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李世民:朕總是心太軟,心太軟
誰都能當皇帝,唯獨吳王不行。
兩朝皇室血脈,讓吳王天生最為尊貴,可就是這樣的尊貴,限制了吳王能夠擔任皇帝的可能。
唐朝是推翻隋朝建立,讓前朝皇室血脈當本朝皇帝。
那推翻隋朝還有什麼意義。
楊妃對於這一點非常清楚,所以她能做的,就是讓吳王李恪和蜀王李愔,能夠有更好的未來。
在皇子這個層次,站隊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沒有誰能完全避開。
不站隊,意味著改朝換代後,權力的更替。
自從上次的元宵詩會後,楊妃就已經確立了跟太子的關係。
這種關係並不明顯,其實大多數時候,對於太子來說都沒有意義。
但楊妃知道,太子若能順利登基,兩個兒子不至於被貶,哪怕不會太過器重,至少也不會過於逼迫。
而這次的危機,如果能在其中幫忙周旋,起到用處的話。
太子肯定會記著她的好。
「傳本宮令,今日馬車頗有不便之處,召杜奉御立即前來,本宮要問問他,到底是怎麼管的馬,還能出這般紕漏。」
楊妃當即下令,把杜荷叫來。
她沒想直接去東宮,這樣動靜就太大了。
張阿難調查杜荷的事情,有心人肯定已經有了猜測,所以通過先行提醒杜荷很有必要。
尚乘奉御這個官職,除了專門負責皇帝的馬之外,還包括後宮的馬車相應事務。
尚乘局內,馬夫、獸醫、馴馬師等,都在其管轄範圍內。
不多時,杜荷就趕了過來。
聽到是楊妃傳的令,杜荷心中頓時有了計較。
這段時間,可謂是喝酒酒不香,喝茶茶不甜,心裡滿是愁緒。
不敢見李安儼,更不敢去東宮。
生怕是牽扯到太子身上。
楊妃是太子黨人,杜荷明白,這是楊妃要給自己想辦法了。
杜荷面色平靜,拱手作揖:「拜見楊妃。」
楊妃點點頭,隨即揮揮手。
除貼身侍女外,其他人盡皆退下。
留下貼身侍女,也是為了避嫌。
雖然大唐風氣開放,但孤男寡女獨處一室,還是會很容易遭人非議。
「杜荷,你可知,張內侍正在查你。」
楊妃也不轉圜,直接開門見山。
杜荷一臉苦澀:「我知。」
楊妃微微頷首,道:「你不能繼續留在長安了,只有離開長安,才能暫且避開,以待太子歸來。」
杜荷何嘗不想離開長安,可又怎麼能離開。
無奈道:「眼下別無他法,陛下肯定不會同意我離開的。」
楊妃點醒道:「你若要離,陛下自是不肯,然城陽呢。」
「長樂病逝不久,陛下如今最是對幾個公主更為在乎,若城陽有事,陛下必然准許。」
「你為駙馬,相隨而去,合乎情理,即便是陛下有些想法,但看在城陽的面子上,也不會過於為難。」
杜荷聞言,眼睛頓時一亮。
連忙拱手道:「謝楊妃教我。」
杜荷想不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對政治鬥爭經驗少。
楊妃能看明白,是因為她對情感更為細膩,且跟了陛下這般多年,對於陛下的心思,怎麼都能了解幾分。
楊妃不爭寵,是因為沒有必要爭寵。
長孫皇后已逝,後宮誰還能比她身份更高貴。
爭,也沒得爭。
然不爭,並不代表不會。
杜荷處境看似萬劫不復,然實則還是有一線生機。
這一線生機,就是落在城陽公主的身上。
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這一線生機,更是長樂公主病逝所換來的。
在這個獨特的時間點,陛下心腸更軟,更容易被打動。
「快些去吧。」
「先去一趟本宮的馬廄再走。」
做戲就要做全,別人怎麼猜是一回事,但至少不能讓人挑出理來。
楊妃也不用跟杜荷說太多。
「是,楊妃。」
杜荷心頭驚喜,連忙匆匆去了一趟馬廄。
把幾個馬夫訓斥了一頓後,就趕忙回了尚乘局,靜待下值,回去跟城陽商議。
——
「楊妃的馬出了問題,召杜荷問責。」
「杜荷把楊飛的馬夫罵了一頓後離開?」
宮裡頭的這點動靜,只要張阿難想查,就不可能有誰能瞞住。
杜荷回尚乘局屁股還沒坐熱,張阿難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是。」匯報的宦官肯定道。
張阿難眉頭皺起。
他意識到這裡頭肯定有情況。
楊妃是太子黨人,這在宮裡也不算什麼秘密。
在這個時候,不管是什麼理由,楊妃跟杜荷的見面,都不可能是表面上那麼簡單。
馬出了問題,就要問責尚乘奉御,是不見得的。
可這又說不出什麼差錯來。
遲疑再三,張阿難沒有把這個事情告訴陛下。
畢竟陛下政務繁忙,總不能什麼消息都去匯報,那還要他這個內侍幹嘛。
是夜。
杜荷回府後,就跟城陽公主說起這事。
城陽公主有些疑惑:「好好的,怎麼要離開長安呢。」
杜荷從來沒跟城陽公主說過,跟太子謀反的事情。
城陽公主是個天真安靜的性子。
平時就喜歡丹青花藝,是個宅女。
天生貴胄的她,只需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了。
杜荷有些遲疑的說道:「有人想通過我,陷害太子。」
城陽秀眉微皺:「是青雀?他也太過分了,人都不在長安了,還要搞這些事情。」
「是哪些人要陷害太子,你跟我說,我去告訴父皇,讓父皇責罰他們。」
杜荷一滯。
我能說是陛下嗎?
讓陛下自己責罰自己,這樣真的好嗎。
「娘子,沒你想的那麼簡單,這裡頭的牽扯太多了。」
「就算是陛下,也不一定能看得真切,反而會遭人蠱惑。」
杜荷耐心的解釋道。
城陽卻很自信:「父皇肯定會相信我的。」
杜荷有些無語。
勸說道:「我們不要摻和進去,離開長安,就能讓這些人的陰謀詭計落空。」
「如果陛下被蠱惑了,豈不是要遭逢大禍。」
「你不是一直想去泰山看看,畫一副泰山圖嗎,這次正好是個機會。」
聽聞泰山,城陽有些意動,回道:「好,那就去泰山。」
杜荷鬆了口氣。
次日。
城陽公主入宮。
作為嫡女,入宮對於城陽公主來說沒有什麼阻礙。
李世民也很快召見了自己這個嫡出二女兒。
嫡長女沒了,嫡次女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城陽,怎麼今天想到入宮見朕了,是想朕了嗎。」
李世民語氣溫和,對於女兒們,總是要多出幾分包容。
高陽公主深受李世民寵愛,但那只是相對庶女而言,在嫡女面前,是排不上號的。
「城陽想去泰山,作一副泰山圖,獻給父皇。」
城陽的丹青,在皇室也是有些名頭的。
聽到這話,李世民頓時明白了城陽的心意。
李世民是想要泰山封禪的,曾多次動過封禪泰山的念頭。
貞觀五年開始,朝中大臣們就不斷勸說李世民登泰山封禪,到了貞觀六年正月十九日,朝臣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再次請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李世民動了封禪的心思。
不過考慮到大唐剛從隋末的戰亂中恢復過來,不宜進行封禪這種耗費巨大的活動;貞觀中期因距秦漢太久,相關禮儀無從考據,在制定禮儀上耗費了大量時間。
貞觀十四年時他下定決心封禪,卻碰上彗星之變,太卜署認為這是上天示警,李世民只得取消計劃。
然泰山封禪,一直是李世民心中所想。
「城陽果是朕的好女兒,只是這天氣炎熱,自長安於泰山,山高路遠,何以讓城陽受這日曬顛簸之苦。」
「這心意,朕感受到了,至於長途跋涉之事,還是免了吧。」
李世民笑著說道,他心疼女兒。
城陽眨眨眼,俏皮道:「父皇還不知道吧,大兄的製冰法流傳出來,青雀在馬車裡放了大量消石,讓整個馬車都冰冰涼涼的。」
「現在好多王公勛貴,爭相模仿,都在馬車裡放消石。」
「這樣行路,可不會累,還能欣賞我大唐大好河山呢。」
李世民微微驚訝,又微微皺眉,他是真不知道這件事。
城陽天真,但不蠢。
短短一番話,就把魏王推到了貪圖享樂的地步。
而去說起來話來,也好像沒有刻意針對的感覺。
「所以啊,父皇,你就讓城陽去嗎。」
「求求了,城陽做夢都想去呢。」
城陽直接上前,拉著李世民的手就開始撒嬌起來。
李世民對這一套完全沒有免疫。
當下笑著答應道:「好好好,朕答應你。」
城陽笑嘻嘻的說道:「謝謝父皇,那你要給你的駙馬,休沐三月哦。」
想到杜荷,李世民有些遲疑起來。
畢竟他還安排張阿難在調查太子謀反的事情。
這就讓杜荷出遠門,豈非是調查要落空。
「父皇,難道你想讓城陽,這麼遠的路,一個人去嗎。」
「這麼遠,這麼久,都沒有人照顧城陽。」
城陽公主這麼一說,李世民也只能應下。
「當然不行,朕讓杜荷休沐三月,好好陪你去一趟泰山。」
城陽當即摟著李世民的手,開心笑道:「謝謝父皇。」
這樣的親情感,雖說有些失了禮儀,卻讓李世民倍感受用,毫無抵抗。
這一答應,旁白站著的張阿難頓時一頓難受。
卻又不好開口。
卡在長樂公主病逝的這個時間點,陛下對於唯二的兩個嫡女最為痛惜。
這金口一開,又怎能朝令夕改。
張阿難有些後悔,他現在已經明白,這估摸著就是昨日楊妃給杜荷支招了。
這一招對陛下來說,可太好用了。
看著城陽公主歡天喜地的離開。
張阿難沉默半晌,還是沒開口。
杜荷離長安,都已經是定局了,他來一手馬後炮,只會降低自己在陛下心裡的印象分。
還不加將錯就錯,權當不知道算了。
上午這邊得到消息。
晌午才過,杜荷就急急忙忙帶著城陽離城跑路。
在長安這地方,多帶一刻都是提心弔膽的。
只要人不在,管他張內侍查出什麼東西,都能更好的避開。
杜荷一跑,宮廷內外,引發了不小的波瀾。
房玄齡不在乎。
反正他手裡已經有了頗為完整的證據鏈。
太子謀反的事情,能拖些時日不是壞事,太早爆發也不是什麼好事。
長孫無忌更加無所謂了。
太子登基,他是從龍之臣。
太子謀反,他就支持晉王。
只要不是魏王奪嫡成功就行。
長孫無忌現在正在想辦法,去找魏王的漏洞。
給打擊魏王作準備。
唯一比較心急的,只有武曌了。
他是最想讓晉王奪嫡,成為太子的人。
因為只有晉王成為太子,她才有脫身宮廷的可能。
雖說大唐風氣包容,改嫁之事屢見不鮮,可他畢竟是陛下的女人,改嫁給陛下的兒子,很容易遭人非議,阻力很大。
但晉王要是當了皇帝,這就是很輕鬆的事情了。
貞觀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王玄策從泥婆羅王都加德滿都,出發前往天竺。
泥婆羅國王是那陵提婆,對強盛的大唐很是敬重,雖然還沒有派遣使臣去過大唐,但儼然已經是以臣子自居。
雖然泥婆羅不是絲綢之路主幹道上的國家,但通過貿易網絡的輻射作用,與大唐有間接的貿易往來。
譬如菠菜,原產于波斯,便是經泥婆羅傳入大唐。
大唐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受到泥婆羅貴族的歡迎。
那陵提婆很清楚,他雖然對於大唐只有個模糊的概念,然泥婆羅不是吐蕃的對手,而吐蕃卻要在大唐面前俯首陳臣。
他的嫡女,是松贊干布的妃子,但大唐的宗室女,卻能成為吐蕃的王后。
交好大唐對於泥婆羅來說,是政治正確的事情。
如果惹得大唐使者不快,回去說上幾句,發兵泥婆羅,那可就糟糕了。
對於東方帝國的認知,泥婆羅現在還停留在漢朝的一些情況上。
漢使的名頭,對於中原周邊的國家來說,那可是響噹噹的。
漢武帝把大漢的名頭經營得太響亮了。
這讓周邊稍遠一點的國家,至今對東方帝國,還停留在大漢的威懾下。
同日,李承乾大軍抵達瀛洲,向幽州進軍。
預計五日內抵達幽州。
八月十五前,抵達營州,備戰高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