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城外城北門口,中心廣場。
原本這裡是一片廢墟,李徹讓劉業重新規劃了民宅後,特意將這片區域改成了廣場。
平日裡百姓可以在廣場中活動、社交,或者擺個攤,貼補家用。
此時的廣場人聲鼎沸,四支隊伍的士卒、民夫都聚集於此,周圍還圍繞著好奇的朝陽城居民。
四周的將士身著鎧甲,手持兵器,站得筆直,仿佛是一尊尊雕塑。
只有微風吹過時,他們的戰袍才會輕輕飄動。
太陽高懸,卻似乎也被這肅穆的氣氛所感染,光芒變得柔和而沉重。
廣場中間,一個巨大的物體被一塊紅布覆蓋著,輪廓在陽光的照射下若隱若現。
百姓們緊圍在將士的後面,踮起腳尖,試圖透過人群的縫隙看到那被布遮蓋的物體。
就在這時,一陣馬蹄聲打破了廣場的寂靜。
李徹騎著一匹戰馬緩緩走來,他的表情嚴肅而堅定,緩緩走到那被布遮蓋的物體前,停了下來。
身後,四名生產建設團長緊緊跟隨,再往後才是全副武裝的親衛軍。
同樣是一身漆黑的玄鐵鎧甲,護面盔罩住腦袋看不清面容,背後披著血紅色的披風。
親衛營已經完成了和眾遊俠的合併,又編入各軍、各營的精兵,湊齊了八百人的編制,改稱親衛軍。
這八百人便是奉軍中戰力最強的戰兵,人均都是能以一敵十的勇士,古代版特種兵。
李徹環望了一圈,騎馬來到廣場最中心。
雙手放下馬韁,沉默著注視著人群。
周圍的目光齊齊射向李徹,開始還能聽到嘈雜的議論聲,但隨著李徹不斷沉默,議論聲也逐漸停止。
李徹暗自點頭,落榜生誠不欺我,這就是沉默的力量!
他清了清嗓子,開口道:
「半年之前,本王來到了這座城市,擊敗了那些腐朽的前朝世家。」
「那一戰,死了很多人。」
眾人面露戚戚之色,氣氛變得傷感而肅穆,很多人的家人、朋友,就是那一戰的犧牲者。
「隨後,本王率軍奇襲靺鞨,一夜破五部,自此遼河以南的靺鞨部落紛紛乞降。」
「而那一戰,也死了很多人。」
人群中的靺鞨蠻兵低下了頭顱,面露羞愧之色。
這一戰之前,他們和奉國的立場相悖,還是敵對關係。
如今再聽李徹的話,總覺得渾身不自在。
「五個月前,奉軍第一次遠征,一萬破十萬,將高麗人趕回了他們的老家!」
「戰鬥結束,折損了一千多將士,全軍負傷者過半!」
護國軍將士聽到此言,紛紛向李徹投去感激而崇拜的目光。
正是這一戰,讓護國軍數萬戰士融入了奉國,讓漂泊不定的遊子重新回到了家。
「兩個月前,契丹犯境挑釁,本王率寧古、護國軍迎擊!」
「連下契丹兩城,破其十四萬大軍,契丹可汗耶律大賀向我奉國乞降,關外諸蠻族無不為我奉軍風姿而側目!」
「此戰乃是大慶立國之後,取得的對外戰爭最大戰果!」
「陛下大喜,朝堂震動,天下千萬慶人無不彈冠相賀。」
眾人只覺得熱血沸騰,胸中仿佛有一腔烈火,讓人不吐不快。
卻看大慶諸多藩國,又有哪個能在短短立國不滿一年的情況下,取得如此大的戰果?
這就是團體凝聚力!
將奉國的榮耀和個人的榮辱綁定在一起,一榮俱榮。
李徹騎在馬上,能看清所有人的表情。
感覺自己所想要的效果達到了,他突然話鋒一轉:
「但是,朝堂諸公又豈會知道,為了贏得這一戰,我奉國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大慶又豈會知道,光是遼陽城下那一戰,我奉軍就有四千五百八十一名戰士,永遠長眠在那座城池!」
眾人紛紛低下腦袋,沉默著,緬懷著。
尤其是護國軍的將士,他們想到了死於守城的同僚,想到了從容赴死的同伴......
想到了那個夜晚,襲擊敵營的八百精騎中,逆向而行的那些英靈。
「他們會忘記,本王不會忘!」李徹聲音驟然變得高亢。
他伸手握住後面的紅布,然後用力一扯,那塊紅布緩緩滑落,露出了下面的真容。
眾將士屏氣凝神,死死盯著前方,幾乎忘記了呼吸。
那是一座高大的紀念碑,它的基座堅實,碑身光滑。
碑體上有一層鐵殼,上面密密麻麻地雕刻著無數名字——那些在戰爭中英勇犧牲的將士們的名字。
而在碑體的側面,鐫刻著李徹親手書寫的兩句話:
【但願朝陽常照我土】
【莫忘烈士鮮血滿地】
奉國官員情不自禁地念出了這兩行字,面露悽然、悲切之色。
李徹看向紀念碑,繼續說道:
「此碑是用陣亡將士的兵器熔鑄而成,用鮮血染紅的朱丹銘刻著八千九百六十個名字。」
「他們是本王自帝都出發後,為奉國犧牲的士兵。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本王都令人記錄在案。」
「他們的犧牲,本王沒有遺忘,以後也不會遺忘!」
隨著李徹的話,將士們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
他們強忍著不去挪動腳步,只能拼命地瞪大眼睛,試圖看清楚碑文上那一個個名字,找到曾經和自己並肩作戰的戰友。
廣場上的氣氛變得更加肅穆,百姓們有的捂住了嘴,有的開始低聲啜泣。
這些名字里,或許就有他們的兒子、丈夫、朋友。
李徹站在紀念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久久沒有起身。
然後,他抬起頭,用洪亮而沉重的聲音說道:
「本王真心希望,這些名字不要再增加了,這座碑不要再變高了。」
「然而,本王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奉國想要再關外生存,就要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
「只要有鬥爭,犧牲在所難免。」
李徹伸出手,拂過那一個個被鮮血染紅的血字。
「或許,未來這裡還會再豎起一座,兩座,甚至是十座紀念碑!」
「但本王不會遺忘,百姓不會遺忘,奉國不會遺忘!」
「但願朝陽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鮮血滿地!」
隨著李徹的話語,廣場上的人們紛紛低下頭,向這些英雄致以最深的敬意。
風似乎也感受到了這一刻的悲壯,輕輕地吹過,仿佛是在為這些英靈而低語。
李徹看向身後,那些生產建設兵團的士兵和百姓,緩緩道:
「今日是奉國再次啟程的日子,有四萬開拓者要離開這座朝陽城,去到荒野之中,開闢新的家園。」
「本王惟願諸位,一路順風,諸事順遂。」
「你們即將踏上的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你們將開拓新的疆土,為奉國贏得榮耀和尊嚴。」
「記住,你們不是獨自一人,你們代表著奉國的希望,奉國的未來。」
「每一步你們都能走得堅定,每一次戰鬥你們都要全力以赴,每一位犧牲的英靈都會回到家鄉。」
「不必害怕,不必迷茫!因為你們的身後,是我們的家園,是我們的親人,是奉國!」
李徹拔出腰間佩劍,指向城外的天空:「出發吧,為了奉國!」
將士們聽了李徹的鼓舞,眼中閃爍著光芒,齊齊抬起手中的武器,敲向地面。
成排武器整齊地落下,戰士們發出了震天的吶喊聲:
「奉國萬歲!奉國萬歲!」
「殿下千歲!殿下千歲!」
那聲音在城池中迴蕩,久久不息。
四位團長向前走去,來到各自的隊伍前端,齊聲高喊:「出發!」
然後,他們策馬前行,隊伍整齊劃一,向著城外前進。
他們的身影逐漸消失在視野的盡頭,只留下了一片塵土和空蕩蕩的城門。
李徹身側的王羲正看著奉國旗幟消失在視野之中,有些羨慕地嘆了口氣。
李徹側目看去,笑著問道:「本王沒讓你去,心底不舒服了?」
王羲正連忙拱手道:「臣不敢,殿下不讓臣去,自然有殿下的謀劃。」
李徹微微點頭。
五個人之中,李徹最終還是選擇留下了王羲正。
不是他不夠優秀,恰恰相反,這些人當中李徹最看好的就是王羲正。
此子有顆赤子之心,雖然師從名儒,但思想卻不迂腐,是個做實事的人。
但正因為如此,他和其他四人相比,就顯得太過單純,情商也有些低。
這種人適合將一件事做到極致,而不是當一個統籌全局的統帥。
不過李徹也沒虧待他,讓他當了司農所的二把手,主管奉國農事。
以他的本事,日後肯定還會再提拔,主管司農所也未嘗不可。
放在古代那就是大司農,九卿之一,不可謂不位高權重。
「對了,可寫信給你那些師兄師弟了?」
王羲正還是桃源派的傳人,他的師兄師弟皆是農學人才,李徹早就垂涎已久。
這幾日的接觸下,兩人的關係也越來越好,李徹順理成章地提出了邀請桃源派來奉國的請求。
王羲正自是欣然接受,並且自告奮勇為李徹寫信邀請師兄弟。
「信已經送出去了,給了師傅一封,又給了大師兄一封。」王羲正回道。
「桃源派不受陛下重用,師兄們空有一身本領,想必得到殿下邀請後,必然會立刻踏上來奉國的路程。」
「如此甚好。」李徹微微頷首。
一派都是農學泰斗,實幹型人才,自己可是眼饞得很。
先寫信勸一勸吧,要是文的招數不好使,那自己也只能被迫用點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