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工業革命,它要來了
「殿下,您請看,這是三忠祠太學收集到的各省資料匯總,雖然肯定比不得朝廷的精細,但是更接地氣。
」
王貞儀拿著一疊資料,細心的給阿森講解了起來。
「小女子還做了一個表格,從這上面可以看見,越往內陸,感受到的朝廷新政就越弱。
嶺南和江南已經完全是新時代了,工商業的快速發展,讓以往那種一個縣三四個官,二三十個吏員、衙役的模式完全無法繼續下去。
譬如佛山,如果按照以往的編制,七百多家大大小小的槍炮、五金、紡織、皮革公司只配十多個官吏,把他們累死也管不過來。
所以需要大量擴編吏員,才能把朝廷的法令以及各方面給執行下去,稅也才能收的上來。
那麼秀才為吏,年滿三年之後可以考取舉人為基層小官的模式,就是非常適合的。
而秀才必須要太學畢業生才可以考,也是非常正確的。
嶺南和江南的官吏,已經不是讀兩本聖賢書就可以乾的了,必須要經過新式太學的教育。」
王貞儀除了是著名數學家和科學家以外,其實也挺喜歡鍵政的,或者說,人但凡多學一點知識,都會忍不住在這些方面發表一點見解。
「陛下真乃天縱奇才,竟然能準確捕捉到嶺南和江南的發展速度和方向,然後總是稍微提前一點,把這些布局好。
若不是當年建了那麼多太學,如今一定會被沒有足夠的人才搞的手忙腳亂的。」
王貞儀滿臉的崇拜,隨後又對阿森說道:「但是殿下,您也要注意到,
這除了江南和嶺南以外。
南洋只有一所太學,湖廣只有兩所,山東、河南、陝西、四川各一所,
河北山西甘肅乾脆沒有,而廣東一省就有五所,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
嶺南、江南已經秀才為吏了,更多的北方地區還跟滿清時期沒什麼兩樣。」
阿森正襟危坐,但心態卻非常放鬆,在這裡,他不需要那種面對父親時一直保持高度的緊張,更沒有母親真正意義上望子成龍帶來的壓迫感。
雖然是皇長子,但是阿森覺得自己過得並不幸福,來自母親的壓力太大了。
他從小就是被當做未來明君培養的,三歲起就被母親安排一大堆的東西要學習。
母親雖然愛他,但更希望他能做太子,以至於在平日威嚴過甚慈愛不足,幾乎從來沒給他什麼好臉色。
阿森現在想起母親,唯一的記憶就是她嚴厲的臉龐和無時無刻不在督促自己上進與學習的話語。
甚至都不只母親是這樣,母親身邊的宮人也是這樣,母親還怕他情竇初開耽誤事,因此安排來照顧他的,都是四十來歲非常嚴厲的嬤嬤。
此刻,突然有一位大姐姐不但非常溫柔的跟他聊天,還把他當成了一個成人,甚至是一個睿智的上位者,這種感覺,讓阿森忍不住有些失神了片刻。
不過雖然十三歲了,但阿森被管教的非常嚴格,壓根沒往男女之事那方面去想,只是覺得跟這個漂亮姐姐相處非常讓人愉快。
「是的,這也是父皇最擔心的事情,父皇甚至有意將北京順天府的宮殿都捐出來,開辦幾所最高等的太學,而西安地區,也規劃了太學最少三所,
蘭州一所。」
心情舒暢,阿森也忍不住把他知道的情況都說了出來,「但父皇說,太學必須要有與之相應的生產力作為匹配。
華北特別是西北還是太落後了,要進行教育上的改革,那麼政治上甚至生產力上的變革,也必須要跟上。」
阿森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腦袋,「這話,還是有點太深奧了,我不怎麼聽的懂,看來還是有點太笨了。」
「生產力,匹配。」王貞儀嘀咕了幾句,她有點隱隱約約的感覺這是在指什麼,但也只有個初步的感覺,沒法將這隱含的意思解構總結出來。
「殿下對自己的要求實在太高了,其實也我也不太懂這是什麼意思。」
「啊,真的嗎?」阿森露出了屬於孩子的一面,很高興的說道:「原來王姐姐這樣的大才女也不太明白啊,我還以為是我太傻了呢,原來是父皇太過高瞻遠矚。」
王貞儀莞爾一笑,隨即又露出了崇拜的神色,「那是自然,陛下天縱英主,聖明神武,一言一行都大有深意。」
其實,王貞儀只要仔細想想,就能明白生產力的真諦了。
就比如她重要參與的側吹轉爐煉鋼法,也就是跟歷史上貝色麥法極度相似的煉鋼法,就是生產力倒逼研究的結果。
甚至莫子布以前都想錯了,他按照歷史上的理解,以為中華的工業革命也會如同英國一樣,在紡織業上爆發。
但實際上完全不是,英國能爆發在紡織業上,是因為歐洲、美洲,乃至歐洲人那些大片還處於奴隸社會甚至原始部落階段的殖民地,對紡織業的需求非常大。
同時,紡織業對於歐洲人來說,又能完成原料產地-加工-成品傾銷這套閉環。
但是對於中華來說,中華的紡織業發展幾千年了,已經非常成熟,百姓相對富裕,不像歐洲那樣,對珍妮紡紗機織出來的爛布都有極大的需求。
比如莫子布把珍妮紡紗機當做大殺器要過來之後,而江南的紡織業從業者就對其極為鄙夷。
他們認為皇帝肯定被英吉利人給騙了,他們覺得這種機器織出來的爛布,狗都不穿,別說在中華了,拿到日本都賣不掉,完全沒有價值。
同時,中華光是江南的織工人數和勞動素質,就吊打了整個歐洲,根本不需要這種玩意。
你要多產點布是吧,很好解決,只要有足夠的桑田,織布機工完全不缺,多找個人來上班就是了,根本用不著搞這種快速織爛布的玩意。
中華人力資源的豐富和高質量,完全吊打所謂的珍妮紡紗機。
莫子布是做夢都想不到,這個時代的中華,也有人口紅利,甚至這紅利能反過來吊打此時的機器。
所以,生產力決定了中華的工業革命,註定不會出現在紡織業,而是會出現在鋼鐵行業。
因為中華此時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尋找原材料產地,然後織更多的布,最後再進行傾銷,用這樣的閉環來賺錢。
而是如何快速把南洋大片的熱帶雨林開墾成為良田,如何快速在南洋建立有效的水利設施。
如何用最低的代價把南洋土著大量征服、馴化變成半農奴,如何快速收復西北的大片失地,以及對四川和東北進行大開發。
而這一切,前者需要大量的高質量鐵製工具,不單單是農具,砍伐熱帶雨林,興建水利設施等,都需要大量精鋼工具。
後者則需要大量質量上乘的刀劍、鎧甲、火,有了武器上的斷崖式領先,才能讓哪怕最屏弱的中華拓殖之民也能吊打土著,從而快速完成征服。
而這些都是要從鋼鐵企業來產出的。
所以現在的中華,對鋼鐵的需求,簡直大到沒邊,所有的鋼鐵企業都在賺錢,與鋼鐵相關的企業也在賺錢。
全社會的資金,都在往這涌,導致不但民間匠人在改進傳統的煉鋼,許多大鋼鐵企業還不斷把資金往太學裡面投,大量的贊助瘋狂湧來。
所以,鋼鐵業的飛速發展,就來到了,中華的工業革命,也必然會爆發在鋼鐵業上。
「大佬,車馬已經安排好了,咱們馬上就去下龍港。」
測吹轉爐煉鋼法真要觀察出效果的話,可不是在實驗室就行,而是必須要到鋼鐵廠,經過幾天時間的檢驗才能檢驗真偽的。
阿森上午對王貞儀笑著說,要讓她帶著去看看煉鋼法,不過是出於對研發者的尊重而已。
下龍港是嶺南最大的煤鐵基地,位於廣南省廣寧府下龍縣,也就是後世越南的鴻基煤礦所在。
這裡有整個嶺南,甚至還包括整個南洋最大的露天高質量煤田,地處紅河三角洲又不缺人力,糧食供應也非常充足。
海對面就是儲量雖然只有六百萬噸,但質量是全中國最好,很可能沒有之一的海南島田獨鐵礦。
兩地直線距離只有兩百七十公里,都在海邊,完全可以用大海船運,再是方便不過了。
各種條件得天獨厚,使得這個位於廣南省紅河三角洲的小地方,成為了在遼東本溪-撫順煤鐵基地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全中華的最好的煤鐵基地。
「劉伯,您可別這麼喊,小侄我經受不起。」阿森一看來人,就趕緊非常擺手,因為這個喊他大佬的是復興公司總裁官劉知三。
此人是會安明香人出身,十八年前皇帝起事的時候就跟著了,雖然沒多少功勞,但就是這些年的苦勞,也不是阿森可以隨便支使的。
劉知三哈哈一笑,還是非常受用的,而他也是專門從下龍港趕過來的。
此時下龍港最大的鋼鐵企業就隸屬於復興公司。沒有皇帝下令讓他前來迎接,哪怕阿森是皇長子,那也別想能驅動復興公司這套體系。
「王姐姐,我們一起去吧,復興皇恩鋼鐵廠你比我熟悉的多,正好再給我講講。」
王貞儀沒想到阿森當著這麼多人竟然先邀請她,當即有些臉孔紅紅的答應了。
正巧此時,從軍中退役剛剛轉任兩廣總督的葉憲陽走過來看到,臉上頓時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他當年讓王貞儀認他做契爺,就是知道皇帝特別喜歡這種熟悉新學的才女。
他還想找個機會把王貞儀通過德妃推薦給皇帝呢,現在看來不用了。
未來的皇貴妃也不錯,至於皇后嘛,肯定是不可能的,王家的實力太弱了,很難得到江南士紳豪商集團的認可,嶺南勛臣集團就更不會認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