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二年的進士?
李天一時還真不知道黃准想表達什麼,抿了口茶,沉聲道:
「建文二年的進士怎麼了?可有什麼不妥?」
要放在以往,黃準是不敢說起那件秘聞的,但經過今日戶改一事和御膳私宴後,黃准覺得自己也算皇帝的心腹之臣,放開了幾分膽子,稍加沉吟道:
「陛下可還記得靖難之變後,建文帝並未身死?」
聽到靖難之變四個字,李天恍然大悟,腦海中的思緒,瞬間拉回到了後世的歷史課本上。
這檔子破事,還得從朱元璋說起。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冊立長子朱標為皇太子。
朱標宅心仁厚,深受朱元璋喜愛,朱元璋也一直把朱標當成繼承人培養,讓徐達,劉伯溫,李善長,常遇春等一眾開國功臣,都兼任太子東宮屬官。
而朱標也沒讓朱元璋失望,體察民情,監國理政,備受群臣和百姓擁戴。
但天不遂人願,洪武二十五年,朱標從陝西回京後,大病一場,於當年五月病逝。
太子朱標壯年而逝,白髮人送黑髮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悲痛欲絕,當日便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也就是後來的建文帝。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朱允炆以皇太孫的身份登基稱帝,改年號建文。
繼承朱標溫厚性格的朱允炆,一登基,便大力改革朝政,廢除了大量殘酷的刑罰,致使天下一片政通人和。
年輕人嘛,看到自己的功績難免會驕傲自滿,所以朱允炆在登基幾個月後,便一連廢除了五位舉足輕重的藩王。
朱允炆瘋狂的削藩舉動,讓剩下的藩王人人自危,其中便以燕王朱棣最為驚恐,人在驚恐之下,難免會做些瘋狂的事情。
於是在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京宣反,史稱靖難之變。
靖難之變持續了足足四年,最終以朱棣奇襲南京,破城而入結束。
但攻入南京城後,朱棣掘地三尺都沒找到建文帝朱允炆的蹤影,勃然大怒的朱棣赫然將屠刀揮向了建文舊臣,僅受方孝孺,黃子澄二人牽連致死的,就有三千餘人,其餘充軍,流放的更是不計其數。
而後,朱棣又設立錦衣衛,監視百官,搞特務統治,稱帝執政二十餘年間,不知道有多少良臣忠臣慘死於錦衣衛的詔獄之中。
也正是因此,不管是民間還是朝中,都萬分懷念朱允炆執政的時候,夢想失蹤的建文帝有一天能皇者歸來,重登大寶!
拉回飄到九霄雲外的思緒,李天放下手中已經冷掉的茶盞,起身踱步道:
「仲常你的意思是建文現身福建了?」
黃准聞言一愣,趕忙拱手辯解道:
「微臣只是猜測而已,陛下大可不必當真。」
見黃准一臉緊張的樣子,李天啞然一笑,隨意擺手道:
「仲常不必緊張,朕對建文沒什麼忌諱的,你儘管說。」
黃准聞言連連應著,嘴裡卻再沒有一句下文,皇帝心裡到底忌諱不忌諱,鬼才知道,他可不敢拿自己的仕途去賭。
見黃准打定主意三緘其口,李天也懶得勉強,轉而道:
「行了,仲常你繼續忙,朕就不打擾你了。」
言罷,李天拔腿就走,黃准見狀鬆了口氣,口中忙呼恭送陛下。靜愛書小說 .
回到坤寧殿,裝了一肚子的事兒的李天,也提不起興趣再顛龍倒鳳,跟張皇后耳鬢廝磨溫存了一會,便解衣睡下。
一夜無話。
清晨,初升的秋陽將暖意撒入殿內。
睡意漸消的李天也打著哈欠從睡夢中醒來,伸著懶腰下了龍床,早有宮女端著盛滿熱水的銅盆在一旁侍候,簡單洗漱過後,李天便安排王福傳膳。
吃著色香味俱全的早膳,李天心情愉悅,一把攬過張皇后的細腰,溫聲道:
「伶兒今日要忙些什麼?」
張皇后已經習慣皇上摟著自己用膳,盈盈一笑,掰著蔥白的玉指道:
「妾身一會兒要去奉先殿為先帝上香,上午妾身準備去趟司禮監,點查皇產名冊,下午妾身約了陽武候夫人和定國公夫人賞菊,稍晚妾身還要.....」
「陛下,晉王與肅王,簡王等七位王爺在承天門外求見。」
王福高聲稟報的聲音傳來,打斷了張皇后。
李天聞聲神色一頓,隨即大喜,起身快步道:
「伶兒你先自己用膳吧,朕要去收銀子了。」
說完,李頭也不回的出了殿門。
殿外,王福早就備好的龍輦等候,上了龍輦,李天滿眼笑意道:
「快點,別讓朕的銀...兄弟們等急了。」
承天門外。
晉王朱濟喜等七位藩王皆是身穿四爪金蟒服,胳膊和腰間繫著白色的細麻帶,挺身站定,一臉鄭重。
在七位藩王的身後,是上百兩一眼望不到頭的馬車,地上滿是壓的極深的車轍,上百匹馬鼻間噴涌著淡淡的白氣,其場面之宏大,讓來往的六部官員,皆是目露震驚。
若不是每輛馬車上只有一名馬夫,任誰都會以為晉王是準備造反,衝擊宮城。
李天坐著龍輦一出端門,便看到了承天門外的馬車車隊,一旁的王福臉色大變,急聲道:
「陛下,怎會有這麼多馬車?」
李天看著填滿視野的馬車,宛如看見了一座銀山,哈哈大笑道:
「一輛馬車吃重兩千斤,三十五萬兩白銀一百來輛馬車,不多不多。」
在李天的授意下,龍輦直接出了承天門,坐在高高在上的龍輦上,看著自己面前的七位王爺,李天一臉歉意:
「諸位兄長還請海涵,朕手腳酸麻,下不了龍輦。」
聽了皇帝的話,朱濟喜嘴角抽搐不止,內心腹誹不已。
好個狗皇帝,老子們來給你送銀子,還要吃你的下馬威。
但明面上,朱濟喜卻是吭哧一聲跪在了地上,一臉羞愧道:
「臣等在靈壽寺驚擾先帝骸骨,內心懊悔不已,特來向陛下請罪。」
朱濟喜一跪,其他六位親王也趕忙接連跪倒,齊聲拜道:
「臣請陛下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