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喬治亞和印度
在大明天工二十二年的十月底,俄國北方的冬天已經到來的時候。
煎熬了將近兩個月的俄國沙皇亞歷山大,終於在這個冬天終於得到了一份好消息。
「巴格拉季昂將軍的計策成功了,大量的難民南下到了南方展現之後,當地的明軍接納了這些難民。
「明軍很快就放慢了前進速度,現在已經接近於完全停止了。」
亞歷山大聽完報告之後大喜過望,頹唐了很長時間的精神都變得格外振奮起來了:
「太好了,這可真的太好了,我們俄國有救了……」
但是作為計策的提出者,巴格拉季昂本人的表情卻並不輕鬆,看完具體的報告後更是明顯露出了幾分憂慮的表情。
亞歷山大興奮過了之後,本來準備再次稱讚並獎賞巴格拉季昂,結果轉過臉來就看到了他的表情:
「怎麼了?我們的計劃成功了,但是我們的英雄看上去似乎並不開心?」
巴格拉季昂表情非常嚴肅的說:
「明軍接納了俄國的難民,這樣確實會拖慢他們的進攻速度,但是這種拖延只是暫時的。
「甚至在長遠看來,對明軍是有利的。
「這是在削弱我們的潛在力量,同時增強明軍的潛在力量。
「有了這些難民作為嚮導,等到來年明軍繼續進攻,他們對俄國內陸會更加熟悉……」
巴格拉季昂的話還沒有說完,亞歷山大就揮手制止了他:
「將軍當時已經提醒過我們了,但這件事情的選擇權在大明而不在我們俄國。
「大明選擇符合他們長遠利益,符合我們短期利益的選項,對我們而言已經不是最壞的結果了。
「俄國人沒有別的選擇,我們就暫時享受這最後的獨立與自由吧。」
亞歷山大知道大明未來會幹什麼,但是他已經基本認清了現實,知道俄國不可能在大明的進攻下保持獨立。
現在亞歷山大已經到了「舒服一秒是一秒」的狀態了,對於未來和長遠的事情已經不怎麼放在心上了。
而巴格拉季昂心中考慮的事情卻更加的複雜。
巴格拉季昂家族並不是傳統的俄國人,而是來自高加索山區的喬治亞人,還是喬治亞曾經的王室後裔。
巴格拉季昂家族曾經統治喬治亞將近一千年。
喬治亞的地緣位置極其尷尬,位於奧斯曼、波斯、俄國三方邊界地區。
奧斯曼和波斯都試圖完全控制喬治亞地區,但巴格拉季昂的祖先們選擇依靠俄國來維持統治。
雖然喬治亞最終被奧斯曼所滅,但巴格拉季昂家族逃到了俄國,並得到了還算不錯的待遇。
巴格拉季昂的父親仍然有喬治亞親王頭銜,巴格拉季昂家族也融入了俄國貴族圈子。
現在的巴格拉季昂三代人都在俄國成長,都在俄國軍隊之中富裕,早就已經完全將自己視為俄國了。
巴格拉季昂本人以前並未有過想要脫離俄國的想法。
亞歷山大作為俄國沙皇,如果現在還能保持繼續戰鬥的勇氣和意志,那巴格拉季昂也許會陪他們戰鬥到最後。
但是現在亞歷山大肉眼可見的頹廢了,對於他自己以及俄國的命運都已經不放在心上了。
巴格拉季昂開始考慮自己未來的命運的時候,本來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祖籍地」,現在就變得有那麼一點意義了。
奧斯曼現在已經已經腦死亡了,俄國也正在慢性死亡,波斯現在也不敢有任何特殊動作。
現在可能是喬治亞的周邊環境最安全的時候。
那自己現在是否有機會利用巴格拉季昂家族的名義重建喬治亞國家呢?
哪怕是一個從屬於大明的藩屬國……
巴格拉季昂猶豫和考慮了許久,最終在會議結束之後單獨留下來。
其他人都離開之後,巴格拉季昂不等亞歷山大詢問,就直接委婉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我想要在最後時刻之前……回我的故鄉去看看……」
亞歷山大愣神了半秒鐘,然後恍然:
「你的故鄉……對了,你說的是喬治亞……
「我不應該阻攔你,但是俄國現在需要你。」
巴格拉季昂說:
「我們已經做不了什麼了,我留在這裡同樣做不了什麼。
「我現在不趁著還算自由的時候回去一趟,未來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了。
「而且根據現在的展現,高加索地區是最為深遠的內陸,大明軍隊無法直接抵達。
「陛下如果想要繼續抵抗的話,其實可以提前率軍轉移到高加索地區。」
亞歷山大想了想現在的局勢,關鍵是想了想自己本人的心態,最終非常無奈的嘆了口氣:
「好吧,我冊封你為喬治亞親王,擔任高加索地區的總督。
「率領你目前統轄的軍官和士兵,以高加索地區作為根據地組織抵抗軍。」
巴格拉季昂領命的同時反問:
「陛下不準備過去嗎?」
亞歷山大言不由衷的擺手說:
「這個不著急,等到來年再說……」
巴格拉季昂隱約明白亞歷山大的心態,也就沒有繼續勸說,再次躬身道謝領命。
隨後巴格拉季昂就開始準備行動,給手下士兵下達了移防喬治亞的命令,讓他們收拾東西準備出發。
最後趕在最冷的時候到來之前正式啟程前往喬治亞。
在這之前,在大明曆十月底,西曆十一月底的時候,大明對俄國內陸的轟炸基本停止了。
因為民夠破壞的物資在秋天就已經破壞的差不多了。
但是俄國內陸的環境還是越來越惡劣,或者說就是因為空襲完全停止了,俄國內陸地方局勢才加速惡化了。
因為大明持續空襲的時候,仍然存活的俄國人不敢到處亂跑,很多人都是儘可能單獨躲起來。
等大明的轟炸真正結束之後,他們才能夠離開現有的庇護所,到處參與活動。
秋天開始的飢餓和冬天開始的寒冷,雙重的傷害不斷地累積并迭加,沒有積蓄的普通人也越來越難以承受了。
老弱成員開始成規模的凍餓而死,年輕體壯的難民開始越來越多的互相聚集。
也有越來越多的難民開始往大明的戰場前線跑。
到了大明那邊就有吃的,就能活下來的消息,已經從故意散播的流言變成了現實,自發的在難民群體之中快速傳播。
這倒是確實給俄國朝廷減壓了,但卻不足以真正把壓力排空,俄國境內還是越來越亂。
地方上到處都有小股的農奴暴亂,搶奪剩餘的少量食物。
俄國沙皇和所屬的官僚體系的主要成員,現在都躲在科夫羅夫這個小鎮上,也沒有能力和條件掌控整個俄國的局勢。
亞歷山大和手下的官員們越來越頹廢,現在能知道俄國那兒發生了什麼大事就不錯了。
相比往年而言,俄國今年的冬天其實不算特別的冷。
但今年冬季儲備的食物和大量燃料被被毀了,大量禦寒的建築和衣服以及燃料被毀了。
朝廷的管理體系也逐步事實上的崩潰。
俄國內陸越來越多的出現末日景象,慢慢變成了一片巨大的人間地獄。
大明歐洲戰區的軍隊,在俄國北方地面封凍的時候,正式停止了繼續前進的步伐,開始在補給點裡面貓冬。
同時每天安排大量的飛機,深入俄國內陸觀察情況。
俄國南方戰線和奧斯曼區域的戰鬥,也在冬天到來的時候降低了烈度。
大明本土主力部隊在西域的行動也同時暫停了。
只有氣候最為炎熱的印度和周邊地區,現在仍然在按部就班的實施反焦土策略。
地面部隊奪取了所有沿海港口,控制了印度的海岸線之後,就從主要的沿海港口開始,修著鐵路的向內陸推進。
同時空軍和艦載航空兵越過戰線前出,向印度內陸地區投放各種各樣的炸彈,以及各種實驗性質的武器。
順國在印度的機構可以算是一個新建立的王朝,是剛剛統一大部分印度地區的新的強大王朝。
李策凌這個皇帝也可以算是一代雄主,他在印度的統治本來是非常穩定的。
但現在的印度內陸地區卻迅速變得比俄國內陸更亂了。
順國首都德里深處內陸,與最近的海岸線之間的直線距離都有八百多公里。
這已經小型飛機的作戰半徑極限了,大明數量最多的小型攻擊機,很難參與對德里的轟炸。
只能依靠數量較少的大中型飛機去轟炸。
雖然在戰爭早期,直接轟炸德里這種深處內陸的首都,並不能直接提高己方的制海權。
但轟炸首都的衝擊力仍然巨大,能夠大幅度的打擊敵軍的士氣。
按照計劃,投送到順國內陸的大部分炸彈,仍然是傳統的高爆航彈和燃燒彈。
負責摧毀和破壞順國的基礎產業設施。
包括順國專門集中設立的手工業工廠,以及各種存放大量糧食和各種材料的倉庫。
但也一部分炸彈是特製的,在這個時代看來都是科技與狠活。
大明空軍第一次對順國首都的轟炸,發生在正面戰爭爆炸之後的第二天。
對於德里的普通居民而言,這一天真的宛如置身於末日之中了。
大批巨大的雙螺旋槳轟炸機,出現在德里城的街道上空,直接遮蔽了天空中的太陽。
它們剛剛出現的瞬間,就引發了無數的驚呼聲。
普通順國人根本不知道飛機是什麼,以至於很多本來留在家裡的人聽到外面的驚叫之後,也直接跑出來看熱鬧了。
不知道多少人一起抬頭望天,結果慘劇就這樣發生了。
數不清多少市民全都抬著頭,看著那些在這個時代堪稱巨大的神奇機器,對著地上的他們丟下了兩枚橢球形的東西。
然後就是刺眼的火光,以及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淹沒了帶著十二分好奇的德里市民。
不知道多少人在這一瞬間就直接喪命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飛機投擲的燃燒彈直接烤焦了。
但是這些當場失死亡或者馬上死亡的人其實還算是幸運的。
在第一輪轟炸之後的第二天,德里城內就開始出現詭異的疫病,大量的市民同時開始犯病。
為救火忙得焦頭爛額的德里府尹,聽到手下關於疫病的匯報,就覺得非常意外和不理解:
「我明白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道理,大明的飛行機器轟炸確實可以算是大災了,但是這大疫是不是來的太早了一點?」
通常情況下,自然災害造成了大量的屍體,腐壞之後容易產生大量細菌和病毒,再次被人類接觸就有可能引發瘟疫。
但屍體腐爛終究是有個時間的,而且通常是水災產生的泡水屍體的殺傷力最大,
現在的災害是爆炸和火災,無論是爆炸還是火災,都能殺死大部分細菌,通常不會疫情。
德里府尹將情況上報給李策凌,李策凌同樣奇怪為什麼瘟疫會在這個時候突發爆發。
不過李策凌當時覺得,那時候的當務之急是控制文藝,所以直接安排中央朝廷官員去處理。
但是李策凌、德里府尹,以及負責控制瘟疫的官員都很快發現,他們的什麼都做不了。
德里的待遇類似於莫斯科一樣,大明專門安排了一大批飛機,每天帶著炸彈來這裡丟掉,其他的事情都不管。
在持續的轟炸之下,德里的秩序迅速崩潰了,朝廷的政令根本沒有辦法實行。
瘟疫迅速擴散,迅速感染德里城內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朝廷官員之中也有很多同時感染了。
李策凌沒有選擇,只能帶著最信任的官員,朝廷最重要的管理,暫時離開德里,到郊外的小鎮裡面去躲避。
李策凌在德里城外有行宮,但是這些宮殿也是大明空軍的重點空襲對象,現在根本沒有辦法使用了。
不過順國與俄國不同,作為一個傳統神洲帝國模式的朝廷,順國的組織體系是非常穩定的。
除非被敵人的大軍直接攻入城中,否則帝國朝廷就算是遭遇了瘟疫,就算是逃離了平時所在的京城,通常也有能力繼續維持基本的運轉,並在一定程度上繼續控制整個國家。
德里遭到襲擊的時候,順國地方上的消息也仍然能夠陸續送到德里城,這些消息讓李策凌和自己手下的官員感到絕望。
轟炸造成的破壞本身已經令人心驚肉跳了,數不清的恐怖的飛行機器投資的炸彈和燃燒彈,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都可以算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了。
更恐怖的是這些消息總展現出來的一種非常明顯的規律。
凡是被大明轟炸過的地方,都很快就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這兩件事情是高度重合的。
而且全部都是先有轟炸,然後馬上就出現了瘟疫。
一個非常合理的結論呼之欲出,但是李策凌為首的順國高層,卻都難以接受這樣的判斷:
「大明能夠非常準確的控制瘟疫?這怎麼可能?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在撤離海岸的時候,用腐爛的屍體污染了當地的水源,這是堅壁清野的一部分。」
「所以大明人對此懷恨在心,於是就做出了更加直接的報復?」
「瘟疫,可以控制的瘟疫,這下子可真的麻煩了,這可怎麼辦是好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