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三鞭打散父子情,請陛下稱太子> 第222章 李世民集大成的思想要出來了

第222章 李世民集大成的思想要出來了

2025-01-05 02:47:23 作者: 請你吃大面
  第222章 李世民集大成的思想要出來了

  大唐的重心,一直都是在北方。

  這是人口,文化,經濟,政治等歷史原因造成的。

  長期以來,中原王朝都在跟北方打仗,防備入侵等。

  李世民當年上位,就簽下渭水之盟,視之為奇恥大辱,憋著勁的要找回顏面。

  打完突厥,找回場子後,又要面臨薛延陀,一心還想著要啃高麗這根骨頭。

  可以說,李世民並沒有太多的精力,也懶得去管嶺南。

  北方是王朝根基,是經過多少年發展進化的,各方面都極為完善。

  南方除了江南一帶以外,其他地方可以說是相對於蠻荒偏遠地區。

  沒有經過開發,野人到處都是,又是瘴氣遍布。

  要不怎麼說,總能聽到流放嶺南呢?

  嶺南這樣的流放之地,能有什麼讓大唐重視的?能是什麼好地方?

  當然,嶺南征服是很容易,畢竟大唐的兵鋒,只要搞嶺南,那是輕而易舉。

  可是這征服之後的治理與開發,難度太高了。

  究其根本,還是人口太少的緣故。

  如果能夠移民填嶺,肯定要降低不少難度,當然,其成本的投入,也是深不見底的。

  所以,只要嶺南還在大唐治下,朝廷上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世民也與馮盎保持默契,你繼續稱臣,我還是君王。

  大家能夠愉快的玩耍。

  但你要是不聽話,明面上跟我撕破臉皮。

  那李世民沒有台階下,只有動武。

  馮盎還是聰明的,從來不會在底線上去撩撥李世民,安安心心的當自己的嶺南土皇帝,比什麼都好。

  李承乾也知道嶺南的現狀,朝廷並沒有太好的辦法去解決。

  把馮盎收拾了,大軍該走的還是走,過不了多久,嶺南又會冒出來趙盎,王盎的。

  可以說得不償失。

  他現在之所以提嶺南,就是準備試探一下馮盎這個老東西。

  看他到底是什麼反應,才好對症下藥。

  群臣聽到李承乾的話,心頭是一凜。

  這馮盎是被太子給惦記上了啊。

  一旦被太子惦記上,那還有的好?

  別管你是不是土皇帝山大王的,太子想要收拾你,有的是辦法。

  尤其是太子的手段,每每能出人意料,防不勝防的。

  吐蕃之變,猶在眼前呢。

  「暫時就擬定這樣的章程。」

  「時間上還很充裕。」

  李承乾道:「先奏請陛下御批。」

  「是!」

  群臣離開,長孫衝去送,李治忍不住驚訝的問道:「哥哥,這個馮盎在嶺南這麼厲害的?」

  「不是他厲害。」

  李承乾啞然失笑道:「只不過是嶺南這個地方太遠,朝廷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相比來說,劍南道那邊,都要比嶺南的掌控力度高。

  畢竟劍南就在長安的眼皮子底下,嶺南隔著十萬八千里呢。

  江南都有點鞭長莫及,別說嶺南這些區域了。

  「他要是不遵詔令怎麼辦?」

  「真的要出兵打他嗎?」

  李治道:「父皇可是還念著高句麗,山東一直在籌備糧草兵馬。」

  別說這些了。

  就是山東一帶的官道,也是大興土木,該修繕的修繕,該拓寬的拓寬。

  保證到時候的大軍通行暢通無阻。

  「現在還不用考慮這麼多。」

  「我心裡有數的。」

  李承乾神秘一笑,有道是上兵伐謀。

  能用手段解決的,為什麼要出兵去打呢?

  打仗不要錢的啊。

  沒有傷亡的啊。

  他現在最在意的就是人口,沒有人口,掣肘限制太大了。

  「殿下。」

  長孫沖匆匆回來,道:「齊王派人從吐蕃回來了。」

  「又送來幾十箱東西。」

  「在東宮外都排起了長龍。」

  「臣怕影響不好,都讓他們進宮了。」

  李承乾道:「辦得不錯。」

  「稚奴,看來五郎在吐蕃過的如魚得水,好不快活啊。」

  李治也是滿是笑容,拿人手短。

  五哥可也是念著他呢,沒少他的份。

  「誰說不是呢,之前還說五哥在吐蕃為相,可能做不好,看看現在,吐蕃一片穩定。」李治撿著好話說道:「這是五哥的功勞,也有哥哥的慧眼識人啊。」

  「哈哈!」

  李承乾不由仰頭一笑。

  「殿下,駐軍思想總指導李敬玄送來奏本。」

  「哦?」

  李承乾接過奏本一看,入目第一眼就有點頭皮發麻。

  他眼睛有點被刺到了。

  戰術性的後仰。

  好閃耀的金光啊。

  「哥哥?」李治看到他這反應,有點懵逼。

  李承乾把奏本合上,嘴角含著笑意。

  這倒是個意外之喜啊。

  李佑這傢伙,怎麼還歪打正著了呢。

  這太陽太大了。

  「傳令給李敬玄,讓他寫一篇文稿,送長安來。」

  「告訴他,這文稿要刊登在報紙上的。」

  李承乾把奏本給李治,後者眼睛頓時一突。

  「這是吐蕃百姓的傳頌?」

  「聖天子就是那金色的太陽。」

  不怪李治不驚訝,他還真沒見過這樣描述,讚美聖天子的方式。

  耳目一新啊。

  「這事傳到父皇的耳朵里,肯定會龍顏大悅,對五哥也會刮目相看的。」李治如是說道。


  「還用現在?早就刮目相看了好吧。」

  李承乾輕笑。

  別的不說,李世民,包括他自己,明年巡幸天下,一切所需支出。

  都是由李佑這個榜一大哥贊助的。

  李世民能不對李佑有好看法啊。

  「說的倒也是。」

  ……

  李世民在外視察一圈,終於是在氣候降溫,冬季即將到來之前,返回長安。

  「哈哈!」

  他第一時間召見的群臣,人還沒出現,笑聲就傳遍整個兩儀殿。

  「諸位,朝中諸事可好?」

  李世民坐下來,袖袍一展,歡聲問道。

  「稟陛下,朝中諸事一切井然。」

  房玄齡第一時間回道。

  「不錯。」

  李世民捻著鬍鬚,道:「我在長安周圍走了一圈,發現百姓都有鬥志,努力勤勞,奮發向上。」

  「這昭示著我們大唐一片向好的態勢。」

  「我們治理的好啊。」

  看的出來,他這次出去見到的,讓他不是一般的滿意。

  否則也不會說出這等稱讚的話語來。

  群臣也是歡聲笑語一片。

  他們心頭也是感嘆。

  明年天子出巡,是必然的了。

  果然。

  李世民當即說道:「明年,我要巡視北地。」

  「太子說也要出去,他走南方。」

  他說話的時候,觀察著群臣的反應,道:「尚書省這邊,要提前下文。」

  「不管南北的官道,一應撥款修繕。」

  「年末也快了,這一部分計入廟算中如何?」

  房玄齡道:「計入廟算沒問題,可陛下,除去修繕官道的支出外,那陛下與太子殿下的出巡的其他支出……。」

  「不走國庫。」

  李世民道:「從我的內庫出。」

  「至於太子的,他有自己的小金庫,也不用朝廷承擔。」

  「怎麼樣?」

  話都這麼說了,不走國庫。

  那就全憑陛下說的算咯。

  魏徵也沒有指摘的地方,人家天子自己出錢,根本談不上勞民傷財。

  「那好,沒有異議,暫且就先定下了。」

  李世民道:「後面再說其他章程。」

  「伏惟陛下作威作福。」

  李承乾這時說了一句。

  額。

  群臣一愣,太子,你能拍著胸脯說,沒有內涵陛下?

  「伏惟陛下作威作福。」魏徵率先跟上,旋即眾人也不甘落後,山呼吶喊。

  李世民很是懷疑,太子是不是故意為之。

  這話聽起來中聽,但是不是有點陰陽他啊。


  不過,群臣都這麼山呼了。

  肯定沒有問題。

  簡單的說了一些話,李世民就讓群臣該走的走,該留的留。

  最終。

  只剩下他的核心班子,李承乾也在。

  「太子,你說要召各州道主官歸朝,參加年末大朝議。」

  「是有什麼想法?」

  李世民問道。

  他可以肯定,太子這個想法,不是突發奇想,必然有他的深意。

  多次都吃了太子的虧,這下他要刨根問底,防範太子又給他打個突擊。

  所以,他在外看到送來的奏請,並沒有第一時間御批。

  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徵也看向李承乾,他們也好奇啊。

  只不過,沒敢追問。

  李承乾很是平靜的說道:「一是要他們回京述職。」

  「畢竟,他們在外幹了什麼,在奏本上三言兩語是說不清的。」

  「面對面的說,有問題馬上就可以問。」

  眾人不由點頭,是這麼個道理。

  「二來,是讓他們集中學習聖天子的思想精神。」

  李承乾繼續說道:「張大學士他們根據陛下的言行,思想,活動等,全面總結,集大成的思想核心內容,趨於完善。」

  「年末就可以正式發布,昭告天下。」

  「正好,可以藉此機會,讓他們感受領悟。」

  李世民大喜過望,道:「張士衡他們就總結出來了?」

  「是的陛下。」

  李承乾道:「陛下在外,沒能隨時了解,張士衡他們報我了。」

  「好。」

  李世民開懷大笑,他有一種後脊椎的爽感直衝天靈蓋。

  「此外,還有第三……。」

  李承乾看了幾人,在場都是核心大臣,他也不掩飾了。

  「各道州主官,長期治理一地,總歸是不太好的。」

  「我想來,利用這次集中歸朝的機會,順帶著調整一下他們治理的地方。」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