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之內。
靜——死一般的安靜——
在朱允熥直截了當地把矛盾擺到檯面上來的時候,所有人不由得以一種不敢置信的表情。
一個個都抿著嘴。
想開口罵人但礙於情面又只能憋著。
「啥玩楞兒?」
「老子從前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老爺子看得緊不讓咱撈點兒油水,咱也不敢跟老爺子那暴脾氣硬剛。現在你靠著咱們的支持,龍椅還沒坐上,就使喚起咱來了?」
許多人都已經開始在心裡罵罵咧咧了起來。
在此之前。
朱元璋沒少因為這些事情斥責他們,甚至曾經對他們這些人動過殺心,好在有馬皇后和朱標時常勸諫,才讓朱元璋沒有輕易對他們這群人揮下屠刀。
說句實在話。
聽到朱元璋駕崩的消息。
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悲傷、不是難過、不是可惜,而是……壓在自己肩上的一塊大石突然消失了,如釋重負。
甚至心裡暗暗有些竊喜。
——從前的罪責沒人追究了,往後更沒人制約他們了。
結果朱允熥倒好。
直截了當跟他們說不要干!
「要是別的事情也就罷了,讓我們讓了這塊兒利益,合著老子出人出力,你特麼的還要割老子的肉?」
也就是他們這群人已經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否則一人啐一口唾沫,扭過頭去就能把別人送上龍椅。
藍玉和常升二人對視了一眼,交換了一個眼神,都在對方的目光之中看到了慌張和不妙。
他們本來都做好了準備,自己吃點虧做出點犧牲什麼的。
一來朱允熥和他們是嫡親的血親,二來日後說不得會有其他好處彌補,三來他們當下也實在只有朱允熥一個選擇。
不過藍玉和常升也沒料到。
這個聰明機靈、仿佛能夠看明白一切的小外甥(外甥孫),突然就不明白了起來。
竟然直接一句話捅到大動脈上去了……
頓了頓。
見氣氛不太對,藍玉只能硬著頭皮站出來,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打圓場道:「哈哈哈哈哈!今天事情太多也太突然,允熥,你這孩子是想事情想糊塗了是吧!盡說胡話。」
常升也尷尬的摸了摸後腦勺。
附和道:「這些事情都是後面的事了,咱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把紫禁城內外的一切布置好,確保明天一切順利。」
「其他的事情都往後再講就是了。」
「……」
二人一方面也對朱允熥說的這一番「胡話」心中不滿,尤其是藍玉,他在這方面可謂是劣跡斑斑,光是義子就收了幾百上千個了,總不能人家喊聲爹好處都得不了一點兒不是?
但經過之前馬三寶傳話給他們的一番分析。
藍玉和常升都明白。
現在最重要的事,是確保朱允熥能順利登基。
否則。
那個位置無論換了誰,他們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更遑論更大的權利,更尊貴的位置,更富貴的錢財了。
而朱允熥,至少還是能商量的。
所以這時候他們絕不能讓其他淮西勛貴,因為朱允熥這句莫名其妙的話給動搖了。
兩人打著哈哈。
你一言我一語地準備把這件事情先找補過去再說。
然而。
明明跟個小狐狸一樣滑溜的小外甥(外甥孫),這時候卻像是突然腦瓜子抽了一樣。
絲毫不領他們這份情不說,反而還淡笑著重複強調了一句:「舅爺、舅舅,還有各位叔伯公,我剛才的話並非玩笑話,也不是什麼糊塗話,一字一句皆是認真的。」
朱允熥具有這個時代的人沒有的視角。
當然知道這群人一個個都是什麼德行,所以也早就考慮過藍玉等淮西勛貴對這件事情的反應。
對於眾人變了的目光,倒是並不怎麼慌。
藍玉和常升這邊,本來還兀自替朱允熥打圓場辯解說著話。
結果直接被朱允熥打斷了,聲音戛然而止,嘴巴微微張著停留在說話的最後一個字的嘴型上,整個人有點僵硬……
不得不說。
他們內心已經開始有點繃不住了。
「淦!」
「這小兔崽子這是在發什麼癲?」
「老子這是在幫你,在幫你知道不?剛才那股機靈勁兒都他娘的哪兒去了!!」
藍玉和常升二人對視了一眼,都在對方眼裡看到了無奈與憤慨,甚至已經在眼神交流之中口吐芬芳了。
不出意外。
在場其他淮西勛貴看了看朱允熥又看了看藍玉二人。
乾清宮的氣氛愈發凝沉了起來。
……
與此同時。
與眾人僅僅一簾之隔開的朱元璋不由得搖了搖頭。
「嗐!還是吃了經驗不足的虧啊!」
「你讓這群驕兵悍將不斂財?空口白牙一句話怎麼可能?這群人是不可能讓利的!咱當初都已經差點要治他們的罪,喊打喊殺,都杜絕不了這種事情」
「如此魯莽提起,反而會動搖了他們助你之心啊!這次藍玉倒是反應得格外快,只可惜,允熥這孩子有點太執拗了。」
「這個時候,就應該先按下不提才對。」
「先讓這幫子人幫你先坐上龍椅啊!」
朱元璋本就在趁著現在這個機會繼續考察朱允熥,所以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放在了朱允熥的立場和視角想事情,也好從中總結朱允熥在行事之中的欠缺和不足。
日後這些欠缺不足,他都要一一給這孩子分析教導。
讓這孩子真正有資格成為一個帝王!
「不過咱倒是沒想到,允熥這孩子還有一顆仁愛天下百姓之心,知道這侵占良田、濫殺百姓之事絕對不能被縱容,否則受苦的終歸是大明百姓。」
轉而一想,朱元璋的神色間又頗有些欣慰。
朱元璋雖然多少沾點兒「狡兔死走狗烹」的殘暴和不義,但他身上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能體恤百姓疾苦。
因為現在天下受苦的那些人。
就是朱元璋曾經的影子。
他本是濠州鍾離農民家的兒子,祖祖輩輩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可因為暴元的腐朽暴政,一家數口人,活活餓死了大半。
如今他好不容易將天下安定下來,自然不願看到百姓受苦。
此時見朱允熥堅持提出這件事情。
雖然覺得朱允熥在政治層面上的處理是大錯特錯,可這孩子的這一份心,卻是令他十分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