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鼙鼓揭天破宋來> 第306章 306.要賺細水長流錢

第306章 306.要賺細水長流錢

2024-12-11 11:11:28 作者: 穢多非人
  第306章 306.要賺細水長流錢

  譬如什麼?

  譬如帶宋的官吏和其他各朝各代都絕大不同,非常喜歡跨省辦案,尤其是跨省辦經濟案。那種有經濟糾紛,遺產糾紛,債務糾紛的,全都是帶宋地方官最愛的差事。

  正經盤剝老百姓已經剝不出幾個大子兒了,那麼用《大明1566》里譚綸的說法,歷來國庫虧空,要麼打百姓的主意,要麼打商人的主意。現在百姓已經徵稅到七十年後了,都成窮鬼了,那只能打商人富戶的主意。

  尤其是那種沒有官身,或者只是捐了一個冠帶在身上,家中無人任有差遣的富戶。已經成為了全國各地衙門瞪大了眼睛,十二個時辰找錯漏的肥肉。

  最簡單的,比如本地商戶和外地商人有商業糾紛。地方官吏會立刻發動十分的主觀能動性,千里派員「飛索」,以大公無私的「推排」之術,來詳細掌握外地商戶的各類資產,並迅速進行凍結和查封,保證資產不流失。

  之後有問題那就談問題,沒問題那就硬拖著。你富戶商人拖得起,那我就陪你拖。拖不起就來談,想要解封三七分帳,官府七,商戶三。

  眼熟吧,帶宋現在就是這麼辦的。

  有些地方官府,甚至完全不考慮什麼地方民生要事,所有的精力和人手,都安在飛索之上。只要能夠索到一家家產萬貫的富戶,今年立刻就能過個肥年。

  至於朝廷的賦稅,那是千年不賴,萬年不還的。湊合著應付唄,越是到這種時候,臨安越是管不到地方上的事務。

  除了兩浙以外,三年的賦稅,解送到臨安才四千萬,像話嘛?按照朝廷的規制,正賦全國二百萬,另外還有經制錢、總制錢、樁封錢和柔米和買本錢。

  正賦就是每畝三十或者二十征一的田賦,極輕,全國核定總收入一般就二百萬。經制錢和總制錢就是因為連年戰亂而增添出來的雜項,如今已經變成了正項,每年在一千三百萬以上。

  樁封錢起始於趙大趙二積蓄金錢,攻打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專項經費。類似於明代的遼餉,這會兒也成了正項。

  至於柔米本錢,換個差不多的現代的說法,叫做社保。朝廷先替大伙兒存著一筆錢,等發生了災荒,用這筆錢來給大伙兒買米賑災。

  哼哼,好就好在他想法好·——·

  每年這些錢加起來就應該超過二千四百萬,加上鹽稅一千萬,茶稅三百萬,酒、醋、藥、鉛等專營收入。朝廷的年收入正常應該有五千二百萬朝上。

  實際上嘛,哈哈,各地的拖欠,每路都超過百萬千萬,連素稱富庶的浙西都積欠了超過六百萬。至於廣東福建,更是積欠千方以上。

  即便如此,各地的官府仍舊號稱號然,全無半點積蓄。

  可不就只能夠靠到處去飛索外地的富戶來進行辦公經費和個人薪俸的籌集,張巡如果能夠利用手裡的強權,干那麼一票,全國飛索。

  不敢說幾千萬吧,短時間內弄個五百萬八百萬的,絕對不是什麼難事。

  反正富戶的錢是吧,你要說那些小地主小富農,靠著節衣縮食厲行節儉才積攢了百十畝地,有個千貫的身家。那弄起來還有點說不過去,況且地方上的衙前役,還需要這些小富農來承擔。

  那些家產上萬貫的大商人,賺得每一文錢,保證都流著老百姓的血汗。最典型的就是《多收了三五斗》里的那些米商,把他們全家都殺了,也沒啥問題。


  「噴噴噴—..」張巡不由得重新打量起葉李。

  要說張巡有什麼先入為主的觀念,覺得葉李先天就是壞的,那純屬開玩笑。別人不知道,張巡自己難道不知道?

  蒙古太君還沒來,張巡就打定了投降的主意。

  真要是比一比,張巡比葉李還「貳」呢。所以現在張巡辦事用人,都是論跡不論心的。只要你沒降元,那你就是帶忠臣,就可以用。

  比如正在張巡魔下的瞿霆發,歷史上在鶴沙場聚集鹽工亭戶,伯顏一來,立刻降附。那可是做到了堂堂的元·兩浙鹽運副使的,帶元的國史院編修給他寫得墓志銘,兩浙廉訪使給他寫得傳,元仁宗專門下旨褒揚的漢官。

  本位面他沒降元,既有才學那就用。

  「怎滴節帥不動心?」葉李在漳州流放十幾年,就差龍場悟道了,許多事情看得非常明白。

  「動心是動心的,不過這種錢,不賺也罷。」張巡也不裝什麼清高,錢誰不喜歡?可張巡喜歡的是細水長流的錢。

  要那種能夠穩定供應,持續而來的錢。而不是靠什麼飛索的本事,到其他路分去搶,去奪,去剝。就算搶了一千萬回來,應付掉一年的開支,明年咋辦?

  或許換個人來,那就明年的事明年再說了。可張巡現在考慮事情的眼光,是以二十年或三十年為界限的。張巡活著的時候得好好辦,死了那就算求,下去了就和臣構算總帳,反正你張二爺爺沒給你臣構老趙家丟人。

  「哦~~」張巡不裝逼的樣子,反而令葉李稍稍驚訝了起來。

  他在外頭聽說的張巡,名聲各有不同,正面的有,負面的也有。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張巡居然還沾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呢。

  「葉縣尉既然洞悉地方之弊,難道不得緩解之方?」張巡從主榻上離座,坐到了葉李的對面。

  稱呼也從吹吹捧捧才用的縣尉美稱「梅尉」,換成了平鋪直敘的葉縣尉。還是那句話,這年頭,能夠看清楚地方上弊病的人不多,先前在臨安的老黃頭就屬難能可貴的一個。

  他們能夠看清楚地方的弊病,雖然沒有完美的解決辦法,但是有想要去緩解,甚至是改變的行動力和想法。

  在如此混亂且令人迷茫的年代,能夠做到這一步,就堪稱「良吏」。

  眼前的葉李,既然能夠看明白地方的情形,那就已經是一個可用之才了。如果他還能相應的提出建議,那真就是能員咯。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