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393.來得正好打野戰
能打野戰自然好,張巡便開始分率人馬,預備一面堵金堂雲頂城,一面攻懷安軍所來之人馬。
另外咱們張二面子大啊,拉了楊邦憲和田景賢的六千土兵來助陣。當然現在就剩下五千多土兵了,
打嘉定死傷了一些。
萬壽不是跑路了嘛。
請二位土官掩護俺的後路,他萬壽因為在宋軍這邊掛了號,是一定要殺的,所以只能一條道走到黑,跟著帶元干到底啦。
雖然預估他可能跑路去德陽或者綿州,但也不能全然對他放心。觀其模樣,真是個良將,或許會催督軍士,前來夾擊張巡呢?
野戰張巡當然不怕和萬壽打一打,主要是怕他在攻打雲頂城的時候,突然從後面鑽出來,這龍泉山張巡還沒法完全摸透,汪良臣布撒在山裡游弋的人馬,一直在和哨探附近情形的宋軍探馬交鋒。
互相殺對方的哨探,這也算是非常固定的打仗流程了。將師們都希望自己擁有更加寬廣和清楚的視野,哨探就是將帥們的眼睛。對面可不就得使勁殺嘛,能理解的。
本著萬全之議,讓二位土官盯住後路,張巡便可放心的攻打雲頂城和迎擊楊文安啦。
誰叫咱張二哥哥面子大,兵還足呢。人多欺負你人少,這可以選擇的戰術手段,那就多得多。
開干!
其實張巡想的一點兒不錯,萬壽從嘉定跑路,過眉州和成都都不入。汪良臣和李德輝知道他已經上了宋家的殺頭清單,倒也想接納他進雲頂城抵抗。可惜雲頂城安置不下萬壽和數千新附漢軍,正好這會兒楊文安來了,說出了那個前後夾擊的方略。
聽取了這個方略的萬壽也表示認可同意,但他給出的策略是他去打成都張巡的後營糧道。現在西川野外的糧谷都被汪李二人掠進了雲頂城,張巡的糧道全靠後方支應。
那麼完全可以讓楊文安來背後偷襲張巡,而萬壽趁著張巡主力被元軍主力牽制的好時機,去打成都。
成都那邊城垣頹壞,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還是萬壽當初率領宋軍打爛的,到現在也沒有修補。
如此憑萬壽手裡這小几千人,斷一個糧道應該沒有啥問題。
到時候張巡被西川元軍主力牽制,而糧道又斷絕了。哪怕不說全軍覆沒,至少倉皇退走總是要的吧。
如此,西川得保,帶元還有和張巡繼續拉扯的時間空間。
而且張巡一走,嘉定、敘州、瀘州之類需要後方接濟支援的州縣,張巡肯定也會放棄,雙方之間就又有了戰略縱深。從容恢復經營,未嘗沒有再起的機會。
於是元軍就按照這個計劃,開始迎接張巡的進攻。
進攻金堂雲頂城,張巡沒有下死力,主打一個熱鬧。裹陽炮沒辦法推到山上,但是霹靂炮可以像拼裝積木一樣抬到山上,但凡有個幾平米的平地,便能夠組裝起來往城裡面砸。
那還等什麼呢?直接拼上四部,帶上炮彈就往城上沖。因為這些石殼或者鐵皮殼的炮彈砸在城牆上完全沒用,所以一律換成了「霰彈」。
就是在裡面裝上那種銅錢大小的瓷片或者鐵片,再裝藥投擲到城上和城內去,但凡炸開之後能夠擊中一個元軍,這一炮就不虧。
因為斬首一級得給宋軍士兵賞錢五十貫,簡單換算,也知道大炮更實惠。
里啪啦的往城上砸啊,也虧霹靂炮作為小型牽拉式投石機,能夠勉強算是曲射,打上城頭,
換個別的器械來,只能看著雲頂城嘆氣。
另外張巡也喝令砍伐樹木,蒙牛皮拼裝大盾。山道上無法推動盾車,那就命熟券軍扛大盾在前,生券勇敢在後操神臂弩抑或是強弓射擊。
總之要做出一副全力攻城,殺傷城頭有生力量的姿態,好教懷安軍城內的楊文安出來。
一連「猛攻」了二日,奇了,雲頂城怎麼不呼叫援軍?難道一定要宋軍豁出命去,扛著雲梯登城,才能讓城裡著急?
按理說,慈不掌兵,為了裝的像,死傷幾百士兵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張巡覺得能少死人還是少死人,畢竟魔下將士都把張巡當好爸爸,那咱們就不能輕擲。
當然啦,如果城裡實在騙不過去,死傷幾百人去蟻附或者雲梯攻城,也是可以接受的。
打到下午,收兵回營,元軍彷佛真的準備縮在烏龜殼裡面一動不動了。張巡便問諸將,是不是咱們太看得起西川元軍了?元軍真的準備縮在兩個烏龜殼裡面,拖到張巡打不動?
王安節和姜才面面相,因為一時間還真拿不太準。正議著呢,外頭哨探衝進來稟報,說是龍泉山裡面情勢不對,好幾垛哨探都沒有按照約定時間回來,大概率是要出事。
萬壽來了!
諸將包括張巡立刻想到,這也是在預料之內。原來城裡面的人是在等萬壽反殺過來,再行搏戰。
不要怕,後道大路上有土兵五千餘人防守,就算萬壽殺來了,也能夠擋住。先前在打嘉定城的時候,張巡看出來了,土兵還是很有幾分戰鬥力的。
他們生活在窮山惡水之中,與天斗與地斗,輕生好死,打仗頗有幾分不要命的感覺。立起大槍來,頗為可觀。
難怪先帝為雄威軍賜「御前」號,就是人數太少,要是能拉個兩三萬出來,甚至能夠直接作為一路主力了。
不過就播州、思州那農業生產水平,攏共養活了幾十萬人,拉兩萬人出來,耕梯田的壯丁恐怕都要短缺。
既然萬壽來了,那就要防備雲頂城可能和萬壽夾擊咱們。張巡立刻命令王安節所部警戒,
前出到雲頂城東門方向,就這個東門能夠稍微大規模的進出人。北門的上山路攏共兩米寬,只能當輔助通道。
諸軍準備停當,張巡又命姜才點選二三千騎,作為土兵的後繼。咱們這可沒有賣隊友的說法,
該協助還是要協助的。幫著把萬壽給打崩盤,也省一樁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