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道統

2025-01-04 13:09:01 作者: 斷刃天涯
  第433章 道統

  學術風氣還算開放的大周朝,賈璉的所謂賈氏實學,從京城出發,向四周蔓延,漸漸的傳開。

  相比於注重實踐中發現真理的賈氏實學造成的風波,卻遠遠比不上一個爆炸性的學術新聞。

  事情是這樣的,讀書人喜歡大新聞,尤其是學術上的大新聞。

  理學和心學分別是儒學的兩個分支,因為理學是官學,在官方占據了上風,心學則興盛於南方,以兩江、湖廣、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

  大周在學術上,延續了明末那種多派別,各執一詞的狀態,儘管本朝太祖糾正了一下,還是以理學為官學,民間很多學者並不買帳。

  然後就是吵架,當然都是學者之間的爭執,出現報紙後,開啟了寫文章對噴的格局。

  眼瞅著是一個不分勝負的局面,突然有一個人,在報紙上寫了一篇文章,質疑《尚書》乃後人偽作。

  這個衝擊力就很大了,關鍵這個匿名人士,還列出了四大疑點,諸多證據,什麼古文今文,都是假的。

  是這樣的,《尚書》寫的是三皇五帝的事情,來處是司馬遷的《史記》,關於《尚書》的事情,自行搜索,這裡不贅述,免得說水。

  這篇質疑《尚書》的文章出現後,整個大周朝的讀書人,有一個算一個,精神世界都出問題了。

  《尚書》是儒家經典啊,居然是後人偽作的,這還得了?

  這篇文章的傳播速度太快了,短短一個月,從京師飛速南下,又轉進中原,總之非常之震撼。

  大周朝的讀書人,滿世界的找所謂的作者還珠樓主。

  這上哪早去,最早發布這篇文章的報紙《士林風》,成為了眾矢之的。

  國子監的學生再次暴動,全體出發去堵門,要求報社交出作者,監生們要跟這個該死的傢伙辯論。

  報社方面再三解釋,這文章是匿名投稿,作者連個地址都沒留下,報社方面實在交不出人。

  交不出人你們敢發這種文章?

  監生們更加不幹了,從語言暴力上升到了物理暴力。

  這事情怎麼說呢?讀了一輩子儒家經典,突然有人告訴你,《尚書》是假的,那麼別的呢?《論語》《春秋》等一系列經典,是不是前人託名所做呢?讀書人奉為圭臬的儒家經典,居然是假的,這不是讀了個寂寞麼?

  精神世界都崩塌了!

  賈璉在幹啥呢?躲在五城兵馬司里,這地方安全。

  得知監生堵了《士林風》,賈璉很是慶幸,還好是匿名,也沒留下地址,稿費都沒要。

  說起來,這家報紙也真是頭鐵啊,這種文章都敢發。

  你還真別說,這一期報紙,《士林風》都賣爆了,加印了一萬份都才勉強夠賣。

  學術的問題嘛,正經是學術的方式來解決,但是國子監這地方素來刺頭多,喜歡動手。

  這不,賈璉正要吃午飯呢,外面來報告:「國子監的監生們,砸了《士林風》報社。」

  MD。吃飯都不得安生,這些監生真該死啊,有精力去砸報社,為何不能好好讀一下《賈氏實學》。

  嗯,現在賈璉的技校,用的教材就是《賈氏實學》。


  學術界多有吐槽,好好的一個儒學狀元,離經叛道,罪莫大焉。

  也就是拿賈璉沒法子,官府都不管,民間想管的人,暴力指數遠遠不及賈璉掌握的力量,只能捏著鼻子看著。

  放下筷子的賈璉很生氣,怎麼能影響賈某吃飯呢?

  「走,帶上人馬,去看看情況。」賈璉一聲令下,簡仁達立刻集合隊伍。他這個領班御史,那是賈璉一手扶起來的,必須要為大人看好地盤。

  簡仁達的年齡,還是有機會繼續進步的,所以很賣力氣,三年之後,爭取再升一級。

  從嘗嘗被勛貴二代欺負的西城御史到今天,大街上看哪個不順眼就能叫來詢問,這翻天覆地的變化,該感謝誰啊?

  最近賈璉缺少安全感,每次出門都帶足了人手,今天更是帶了十個家將,還有一個隊的官兵,沿途還不斷的有隊官帶隊趕來。

  不是這幫隊官們積極,而是跟著賈大人一起出差事,油水很足的。

  不到半個小時,賈璉就出現在了現場附近,幾十米的距離就能看見數百人聚在一起,他們不斷的進進出出的,搬出來一堆東西,在街上放火燒了。賈璉看的清楚,有各種舊報紙,還有桌椅板凳字畫之類的東西,總之這幫人衝進去後,打走了報社的人,把家具都搬出來,要燒掉泄憤。

  附近一直在看戲,順便見識的隊官跑來,給賈璉見禮:「大人,怎麼給您驚動了?」

  賈璉遠遠的看一眼,火苗起來了,火燒起來了,便淡淡道:「火候到了,上去抓人,一個都別放走。」

  五城兵馬司的士兵們興奮的哇哇亂叫,四面八方圍上去抓人。

  簡仁達在一旁吹捧:「大人運籌帷幄,賊人插翅難逃。」

  「過了,過了,一群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書生,要不是油水……,他們鬧的太大,我都懶得搭理他們。」

  差點說了真話,賈璉及時改口,簡仁達立刻捧哏:「大人素來寬宏大量,為人雅量,若非他們行事太過,自然不會與此輩計較。」

  看見五城兵馬司的人來了,監生們也不跑,全都安靜的站著,等著被抓回去。

  真不敢反抗了,以前有肋骨被捅斷的案例,切膚之痛,誰也不想嘗試一下。

  甚至個別有錢人還叫囂:「抓就抓,別拉拉扯扯的,不就是一個人五兩銀子麼?」

  賈璉聽到之後,扭頭問簡仁達:「我是不是太心慈手軟了?」

  簡仁達這次實在沒法昧著良心說話了,京城的小康五口之家,一個月的生活費也就是二兩銀子,監生們走個過場就五兩銀子,做人不能太黑了。

  見簡仁達低頭不語,賈璉摸了摸下巴:「我還是要狠心才行啊,交代一下,國子監乃慣犯,每個人的罰金翻倍,那幾個叫囂不在乎的是首犯,一個人五十兩罰金,關半個月。食宿費方面,每人每天五兩銀子,少一個大子都不許放人,誰來說話都不好使。」

  簡仁達自然是俯首遵命,這是給衙門創收,也就是賈大人了,換個別的衙門,誰敢啊?名聲還要不要?賈大人不在乎名聲?也不是,他只是不在乎在讀書人里的名聲。說起賈大人在讀書人中間的名聲,很有點兩極分化,喜歡他的人吧,覺得賈璉是道德楷模,不喜歡他的人呢,恨不得咬死他。

  賈璉沒有出面就回去了,路上自言自語:「早知道這樣,我應該早點寫的。鬧吧,鬧的越大越好。」


  五城兵馬司一口氣抓了三百多個監生,國子監的祭酒和教喻們都要瘋掉了,都快被抓光了。新上任的祭酒韋護要樹立形象,覺得是個機會。

  趕緊來找賈璉求情,結果人都沒見著,這廝躲起來了。找簡仁達沒有,這沒節操的混蛋,開口閉口,賈大人有交代。

  國子監的先生們,對簡仁達是又恨又羨慕,恨是因為他不給面子,羨慕是因為他這兩年掙大了。狗日的居然都有錢買宅子了。

  有一個願意為下屬背鍋的上司,但凡是個做官的,沒有不羨慕的。

  一干先生們沒法子,只好離開五城兵馬司,想著去找人關說的話,首先想到的是張庭恩,這是賈璉的恩師,他說話好使。

  於是一幫人去了內閣,張庭恩倒是見了他,得知他們的目的後,很乾脆的拒絕:「本官若是爾等,不會浪費時間找人,而是趕緊湊錢撈人。」

  新任祭酒韋護哀求道:「張相,監生們也是為了朝廷好。」

  張庭恩冷笑道:「打著端正學術的旗號,砸了人家報社,光天化日之下當街放火,這叫為朝廷好?賈璉只是罰金,已經高抬貴手了。丁廉的前車之鑑,韋兄難道忘記了麼?愛護學生,不是這樣愛護的。監生們若是在報紙上發文辯論,五城兵馬司吃飽了沒事幹抓人?」

  碰了一頭釘子,韋護又去找別人,這次去了順天府,直接找上了李元。

  李元在順天府的情況比較微妙,大概是以前吃過虧了,現在學乖了,掛著監督的名,卻只是帶了眼睛和耳朵,沒帶嘴巴。

  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記錄,然後分析發生的事情,下班後進宮去見皇帝,匯報工作。

  這一套非常的絲滑,一看就是有高人指點的。

  這不,韋護帶著一干先生堵住了李元後,提出要求。請李元幫忙,去五城兵馬司放人。

  李元聽了韋護等人的請求後,瞬間差點做出了慣性反應,還好及時收住了念頭。

  怎麼說呢,以前這種事情找到李元,有賢王之名的李元,自然是要伸手幫忙的。最近頻頻接受承輝帝的指點,確實成熟了很多。

  以前看的很重的賢王之名,現在李元並不在乎了。這些人再怎麼吹捧,也抵不上父皇的認可。

  「賈璉身為朝廷官員,履行自身的職責,孤怎麼可以隨意干涉呢?」李元找了個藉口。

  韋護還不甘心道:「殿下,您可以以順天府的名義去要人了,說起來,五城兵馬司把順天府的權利都搶光了。」

  這次李元不客氣了,直接駁斥:「一派胡言,五城兵馬司確實與順天府有職能重迭之處,卻從未越界執法。賈璉執掌五城兵馬司之後,京城治安環境大大好轉,百姓交口稱讚,這也是百姓對朝廷的認可。不能因為監生違法亂紀沒能免於責罰,就指摘五城兵馬司僭越。」

  說完,李元立刻轉身走人了,丟下一群先生們,不管了。

  一直在暗中悄悄觀察李元的李亨,聞訊後很失望道:「哎,老二居然沒衝動,可惜了。」

  韋護等人只能失望而回,意難平的他們,紛紛奮筆疾書,上奏彈劾五城兵馬司輕慢了讀書人,有辱斯文。

  同時也不忘記,寫文章登報,對還珠樓主破口大罵。竟敢質疑儒家經典,你你你……。

  三百多監生,此次為五城兵馬司創收不過七千兩,眼界大大提高的賈璉,已經看不上這點小錢了。


  拿到分潤的時候,本想退了,想想放棄了這個做法。我不拿,下面的人沒法拿。耽誤大家發財,太不人道了。

  收起五百兩銀票,賈璉回家給香菱做零花錢不提。

  學術界繼續鬧騰,在報紙上隔空叫陣的事情,賈璉也不去關心了。一篇質疑《尚書》的文章順利傳開,慢慢發酵,目的已經達到了。

  只能說,這次針對儒家經典的一次炒作,沉重的打擊了儒學,儘管談不上動搖,但是今後的儒學,人們看著儒家經典時,還能淡定麼?

  這個事情,承輝帝都被驚動了,賈璉去匯報工作的時候,承輝帝聽取了他關於給王子騰發送軍需的報告後,特意為一句:「《尚書》被證偽之事,你如何看?」這個話題沒啥風險,賈璉能比較正經的回答。

  「微臣主張,實踐出真知。儒家獨大兩千年,素來不允許也不接受異己見者,此微臣不喜之處也。本朝理學為顯學,微臣讀書發現,理學的很多觀點,融合了佛道理念,去蕪存菁。是故,做學問就該兼容並蓄,吐故納新,學問才有發展和進步,而不是一成不變,堅持固有觀點。需知,理學之前,有王安石之新學,再往前,儒學一度為佛家學說壓制。說來說去,爭的無非是道統。陛下乃天子,下面的人爭什麼不要緊,要緊的是對朝廷有沒有用。有用的留下,沒用的貶謫。界定真理的權利,時刻掌握在陛下手裡,任憑怎麼鬧都翻不出大浪。」

  賈璉一番話,承輝帝聽了頻頻點頭,什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是對外面說的。用儒家學問來教化,有利於皇權。如果哪天儒家的道理,不利於皇權了,該廢除的時候,皇權是一定不會手軟的。

  「卿有此見解,朕心甚慰。」承輝帝滿意的點頭,賈璉的賈氏實學,對於朝廷而言,就是有用之學,而且還不爭所謂的道統。

  這一場風波下來,賈璉樂見的局面出現了,賈氏實學在社會上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了。不斷有讀書人主動去買教材,回家自學。

  儒家經典被質疑了,精神世界動搖了,找別的理論來看看,這是很正常的行為。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