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帝病故的消息傳出,整個京師都震動起來,百官紛紛趕赴皇宮。
擺在群臣面前的一共兩個問題,治喪和擁立新君繼位。
「國不可一日無君,懇請殿下早繼大統!」
左光恩率先開口說道。
有了這個開頭後,群臣紛紛跟著勸進。
天元帝留下了遺詔,擁立福王上位,沒有任何政治風險。
送上門的擁立之功,不要白不要。
無數官員在內心深處,已經問候了左光恩全家。
你丫的都混成了輔政大臣,還跑來搶擁立之功,吃相也太過難看。
顧不上外人的想法,左光恩現在有苦自知。
成為八位顧命大臣之一,在外界眼中他依舊是位高權重。
可八位顧命大臣天元帝又沒給出排名,理論上大家的權力一樣大。
對掌控內廷的左光恩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
光他一人撐著,內廷想要和外廷並駕齊驅,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在職權劃分上,天元帝還給出了一個界限,內政聽內閣的,軍事聽左右都督的。
對他這個宦官頭子的安排是一一新皇手中的刀。
天元帝的囑託,福王有沒有聽進去,他不知道。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福王對他的信任,趕不上天元帝。
喪失了皇帝信任的刀,他這位顧命大臣比另外七位要虛的多。
在這種背景下,想要保住權勢,他就必須爭取新帝的支持。
面對群臣的勸進,福王的回應是一陣豪嚎大哭。
兄長剛剛去世,此時他必須在群臣面前好好表現,
但凡是是流露出一絲急不可耐想上位的心思,都有可能引發不可預測的政治風暴。
第一輪勸進失敗,群臣沒有覺得意外。
三辭三讓,這是大虞朝的老傳統。
停頓了一會兒後,換了一個理由,又開啟了第二輪勸進。
折騰到天亮時分,走完流程的福王,在天元帝的靈前完成繼位。
過程確實倉促了一些,可是沒有法子,這是兄終弟及必須要快。
如果按照慣例拖上幾天,消息傳開之後,誰知道各地的藩王會有什麼反應。
萬一某位憨憨藩王,搶先一步稱帝,那就樂子大了。
類似的事情,歷史上又不是沒有出現過。
一旦牽扯到了正統之爭,那就不會有贏家。
早點把新君推上去,斷了各地藩王的念頭,才是最佳選擇。
至於登基儀式,這種喜慶的日子,肯定要等到孝期結束。
儒家推崇以孝治天下,皇帝肯定要做出表率。
天元帝無子,姬昭順當即表示守孝三年,立即獲得了群臣的稱讚。
皇帝守孝以日易月,所謂守孝三年,實際上也就二十七天。
「陛下,該用膳了!」
蘇浩宇上前提醒道。
皇帝新喪,需要處理的事情一大堆。
作為新君,姬昭順是一刻也不得閒。
雖然有八位顧命大臣輔佐,可是在治喪的問題上,幾人默契的將決策權拋了過來。
下面的人摸不透皇帝的性子,事無巨細全部都奏報上來請示。
剛剛大權在握的姬昭順,很享受這種感覺,批示的速度很快。
可越是如此,下面請示的頻率就越高,搞得他這皇帝比下面幹活的人都忙。
「放在那裡吧,等朕批完了摺子再用!」
姬昭順擺了擺手說道。
立志要做一名勤政的好皇帝,他可不能這麼快就墮落。
翻開一份奏摺後,姬昭順眉頭一皺。
皇帝去世後,要對生前的行為進行總結評價。
按照慣例,大行皇帝的諡號和廟號,需要在朝堂上廷議後確定。
「蘇浩宇,你覺得該給皇兄什麼諡號和廟號合適?」
聽到問話,蘇浩宇被嚇一跳。
內心中很是無語,他就一宦官,討論這種話題真心不合適,
可是皇帝問了,又不能不回答。
「陛下,奴才才疏學淺,不知該如何選。
大行皇帝一世英明,想來百官會給一個客觀的評價。」
蘇浩宇委婉的提醒道。
知道自家主子,對先帝的一些行為看不慣。
可現在不是表達不滿的時候,姬昭順的皇位是天元帝指定的。
就沖這一點,天元帝就必須是美諡,廟號也不能差。
哪怕和群臣翻臉,都必須全力爭取。
「內閣的意思諡號從景、懿中選一個,廟號從憲宗、宣宗、景宗選一個左右兩位都督的意見是諡號從宣、襄中選一個,廟號直接用聖宗。
司禮監的意見諡號從文、武中選一個,廟號從仁宗、孝宗、睿宗中選一個大家的意見不統一,朕也難以抉擇啊!」
姬昭順搖了搖頭說道。
真心不是他要鬧么蛾子,就算對兄長生前的行為看不慣,他也不會在兄長身後事上做文章。
天元帝對待他怎麼樣,文武百官都看在眼裡。
豈能在先帝屍骨未寒之時,就做忘恩負義之事。
現在的問題是他做不了主。
選定諡號、廟號容易,到了朝堂上能否通過,卻是一個未知數。
坦率的說,八位顧命大臣給天元帝的評價都不低。
諡號全部選用的美諡,廟號用的也是中上。
其中司禮監表現最突出,諡號都直接到了文武皇帝的高度,廟號也在突出賢主。
這種瘋狂吹捧的蓋棺定論,估摸著天元帝自己都不敢認。
真要是給了,那就成了笑話。
如果按照計劃,掃平了四周的外患,那還差不多。
勛貴的意見,往中興之主上面靠。
雖然天元中興的不徹底,但對比前面幾任皇帝的表現,還是值得稱讚的。
略微差點兒意思,可新君如果有意推動,百官們估摸著也就認了。
很明顯,姬昭順不樂意這麼幹。
兄長是中興之主,他自己未來怎麼辦。
總不能一位中興之主後面,再跟著接上一位。
進入王朝中後期,最高的歷史評價,就是中興之主。
在姬昭順看來,自家兄長用肅宗最為貼切,想要中興大虞卻沒有成功。
自己接棒中興大業,妥妥的歷史美談。
尷尬的是群臣沒一個領會他的意思,或者說故意不買帳。
哪怕文官給出的廟號,那也是有功有過,總體上還是功大於過。
擺明就是在說,皇帝能夠做到這份兒上,大家就滿意了,不敢奢望更多「陛下,既然拿不定主意,那就乾脆選最好的。
剩下的交給百官們討論,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大家也挑不出來毛病。」
蘇浩宇順勢提議說道。
給出靠譜選擇是為難他,可和稀泥他是專業的。
不選對的,只選好的,那是兄弟親深。
兄友弟恭,符合時代主流,肯定不會出錯。
南京城。
收到皇帝駕崩的消息,李牧整個人都呆住了。
天元帝死的明顯不是時候,遼東大戰正處於關鍵時刻。
這種時候死了皇帝,對前線士氣將是一個重大打擊。
最糟糕的是人心!
大家的關注點都到了皇權更替上,遼東戰事一下子降低到了次要地位。
在這個人治的時代,關注度就意味著資源投入。
前面皇帝和朝中大臣都盯著前線,負責後勤的官員幹活都要賣力些,哪怕是漂沒也會少很多。
一旦上面的視線轉移,那就別奢望下面的人賣力了。
在這種新舊交替的時候,大家首先要想到的是仕途,其次是自己的「錢途」。
前線的戰事緊張,關後方的文官什麼事。
「夫君,該用膳了。
管發生了什麼,身體總是要保重的。」
景雅晴開口勸說道。
從收到來自京中的書信開始,李牧已經呆坐了一個時辰。
「嗯!
吩咐下去,準備喪服。
從即日起,府中停止一切宴請活動。」
正常的皇位更替,朝廷會第一時間對外發喪。
官方文書頂多晚上一兩天,提前做好準備肯定沒錯。
萬一消息傳來時,正在大宴賓客,那就是政治事故。
說話間,李牧將書信遞給了妻子。
「陛下駕崩,福王繼位,冊封了八位顧命大臣———」
勛貴子女政治敏感度,不會低到哪裡去。
一瞬間,景雅晴就意識到不對勁。
八位顧命大臣自家出了倆,怎麼看自家都是這次政治洗牌中的大贏家。
何況,自家夫君和新君有舊,逢年過節還有禮物來往。
可李牧的表現,完全沒有一絲勝利者的喜悅。
「夫君,這背後可有問題?」
景雅晴謹慎的詢問道「沒有!
我只是擔心前線戰事。
發生了這種變故,朝中要亂上一陣子,很有可能影響到前線。」
李牧當即搖了搖頭。
真相是沒法說的。
在外界眼中,福王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僅憑之前的接觸,就懷疑人家做不好皇帝,那也太過扯淡,
江南書院。
「恩師,我們的機會來了!」
看到自家學生激動的表現,尹智銘臉色一變,沒好氣的訓斥道。
「鍾陽,說過你多少次了。
遇事要穩重!
就算是·—..
話還沒說完,尹智銘就被公文上的內容驚呆了。
天元帝駕崩,福王繼位。
苦苦等待的朝堂大變局,終於還是來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繼位肯定要提拔新人。
作為皇帝的老師,他重返朝堂,只是時間問題。
唯一令他頭疼的是,天元帝臨死前任命了八位顧命大臣。
有這些絆腳石在,就算是重返朝堂,上面也沒他的位置。
好在新君的年紀已經不小了,這些顧命大臣,也不能長期把持大權。
大不了熬上一兩年,等到皇帝親政後,再出來奪權。
「快派人,邀請左先生過府一敘!」
尹智銘神色激動的說道。
這等大事,不是他一個人能夠完成的。
離開朝堂這麼些年,曾經那些門生故吏,還有多少人買帳,完全是一個未知數。
在這種時候,他必須拉上盟友左鴻江,一起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