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水患波瀾
金秋九月,秋高氣爽,又到了農忙時節。
大太陽底下,軍屯的麥田裡,士卒們正在忙著割麥子。
韋齊物和謝道虞兩人一左一右的站在劉絳兩側,看著劉使君拿著一堆稻草在研究如何打草鞋。
一個會編草鞋的士卒在旁邊戰戰兢兢的指導,這鞋該怎麼打..:
韋齊物有些迷惑,劉使君雖然說早年日子過的不好,但如今整個南朝也沒幾個比他有錢的,這怎麼還學上打上草鞋了?劉氏一族某種血脈覺醒了?
當然這話他是不敢明著說的。
至於謝道虞則眺望著遠處的還沒收割的麥田,算計著還需要多少天能把麥子收完,以及今年的軍屯能產出多少糧食來。
「也不是很難...額...也不是很容易...」
「使君這是學得快了,我當初一開始編還沒使君編得快..:」
一旁的技術人員恭維道。
劉絳則笑了笑,「行了,不用硬夸,術業有專攻。這玩意兒...行了,你回去吧。」
「諾,小的告退。」
會打草鞋的士卒鬆了一口氣,趕緊回去隊伍裡面去割麥子了。跟劉使君這種大官在一起,心裡太慌了。還是割麥子踏實。
回到隊伍裡面,同隊的士卒全都非常好奇,使君怎麼樣?好相處不?
一旁的隊正喝道:「使君也是你們能議論的,趕緊幹活去。」
教了刺史劉將軍打了半個多時辰草鞋的士卒李舍犬其實很想告訴這幫同僚,劉使君脾氣很好,
跟他學了大半個時辰的變草鞋,耐心可真好...
把自己編好,但是不太成樣子的草鞋別在後腰的皮帶上,劉將站起身來,望著遠處正在收割的人群道:「要是都是大晴天,還得幾日能收割完?」
「三五日吧。」劉殷賜回道。
劉絳聞言點了點頭,又張望了幾眼之後轉身道:「走了,回城。」
整個淮河沿岸的今年的收成都不錯,算是風調雨順,沒有旱災,也沒有水災。
李煦治下的湘州也不錯,只有蕭恪剛接手的江州不太好,多數水患,許多郡縣的稻田都被淹沒了,絕收了不少。不過江州那地方還算富庶,撐得住。
至於北面的黃河,嗯發了水了...等待北趙的應該是一場不會小於十萬人規模的民變。
鍾離自劉絳就任之後,豫州治,變成了楚州治,並且因為北伐了一場,淮北也恢復了不少生機。
原本因為戰亂而荒蕪的農田重新耕種,原本只有五六戶的楚州,現在已經將近十萬戶了。
這多出來的人,有一部分是此前的隱戶,有一部分則是北伐的時候遷過來的。
總而言之,欣欣向榮,生機勃勃。
他這個刺史其實也沒幹太多工作,就是打擊豪強,嚴刑峻法,剿滅盜賊,減少勞役..,
除了這些就是練兵,練兵,練兵。主要精力都在軍事上。
淮南右營已經初步具備精銳的模樣,老部隊因為有些時日沒關注,反倒有些懶散。抓了一段時間的作風和紀律,才有眼看。
一回到刺史府,長史衛仲升立即拿過來一封尚書台發來的公文,讓鍾離調撥一些草料和雜豆給合州。
劉絳本來還有些納悶,不是合州又沒遭災,幹嘛給他們調撥草料和雜豆?
「使君忘了現在合州刺史是誰了?」
劉絳這才恍然大悟道:「段屈直...我竟然忘了這件事了...
合州刺史段屈直,太尉、趙王段千士的兒子,段千士作為南來歸附的北朝宗室,待遇和名位都給到最高級了,目前在建郵,雖然沒有實權,李如願也是經常找他參與討論軍事。
而他南下歸附可不是就他們爺倆來的,還有上萬兵馬。光騎兵就有兩千五百餘,步卒八千人。
這可是騎兵啊!南朝最缺的騎兵。
帶著上萬兵馬歸附,還有一支騎兵。劉絳是非常理解他們爺倆為什麼有這麼高的待遇,那是人家應該得的。
合州的倒是能養得起他的一萬兵,但是大批戰馬需要的草料非常多。
也不能光餵草料,還得餵點豆類,不然馬不上。
每年農戶繳納稅賦,除了主糧小麥、水稻之外,雜豆也是可以的。
畢竟有些坡地種不了小麥和稻子,只能種些雜豆。尚書台發文應該就是合肥那邊雜豆的儲備不夠他餵馬的..:
劉絳看著中書的調令,又眼饞人家的騎兵了。你養不起那麼多馬給我啊...
沒的說,草料和雜豆本來就有富裕,又有中樞的行文,該給撥付就撥付吧。
兩萬斛雜豆和大量的草料裝船順著淮水往上游去,再經肥水運往合州。
同時他還是十分不要臉的寫了封書信給合州刺史段屈直,問對方能否給他一百匹戰馬,他也不白要,花錢買。不要錢給糧食,布匹都行。
段屈直看見這書信之後,命人給他送了兩匹上等良駒,但對他提出要買馬的事情婉拒了。
劉絳收到則書信之後也沒生氣,因為他也明白,對方這是不好開這個口子,要是賣給他馬,別人買是不是也要賣?所以這個口子,他就不能開。畢竟這些騎兵,是人家段家父子安身立命的本錢。
到了十月,秋收基本完成,而北方也傳來了消息,因為大河決口,兗州和青州遭遇了水災。
水災過去之後,民亂也開始了。
青州,兗州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齊郡人張通儒、王道之,濟北郡人崔白昊,東郡人李法曾,
楊曜...各自舉起義旗,反趙。
面對這樣的局面,徐州刺史李峻都不好意思不摻和一手,直接出兵琅琊,一如勢如劈竹。
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琅琊全境。
劉絳這邊也加緊備戰。隨時等候朝堂的決策。
洛陽的段法興因此也是感覺到焦頭爛額,真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西北的平亂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靠著一萬三千餘精銳騎兵加上關西的駐軍,以遠低於上次平亂的成本解決了大問題,但要防止局勢反彈,張善均等人還不能撤。
好在他這次調集的只是萬餘精銳,大規模的中外軍和鎮兵並沒有動用,對於南朝的趁火打劫段法興完全沒覺得有什麼不對,換他也得這麼幹。到了嘴邊的肉不吃?
但亂還是要平的,以征南大將軍段法居為討逆大都督,率統率大軍平亂。
為了避免段法居走後許昌空虛,段法居又把左領軍將軍段元傑調往許昌坐鎮,防備南楚可能發動的攻勢。
建鄴的李如願也得知青、兗二州遍地義軍,同樣也得知了李峻乘亂出兵拿下了琅琊全郡和泰山大部,他立即給李峻去信,叫他不要貪功冒進。
同時給楚州去信,讓劉絳整軍備戰,隨時支援徐州。
機會是很好的機會,但奈何上半年剛打過大仗,眼下不適合大動干戈。
要是這場動亂,早半年發生,大軍還沒撤回來,那該多好啊。可事已至此,現在想這些沒什麼用。
徐州刺史李峻在接到父親的書信之後,也是沒有當回事。
要是劉絳在他這個位置上,絕不敢亂來,肯定是義父說什麼是什麼。甚至沒有軍令他都不會出兵。
但他不一樣,人家是親兒子,做事肯定不會畏首畏尾。
李峻派人聯繫了青州兗州的義軍,告訴對方,只要能打通運輸線,糧食,裝備,官職,全都給。
翻譯成現代漢語就一句話,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