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明風八萬里>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

2024-09-29 21:06:01 作者: 紫釵恨
  一旁的張博易完全贊同周之升的判斷:「我現在反而擔心左夢庚與劉澤清、劉良佐都是咱們的手下敗將,讓他們去對付建虜恐怕成不了氣候!」

  周之升非常興奮地討論著細節問題:「能成氣候,肯定能成氣候,現在建虜這麼一場大敗之後肯定是人心思變,左夢庚、劉澤清、劉良佐只要肯站出來,肯定能牽制建虜好幾個月,對於我們來說這就是最重要的休養生息時間,而且我還聽武安侯自報奮勇要策應曹州!」

  張博易知道王之仁是打了敗仗想要把面子撈回來,但是他也不反對在大規模休養生息的同時向北方發動攻勢:「能多占幾個州縣對國家來說都是好事,反正現在徐州城外已經收拾得差不多了,我們接下去的重中之重還是怎麼收拾多爾袞這位攝政王!」

  周之升也很關心多爾袞的問題,畢竟多爾袞從鳳陽敗回肯定要經過徐州附近,而且還有王普祥在多爾袞身後緊追不放,不藉機好好來個前後夾擊實在對不起如此有利的形勢:「對,咱們追殺到山東地面上就差不多了,關鍵還是怎麼收拾這位攝政王,彭城伯,你覺得應當如何對付多爾袞,是專門截殺這位攝政王,還是放過多爾袞象徐州這樣殺個痛快,或者是把建虜全部留下來!」

  周之升現在是提出了三種可行方案,第一種就是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多爾袞這位攝政王身上,只要幹掉了多爾袞這位大清國實際的第一號人物,自然能在北方與大清國內部製造巨大的混亂,但是這種方案雖然能儘可能截殺多爾袞,但肯定會放過清軍大多數主力。

  而第二種方案自然是象徐州之役追求殺傷效率,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清軍行動不便的輜重、炮兵與步兵身上,以潮水般的連番攻勢將這些行動遲緩又自衛能力較弱的部隊盡數吃掉,但是缺點就是清軍最精銳最能戰的部分兵力肯定會藉機逃走。

  而第三種方案則是反其道而行,專門抓住清軍精銳往死里打,雙方拼個兩敗俱傷但一定要把清軍精銳徹底打垮打殘,而張博易當即笑了起來:「陛下這次西征之前可是專門對我面授機宜,當時他就已經考慮到這樣的問題!」

  周之升一下子就好奇起來:「彭城伯,這話怎麼說?」

  張博易當即說道:「陛下當時親口對我說,如果我們在徐州與建虜拼得兩敗俱傷或是只是小勝,自然要不惜一切代價解決多爾袞,只要解決多爾袞建虜肯定會支撐不住!」

  周之升已經明白張博易的意思:「但是現在我們在徐州既不是兩敗俱傷也不是小勝,而是大獲全勝!」

  張博易極其興奮地說道:「既然是大獲全勝斬獲無數,那麼多爾袞就是沒牙的老虎,陛下自然希望多爾袞能平平安安地幫我們鎮守北地幾個月!」

  周之升已經明白過來了。

  在多爾袞兩次南征最終都是慘敗的情況下,一個活著的多爾袞比被越明軍擊斃的多爾袞更有價值,而且更重要的事情在劉永錫與承天朝都不希望在多爾袞死後北方出現軍閥全面混戰的局面。

  對於劉澤清、劉良佐、左夢庚之流,越明軍與承天朝可以說是占有絕對的心理優勢,知道這些手下敗將掀不起多少浪花來,如果不是清軍兩次南征都以慘敗告終,這些殘兵敗將甚至連起事反清的勇氣都沒有。

  但是北方如果出現全面軍閥混亂的局面,肯定會有承天朝與越明軍完全意料不到的強敵殺出來,雖然承天朝與越明軍覺得不管什麼樣的強敵都能應付過來,但是這樣的意外強敵越少越好,特別是那種占據數省地盤的北地漢人軍閥更是越明朝統一道路的強大敵人。

  而多爾袞活著回到北方卻正如張博易所說的那樣,純屬「沒牙的老虎」,可以幫助越明軍壓制北方的軍閥混戰,當然越明軍也不會讓多爾袞與清軍從容養傷,所以才會有劉澤清、劉良佐與左夢庚的曹州起事。

  這是承天皇帝劉永錫最希望的局面,而周之升當即答道:「那我們就按徐州之戰的章程來辦,到時候戰果還會特別好看!」

  他正說到這,外面已經傳來了明確的消息:「我們的騎兵已經發現建虜攝政王多爾袞正率大軍從南面退回!」

  張博易不由大笑起來:「多爾袞來得極好,今天就讓他知道什麼是夾著尾巴逃跑!」

  對於多爾袞來說,光是一個王普祥就怕他焦頭爛額,而現在徐州守軍與越明軍精銳突然殺出來更是讓他總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他發現日子從來沒有象現在這麼難過。

  到處都是越明軍的精銳部隊,騎兵、步兵、炮兵還有不計其數的民間義軍,而且多爾袞也確認徐州附近的清軍已經全面崩潰:「攝政王,咱們大清國在徐州附近已經沒有一兵一卒,咱們快走吧!」


  「是啊,漢人說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們快點撤吧!」

  「攝政王,再不撤咱們就走不了!」

  事實上大家之所以這麼說自然是希望多爾袞拋棄那些行動遲緩而沒有什麼自衛能力的輜重、炮兵、包衣、奴僕,大家都覺得如果不是這些單位的拖累清軍早就過了徐州,甚至還有可能把大部分徐州附近的清軍都接應出去。

  而多爾袞也覺得再這麼拖下去的話,自己這支已經被王普祥一路追擊的大軍肯定要全線崩潰,因此他毫不猶豫地說道:「趕緊撤,到現在這個時候只能趕緊撤了,只要能撤回山東都是大功一件!」

  他甚至覺得只要自己能撤回山東都是十全十美,畢竟他已經放棄了全取江淮的目標,現在只要能守住山東甚至黃河以北都心滿意足了,而在場的王爺、貝勒聽到多爾袞這麼說都是歡呼起來:「攝政王說了,趕緊撤!」

  「只要撤到山東去就是大功一件!」

  「我們都有馬,肯定會比漢人跑得快!」

  「讓馬兒快點跑起來!」

  清軍的行動一下子就突然加速,雖然越明軍仍然不斷發動潮水般的攻勢,但是他們並不與清軍最精銳的滿蒙馬隊與精銳步兵一決勝負,而是撲向那些行動最快而且沒有自衛能力的單位,而這些單位自然牽制了越明軍的大部分精力。

  因此大部分清軍精銳還是在多爾袞的帶領衝出了越明軍的伏擊圈,現在多爾袞更是得意洋洋地宣布:「雖然金華賊號稱天下精銳,但今天看來也不過如此,如果換了劉永錫這小賊來指揮今天的金華賊,恐怕咱們誰也走不了!」

  但不管清軍精銳能逃出來多少,這次南征清軍並不是全都是精銳清軍,事實上多爾袞是直接丟掉了一半還多的兵馬,而清軍精銳雖然大部分突圍出來,但是在戰鬥也損失了不少人馬,而且更重要的是經歷這麼一場血戰的清軍精銳從現在開始已經不能叫作清軍精銳了。

  雖然大部分牛錄損失的人馬不到三分之一甚至更少,但是在這次徐州之戰之後,不管是多爾袞與諸位王爺、貝勒都決定不再提什麼南征的問題,兩次南征折損了如此之多的精銳人馬,讓多爾袞這位攝政王現在說話都不管用。

  雖然有人在多爾袞面前要求嚴格處置在徐州率先逃跑的多鐸、豪格與代善三位親王,但是多爾袞還沒說話馬上有人提出了異議:「剛才攝政王可是說過了,只要撤到山東去就是大功一件!」

  「沒錯,三位親王都把隊伍撤到山東去了!」

  「攝政王,你可要想清楚啊!」

  多爾袞身邊這些滿洲親貴都是他最信任的一批人,平時不管多爾袞怎麼說都是一聲叫好聲,哪象今天這樣當面把多爾袞的話堵回去。

  實在是兩次南征讓多爾袞威信全無,大家甚至覺得換個阿貓阿狗上去都會比多爾袞幹得出色,很多人甚至覺得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把阿濟格請回來:「這次英王果斷決定中止南征,是國家幸事,大清國接下去怎麼善後,得請英王過來一起商量!」

  「對,得把英王請過來!這次南征最大的幸事就是英王沒莽撞到底,不然大清國就完了!」

  「英王保存了十萬精銳,對國家有大功啊!」

  雖然英王阿濟格在南陽一直按兵不動,但是大家卻覺得對於大清國來說這絕對是一件幸事中的幸事。

  如果英王阿濟格跟著多爾袞把十萬大軍都投入南征,那麼大清國肯定是這次南征之中輸得乾乾淨淨,但是英王阿濟格卻是及時止損中止了南征,這樣一來大清國至少有了與明國談判的本錢,而多爾袞的臉色也變得鐵青起來。

  他知道在經歷了兩次南征的嚴重失敗之後,所有人都對他都出現了信任問題,事實上連多爾袞自己都懷疑再這麼下去努爾哈赤與皇太極辛苦經營幾十年的江山要徹底敗在自己手上。

  因此多爾袞長嘆了一口氣之後說道:「就按你們的意思來辦,反正大清國到今天這個地步不是我多爾袞一個人的責任!」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