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賈瑞隨中年道士步入後殿,但見一排低矮房屋,青磚黛瓦,門前一排白楊,木葉蔥蘢。閱讀中年道士指著左手邊一間廂房,說道:「賈居士的靜室就在左手第一間廂房中,公子請自便吧。」
賈瑞朝中年道士點了點頭,低聲稱謝後,邁步朝賈敬靜室門前行去。
篤篤。
賈瑞輕輕扣響靜室房門,片刻後,屋內傳出一道沉定而冷漠的語聲。
「屋外是何人啊?」
「侄兒賈瑞,來給大伯父請安。」賈瑞在門前說道,半晌後方聽屋內的賈敬冷哼一聲,道:「原來是你,請安就不必了。我這正忙著呢,你且回去吧,記得問學裡太爺好。」
賈瑞的祖父賈代儒,與寧榮兩位國公爺同輩,掌管族中的學堂。賈敬所說的「學裡太爺」,自然指的是賈代儒。賈瑞見賈敬連房門都不開,又聽其說話語氣頗不快,情知中年道士所說之事不假,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說道:「大伯父,非是小侄有意擾亂伯父清修,實在是珍大哥託了我一件大事,侄兒心中拿捏不准,這才來向伯父您請教。那《陰鷙文》究竟如何印發……」
但聽得靜室中腳步聲響,房門緩緩自內打開。
賈瑞抬頭看時,只見房門處站著位相貌清癯、身形魁偉的老者,一身杏黃色道袍,腳下踏著麻鞋,鬚髮花白,目中則啞然無甚光亮。
這便是京營節度使世襲一等神威將軍賈代化的次子,寧國府賈敬。
賈敬瞥了賈瑞一眼,朝房內擺了擺手,令他入房來說話。賈瑞見狀,連忙步入靜室中,只見房中陳設樸素,當中擺著一座丹爐,幾隻打坐用的蒲團。除此外,別無他物。
「哼,我只道這不肖子將《陰騭文》一事給忘記了,原來他倒還想著。他既然記得,何不速命人去印了出來,替我積下這份功德,也算他在我面前盡孝了。」
賈敬盤膝坐在丹爐前的一隻蒲團上,朝另外的蒲團指了指,接著說道:「怎得這事交到你手上去了,蓉兒幾個小輩都忙什麼呢?」
賈瑞會意,連忙也在賈敬對面盤膝坐下,笑道:「大侄子年輕,雖說也是飽讀詩書,於這道藏經文上所知卻不甚多,珍大哥生恐他一時不察,若是印錯了幾個字,反倒損了伯父的陰德。又因我常在學裡代課,於雜學道藏讀過一些,故而讓我來辦這件事。」
賈珍的長子名叫賈蓉,雖按理說應稱呼賈瑞一聲「叔叔」,但因賈瑞身系旁支所出,又有勾引幽會王熙鳳的把柄在其賈蓉手中,平日裡對賈瑞毫不在意,反倒常向原主索要銀子。
賈敬聽他說得頗為在理,面色稍和,問道:「嗯,你說得倒也有些道理。既是如此,你就當速去尋書匠印發,又到我這裡來做什麼?」
賈瑞笑道:「伯父莫急,侄兒來此,正是因《陰騭文》之事,不知伯父昔年手抄本中,可有錯漏遺誤之處,是否要重新校對一番。若是製成了模具銅板,便無從修改了。」
彼時活字印刷術雖已發明,但出書印發所耗銀錢仍頗巨,不是豪富巨賈之家,萬萬不能支持。因此對於文中的每個字都需要仔細校對。
賈敬一心求道,又自以為飛升在即,只求族中印發《陰騭文》積累功德,生恐族中書匠校對時不慎,反誤了其氣運,於是說道:「嗯,你所慮不錯。這陰騭文手抄本的確需我校對一番,再行印發。你到府中說與你珍大哥聽,就說我的話,讓他將手抄本送來與我,待我校對完成再行印發吧。」
賈瑞聞言,心中大喜,說道:「是,到時侄兒定當親自送來給伯父。」
「嗯,好。你這便回去吧。」
賈敬點了點頭,隨即便下了逐客令,目光轉向身前的丹爐中。賈瑞站起身來,又朝著賈敬作揖為禮,見賈敬臉上神情專注,有些欲言又止。
賈敬轉過頭來,瞧向賈瑞問道:「你還有何事?」
賈瑞道:「伯父,求道一途講究機緣造化,這煉丹服砂只是旁門輔佐,若是沉迷於此,反倒於長生無益啊。」
哎,藥可真不能亂吃啊。
賈瑞心中暗暗吐槽,要知道紅樓夢中的賈敬就是因吃秘制的丹砂燒脹而死,死後腹中仍堅硬如鐵,面容給燒的赤紅,死狀十分悽慘。
賈敬此時尚未走上亂吃藥的不歸路,聽賈瑞說起機緣造化,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我自然曉得,你去吧。回頭若是得閒,你來觀中,我再與你好好談一談機緣造化。」
賈瑞出得房門,在玄真觀中尋了些水解渴,向觀中道士問明了方向,徑直朝城中走去。
傍晚,賈瑞進入城中,先回家中向代儒夫婦請安。賈代儒因見跛道攜著賈瑞乘風而去,連忙求榮國府中派人在城中四下尋找,又向京兆尹官府處報了官,只說是妖道拐賣人口,求官兵捉拿。如此忙活了大半天,忽見賈瑞好端端地回到家中,不禁又驚又喜,老淚縱橫,拉著賈瑞的雙手仔細詢問。賈瑞知道賈代儒不喜道家學說,常貶斥其為異端邪說,只得半真半假的搪塞過去。
因見天色漸晚,恐怕犯了城中的宵禁,只好在家中吃了晚飯,兀自回房中,打算繼續研習太虛感應篇,心中暗道:這電視劇里都是他麼騙人的,什麼年輕公子流連於藝倌勾欄,夜夜笙歌等事真不靠譜,但凡敢夜間在街上行走,被衙役捕快發現,就等著屁股開花吧。
忽想起白天所說的《陰騭文》之事,索性便到書房中尋了尋,賈代儒藏書頗多,在道藏上卻不甚在意,所幸《陰騭文》倒有,賈瑞又尋摸了本《正統道藏》,一齊搬回房中,挑燈夜讀。
他所修太虛感應篇時日雖淺,但有風月寶鑑中有奇遇點撥,在煉心一途上已有進益,跛道所說的煉心五時中,已入了第二時,開始嘗試懾服心猿。
他年輕喜動,又是新近穿越來此,心境原本不易平復安定,但夜讀道藏經典,又與太虛感應篇上艱深晦澀的文字相互印證,竟能保持心境平和,在導引天地元氣上又多了一重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