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利益聯盟
殿中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王曾的這番話震驚的當場說不出話來。
就當他們以為,官家一定會對這番話讚賞有加的時候,讓人再次出乎意料的是,官家對此,卻並未予以置評,只是道,
「既然樞密院和王僕射都反對這份名單,那中書便將此名單拿回去,再重新擬定一份吧。」
「今日諸事繁雜,大家都辛苦了,告退吧!」
於是,在眾人的疑惑當中,這場朝議就這麼匆匆落幕。
回到了中書當中,按照道理而言,本該是繼續復盤一下朝議,然後再商議一下這份賞賜名單到底應該如何修改。
畢竟,官家到了最後,還是將這個差事重新發回了中書來辦。
然而,就在眾人等著王欽若主持政事堂會議的時候,這位王首相卻只是擺了擺手,道。
「今日大家都累了,有事明日再議吧。』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第二日,王相公告假了,第三日又告假,等到第四日,宮中遣使存問,然後帶回了一份王相公的致仕札子。
「李相公,你看看這個———·
正午時分剛過,呂夷簡拿著剛剛送到中書的消息,匆匆來到了李迪的公房當中。
不過,和他預想的不大一樣的是,李迪面對王欽若要致仕的消息,卻並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
「王曾回京,一切已成定局,大相公這是不想再繼續沾惹是非了。」
嘆了口氣,李迪的語氣當中,一副早有預料的樣子。
其實這也不難猜。
王欽若這個人,說到底也並非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為了信念奮不顧身的人。
這一點,從他過往行事作風便可看出來。
不管他此前的一系列舉動,是希望在致仕之前最後為大宋盡一份力,還是想要博得一個好名聲,其實都不過是錦上添花之舉罷了。
一旦面臨強大的壓力,或者說有可能影響到自己致仕後的利益,以王相公的性格,妥協是必然的。
如今,蔡齊明擺著已經沒有可能再入中書,王欽若也去意已決,換句話說,
中書的鬥爭,對他來說,已經沒有關係了。
之所以會默許這個名單呈上,一方面是因為李迪力主,王欽若懶得跟他爭執,另一方面,也是順水推舟,看能不能為自己最後撈上一點好處。
既然事不可為,那麼,自然是走的越快越好。
有張耆在之前打樣,王欽若走起這套流程來,簡直不要太熟。
第一步,先告假,然後宮中遣使存問。
第二步,遞辭呈,再次等宮中遣使存問。
第三步,強撐『病體』進宮遞辭呈,得到皇帝的褒獎賞賜若干,回府繼續等宮中遣使存問。
最後一步,第三次遞上辭呈,哀求皇帝賜骸骨,然後在皇帝的殷切挽留當中,最後一次加官進爵,致仕歸鄉。
麻煩了些,但是,作為宰相,而且是平安退休的宰相,這樣的尊榮是該當的。
但不管步驟有多少,對於王欽若來說,從他告假的那一天起,朝中的這些爭鬥,就和他沒有關係了。
呂夷簡也明白這個道理,於是,他沉默片刻,問道。
「大相公告病,接下來一段時日內,中書怕是需得李相公主持了。」
「當下最緊要之事,其實還是這份名單,您看—————
王欽若退隱,其實早就是眾人心知肚明的事,只是不能確定時間而已,
這位大相公選擇這個時機,就像李迪說的一樣,是不想再繼續沾染是非。
而這個所謂是非,其實就是賜爵的這份名單·
事實上,打從被敲打過之後,呂夷簡就明白,王曾回京已經是無法阻止的事了。
但是,若要讓呂夷簡就這麼什麼都不做,也不太行。
倒不是他非要跟王曾對著幹,而是作為此前的政治盟友,如今關係破裂的半個政敵,對於王曾的脾氣,呂夷簡是非常清楚的。
此人的性情,說好聽了叫愛恨分明,說不好聽了就是喜歡記仇,雖然說,不會像丁謂那樣以權謀私,伺機報復,但是,有這樣一個頂頭上司,呂夷簡之後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就是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對於呂夷簡來說,王曾的到來,意味著中書政治環境的徹底改變。
此前,他暗中給王曾使絆子,試圖阻止他進京,結果被官家給暗中敲打了一番,說明這是一條紅線。
但是,光是知道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
呂夷簡不能,也不會在王曾的手下坐以待斃,所以,鬥爭是必然的。
那麼,鬥爭到何種程度,可以動用什麼手段,這都是需要不斷摸索的。
呂夷簡相信,官家也不會無底線的偏袒王曾,否則的話,老呂就算是再貪戀仕途,怕不是也要選擇暫避鋒芒,想法子遠離朝堂一段時間了。
所以事實上,就如王曾猜測的一樣,這次的賞賜事件,其實就是在給王曾一個下馬威。
只不過,這次的主事者不是呂夷簡,而是李迪。
「這個燙手山芋,終究還是到了自己的手上。」
李迪微微嘆了口氣,神色也頗有幾分複雜。
他和呂夷簡一樣,都不希望王曾回京,畢竟,這意味著,自己做了這麼多年的次相,還是要繼續做下去,需要再次錯失位極人臣的地位。
中書和其他的地方不同,雖有上下之分,但也時時刻刻由各方勢力維持著平衡。
李迪自然是不想,被一個後來者給壓過,所以,對於他來說,這也是一次鞏固自己在中書話語權的機會。
如果說,王曾剛剛進京,就得罪了中書諸臣,那麼,之後中書當中,他的話語權必然會更重。
所以,二人默契的再次聯手,李迪出面,呂夷簡在背後出謀劃策,便有了這次的事件。
應該說,對於王曾會如何應對此事,李迪和呂夷簡都曾經提前考慮過。
但即便如此,王曾過分鮮明的立場,還是讓他們感到十分意外,同時,也算是弄巧成拙,給自己出了個難題。
現在的狀況是,王曾亮明了態度,而且,是和中書完全兩個極端的鮮明態度。
這種情況下,中書要是按照他的方案做出修改,那麼,這個下馬威,就反過來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這位新王相公還沒進中書呢,就壓得他們俯首聽命,真進了中書,他們還不得指哪打哪?
那麼,如果硬頂著不改呢?
肯定也不行,皇帝都發話了,不改的話,那就是跟皇帝對抗了。
那要不,折中一下?
「坦夫,你覺得官家這次,到底是什麼想法?」
李迪心中的念頭翻動著,片刻之後,皺眉抬頭,還是對著呂夷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