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獻左右翻看著軍報,而後開口問道:「陸將軍,陛下讓你我在白水關斟酌行事。」
「這個『斟酌』二字,又應作何解釋?」
陸遜沉默了片刻,回答道:「陛下讓你我斟酌,就是在不清楚此處軍情的前提下,讓你我在此判斷。」
「從白水關到下辨、赤亭,傳訊一來一回幾乎要半個月。再準確無誤的軍情拖延半月,又該如何執行呢?」
陸遜捋須長嘆:「陛下聖明啊!」
「對,陛下聖明、陛下聖明。」夏侯獻朝著北面拱手示意後,又向陸遜請教道:
「那陸將軍看,你我還要在此守備多久?」
陸遜回應道:「既然諸葛亮已從赤亭敗退,那你我分蜀國兵力的作用就已經達到了。」
夏侯獻皺眉看向陸遜。
陸遜進一步解釋道:「不過你我在此牽扯蜀軍兵力越久,對陛下那邊就越有利。」
「我還是那句話。能守多久、就守多久!若是有守不住的跡象,你我再撤也未遲!」
「陸將軍所言甚是。」夏侯獻應道。
不過第二天,也就是四月十二日,蜀軍的攻勢愈發凌厲了起來。
一方面是諸葛亮親至、將領們的積極性都更加的調動起來。
另一方面,蜀軍的軍勢也已十分危殆,若再不逼退這股魏軍、轉而北上的話,恐怕局勢就再難挽回了!
白水關這裡,已經駐紮共計兩萬四千蜀軍。
十二日一早,蜀軍全軍傾巢而出,兵分兩路進發。
諸葛亮的攻勢極為凌厲。
按照陸遜原本的計劃,魏軍在白水關外處兵力三分。
治無戴的四千羌軍接應後路,並且在北修建營寨、以作退軍時的遮護。
剩下的九千中軍騎兵、五千羌騎,則分成兩個部份。
陸遜本人與五千羌人、四千中軍騎兵屯在大營之中,剩下五千中軍騎兵、由夏侯獻在旁另立一營,互相援護。
若是蜀軍正常進攻,陸遜此番安排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現在,諸葛亮全軍出擊。
魏延領著原歸屬趙雲的四千兵、加上吳班、宗預這兩人的六千兵一起合兵一處。
共計一萬的兵力,朝著魏軍兩座營寨的正中直插過去。
這般厚重的步兵大陣,是魏軍騎兵無論如何也沖不透的。
而諸葛亮統帥剩餘的一萬多兵,從東、南兩個方向朝著陸遜大營進逼而去。
陸遜親自在望樓上眺望到了正在結陣的蜀軍時,就已讓營中的全部士卒上馬準備。
見到蜀軍真就這麼果決的襲來後,陸遜果斷撤營而走,全軍朝著夏侯獻的小營而來。
是真沒法打。
狹路相逢勇者勝,哪一方的戰鬥意志更強、哪一方就更會取勝。而且勝勢會隨著戰事的發展變得愈來愈大。
這個戰鬥意志裡面,最關鍵的一項、就是敢於損失兵力的決心。
對於蜀軍來說,為了擊敗或者擊退這部魏軍,死傷三千、五千都沒關係。只要能讓蜀漢抽出兵力向北、向陽安關的方向增調,目標就算達成。
而對於魏軍來說,陸遜全然沒辦法對耗。
羌軍雖然聽令,卻是建立在有利可圖、在沓中宕昌等處一直打順風仗的基礎上。
若真讓羌軍和蜀軍硬碰硬對耗,羌人又不是傻子、恐怕須臾之間就會選擇跑路。
而讓中軍騎兵與蜀軍對耗?
大魏在赤亭已經贏了,沒必要在此浪送。
陸遜還沒有這麼大的權限!就算夏侯獻真的同意,他也不敢這麼做。
以中軍騎兵的政治含義、以及在大魏軍隊中的重要性。陸遜明白,他的腦袋還不值幾千騎。
此間利弊種種,陸遜都算得清楚。
撤退的軍令下達的也是乾脆利落。陸遜與夏侯獻合兵一處後,撤軍向北、在一處山間狹窄之處,與突出最前的蜀軍魏延部開始對峙。
夏侯獻親自來到陸遜身側,頗為擔憂的感慨了起來:
「陸將軍,昨日你我還在論駐在白水一事,今日不過短短半日、如何局勢轉換的如此之快!」
陸遜無奈攤手道:「蜀軍上來就要拼命,我們能接受死多少人呢?」
「既然在此地不可持久,還是退卻為好。」陸遜看向夏侯獻:「而且夏侯將軍還可以率中軍精騎、早日回返到陛下身邊。」
「也只好這樣了!」夏侯獻嘆息一聲「雖說有些可惜,但總算是沒負了陛下。」
「此地走武街去下辨的話,離赤亭七百餘里,我七日就可回返到陛下身側。」
陸遜點頭:「那就再辛苦夏侯將軍了。沓中處的一千中軍騎兵,將軍遣人將其一併帶回去吧。」
「陸將軍你呢?」夏侯獻反問。
「我?」陸遜啞然失笑:「就算兌子好了!夏侯將軍先走,我就在此處與蜀軍耗著。」
「蜀軍退一些、我就進一些。若是蜀軍進的緊,我就再向後退、大不了退到沓中去嘛!」
「總之,還是要在此牽扯些蜀軍的,不能讓他們安生。」
夏侯獻拱手行了一禮:「現在是正午時分,我現在就率本部回返了。還望陸將軍保重!」
「夏侯將軍也保重!」陸遜回了一禮。
沒錯,陸遜讓所有中軍騎兵都返回了,一騎都沒留下。
陸遜的算盤打得很靈。留著自己的九千羌騎在此牽扯蜀軍就夠了,何必真的交戰呢?
……
十二日中午,夏侯獻率軍離開白水關左近,開始沿陰平橋頭、武街、下辨的道路回返。
十三日一整日、諸葛亮確定了魏軍兵力少了許多。
十四日上午時分,諸葛亮只在白水關外留下了魏延和八千兵,其餘都向北帶往陽安關的方向。
這般反覆調度軍隊,給士卒們帶來的疲憊是難免的。不過諸葛亮也顧不得許多了,盡數向陽安關增兵才是正理。
還有漢中在北面呢!
但當十五日、諸葛亮趕在路上的時候,就收到了楊儀從陽安關的傳訊。
陽平關丟了。
雖說諸葛亮早就做好了這種心理準備,但當真的聽聞這一消息的時候,沮喪、失落、憤怒……
一系列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
但是沒有辦法。
路就在腳下,陽安關還在北面,大漢和陛下還在南面,難道還能撒手不管了嗎?
越是艱難困苦之時,越是磨鍊超然之志!
諸葛亮繼續向陽安關進發,十七日方才率軍回到陽安關。
這些時日裡,漢中之處的戰局幾乎一日一變。
十日,曹真勸降陽平關。
十一日,曹真率騎兵包圍了東面的沔陽。
同日,張郃步軍大部抵達陽平關。
十二日,曹真繼續率軍向東挺進。張郃留郭淮的三千兵把守陽平關,自己率一萬步卒接替曹真、包圍住了沔陽。
十三日,曹真率軍包圍南鄭。兩日後的十五日,在皇帝冊封傅昕、張楷二人為侯的消息到達南鄭後,南鄭守將何丹開城請降。
十六日,曹真揮師向東、抵達成固城下。而成固的守將就更堅決了,砍了入城勸降的張楷、並將其首級擲到了城外。
曹真無法,只得留下五千兵繼續包圍住成固,而後親自帶兵前往米倉道的北口、去攔截向南撤去的蜀漢民眾。
十八日,曹睿在赤亭收到了南鄭投降的消息。
「南鄭一降,漢中之勢已經再無反覆了。」司馬懿笑道:「陛下請准臣現在致賀,漢中之地已經盡數歸陛下所有矣!」
「區區沔陽小城,張郃攻克此城並不困難。」
曹睿點頭:「司空說得不錯!南鄭乃是漢中郡治,現在是可以慶賀了。」
「朕決定親至漢中!」
……
翌日,曹睿準備出發去漢中之時,卻收到了夏侯獻即將回返的消息。
曹睿只好又多等了一日,才等到了夏侯獻的騎軍悉數抵達赤亭。
「不錯,不錯!」曹睿笑著拍了拍夏侯獻的臂膀:「朕沒看錯你,這趟差事辦得不錯!」
夏侯獻拱手道:「都是陛下和朝廷調度得當,臣豈敢居功?而且陸將軍此時應該還在與蜀軍對峙,他對臣也指點頗多。」
「和陸遜學是對的。」曹睿點頭笑道:「但也不能事事都和陸遜一般想法。從他那裡學軍略,然後吸收為己用,這才是正事。」
「莫忘了你姓夏侯!」
夏侯獻正色行禮:「陛下教導得是。臣來營中之時,聽聞陛下昨日就欲南下、等臣等了一日。臣實在慚愧。」
「無妨。」曹睿擺了擺手:「既然與朕合兵一處,那你就率軍與朕一同去漢中吧。」
「遵旨!」夏侯獻應道。
……
蜀軍終究還是沒有出兵。
諸葛亮回到了陽安關後,驚覺士氣並不堪用,因而只能屯戍在陽安關訓練休整。
而曹睿經過了武興、沮縣等地,到達了沔陽城南的張郃大營中。
曹睿看向張郃:「張將軍,遣人去通知城裡的蜀軍守將。」
「現在朕親臨沔陽,若他今日歸降、朕還能算他歸順。若他仍然不降,待破城之後、守將全族都要按反賊處理。」
張郃點頭:「臣知曉了。不過陛下可還有別的打算?除了沔陽之外,成固尚且還在頑守之中。」
曹睿說道:「朕想去親自看一看定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