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了皇帝,本以為可以過上一些安穩日子了,但劉邦發現,還有不少事情等著他操心。國庫空虛、百業待興不說,就連臨時住的宮殿,也在戰火中燒得七零八落,急需修繕和新建。更為要命的是,那些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文官武將開始飛揚跋扈起來,在他面前表現得非常放肆。後宮裡面也是風起雲湧,自從將李夫人接進宮後,呂雉的吃醋勁兒越來越盛,這些都令劉邦非常煩惱。
這也難怪,劉邦搭建的班子好聽點是「布衣將相」,說不好聽點便是一群下三爛的貨色坐天下。在未出道之前,劉邦就是名副其實的當地地痞無賴,他的那幫弟兄更是好不到哪裡去,其中連襟樊噲是屠狗賣肉出身的,周勃是專門幫人家做紅白喜事的吹鼓手,蕭何是縣衙里的雜工,曹參是個看管犯人的獄卒,夏侯嬰是個幫人趕車的車夫······總之,都是一班粗人,平時就沒大沒小慣了,搭建班子後也不知收斂。
有一次,劉邦召集群臣商議如何對付匈奴,說好的六時開會,可到了八點大臣都還沒有到齊。更讓劉邦皺眉頭的是,有的大臣竟然穿著睡衣拖鞋上朝,有的蓬頭垢面連臉都沒有洗,樊噲更是誇張,滿口狗肉大蒜味,剛進來便打著嗝湊過來,差點沒將劉邦熏死。
好不容易等大家安靜下來,劉邦便問對付匈奴的計策。樊噲趁著隔夜的酒勁站出來拍打胸口說,皇上請給我十萬兵馬,定匈奴殺個片甲不留。蕭何、陳平則認為,打仗得花很多錢,現在天下剛安定,國庫空虛,難以支撐。周勃則說,要不咱們就在邊境上守著算了。
大夥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起來,誰也不服誰,最後爭得臉紅脖子粗,竟罵起娘來。蕭何氣不過,朝樊噲扔靴子,樊噲也不甘示弱,拔出寶劍拿桌子、柱子出氣。一時間,靴子、茶杯滿天飛,其他大臣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跟著起鬨叫好,殿上頓時亂成了一鍋粥,劉邦幾次出面制止,都未能控制場面。
「一班飯桶,滾,都給我滾!」劉邦氣得臉色鐵青,拍著案台大吼。
大夥一聽,說滾就滾,一鬨而散,只剩下劉邦在殿上嘆氣,皇帝當到這個份上,你說窩囊不窩囊?
正當劉邦垂頭喪氣的時候,他發現有一個人還呆在殿的一角,沒有離開。
「你怎麼還不滾?」劉邦認出他來,他叫叔孫通,便沒好氣地問。
「這班大臣太沒規矩了,陛下要想江山傳至萬代,必須有一套自己的禮制才行。如果陛下信得過在下,請讓我去找一些魯地的儒生,讓他們來和我的弟子們一道給您制定一套朝廷上使用的禮儀。」叔孫通回答道。
「會不會太複雜?」劉邦擔心地問。
「五帝用的音樂各不相同,三王用的禮儀也各有千秋。禮,是根據不同時代的人情世態所制定的一套規矩準繩。孔子所說的『夏朝、商朝、周朝的禮儀各有什麼增損,我是知道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的各朝的禮儀不一樣。我可以參照古代的禮法,吸收秦朝的一部分東西,來給陛下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禮制。」叔孫通回答道。
「既然如此,您試著辦吧,不過要簡便易學才行,要考慮我能夠做到。」劉邦說道。
這個叔孫通來頭不小,他曾是秦二世時期的博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生導師,後來因覺得秦二世荒唐,馬上要完蛋了,於是便帶著一班學生,轉投到項梁門下。再後來,他發覺項羽不可靠,便投靠了劉邦。平時叔孫通喜歡穿儒生的服裝,見劉邦討厭,便改穿短衣服,以討劉邦的歡心。在叔孫通投靠劉邦的時候,跟他一同前來的還有一百多弟子,但是他從不向劉邦推薦,反而專門給劉邦推薦了一些土匪強盜。
他的弟子不解,便在背後罵他:「跟了他這麼多年,可他從不推薦咱們,專門去推薦那些大壞蛋,真不知道這是什麼道理!」
叔孫通聽說後,便問手下的弟子:「你們會使槍嗎?」
眾人都說不會。
「你們敢殺人嗎?」他接著問。
眾人搖頭連說不敢。
「現在是打仗時期,用的都是打仗的人才,等將來天下安定再推薦你們不遲。」叔孫通說道。
既然劉邦同意自己制禮,叔孫通覺得是時候好好表現一番了,於是他從山東曲阜孔子的老家招來三十多個儒生,又配上自己的學生,開始演示朝會禮儀。他在地上畫好了線,紮上稻草人,演示如何鞠躬行禮、進退秩序,總之有模有樣的。演練一個多月,叔孫通覺得差不多了,便對劉邦說道:「陛下您可以去看看了。」
劉邦到那兒看著儒生們演練了一遍,覺得非常滿意,便下令群臣按照叔孫通的辦法進行排練、演習,準備在長樂宮建成後正式啟用這套禮制。由於下了旨令,那群布衣將相大老粗們不敢違抗,只好跟著滿頭大汗地演練,沒過多久便學會了。
長樂宮建成後,各地的諸侯和大臣們都按照新禮制參加朝會,先是敲鐘奏樂、鑼鼓喧天,然後大臣們穿上正裝,規規矩矩的排成兩隊,文東武西,高官在前,卑職在後。聽到召喚後,低著頭貓著腰,大氣都不敢出。走到離劉邦老遠的位置,叔孫通發出指令,大夥齊刷刷作揖鞠躬跪倒磕頭,並一個個按著爵位的高低依次起身給劉邦祝酒。等到酒過九巡,謁者傳出命令說:「停止。」如有哪個不合禮法,負責糾察的御史便立即將他拉出去。整個朝會從始至終,沒有一個人敢喧譁失禮。
朝會結束後,劉邦心滿意足地感嘆說:「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當皇帝的尊貴了!」於是立即提升叔孫通作了太常,並賜給他五百斤黃金。
原文在六#9@書/吧看!
見機會來了,叔孫通連忙對劉邦說道:「我的這些弟子已跟我多年,是他們和我一起制定這套禮儀的,請陛下也一起賞賜他們吧!」
劉邦正在興頭上,欣然同意了他的請求,任命那些人都當了郎官。叔孫通出宮後,把劉邦賞給他的那五百斤黃金都分給了那班弟子。弟子們這時才明白老師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