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第0891章 自廢遼王,終結帝制!

第0891章 自廢遼王,終結帝制!

2024-09-04 08:55:00 作者: 風少羽
  天下大同!

  這是儒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這也是大同黨人們所要建設的美好世界。【記住本站域名】

  大同社是有能力建成這樣的世界的,大同社無論是在天啟朝時在各省的努力,還是眼下在遼東的建設,都告訴了所有的大同黨人們:我們是真的在向著大家所期盼的在前進。

  這很重要,大同黨人很多都是年輕熱血的青年,他們擁有理想,擁有抱負,他們有才華,也看得到如今這個王朝是什麼模樣,所以他們更願意追隨張好古,去建設一個新的世界。

  大同黨人們激動的看著張好古,他們已經臉色漲紅,每個人都握緊了拳頭,感覺全身的熱血都在沸騰,他們如今已經有能力去建設一個全新的世界了。

  張好古看著台下這些大同社的幹部們,高聲說道:「我們要做的,不是什麼勞什子的造反,也不是什麼靖難;而是純粹的為了天下蒼生,去建設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新的國家。」

  「新的國家不會有皇帝,不會有勛貴,我們所有人都是國家的主人,去建設一個天下大同的新世界。」

  「現在,大同社的幹部們,大同黨的同志們,讓我們,徹底的打倒那個昏庸無道的朝廷,去建設我們的國家。」

  奉天殿內,大同黨人們已經按耐不住激動歡呼起來:「去建設我們的國家!大同黨萬歲!」

  等眾人都冷靜下來後,大同黨第二次集體會議繼續進行,會議通過了張好古主張的「烈火燎原,革新天下」的最新指導思想,作為接下來這個五年中大同黨的核心目標。

  同時,大同黨人們一致推舉張好古繼續擔任大同社的社長,帶領大家去建造天下大同的世界。

  隨後的會議中,為了能凝結所有人的力量去建造一個新世界,大同黨內成立大同黨中樞統籌一切,成立大同軍政院分別負責政務和軍事。

  張好古擔任大同黨中樞首輔,大同黨中樞軍事首席,盧象升擔任大同政務院院長,張瑞圖擔任大同政務院副院長,曹文昭擔任大同軍事院院長,方雲出擔任大同軍事院副院長。

  會議結束後,這次會議的內容也很快被大同日報刊印發布,向天下昭告:大同黨人真的要來了,要旗幟鮮明的和明廷爭奪天下了。

  大同日報在遼東,在草原,在西北,乃至在大明各處散發,甚至送到了崇禎的桌桉上。

  「砰!」

  一聲爆響,崇禎一拳狠狠砸在桌子上,眼中血絲密布,雙眼血紅:「這個活曹操,這個活曹操,他終於是要造反了!」

  「這個逆賊,逆賊!朕早就知道他要反!如果不是先帝一味包庇放縱他,這個逆賊怎麼會有今日!」

  說著,崇禎皇帝忽然指著頭頂咆孝起來:「天啟,你看到了麼,這就是你給朕留下的顧命大臣,他反了!」

  「他公然造大明的反了!這就是顧命大臣,他反了!反了!」

  聽著崇禎的咆孝,殿內群臣都跪伏在地:「臣等有罪。」

  雖然這樣說著,雖然都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低著頭,但內心的想法,誰又知道呢?

  雖然都是朝廷的臣子,但大家座師不同,鄉域不同,黨派不同,想法自然也都各不相同。

  就拿如今崇禎這暴怒來說,不少臣子都忍不住暗暗腹誹,張好古是先帝留下來的顧命大臣不錯,可誰把這位顧命大臣逼走的,不還是你崇禎麼?


  同時不少臣子還在想著,這個大同黨要造反了,如果大同黨真的打到直隸來,到底要不要投降?

  而且大同黨沒有皇帝,是首輔執政,這相當於是宰相還是相國?

  如果去了大同黨,能不能繼續當官呢?

  崇禎沒想到,這大同黨剛剛宣布要逐鹿天下,自己的臣子們已經思索著要不要投靠過去了。

  畢竟大同黨的實力是有目共睹,在西北,在山東,都占據著優勢。

  大明的朝廷眾臣又不是傻子,這大同黨眼下已經是烈火燎原之勢,就差進取直隸了,明顯贏面不小。

  不過但凡能在朝堂生存的,也都很懂得謹慎,畢竟大明是個龐然大物,如今是百足大蟲死而不僵,直隸、河南還有整個南國都在大明掌控之下,還有著無數百姓,有著大批軍隊,士紳地主更支持朝廷而不是那個大同。

  所以就目前來看,雙方還是有的打,眼下還是老老實實當大明的臣子吧,不過私下裡也要和大同聯繫一下,如果大同真的能占領直隸,也不是不能考慮開城投降

  崇禎看著滿殿群臣跪在地上高呼死罪,看著自己的內閣大臣們請自己息怒,說大明還有能力去對付大同,崇禎皇帝也是深吸一口氣,強令自己平息下來。

  「內閣大臣,各部尚書,下朝後來武英殿。」

  說罷,崇禎離開了大殿,他已經下定決心,要用直接的手段,不惜一切的去幹掉張好古。

  片刻後,小太監尖細著嗓子高喊退朝,群臣退朝,同時內閣大臣和六部尚書前往武英殿,商討如何對付張好古的事宜。

  到了武英殿時,這些人已經商量出了個章程:依靠如今直隸的兵力,是無法對付張好古的,必須要等南邊的兵馬到齊了才行。

  武英殿內,溫體仁、施鳳來、楊嗣昌、劉鴻訓等人正襟危坐,看著崇禎皇帝氣的胸口劇烈起伏著不斷踱步,人人低眉順眼,裝作什麼也沒看到的樣子。

  很快,崇禎皇帝直徑的坐在龍椅上指向溫體仁:「告訴朕,你們想出什麼法子來沒有?」

  崇禎眼下也懶得去講什麼禮數了,他都快要氣的七竅生煙,張好古造反這個他早有預料,可張好古造反時說的那些話,什麼朝廷昏庸無道,什麼百姓皆苦,這些是說誰?

  誰昏庸無道?誰害的百姓皆苦?

  難道是他崇禎皇帝?

  這難道不是因為天災和那些貪官污吏?

  他崇禎皇帝就希望看到大明天下變成這個樣子嗎?

  還不是都怪張好古!

  溫體仁有些忐忑的說道:「陛下,臣等在來時路上便已經交流過,臣以為,為今之計需等朝廷大軍集結,隨後以泰山壓頂之勢剿滅遼東逆賊!」

  崇禎瞪向溫體仁:「張好古那個逆賊都造反了,你還讓朕等?!朕怎麼等?朕怎麼可能等?」

  劉鴻訓不得不說道:「陛下還請暫息雷霆之怒,朝廷在直隸的兵馬如今只有十餘萬,如果要對遼東開戰,需至少二十萬以上,還需有足夠的兵馬保護京師。」

  「如今朝廷是就是一個臃腫的巨人,空有力量而無法凝聚在一起,眼下需要的是凝聚力量啊,陛下。」

  崇禎勐地一揮手:「南國的兵已經到了十萬,這還不夠嗎?」


  劉鴻訓硬著頭皮說道:「不夠,遠遠不夠。」

  崇禎冷哼一聲:「朕看你們是嚇破了膽!」

  「南國的兵馬已經到了十萬,朝廷在直隸還有十萬,加上山海關、薊鎮的邊軍,朝廷在直隸已經有了三十萬大軍,還無法對付遼東那幾萬大同賊?」

  「傳朕旨意,南國十萬兵馬即可前往山海關,擢楊繩武為薊遼總督,奉太子少保、領兵部尚書銜,統籌薊鎮、山海關及南國兵馬,命其巡撫遼東,活捉逆賊張好古!」

  崇禎一道旨意,還是右僉都御史的楊繩武立刻成為了薊遼總督,手握軍令大旗和尚方寶劍,指揮薊鎮兵馬四萬,山海關兵馬六萬,南國兵馬十萬,共計二十萬大軍去攻打遼東。

  正在巡視順天府的楊繩武立刻高呼萬歲,換上總督的官袍儀仗,帶著錦衣衛和南國大軍直奔山海關而去。

  而這個時候,張好古已經開完大同中樞軍事會議,會議內容很簡單,以大同黨中樞首輔和大同中樞軍事首席的身份任命史可法為大同西北總負責人,指揮西北方面軍;任命黃得功為大同西南總負責人,指揮西南方面軍;任命周遇吉為大同東南總負責人,指揮東南方面軍;三方各自行動,開始為大同下一步的攻勢做準備。

  史可法、周遇吉、黃得功、趙玉琪匆匆返回,帶著最新的命令去各自籌備了。

  眼下遼東一地只剩下六鎮新軍,所以當楊繩武被任命為薊遼總督巡撫遼東,帶著二十萬大軍來準備掃平遼東的消息傳到沉陽時,張好古還是有些驚訝的。

  驚訝的倒不是楊繩武帶著二十萬大軍來襲,而是崇禎皇帝竟然能下定這個決心直接派兵過來而不是猶豫遲疑。

  畢竟崇禎皇帝是個多謀少斷,反覆無度的皇帝,他能有這個決心,的確讓張好古有些刮目相看。

  勤政殿內,盧象升、張瑞圖、曹文昭、方雲出坐在兩側,喝著茶,吸著菸捲,張好古一手拿著菸捲一手拿著情報,忍不住笑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咱們的崇禎皇帝,竟然也能下這樣的決心了。」

  「薊鎮四萬邊軍,山海關六萬守軍,湖廣、浙江十萬衛所兵,合計二十萬大軍,可真是氣魄十足啊。」

  盧象升放下茶盞:「根據直隸傳回來的消息,崇禎皇帝下旨調南國各省兵馬入京,第一批就是二十萬。如今只是湖廣和浙江的兵到了。四川、江西、福建、貴州還有兩廣的兵馬後續會依次入京。」

  「我們眼下這一動,崇禎皇帝可能調的不止二十萬兵了。」

  張好古哈哈一笑:「那豈不是更好?如果他崇禎真能調個三五十萬大軍來直隸,那我們就在直隸和他打一場大決戰,一戰決定中原歸屬。」

  曹文昭笑著說道:「可是首輔啊,眼下來看,是我們要現在遼東打一場決戰了。」

  張好古笑道:「都一樣,都一樣,他們有二十萬大軍,我們也有十萬大軍的嘛,十萬打二十萬,又不是不能打。」

  「既然他們來了,就好好招待他們,這一戰由你們來負責。」

  曹文昭和方雲出笑著點頭,方雲出可是好久沒打仗了,正是需要活動筋骨的時候呢。

  楊繩武到了山海關後,拿出聖旨來,山海關總兵立刻跪地接旨,同時非常麻利的轉交兵權,毫不拖泥帶水,顯得對軍權毫無興趣。

  按理說山海關總兵手裡握著六萬大軍,是一方大軍閥了。


  可山海關總兵也苦啊,手裡有六萬兵不錯,可他對面是大同啊!

  更何況朝廷這些年給山海關的錢糧才多少,六萬兵能勉強支撐到現在,他已經是竭盡全力了,如今有人來接手這個爛攤子,他高興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拒絕?

  楊繩武都有些詫異,這山海關總兵怎麼這麼幹淨利索的轉交兵權?

  可當楊繩武查看了山海關防線和山海關守軍的情況後,楊繩武臉都黑了,他當即招來山海關總兵,並讓錦衣衛將其拿下:「拿下這個貪墨軍餉的混帳!」

  山海關總兵愣了下隨即高呼冤枉,楊繩武怒道:「山海關的城池本應每年都進行一次修繕,如今連續三年沒有一次修繕,軍士們拿不到餉銀,糧草甚至要周遭村鎮支持,軍械更是一半生鏽,甲衣不全,這不是你貪腐了還是我貪腐了不成?!」

  山海關總兵一聽都哭了:「總督大人啊,山海關窮啊,不是末將貪腐,而是,而是壓根就沒錢啊!」

  楊繩武愣了下,他看出來山海關總兵是真的委屈,這哭的一塌湖塗的山海關總兵敘說著他們的不容易,楊繩武聽完忍不住問道:「朝廷每年撥發給山海關至少六十萬銀子,銀子呢?!」

  山海關總兵無奈的說道:「朝廷撥下來的銀子,到了我等手裡,壓根就沒有六十萬啊,總督大人。」

  朝廷有漂沒,楊繩武也清楚,可在他想來,再怎麼漂沒,也不至於讓將士們吃不飽飯,軍械無法修繕吧?

  這可是山海關啊,如果山海關的城牆都沒錢修,那這仗還怎麼打?

  「錢是怎麼算的?」楊繩武冷聲道,他必須要弄清楚山海關的真實情況。

  山海關總兵默默說道:「一九分。」

  一九分!

  楊繩武眼前一黑,這一九分可不是山海關占九成,而是山海關就一成!

  一成!

  一年如果朝廷撥六十萬,那些混帳就要貪墨五十四萬,剩下的六萬才是給山海關!

  山海關六萬守軍的軍餉、糧草、軍械更替、城牆維修,哪是六萬兩銀子夠的?

  可是楊繩武不知道,這一九分還是山海關總兵美化了的,因為就在崇禎五年前,崇禎二年、崇禎三年、崇禎四年連續兩年朝廷撥下的銀子山海關連一成都拿不到。

  根據歷年帳目,銀子最多的是天啟朝的時候,朝廷每年撥出足額的軍餉糧草,到了崇禎元年,張好古還執掌內閣時撥下來的錢糧也是足額。

  可到了崇禎二年,朝廷撥下的六十萬兩銀子,到手就剩下三萬,僅僅是半成。

  崇禎三年朝廷撥下七十萬兩銀子,山海關到手四萬兩,不足半成。

  崇禎四年朝廷考慮到遼東的威脅,撥下來足足一百萬兩銀子,山海關到手僅僅八萬兩。

  崇禎五年時大同在山東、甘陝分別出兵,天下震動,朝廷的官員也害怕山海關失手,這時候撥下來的八十萬兩銀子,才真正給山海關發下來一成,也就是僅僅八萬兩。

  連續四年,山海關到手加起來到手二十三萬兩,既要修繕城牆加固防禦又要補充火藥炮彈,還要修繕軍械補充糧草,六萬大軍哪來的軍餉?能一天吃兩頓都算是好日子了!

  這筆帳楊繩武算明白後,楊繩武眼前一黑,他想過朝廷漂沒厲害,可他沒想到這麼厲害!


  「山海關乃是朝廷防備遼東之要塞,前朝時張好古主政朝堂,薊遼軍鎮桀驁不馴不聽調遣他都每年按時撥下二百四十三萬兩銀子,一分不貪墨!可到了如今,眾正盈朝的時候,朝廷每年撥下來的銀子,山海關竟然拿不到一成!」

  「真是,真是」

  楊繩武都不知道該如何說了。

  山海關總兵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在那裡訴委屈,楊繩武也終於明白為什麼這個總兵這麼麻利的轉交兵權,這個總兵是無法繼續管理這個爛攤子了啊!

  楊繩武伸手揉了揉眉心,有些無奈的說道:「本督明白了,朝廷撥下來的錢,本督會先拿出一部分來給山海關的。」

  楊繩武很明白,南國那十萬衛所兵能發揮的作用不大,因為在大明朝,各省乃至各府之間都是不同的,各府各縣才是自家人,自己人,出了縣,一府之內別的縣都不是自己人,更何況別的府,別的省?

  放再大一點,南國人憑什麼來北國赴死啊?

  我們南國又沒遭遇大同兵,你們北國人遭災和我們南國有什麼關係?

  這就是真實的封建時代的情況。

  在漢朝時,以郡為國,一個郡就是一個國,郡國內才是自己人。

  唐朝各道之間也是敵視嚴重,關中人不把關東人當人。

  而到了宋朝,之所以南宋對北伐克復中原不感興趣,也是因為南方人不願意為了北方人拼命,畢竟他們南方安全得很,有長江天塹

  而到了眼下,情況也是如此,楊繩武很清楚,南國那十萬衛所兵,打打順風仗還行,指望他們和大同幣拼命不可能。

  真正能指望的,還是薊鎮邊軍和山海關守軍,這些人一定要餵足!

  想到這,楊繩武忍不住嘆息:

  「錢啊」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