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覆秦> 第542章 大唐都護

第542章 大唐都護

2025-01-06 22:11:08 作者: 起飛的東君
  第542章 大唐都護

  咸陽宮中。

  吳廣與陳平、前徹談論完進言柱的問題,正商議是否下半月回洛陽,還是繼續在咸陽多待一些時日。

  太尉劉邦在外請見,並言有河西的軍報送達。

  吳廣聞言,立刻讓他入殿。

  「陛下,河西大捷啊!」

  劉邦喜滋滋的走入屋中,向吳廣送上了來自河西的好消息。

  「恭喜陛下,西鄉侯在河西大捷,這下塞外之事已定,我大唐再無邊患了。

  前徹口快,笑著恭喜了一句。

  陳平見狀將原本恭喜的話收回喉嚨。

  他換到另一個角度奉承道:「西鄉侯先破匈奴左賢王,後擒匈奴單于,今日又擊滅匈奴殘部,有他鎮守邊疆,真乃我大唐之福也。而陛下能以西鄉侯為將軍攻伐草原,更是聖明之主。有陛下光照天下,西鄉侯率軍征伐,塞外之地自當無患!」

  徹對這諂媚的小子翻了個白眼。

  吳廣則點了點頭,將二人的恭賀略過,伸手接過劉邦呈來的文書。

  共有兩封。

  一封是虞子期的軍報。

  另一封則是作為唐國使者的文秀奏疏。

  吳廣先看了虞子期的軍報。

  上面寫的是唐軍在流沙之戰後的動向。

  虞子期趁勝追擊匈奴殘部南下,直撲昭武城的右賢王部,將其擊破之後又一路追趕,到月氏出現時順勢將右賢王的殘兵收降。

  之後虞子期又寫了欲以右賢王部牽制月氏的想法,同時還在信中誇讚了文秀兩句。

  吳廣看的點頭。

  虞子期的戰績,他是很滿意的。

  先率唐軍出塞逐破匈奴左賢王,之後生擒匈奴單于冒頓,現在又收降了右賢王,可以說虞子期已經把匈奴諸部全部打了一個遍。

  「朕之西鄉侯可稱作是匈奴克星。」

  吳廣笑了笑,又拿起一旁的文秀奏疏。

  「這小子和虞子期在一起,嫂嫂這下該放心了。」

  吳廣吐了口氣。

  文秀在他身邊待了好幾年,一直有立功建業的心思,只因當時天下平定,沒他發揮的地方。到北伐之戰打響時,文秀瞅見了機會,不顧父母和文姬的勸阻向吳廣請求去塞外做使者。

  吳廣見他少年意氣風發,加上能力也不錯,就沒有阻攔,給了他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

  現在來看文秀做的很好。

  他成功幫唐國分化了月氏和匈奴的關係,並促使月氏主動攻打匈奴,讓唐軍在北伐之戰中占盡了優勢,立下了大功。

  而因為文秀的任務很危險,一直讓文姬和吳廣擔心,現在他的奏疏附同虞子期的捷報而來,終於可以放心了。

  吳廣打開信函,將裡面的內容看了一遍。

  文秀除了匯報自己的任務情況外,也在文中說了和虞子期一樣的話。

  認為河西之地並不適合塞內之民定居,大唐應該扶持匈奴殘部在彼處立足,

  對月氏進行牽制。同時唐國還可在河西留一支兵力鎮守,以調控塞外諸部的關係,保持大唐在河西的影響力,這一來就不會有多少邊患了。


  吳廣沒有說什麼,只將二人的信給殿中眾臣看了一遍,

  劉邦等人都很欣賞用匈奴殘部牽制月氏的策略,但對於在河西留兵鎮守則不以為然。

  「臣聞河西之地多是荒漠草原,難以農耕,故昔日暴秦棄之而不攻。今我大唐坐擁中原沃土,何必耗費兵力於彼處?不如收兵歸來,以罷軍費。」

  三人的意思都是塞外之戰打完就該收兵回來了,沒必要派兵控制那些地方。

  吳廣閉目思索。

  從經濟角度來看,他們說得有道理,

  河西。

  就是後世的甘肅一帶,其地形狹長。南方是祁連山,北部是巴丹吉林沙漠,

  東北為騰格里沙漠,西南是庫姆塔格沙漠。

  被三大沙漠圍在中間,其多是戈壁地貌,祁連山下則是一片廣的草原,整個河西能供農耕的地方不多。

  歷史上漢武帝在河西初置張掖、酒泉等郡,一口氣斥塞卒六十萬人前往戌田,前期從中原運輸了大量糧食前去補給,耗費非常大。之後歷代漢帝又不斷移民,貶謫和流放中原的罪犯前去,累以日月這才慢慢的將河西開發起來。

  唐國現在的人口只有兩千多萬,漢武帝那會兒至少在三千萬以上,西漢的人口峰值更是接近六千萬。

  和漢代開發河西的情況相比,此時的唐國並沒有足夠的人口前去移民實邊,

  所以收兵歸來比較符合實際,這是正常的想法。

  但吳廣知道河西真正的重要性不在那片狹長的土地,

  「河西走廊聯通西域,可達中亞、西亞、歐洲。是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

  吳廣心中默念了一遍這個常識。

  河西的重要不在於它的資源有多少,而是其連通了一處廣的地域,

  如果唐國能控制河西,保持商路暢通,大唐的商人就可以帶著絲綢、瓷器、

  紅糖等等物品前往西方貿易,賺錢的同時還能換回很多中原沒有的好東西。

  西瓜、苜、核桃、葡萄、大蒜等食物,優良的戰馬品種,各種中原沒有的技術、知識、藝術----更重要的是還能打開唐人的視野,讓他們知道中原之外還有另一片廣的世界,增強唐人對外探索的欲望。

  吳廣不能輕易放棄這片地方,但在當前的情況下如何控制河西也是一個難題。

  唐國現在的人口和經濟,沒有占領河西將其設為郡縣開發的能力,只能另想辦法。

  吳廣思索片刻,文秀的提議給了他靈感,在此基礎上可以弄出一種新的統治方式。

  「自上古以來,塞外引弓之民常為我諸夏之邊患,時時侵凌,使中原疲憊,

  損耗良多。朕此番興兵擊滅匈奴等逆賊,揚我諸夏之威,為防日後邊患再起,朕當以都護府控扼塞外,以消滅禍患。」

  都護,這個由皇帝新設立的官職,就是帶兵監護當地諸民族之意。

  都護所轄之都護府,將是和郡同級的行政單位。

  但和派遣官吏前往治理的郡縣不同,都護主要是依靠兵力控扼當地,調解諸部關係,保障大唐在彼處的影響力。

  因為河西離中原本土不算遠,所以只需留幾千精兵駐守就足夠了。


  人數不多,負擔就不重,而且還能讓這些人在當地屯田自給自足,不需要中原大規模持續的輸血,對國力影響不大,遠好於在當地設縣開發。

  趁著這場大勝設置都護府,唐國就對河西有了名義上的統治權。

  等以後發展起來,中原的人口多了之後,就能以塞外的這支軍隊為錨點,慢慢移民實邊,水到渠成的將彼處納入治下。

  而且有了一支都護駐軍,大唐對於塞外諸部的情況就會更加了解,可以防止有人吞併其他部族發展壯大。

  至於第一任河西都護的人選,吳廣因考慮到戰事新定,河西的匈奴右賢王部需要震懾,月氏也可能存在不服等情況,必須要一位素有威名的大將在那裡坐鎮。

  「西鄉侯虞子期,率兵出塞大破匈奴諸部,擒其單于歸來,為我諸夏剿滅胡夷,此乃大功也。朕嘉其功,增其食邑五千戶,封歷陽侯。」

  「以歷陽侯為河西都護,為我大唐控守河西,以安疆土!」

  虞子期的西鄉侯是鄉侯級別,食邑只有三千戶。

  現在吳廣加封他五千戶,讓虞子期瞬間就成了八千戶的縣侯。

  這個級別在大唐武將中已位居前列,僅次於岳成、韓信,與司馬印同級,躍升可謂很大了,甚至跑到了李左車、葛嬰等老將的前面。

  而這個河西都護之職,更是皇帝對虞子期的信重。

  當然,吳廣也知道讓虞子期在塞北待了八年,現在好不容易擊破匈奴,又要讓他去西邊鎮守,這種事多少有些無情了。

  可現在塞外新定,情況並不安穩,誰也不知道月氏等部族還會不會鬧事,河西確實只有虞子期這個沙場老將才能鎮得住場子。

  「為了邊疆安定,只能再苦一苦朕的歷陽侯了。」

  「三年吧。」

  「等三年之後河西安定,朕便讓歷陽侯榮歸家鄉!」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