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臨安不夜侯> 第585章 文魁與花魁

第585章 文魁與花魁

2024-10-16 04:41:47 作者: 月關
  楊沅聽說是「十萬火急」的大事,卻也並不緊張。

  因為在鵝王的概念里,「十萬火急」的定義可能和別人不太一樣。

  他的「十萬火急」指不定是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

  不過,待楊沅趕到晉王府一聽,還真是「十萬火急」的大事。

  有人造反了!

  又又又有人造反了!

  而且還不只一處,三份奏章、三處造反,還俱都是臨安附近州縣。

  就連一向輕洮的普王臉色都凝重起來,再也發不出瀟灑的「鵝鵝鵝」的大笑。

  楊沅把三份奏章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

  第一處造反的,是婺州(金華)。

  目前,開始裁汰冗員的是臨安行在及其附近州縣,婺州就在其中。

  婺州府被裁汰的幾名吏員都是坐地戶,家族人丁興旺,被裁汰之後,那幾個吏員鼓動族人鄉親兩百多人,圍了婺州州衙。

  第二處造反的,是東陽。

  東陽有一處稅關,被裁汰的三個稅官帶著十幾個被裁汰的稅丁,強占了一處橋樑。

  他們打跑了真正的稅官,依舊在那兒向過往行人收稅。

  以前是向過往貨物徵稅,現在他們是向所有過橋人收稅,而且所收的稅全部據為己有。

  大宋有一種稅,叫過橋稅,實際上是向商賈徵收的一種稅。

  最初,大宋採用的是一對一的方式,逐一上門收稅。

  但是這種方式,需要大量的稅丁,支出甚大,

  而且,基層官吏的素質當真是一言難盡。

  一點小小權力在手,他們就能發揮出十倍、百倍甚而是千倍的能力,近乎「土匪化」的徵稅和搶劫也沒甚麼兩樣了。

  在這種背景下,大宋不再上門徵稅,而是誕生了一個新稅種:「過橋稅」。

  「過橋稅」幾乎就相當於現代的「過橋費」。

  你既然做生意,貨物就不可能不流動,直接控制橋樑,第一更容易避免逃稅,第二可以避免稅丁抄家式徵稅。

  當然,稅丁吃拿卡要問題,一些地方多設關卡的問題也依舊存在,但比起之前的擾民程度,終究是大大降低了。

  再加上宋廷明文規定了貨物過境每千文征二十,店鋪營業每千文征三十,小商小販免徵。

  這種情況下,底下的人想占便宜,也不能公開違抗稅法,再如何巧立名目,

  能夠做手腳的空間也有限了。

  畢竟,商賈也不是那麼好拿捏的,你太過份,他們未必沒有渠道報到上官那裡。

  現在,那十幾個稅吏稅丁,居然強奪了一處橋樑,向所有過橋人征·

  這不就徵稅了,他們已經不是稅官,征上來的稅也不上繳官府,這分明是搶劫。

  第三處造反的發生在會稽。

  一個被裁汰的主簿憂憤交加,活酒買醉,結果下樓時一腳踩空,跌斷了脖子,死在了當場。

  他的家人藉機發作,抬著屍體占領了縣衙大堂,打跑了知縣和一眾衙役,把縣衙大堂設成了靈堂,正在大做法事。


  楊沅看完了三份急奏,眉頭不由一挑。

  趙緊張地道:「子岳,你看我該如何處置?」

  楊沅把三份奏章又翻回去,刷刷刷地翻了一遍,仔細看了看上邊的公章和簽字。

  這奏章報上來,每經一道衙門,有相關人員接發,都有簽字蓋章的。

  楊沅道:「婺州這份奏章,是前天送達臨安的,東陽這份奏章,也是前天送達的。會稽這份奏章,是昨天送到的。可是直到今天才一起送來,什麼意思。」

  趙一聽,目中便閃過一絲憬然。

  楊沅道:「下官看這籤押,最後是從湯參政手裡轉過來的?」

  「不錯!」

  「兩位宰相為何沒有籤押。」

  「湯參政把奏章遞給了沈相,沈相聽說事涉造反,立即轉來了晉王府。」

  「呵啊—」

  「你笑個屁啊!」

  趙沒好氣地道:「我知道,這幫老東西就是想拿捏我一下,看我如何處置不過,現在不是跟他們計較這個的時候,有人造反了,不儘快處理,難免事態擴大。

  那些混帳東西要如何整治,也得先解了燃眉之急再說。」

  楊沅想了一想,對趙道:「大王想如何處理?」

  趙道:「按照慣例,應該先派員招撫,若招撫不得,再調兵征剿,

  打敗他們之後,依其罪孽深淺,或嚴懲,或招撫.——

  楊沅用奇怪的眼神兒看著趙,道:「大王,這可不像你一貫的風格啊。」

  趙嘆了口氣,道:「我知道你是怎麼想的,我又何嘗不怒。

  只是,我現在是替大哥看家,如果他不在臨安的這段時日,我把天下攪和成一個爛攤子,等他回來,我如何交代?」

  楊沅道:「所以,大王也想依照成規處治?」

  趙道:「我如果想按舊例辦理,又何必找你來?我就是心有不甘,不想被這些奸侯小人脅迫,但又不好把握這個度,才找你來商議。」

  楊沅想了一想,道:「要論冗官之嚴重,未嘗有如我大宋者。但是冗官,卻不是我大宋獨有。

  曾經有那麼一個人,他也遇到過朝中官處處的現象。

  用他當時的話說就是,十隻羊,九個人趕,冗官之弊,一至於斯!」

  「十羊九牧?」

  趙隱約有點印象,不過他不好讀書是真的,尤其是枯燥的史書,記不清這是什麼朝代的什麼具體事兒了。

  「所以,他想改變這種人浮於事的情況,他就裁汰冗官了!冗官們當然不服,也是用了各種手段向朝廷施壓,最極端的手段,就是造反!」

  趙明白他在說什麼,這個例子舉出來,應該是想讓自己效仿之。

  趙便順著他的話道:「那麼,那個人是怎麼做的?」

  楊沅道:「他把其中帶頭鬧事,造反的一個郡王,賜了毒酒,給了個全屍。

  另一個真的帶人鬧騰起來的,公開處斬。

  這個公開,不是在鬧市街頭,殺給百姓們看。

  而是他召集了皇親國戚、滿朝文武吃酒,酒席宴間,當著他們的面,公開處斬。」


  不學而有術的鵝王殿下眨了眨眼睛,道:「結果呢?」

  楊沅攤攤手道:「結果就是裁汰冗官順利執行,整個朝廷,所有在籍文武官員,精簡之後,只剩下六百四十三人。」

  趙道:「他是誰?」

  楊沅目中帶笑,道:「他-————-和你一樣,都是排行老二。他是李二,你是趙二。

  趙沉默良久,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那你說,我趙二該怎麼辦呢,楊二!」

  楊沅道:「大臣們既然故意袖手,首相也態度模糊,都希望大王你做給他們看,大王怎麼可以讓他們失望呢?」

  趙負著手,來來回回地了幾步,忽爾停下腳步,道:「本王分遣三路兵馬,以三位學士帶隊火速趕往三地,征撫相濟,不從立剿,如何?」

  楊沅搖頭道:「如果人家從了呢?大王要如何撫之?因為他是官,才被裁汰。

  就這麼一鬧事,你就官復原職,甚至還要升官,你猜接下來還有多少府縣有人鬧事?」

  趙目光一沉,道:「那么子岳的意思是?」

  楊沅道:「人家送上門來讓你立威,百官故意袖手為了大王你放開手腳,大王怎麼可以讓他們失望?」

  「你比我狠吶——」」

  趙嘆息地說了一句,忽然站定了身子,沉聲道:「本王直接調兵,分赴三地,抓捕首惡至臨安問罪,如何?」

  楊沅搖了搖頭:「李二拿到眾文武面前問罪的,是皇親,是郡王。這三處地方,鬧事者最大才一個區區稅官,他也配?」

  「立拿懸斬?」

  「還要梟首示眾!」

  「你.—確實比我狠吶!」

  「大王錯了,下官這是大慈悲。今日手段狠辣一些,來日不知要少死多少人。」

  「好!」

  趙目中閃過一絲厲色,笑得有些掙獰起來。

  他本就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如今倒不是沉穩了,而是因為是替他大哥當著家,所以才瞻前顧後,考慮的多了起來。

  此時他那渾不吝的性子,又被楊沅激起來了。

  楊沅道:「僅此,還不夠。」

  趙驚道:「這還不夠?」

  楊沅道:「不錯!因為這幾顆人頭,太廉價了些。所以———'

  楊沅壓低了聲音,又與趙琥細細密謀一番,敲定了諸多細節。

  待楊沅離去,趙馬上傳樞密使楊存中、殿前司趙密赴晉王府議事。

  大宋軍制,調動兵馬超過三百人,就得皇帝允許,並且頒下兵符。

  但是一則這三處所謂的造反,也就大宋把它定義為造反,實屬小打小鬧,根本無需派太多兵馬。

  況且,趙現在是監國,趙瑗對他非常信任,兵符令箭都是交給了他的,他自然有權調兵。

  更何況,五代十國的亂世陰影,再加上趙構自己遭遇的兵權,使得大宋皇帝對於軍權,一向抓的甚是緊密,這為趙越過朝廷直接調兵遣將,製造了極大便利。

  大宋的軍事制度,是軍權三分的文官掌軍制度。

  調兵權歸樞密院(文官)、統兵權歸三衙(武將)、作戰指揮權歸帥臣(文官)。

  樞密院掌握髮兵權,但無統兵權:

  三衙掌握統兵權,但無發兵權。

  作戰指揮權由皇帝臨時任命的帥臣(主要是文官)掌握。

  樞密院現在由楊存中掌握著,他是大宋歷史上極罕見的以武將之身擔任樞密使的人物。

  他本來是秦檜父子謀反被殺後,臨時被安排到這個位置上,起「保駕護航』

  的過渡作用的。

  現在還不時有朝廷和地方上的文官上書彈劾,認為他不該擔任樞密使。

  這上書人中甚至包括楊沅的好友陸游。

  他們上書的目的,不是對楊存中這個個人有什麼看法,而是擔心這種制度一旦遭到破壞,後患無窮。

  雖然總是有人病文人治軍的弊端,但是哪怕是楊沅這個有著後世見識的人,他心底里也認同陸游等人的觀點:

  武將若掌握了最高兵權,弊就是大於利,它給國家帶來的禍害,要遠遠大於它的益處,遠遠大於文官掌握兵權。

  不過,至少在眼下,楊存中控制著樞密院,為趙這次調兵「平叛」提供了莫大的便利。

  樞密院楊存中順利下達了調兵令,統兵三衙的趙密順利派了兵。

  至於作戰指揮權,如果需要,趙就從都察院調人,把楊沅、蕭毅然、盧承澤派出去。

  新科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同時帶兵出京,何~~其壯觀。

  好在,前兩關過了,任命主將的權力是皇帝(監國)手中,他一個地方才派了一千人,實在無需派個文官去押陣。

  秦檜都能不聲不響地越過皇帝,調動正將辛立率領魔下一千兵馬出京,遠赴地方平叛,事情過了好幾個月,趙構才偶然知道。

  當時秦檜也不過是控制了樞密院而已,現在樞密院和三衙都在手中,趙自然可以做的比秦檜更有力度。

  翠玉樓自建立以來,也不曾有過如此輝煌的一刻。

  諸多朝廷大員齊聚翠玉樓,滿堂朱紫,貴不可言。

  臨安十二花魁,彼此間本是競爭的關係,但今天卻全部來到了翠玉樓。

  聽到翠玉樓的給她們報上的一個個響噹噹的達官貴人的名字,哪怕她們之間與水芙明爭暗鬥,這個機會卻也不想錯過花魁們不但來了,而且一個個極盡排場,衣著、首飾、妝容,極盡妍麗之態,都想著能壓別人一頭。

  一樓大廳里就座的,都是臨安的貴介公子、青年才俊。

  王家二少在這群貴介公子、豪門闊少們中間,大抵扮演了秦檜當年在國子監時的角色:長腳。

  二樓一處處雅間裡,就更是高堂滿座了。

  只不過現在雅間的隔斷全都拆掉了,一片通透,更顯亮。

  湯思退、陳康伯兩位執政,吏部譚、戶部析、刑部張三位尚書,臨安府尹、

  臨安百姓的老父母喬貞,直學士呂、葉二人,還有近來風頭甚勁、名滿臨安的高門名士言甚——

  在他們之下的,還有侍郎、主事、郎中等許多官員。

  十二花魁把這兒當成了較技場,爭奇鬥豔。


  官員們也是把這幾當成了一座示威的舞台。

  他們此來飲宴,真的是為了給無罪開釋的水芙姑娘洗塵麼?

  不過是顯示聚合的力量,向近來逼人的激進派施加壓力罷了。

  夜色下的臨安城,笙歌處處,彩燈高懸。

  翠玉樓二樓,喬貞端座其中,與身旁陪侍的南鳶姑娘談笑風生,頻頻舉杯。

  喬貞是臨安府尹,比起其他諸位大臣,和臨安百姓的關係更為密切,若能攀上他,對自己的助力最大。

  所以從其他各處青樓被邀請來的花魁姑娘們,不管是清信人還是紅倌人,第一個就盯上了他。

  結果,最後卻是被年初新晉的十二花魁之一的南鳶搶了先,

  能成為花魁的,才情、氣質、相貌、身材,不但俱都不凡,而且人前時優雅若仙,你在她們身上絕對看不到半分的風塵氣。

  南鳶姑娘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羅裳色如水,人也清柔如水,談吐之優雅、

  舉止之優美,較之大家閨秀,猶有過之。

  畢竟,就連丹娘那樣的江湖大游手,都要精心學習、設計在人前的一舉一動,一一笑。

  她們這些能成為花魁的女子,哪個不是琴棋書畫、行止坐態,俱都認真學習過的。

  她們能成為花魁的難度,絲毫不亞於科舉高中,考個進士。

  不僅是外在,還有她們的內涵,那也是各有絕活。

  「世上沒有人永遠18歲,但永遠有人18歲」,她們是吃青春飯的,想多紅幾年,自然不能只倚仗外表和身材。

  南鳶姑娘顯然就不是一個只有好皮相的人,她已經十九歲了,在青樓業中,

  這個歲數已經快要步入下坡路。

  而且她還是一個清信人,至今不曾「梳攏」,為的就是賣個真正的高價,找一張一輩子的優質飯票。

  此刻伴在喬老爺身旁,而喬老爺恰好又不太老,四十出頭,保養得宜,正是男人成熟魅力的巔峰期。

  所以,南鳶小鳥依人般,對喬貞使出了渾身解數。

  喬老爺雖然不是未經滄海的人,但是花魁級別的溫柔體貼,顯然也不是經常能享受到的。

  所以,宴會還沒召開多久,喬老爺就被南鳶哄得心神俱醉了。

  他頻頻舉杯,已然喝的醉眼迷離,一雙醉眼只在南鳶姑娘香香軟軟的身上打轉。

  「忠節,這還沒有多久,你可喝的有點多了啊。」

  忠節是喬老爺的字。湯思退在水芙的陪同下,逐桌向同僚朋友們敬酒,瞧見這宴席還沒開多久,喬貞已經都要坐不穩了,不禁失笑。

  湯思退和喬貞是「同年」,是同一科的二甲進士,不過以前兩人並沒有太多的私交。

  要論仕途之順,湯思退可比喬貞強多了,他現在已經半隻腳踏進宰相之閣了不過,喬貞如今能成為臨安府尹,在湯思退的「老同學」裡邊,也算是後勁兒十足。

  因此喬貞到臨安任職之後,湯思退就有意親近。

  二人原本有著同年之誼,這關係便漸漸熟絡了起來。

  因此今日之宴,湯思退也是下貼子把他請了來,以壯自己的聲威。


  喬貞哈哈大笑,對湯思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嘛。」

  水芙促狹地道:「只不知喬老爺這知己,是湯相公呢,還是南姑娘。」

  南鳶聽了,便嬌羞低頭:「水芙姐姐偏來取笑人家,喬老爺的知己,自然是湯相公。」

  說著,她瞄了喬貞一眼,嬌聲道:「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喬老爺該和湯相公喝上一杯。」

  「哈哈哈,好好好,滿飲,滿飲。」

  喬貞馬上舉杯,向湯思退一迎。

  湯思退笑道:「我幹了,忠節已經有醉意了,意思一下就好。」

  說罷,他一口乾了杯中酒。

  喬貞道:「相公幹了,某豈有不喝之理?幹了幹了。」

  他也一口喝掉杯中酒,醉眼也著南鳶姑娘道:「湯相公是博學鴻詞的狀元,

  南鳶是傾國傾城的花魁,喬某與狀元幹了一杯,與花魁也當滿飲一杯才是。」

  其他客人頓時起鬨,道:「既如此,你二人當飲交杯酒。」

  南鳶面帶羞意,卻是落落大方地站起來,道:「交杯就交杯,鳶兒才不帶怕的。」

  她先為喬貞滿上,雙手捧杯奉上,柔聲道:「老爺,請。」

  喬貞接杯在手,二人便環臂交杯,共飲了一杯,四下里頓時一片喝采。

  喬貞滿面紅光,哈哈大笑著坐下,腳下一個不穩,坐偏了,險些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急忙住桌上一撐,又把自己面前的碟子按翻了,菜汁濺到了袍子上。

  南鳶一見,連忙扶住喬貞,道:「喬老爺喝多了,奴家扶他下去歇息一下,

  吃碗醒酒羹來。」

  「不不不,我沒醉,我沒醉,只是一個不小心———」

  湯思退看的好笑不已,他這個同年,在同科進土裡,一直不算特別顯眼的一個,所以以前他也不甚關注。

  現在看來,果然是個不夠深沉的。

  不過,這樣也好,偏他命好,如今穩穩坐在臨安府尹的位置上,將他拉攏過來,為我所有,便是一個強大的臂助。

  「南鳶姑娘,好生服侍我們喬老爺喲。」湯思退一語雙關,微笑地說道。

  在這等場合,這些達官貴人們雖然個個有美人作伴,但只是談論風雅,不會做出些粗俗之事。

  不過,私下裡麼————

  大家都是人,很多高官恣意放縱,還不如個常人。

  眾人聽了大笑起來,南鳶的粉頰頓時如同抹了胭脂,看來這回是真的羞了。

  她微微低著頭,挽著跟跟跪跑猶自一臉不情願的喬貞便走開了去。

  這翠玉樓中,自然是有供客人休息的客房的。

  喬貞被扶進一處客房,被南鳶姑娘扶向臥榻時,迷濛的雙眸中,迅速閃過一抹精明。

  他喝多了麼?

  確實喝多了。

  不喝的難以自控,如何瞞得過這些成了精的人。

  不過,喬貞有一樣極強大的本事,他只醉身子,不醉心。


  哪怕喝到爛醉如泥,他始終能保持心志的清醒,或許會表現的比平時更加恣意奔放了些,但絕不至於意識模糊。

  湯思退是執政中第一人,位高權重,半隻腳拜了相的人物,他絕對得罪不起可朝中風向,現在分明的刮的是東南風,往北邊吹的風,他也不想冒險。

  尤其是,殿前馬軍司今日一連派出三個千人隊,全是騎兵,分赴三個方向去了。

  這件事旁人暫還不知,畢竟馬軍司駐紮在西溪。

  可他是臨安的父母官,旁人不知道,他又怎麼可能不清楚。

  他是因為京中風浪太大,掀翻了很多人,才從山陰任上調進京來的。

  眼看著京中風浪又起,他可不想成為被掀翻的那個人,

  人既然不能不來,那就只能儘快退場了,儘量減輕自己在今日之宴上給人留下印象。

  喬貞躺在榻上,迷迷糊糊地想。

  然後,他的手就被人抓了起來,然後放在了一團綿軟光滑彈性十足的所在。

  「嗯?」

  喬貞睜開朦朧的醉眼,就見懷中已經偎依著一個褪去了羅裳的美人兒。

  她向喬貞含羞一笑,昵聲喚了句「老爺」,便向喬貞懷裡又靠了靠。

  纖纖玉手,隔著他的袍子,輕攏慢捻地向下探去。

  打銅巷,翠玉樓。

  翠玉樓外,五匹馬,五個人。

  五個青年才俊,勒馬停住,齊齊往翠玉樓的門上一望,便翻身下了馬來。

  「看起來,今天的翠玉樓很熱鬧啊!」楊沅笑吟吟地道。

  蕭毅然笑道:「熱鬧才好,正好為我等賀安國兄主政於建康增添些氣氛。」

  來者五人,分別是前科狀元張孝祥,今科狀元楊沅,榜眼蕭毅然、探花盧承澤,雌雄難辨一枝花的劉商秋。

  楊沅笑道:「既如此,咱們便去湊個熱鬧!」

  一行五人,便往樓中走去。

  PS:欠JJM兩章,過盡曉鶯啼處壹章,大禹治閒壹章。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