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復山河> 第202章 重立廠衛

第202章 重立廠衛

2024-12-16 21:43:31 作者: 新海月1
  第202章 重立廠衛

  京師。

  「這些消息是真的?」

  永寧帝一臉惶恐的問道。

  「陛下,外界都在流傳有鼻子有眼,確實有些證據指向了尹左兩位先生。

  不過勾結白蓮教造反,應該不至於。

  或許是他們的族人,為了在外面撈錢,打著他們的名號行事。」

  徐忠恩略顯猶豫的回答道,

  尹智銘和左鴻江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他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不是真的信賴,就這兩位在朝堂上搞的一堆破事,早就被永寧帝捨棄了。

  正是因為信任,才更不能容忍背叛。

  「哼!」

  「為了撈錢,就敢勾結白蓮教。

  沒人在背後撐腰,他們有那麼大的膽子麼?」

  永寧帝冷漠的說道。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前面的一系列問題,在這一刻都被放大化。

  什麼治世良臣,純粹就是扯淡。

  他是不相信尹智銘、左鴻江會造反,但對這二人的能力,他已經完全喪失信心。

  兩個誇誇其談的蠢貨,被手下人糊弄,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陛下,息怒!」

  一眾宦官急忙說道。

  內心深處,他們已經恨死了尹、左二人,

  黨爭中使用各種手段都不奇怪,可勾結白蓮教策劃一場叛亂,那就越界了。

  在倒閹的時候,白蓮教叛亂就被定了性,現在爆出內幕就是在打永寧帝的臉。

  皇帝的面子掛不住,最先倒霉的人,就是他們這幫在身邊伺候的。

  「汪逸風,朕令你重組東廠徹查此案!」

  永寧帝的話,讓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距離撤銷廠衛,才過去了一年時間,這就要重建東廠。

  朝中文武百官,肯定會激烈反對。

  現在的宦官集團,可不是左光恩時代的宦官,手中根本沒有多少權力。

  一旦朝臣鬧了起來,皇帝扛不住壓力,他們就死定了。

  「陛下,東廠的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京師附近,要徹查此案需要派人進入廣西。

  以往這種案子,都是錦衣衛在負責。

  只有錦衣衛探子遍布天下,能夠在短時間內查清此案!」

  汪逸風急忙婉拒道東廠廠公固然是位高權重,可附帶的風險同樣巨大。

  一上來就查清流魁首,即便是找到了證據,需要承擔的反噬也不會小。

  為了小命著想,他果斷推出了影響力更大的錦衣衛。

  「嗯!

  你說的不錯,此案確實適合交給錦衣衛。

  昔日錦衣衛貪腐成風,肆意禍害忠良,朕才下令罷黜。

  百官都被錦衣衛折騰慘了,現在要復立錦衣衛,恐怕阻力不會小!」

  永寧帝略顯為難的說道。


  認錯是不可能的,作為皇帝他永遠不會錯。

  就算有錯,那也是臣子的錯。

  廠衛被罷黜,完全是廠衛自己立身不正,不是他這個皇帝的責任。

  現在要復立廠衛,那是現實需要。

  在禮樂崩壞的時候,靠聖賢書治理國家,已經完全行不通了。

  迫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採取非常手段,重起廠衛對百官的監察。

  「陛下,復立廠衛之事,可以不用拿到朝堂上討論。

  先把架子搭起來,等造成了既定事實後,百官的牴觸情緒就不會那麼強了。」

  掌印太監徐忠恩開口提議道。

  他這位司禮監老大,日子過的也憋屈。

  沒有廠衛這些武裝力量支持,又遇上了勤政過頭的皇帝,司禮監就成了傳話筒。

  朝中那些大臣,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

  先帝朝時,那些宮中太監,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

  朝臣想要打聽消息,覲見皇帝,都要送上一份好處。

  到了永寧帝時期,情況一下子發生了變化不光那些輔政大臣對他們呼來喝去,就連下面三四品的官員,也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此事就這麼辦吧!」

  做出了決定,永寧帝又為指揮使人選發了起了愁。

  過了這麼長時間的憋屈日子,他充分認識到了錦衣衛的重要性。

  拋開搜集情報,監察百官不提,光錦衣衛詔獄對百官就是一個震懾。

  沒有這個機構震鑷,百官根本不怕他這個皇帝。

  虛心納諫,那是上位之前的想法。

  坐到皇位上,領教了官員們亂七八糟的諫言之後,他對納諫就沒有了興趣,

  平均下來一百條建議中,有九十條都是在瞎扯淡,剩下的十條全是看似正確的廢話。

  稍有不對,那幫文官能把他噴自閉。

  大虞朝的十幾代皇帝中,就數他過的最憋屈。

  打板子、下獄,通通都沒用。

  現在行刑的士卒,根本不敢對文官下死手。

  以往十幾板子下去,都能夠要人命。

  現在四五十廷杖下來,也就屁股開花,沒見誰被打死。

  蹲大牢就更不怕了。

  三司衙門的大牢都在文官手中,罵皇帝下獄的官員最受文官們推崇,美其名曰風骨。

  拷問定罪,都是不存在的。

  到了獄中,還會受到優待。

  從監獄中走一遭出來,名聲在士林中一下子就響了。

  搞的他這皇帝,都成了人家刷名望的機器。

  永寧帝對尹左二人不滿,其中很大一部原因,就是兩人的門生最喜歡拿他刷名望。

  每次他發怒之後,兩人就跳出來引經據典的求情。

  一次兩次也就忍了,連續多次之後,誰也忍不了。

  皇帝不高興,尹左二人自然是知道的,但他們都沒往心裡去。


  這是捧殺的威力。

  先帝留下的那幫輔臣,在暗地裡不斷為兩人造勢,直接把他們架了起來。

  此時兩人距離入閣,僅剩一步之遙。

  沒有抵禦住誘惑的兩人,現在已經迷失在外界的吹捧中。

  在做事的時候,經常把自己代入閣臣的身份,自認為能和幾位輔政大臣能平起平坐。

  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逼近。

  年關將近,大家都在忙著準備過年,再也沒人提出兵的事。

  沒人催促,李牧也樂得輕鬆。

  多拖一天算一天,正好把寶貴的時間用在練兵上。

  「大人,您吩咐的事情,全部都辦妥了。

  您的名頭,在南直隸非常好用。

  多家士紳、商賈都派人過來,準備實地考察礦山。

  各地的海商也明確表示,如果走中南半島航線,會捎帶一些糧食回來。

  截止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六十萬石糧運到了廉州港,剩下的三十萬石也會在一個月內送到。

  另外學生又從當地收購了十萬石精糧、二十萬石粗糧,目前正儲存在揚州地區。

  等到年後船隊騰出空來,再運送過來。」

  蘭林傑笑著匯報導,

  好名聲的重要性,在這裡體現了出來。

  有李牧提供的信譽背書,事情比預期中進展的還要順利。

  當然大家肯給面子,最重要的還是利益。

  糧食是真金白銀採購的,對糧商們來說,賣給誰都是賣。

  士紳、商賈們願意過來承包礦山,那是他們吃過開礦的紅利。

  金、銀、銅在大虞都是貨幣,開採出來的既是礦石,同樣也是錢。

  至於海商的承諾,基本上可以忽略。

  九成以上的海商,都不會去中南半島。

  海洋貿易的主要對象是日本和南洋,其次是朝鮮半島,中南半島貢獻的貿易額相對較低。

  大家這麼配合,那是商人奉行和氣生財。

  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況下,誰也不會憑白無故去得罪朝中的實權派官員。

  「辛苦了,蘭先生!」

  李牧肯定的說道。

  轉包礦山,完全是迫不得已。

  除了官營的礦山外,還有很多廣西士紳私開的礦,現在也落入了他的手中。

  大大小小的礦山一大堆,根本管理不過來,

  強行安排恢復生產,機械化的管理。

  估摸著要不了多久,就會重現官營企業的虧損弊端。

  不想勞神費力之後賠錢,最佳選擇就是把礦山外包出去,每年直接收取租金。

  「這些都是學生分內之事,當不得辛苦。

  對了大人,還有一個消息,需要向您稟報朝廷正在重啟白蓮教案的調查,似乎牽扯到了尹智銘、左鴻江兩位先生身上。

  南直隸的士紳對此非常關注,想要請您幫忙打聽一下。」


  聽了蘭林傑帶來的消息,李牧知道徐文岳動手了。

  關於尹、左二人勾結白蓮教的證據,還是從他這邊送出去的。

  遲遲沒有採取行動,應該是徐文岳覺覺察到了什麼,不願意被當槍使。

  現在情況不一樣,平叛大戰打的不盡人意,他必須給朝廷一個交代。

  此時拋出尹智銘和左鴻江勾結白蓮教,無疑是最佳的脫身之法。

  各方的視線都被吸引了過去,只要證明了兩人同反賊存在勾結,平叛不利的鍋就甩了出去。

  一眾輔臣都看尹智銘、左鴻江不爽,他只需拋出一些證據,大家就會痛打落水狗。

  幾乎可以肯定,尹智銘和左鴻江這次肯定要完蛋。

  大虞朝的官員,沒有幾個能經得起查。

  一旦深挖下去,他們幹的各種破事都會暴露出來。

  哪怕他們斷尾求生,讓族人背鍋,一樣難逃此劫。

  尹智銘和左鴻江在江南地區的影響力非常大,他們參與到逆案中,勢必會牽連一大幫子人。

  尤其是家族子弟拜在兩人門下的,就算朝廷不搞株連,他們也是前途無「亮」。

  別說出仕為官,想要考功名都不行。

  只要考官知道他們是反賊的學生,管文章多好,都會毫不留情的刷下去。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