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暮漢昭唐> 第221章 白月光為人妻,牛輔亡而諸將降

第221章 白月光為人妻,牛輔亡而諸將降

2025-01-02 10:42:39 作者: 周府
  第221章 白月光為人妻,牛輔亡而諸將降

  「邕拜謝君侯上表施救之恩!」

  年滿六旬的蔡邕頭髮已是半白,見到張虞遂拱手致謝。

  「不敢!」

  張虞側身避讓,將蔡邕迎入大帳,說道:「虞年少時,曾受公授學之恩,時至今日莫不敢忘。今能邀蔡公至晉陽暫居,虞榮幸至極。」

  蔡邕腿腳略有不便,緩步入大帳,說道:「邕受朝堂流放,為帶罪之身,日後若有叨擾,望君侯見諒。」

  「坐!」

  張虞邀蔡邕而坐,說道:「蔡公博學古今,為世之大儒。并州學風不盛,習俗粗獷。虞唯望蔡公至晉陽居住時,能為并州士民講經授學,以教化我三晉民風。」

  蔡邕拇須頜首,說道:「老夫雖年老體衰,但授經講學尚能為之。且教化百姓為儒者所為,邕不敢推辭。」

  頓了頓,蔡邕念及張冀,問道:「邕與令尊分別十餘年,今敢問令尊身體何如?」

  張虞笑道:「家父身體尚可,僅是年歲大了,腿腳愈發不便。今若知蔡公駕臨晉陽,必欣喜不已。」

  「哎!」

  蔡邕微嘆了口氣,說道:「昔十五年前,邕受朝廷流放,發配至朔方,途中幸蒙令尊出手護送。而至今時,某得君侯庇護,今又禮遇於我,張氏待老夫之恩,在下感激不盡。」

  「客氣了!」

  張虞沉吟了下,試探性問道:「我與蔡公之女年少相見,今不知情況如何?」

  蔡邕愣了下,思索說道:「某在江淮暫居時,承蒙羊氏照顧,故將長女許與泰山羊為妻,勞君侯掛念。」

  張虞眉頭微皺,白月光作為人妻,張虞有所意料,但嫁給羊則是出乎意料,不應該是嫁給衛仲道嗎?

  見張虞不語,蔡邕心裡掂量了下,說道:「承蒙君侯厚愛,僅可惜長女無福。」

  「試問蔡邕膝下幾女?」張虞問道。

  「兩女!」

  蔡邕說道:「昔小女年幼,流放朔方時,邕將其託付於他人暫養育。」

  張虞醒悟過來,感情自己原身見到的是蔡邕長女,而他先入為主,誤以為是蔡昭姬。

  「冒犯了!」張虞興致不高,說道。

  蔡邕沉吟幾許,說道:「小女昭姬尚在邕身側,其文采斐然,精通音律,去歲初嫁時,衛君病故。君侯若是有意,不妨見之。」

  張虞眉目微挑,蔡邕莫非在推銷的他女兒?

  張虞笑道:「待歸晉陽,若有機會,虞當登門拜會。」

  「善!」

  其實蔡邕推銷女兒倒不奇怪,蔡邕在江淮避難的十二年裡,他深受泰山羊氏的恩情,故在羊原配孔氏去世之後,便將長女貞姬許配於羊,作為其第二任妻子。

  當下天下混亂,蔡邕需要依靠張虞庇護,而今張虞似乎對他女兒感興趣,蔡邕樂於順水推舟,看自家女兒能否被張虞看上。畢竟他年羅已大,而自家女兒文是寡婦,蔡氏形勢大不如從前,能為諸侯妾,比為士族妻好很多。

  見時機差不多,蔡邕說道:「老夫有一事相求,不知君侯能否應下?」

  人家有意將女兒送給自己做妾,張虞自是笑容滿面,說道:「但說無妨!」


  「今漢室衰微,雒陽遭大火焚燒,東觀、章台典籍損毀者不少。老夫雖說不才,但亦知天下崩裂,驟難安之。故唯望君侯能資助老夫修著後史,將本朝之事以遺後世。」蔡邕懇請說道。

  西漢尚無成熟的史料記載體系,傳至東漢時期,便有了一套漸漸成熟的史官體系。東漢記載史料的機構為東觀閣,每隔數十年東漢都會讓負責大臣牽頭撰寫過往歷史,即《東觀漢紀》。

  東漢大規模修史有四次,第一次是以班固、陳宗、劉復等人修光武帝時期史書。後續兩次分別在安帝、桓帝時期,最後一次漢靈帝時期,由蔡邕、盧植、楊彪等人主持。

  修史為大規模的社會行為,因有前人三波的努力,蔡邕僅需要修著桓帝至靈帝之間的內容,以及中間值得留名的功臣武將。

  在歷史上,由於東漢之後的魏普南北朝,因戰亂頻繁之故,導致了《東觀漢紀》相繼遺失,故才有《後漢書》出現。

  張虞沉吟幾許,說道:「自班固修漢史以來,我朝史料由東觀閣所載。今天下大亂,東觀閣難以載史。蔡公欲修後史,以遺事跡於後人,虞安敢不願!」

  「況盧公今時猶在晉陽,君能與盧公同事,共修後史!」

  「多謝君侯!」蔡邕感激道。

  在張虞與蔡邕談事之際,郭圖卻腳步匆忙,打斷了二人的議事。

  「君侯,敵軍驚變,牛輔身亡,今向我軍乞降!」郭圖面容欣喜,問道。

  蔡邕識趣起身,說道:「君侯有軍務需理,老夫先行退下。」

  張虞從椅上起身送行,說道:「蔡公可先趕往晉陽,我已讓人等候。」

  「君侯費心了!」蔡邕說道。

  待蔡邕離開,張虞問道:「怎麼回事?」

  「昨夜,牛輔與部將胡赤兒棄軍而逃,途中胡赤兒斬殺牛輔,今胡赤兒、董承等將率部投效我軍。」郭圖說道。

  張虞皺了下眉,問道:「胡赤兒為何誅殺牛輔?」

  郭圖沉吟少許,說道:「據斥候探查,牛輔昨夜帶金銀出逃,或許是胡赤兒貪圖牛輔錢財,故將其謀害。」

  張虞冷哼了聲,說道:「貪財而忘義,今時降之,日後亦會反叛!」

  郭圖說道:「牛輔為賊人,部下將其斬首,乃為國除賊。今胡赤兒率兵歸降,望君侯以大事為重,慎重安置胡赤兒!」

  張虞沉吟少許,說道:「牛輔敗亡,其部兵馬雖說歸降,但其數超萬人,若招撫不當,恐會另生變故。」

  郭圖說道:「以圖之見,今下可先讓徐晃、楊奉、韓暹三位將軍為先鋒,先行招撫牛輔各部兵馬。待大事已定之時,君侯可再揀選諸部兵馬。」

  「公則所言有理!」

  張虞不假思索,說道:「召集諸將出兵,今以徐晃、楊奉為先鋒,安撫歸降諸部。」

  「諾!」

  出征河東,張虞本以為會有番硬仗要打,但沒想到牛輔手握萬餘兵馬,今膽怯而逃,暴死於胡赤兒之手,當真是虎頭蛇尾。

  而從事實情況來說,李催、郭、張濟等將聽從賈謝的建議,無疑是個正確的選擇,率軍死命搏鬥一場,或有機會得生。然若棄軍而走,他們的下場大概率與牛輔一樣,不是被部下所殺,便是被地方豪強、亭長所害。


  張虞率兵至安邑時,經由徐晃、楊奉二人的安撫,牛輔帳下諸將倒沒發生亂動,而是恭恭敬敬前去拜見張虞。

  「末將董承、胡赤兒、王方拜見君侯!」

  三將領著下屬將校,出城行單膝跪拜之禮,以迎接張虞。

  「諸位請起!」

  觀眾人所為恭敬,張虞下馬扶起眾人,安撫說道:「今牛輔身亡,諸卿能識勢歸降,虞歡喜不已。即日起,諸君過往之事,虞既往不咎,諸君官爵不改,且各部兵馬仍由諸君統率!」

  「多謝君侯!」

  「君侯萬歲!」

  聞言,歸降眾人無不欣喜,相比王允的赦兵而不赦將的操作,張虞所行的安撫之事,無疑是讓他們吃下了個定心丸。

  就實際情況而言,張虞其實也不想全盤接受牛輔舊部,僅是牛輔舊部兵馬太多,短時間內張虞難以做出太多改變。今先繼續維持諸將的利益,以確保歸降的兵馬不會受關西諸將蠱惑而輕易反叛。

  張虞聊了些場面話,便欲先拉攏官拜中郎將的董承,以來助穩住降兵。

  「我聞董將軍為孝仁皇后族人,可是如此?」張虞笑吟吟問道。

  「不假!」

  董承說道:「仆為孝仁皇后之侄,昔恨己受董卓蠱惑,坐視董卓作亂,故承懷討賊之心久矣。僅是屯兵在外,另有大將督視,難以討寇。今王公誅逆,董卓喪命;君侯南征,牛輔畏亡。承無所顧慮,故率兵歸漢。」

  張虞親切挽著董承手臂,說道:「漢室衰微,君為外戚,你我當協力共事。

  待關西叛軍消亡,虞當為上疏表君官爵。昔陛下年幼時,為孝仁皇后所撫養,今君當繼前人之志,輔佐陛下臨朝。」

  聽張虞有意為自己表高官,董承喜色浮上神情,說道:「蒙君侯厚愛,承當隨君侯共討關西叛軍。」

  「善!」

  張虞說道:「既然如此,勞董君平日多多安撫降兵,以免滋生動盪。」

  「諾!」

  張虞無意收服董承,作為歷史上衣帶詔的發起者,難說董承是否忠漢,但有一點值得確認,董承絕非安分之人,尤其是善於利用身份,暗聯他人。

  為了避免禍患,同時利用董承助他安撫軍心,張虞決意拔高董承的身份,待他迎奉天子之後,將會把董承扔出去。

  在張虞的安排下,牛輔所率的萬人兵馬倒無騷亂,並在徐晃、董承、楊奉、

  韓遙等人的安撫下,離營至張虞大軍附近下寨,兩寨並立,算是便於張虞大軍監督。

  降服牛輔降兵的同時,張虞念及雁門郡具有較高的獨立性,於是表雁門太守郭出任河東太守,由定襄太守鍾改任雁門太守,張遼以中郎將之職兼定襄太守。

  ps:晚上還有一章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