當日下午,清軍炮手們在荷蘭教官的指導下開始調試神威無敵大將軍炮。該炮射程是紅衣炮的兩倍,發射炮彈重達十斤,普通城池很難正面抵抗它的轟擊。不過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的缺點是笨重難行,發射速度過慢,多爾袞將他的全部家底搬到昌平,可見是下了血本。
五十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火炮將與八旗軍中的六十門紅衣大炮一起參加明日攻城之戰。
除了這些火炮,從盛京調集來的還有三十多名荷蘭炮手。
這些荷蘭人大都來自澳門廣東,崇禎初年,朝廷將他們僱傭到山東,作為教官,教習明軍使用新式火器,然而訓練還沒怎麼開始,山東就發生了著名的吳橋事變,這些荷蘭教官被孔有德李九成等人裹挾投奔後金。孔有德打算靠這些紅毛鬼子作為自己的投機資本。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們剛到遼東,三十多個荷蘭教官便被皇太極扣押,而後輾轉多次,最終成為忠親王多爾袞的私人財產。
伴隨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到位,多爾袞心中稍稍寬慰。之前他還以為豪格貝勒會因為私仇,不會將火炮送來。現在看來是自己多慮了。多爾袞見識過棱堡的厲害,五百秦王軍便給鑲黃旗造成嚴重損失,對即將開始的北京之戰,忠親王並不抱太大希望。只要能逼迫大明皇帝有條件接受議和,他便能全身而退了。
眼下神威無敵大將軍到位,明日攻城之戰便多了幾分勝算。
更讓多爾袞欣慰的是,據山西細作稟告,自從上次李自成接見清國使者後,盤踞大同的順軍隱隱有撤退之意。
晉商細作進一步探知,大同順軍撤退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內訌。今年正月間被李自成派往河南,計劃合擊北京的劉芳亮部已經很久音訊全無,大順皇帝派去河南的使者有去無回,傳說全被劉芳亮扣押。
換句話說,劉芳亮是要盤踞河南,做一個河南王。
「流寇果然是流寇,死到臨頭還不忘窩裡鬥!」
多爾袞微微嘆息,如果消息屬實,對昌平清軍來說便少了個後顧之憂,八旗勇士可以騰出手腳與明軍大幹一場。
忠親王與濟爾哈朗,鰲拜阿克蘇等人密切商議之後,決定攻城時間定在順治元年五月三十晨時,也就是明日清晨。
正藍旗主力一萬人,正白旗主力一萬人負責主攻,正紅旗,正黃旗各八千人作為側翼掩護,忠親王的死對頭豪格貝勒的嫡系軍隊——正黃旗留守昌平,負責為大軍斷後,同時防備山西順軍可能發動的襲擊。
多爾袞此舉可謂一箭三雕。
首先,可以利用明軍最大限度的消耗正藍旗實力。
多爾袞與濟爾哈朗同為輔政王,地位不相上下。表面上,濟爾哈朗對多爾袞態度頗為恭順,然而在清國許多決策上與忠親王卻是貌合神離,尤其是不久之前擁立福臨繼位之事,若不是濟爾哈朗從中作梗,單憑鰲拜一介莽夫,多爾袞根本不會把他放在眼裡。
實際上,貌合神離這個詞語用來形容濟爾哈朗與多爾袞的關係再合適不過了。
作為正藍旗正白旗實際控制者,濟爾哈朗成為繼豪格之後,對多爾袞威脅最大的人。
相比昌平明軍,駐守在京師的明軍防備必定更加嚴密,作戰也更加勇猛,正藍旗正白旗只要和他們交戰,必然元氣大傷。事實上,除了鰲拜和多爾袞,八旗其他將領對明軍的認識還停留在崇禎十七年之前。
正藍旗在山西大殺四方,硬是從數萬順軍包圍中殺出條血路,最後與老營精銳對陣也不落下風,兵鋒銳利,勢頭不可謂不旺。
此時讓他們主攻京師,政和不少將領心意,在這些人眼中,北京城無疑是明國最繁花似錦的存在。對各旗來說,誰能充當主攻角色,誰就能領先各旗率先攻入大明京師,換句話說,到時擄掠的財物人口就最多。
在盛京凋敝,華北歉收,搶掠所得日益減少,各旗戰甲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的當下,率先攻入大明都城,這個誘惑實在太過巨大。
同時,讓鰲拜鎮守後方也是步高招,此舉顯然能籠絡鰲拜。
鰲拜自詡為滿洲第一勇士,然而便是這位滿清第一勇士在昌平棱堡前也碰的頭破血流,若不是率先攻城的漢人包衣與朝鮮王軍他們的潰不成軍掩蓋了他們鑲黃旗戰敗的事實。鰲拜頭頂上這個滿洲第一勇士的光環恐怕要徹底破滅了。
這倒不是忠親王多慮,實際上,倘若這次再讓鑲黃旗主攻北京,讓他們與昌平那樣頑固的明軍正面為敵,搞不好鑲黃旗會有譁變的危險。
讓鑲黃旗鎮守昌平,遠離戰陣,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多爾袞向鰲拜示好的信號。鰲拜雖是莽夫,能夠被封為巴圖魯,卻也不傻,既然多爾袞已經給他找了個台階下,他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與攻打昌平時一樣,這次為八旗戰甲擔當先鋒開路的還是漢人包衣和朝鮮王軍。
與攻打昌平時不同,這次再沒有包衣奴才或是朝鮮統制主動請纓,爭先為我大清建功立業,就連向來以勇於殘殺同族著稱的漢八旗各將領現在也畏畏縮縮,不敢再輕易露頭。更不用說棒子奴才們了,忠順王孔有德躲在人群後面,大氣不敢出一聲,生怕自己被多爾袞挑中,卻北京城下當了炮灰。
統制公都俊明更是面如死灰,好似見了鬼一般。
然而這又有什麼用呢?不比金貴的八旗主子,包衣奴才和朝鮮棒子的命是微賤的,是可以被隨時犧牲的。對大清來說,炮灰是從來不缺的,畢竟在明國土地上,在朝鮮土地上,奔赴遼東甘願為我大清做奴才的人可以說是絡繹不絕。
多爾袞目光掃向站在後排的孔有德,又看了看旁邊瑟瑟發抖的都俊明,嘴角露出殘忍的笑意。
「恭順王,統制公,明日你們分別挑選手下三千人,驅趕明國百姓,填壕,為大軍開路!」
說到這裡,忠親王臉上浮現出非人的笑意,繼續道:
「朱由檢不是心細明國百姓嗎?本王就成全他,明日將這些百姓全部送給大明皇帝,一萬不夠就送兩萬,兩萬不夠就五萬,直到把明軍戰壕填滿,本王倒要看看,是他明人壕溝深,還是他明國百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