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

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

2025-01-06 14:08:46 作者: 落花時節不見君
  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

  「主公,那人便是黃巾前部渠帥黃邵。」

  軍陣中有識得黃邵的將帥,向劉備匯報。

  劉備將手搭在眉間,遙望黃邵的軍陣。

  黃巾軍最大的特點就是裝備差,訓練少,組織混亂。

  今日觀之,果真土雞瓦犬也。

  這些黃巾軍士,大多著粗布麻衣,只有極少數副將著有皮甲。

  剩下的大多手持槍棒、鋤頭,樹枝。

  站隊紊亂,全無紀律可言。

  李翊催馬上前,謂劉備道:

  「這些黃巾賊早在跟隨張角時,尚能憑藉信念為戰。」

  「如今張角身死多年,黃巾賊作戰現在只能靠一時血勇。」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且按計劃行事,任其衝殺。」

  「待其士氣潰散之後,然後可以擊敵。」

  劉備從其言,命軍士排開陣勢。

  又暗使五百蹶張士,三百弓箭手伏於身後,只待敵軍來攻。

  黃邵出陣,觀劉備兵少,又不派軍士主動來攻。

  便欲揮師掩殺過去。

  副將提議道:

  「劉備慣於用兵,今雖我眾敵寡,但卻不及徐州兵銳。」

  「不妨先佯攻一陣,以探虛實。」

  黃邵欣榮同意,當即命這名副將率兵去攻打劉備前部。

  副將領兵而去,頭裹黃巾,身披綠襖,手提鐵棒,引軍攻去。

  行無一箭之地,前排徐州軍士忽然退去。

  轉而走出來數百名手持強弓硬弩的蹶張士。

  弩箭弓矢混搭,列開陣來。

  劉備面不改色,拔劍在手,厲喝一聲:

  「放箭!」

  嗖嗖嗖!!

  隨著劉備的一聲令下,數百名嚴陣以待的蹶張士、弓箭手,拉動弓弦。

  一陣霹靂響動,不計其數的弩箭鋪天蓋地而來。

  眨眼功夫,便射倒一片黃巾軍士。

  那員副將見狀大驚,趕忙趴在馬背上,躲避箭矢。

  前排弓箭手剛剛射完,急忙退後。

  後排蹶張士前插上去,繼續射擊。

  一前一後,前仆後繼,井然有序。

  箭雨、弩矢一輪接著一輪。

  「啊……啊……」

  箭雨之下,無數黃巾軍士中招,發出陣陣慘叫。

  劉備也沒想到這蹶張士與弓箭手混搭起來,威力竟如此巨大。

  輕易便射住了黃邵的先鋒部隊,使之不能近身。

  「陳王有此蹶張士,也難怪能夠在陳國自保多年。」

  劉備發出一聲慨嘆,他麾下也有弩手,但都比不得陳王之支蹶張士精銳善射。

  待一輪又一輪箭雨下來,黃巾軍的先頭部隊已被射散了。


  徐晃抓准戰機,率軍長驅直入,沖向黃邵軍陣。

  那名黃巾副將倉促迎戰,對上徐晃,戰不三合,被徐晃一斧劈於馬下。

  劉備見此,急忙揮師掩殺過去。

  黃邵遮攔不住,棄軍士而走,望新陽方向去了。

  被捨棄的黃巾軍士似無頭蒼蠅般亂竄,很快便向劉備投降。

  劉備命人將這黃巾賊先暫時押解了,又盛讚徐晃之勇略。

  徐晃棄楊奉投劉備時,帶了本部百十人馬一同過來。

  這些軍士多為騎兵,因為河東是養馬的重地。

  徐晃從白波賊多年,在河東也有一批自己的騎兵部隊。

  劉備雖知徐晃是初次加入,急於立功表現自己。

  但非常長驅直入黃邵軍陣,大破其主力,徐晃及他所轄部隊的確是功不可沒。

  劉備又來檢閱徐晃部眾,打算一併犒賞了。

  卻發現這批跟隨徐晃,剛剛打贏了一場大勝仗的軍士,竟然表現的異常平靜。

  沒有絲毫的情緒波瀾。

  即便當劉備說出賞賜之物時,眾人依然很平靜。

  劉備乃知徐晃有治軍之能,讚嘆道:

  「公明所轄部眾,得意泰然,失意盎然。」

  「也難怪軍師此前常常誇讚公明治軍有周亞夫之風。」

  徐晃治軍能力確實很強,只是沒想到自己才剛剛進入,也未展現出多少治軍的才能。

  竟然被李翊給予了如此高的評價。

  還是大受感動的,急向李翊拱手一拜:

  「謝軍師賞識!」

  李翊笑著將他托起,道:

  「公明乃時之良將,今能棄暗投明。」

  「使君自當在徐州委將軍以重用。」

  不錯!

  劉備聞言,亦是馬上附和李翊,道:

  「我徐州不久前方招募了一批新銳。」

  「備已將三千新兵交予了高順將軍,令他訓練陷陣營。」

  「剩下三千人眾,尚無人訓練統領,正好交予公明。」

  漢末部曲大多為私家部曲,有很強的嫡系觀念。

  劉備這話的意思,顯然就是要將這三千新兵交給徐晃統領。

  直接給他一支部曲。

  此等恩德,令徐晃大受感動。

  不覺眼眶都紅了,但面上仍是強作鎮定,躬身一拜:

  「謝主公!」

  士為知己者死,劉備既然把這支新銳放心地交給徐晃訓練統領。

  那徐晃自然會竭盡全力,將他們訓練成一支可戰之師。

  五子良將之中,最擅長練兵的就是于禁和徐晃。

  徐晃的治軍風格和于禁也非常像,都極為嚴厲,而且內卷。

  怎麼個內卷法?

  那就是驅使將士玩命兒的幹活,不給你吃飯。


  原話叫,「追奔爭利,士不暇食。」

  即徐晃只管員工完成任務指標,不管你吃不吃得上飯。

  所以,在徐晃的軍營之中,士兵們編了一句順口溜來調侃徐晃。

  ——「不得餉,屬徐晃。」

  就是說兄弟們跟著你徐晃都吃不上飯。

  而徐晃聽說之後,卻只是淡然一笑,幽默地回應道:

  「跟著我吃不上飯?難道我砸爛了你們的飯碗了嗎?」

  徐晃雖然是嚴於律手下人,但也同樣嚴於律己。

  他生活中非常節儉,小心翼翼,兢兢業業。

  打仗的時候,都是先偵查清楚敵情。

  先做到不敗,然後再想辦法取勝。

  這也正應了《孫子兵法》里強調的,

  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戰後,士兵們打掃戰場,擄了不少裝備。

  劉備召諸將過來議事。

  「今黃邵新敗,逃回新陽。」

  「可乘勝追擊否?」

  李翊分析道:

  「黃巾軍打仗全憑一股血氣,士氣一潰,則軍心渙散。」

  「黃邵之前已經敗了一場,料新陽守軍,並無戰意。」

  「今可乘勝追擊,抓緊時間拿下新陽。」

  「否則若是遲了,則新陽財物就被黃邵等人帶走了。」

  他們此次來汝南掃蕩黃巾賊的目的,本就是為了發財致富的。

  搶錢搶糧才是正事,打黃巾只是捎帶手的事。

  那麼對於追擊黃巾軍的重點,自然是不能捨本逐末,忘卻正事。

  劉備採納李翊的建議,即命徐晃、趙云為先鋒,率軍攻打新陽。

  新陽何儀聞說黃邵敗了敗了,自料不是劉備敵手。

  打算棄了新陽,往南走。

  與劉辟等大部隊匯合一處。

  必須得發揮出黃巾軍的優勢,那就是利用山地地形,本土作戰,人數碾壓。

  至於新陽,他們本就是四處擄掠。

  哪裡豐收就搶哪裡,新陽已經被他們收刮的差不多了。

  劉備若是想要,給他便是。

  商議既定,何儀便與黃邵帶人收拾錢糧,打算打包帶走。

  由於輜重甚多,二人也不太敢拿太多東西。

  唯恐被劉備追上。

  只帶了金銀、絹布等值錢之物。

  至於鐵甲、槍劍等重物,通通不帶。

  未收拾許久,忽聞得劉備大軍已然打了過來。

  何儀驚嘆道:

  「劉大耳何來如此速耶?」

  遂放棄了一部分錢糧,只帶了少許部隊能拿的完,且不會過於拖慢行軍速度的東西。

  光速棄城而走。


  就這樣,新陽便落入了劉備手裡。

  但不錯李翊所料的是,新陽已經被擄掠一空。

  莫說人煙,便是雞犬之聲尚且不聞。

  「何儀、黃邵等黃巾眾走得急,必不能將新陽錢糧全數帶走。」

  「可命軍士探查,看其將剩下錢糧藏於何處。」

  李翊建議道。

  劉備當即派人四處查探,看看何儀等人有沒有剩下沒帶走的東西。

  果不其然,軍士們未過一炷香時間,便在城中搜出了大量好東西。

  刀、槍、劍、戟千餘把,盾牌四百來面。

  弓五百多張,羽箭多達萬餘支。

  士兵們將清點好的帳目清單交給李翊。

  李翊暗嘆城中既然有這麼多裝備,可何儀等眾卻沒有拿出來武裝手下士兵。

  估計也是想著拿來換取錢糧吧。

  到底是螻蟻之賊,烏合之眾耳。

  隨後,又有軍士來報。

  他們在城中還找到了五十來頭騾子,豬羊三百餘口。

  除此外,還有酒水千來壇,糧草八萬來斛。

  至於遺留下的金銀,布帛,換算成五銖錢,高達一千餘萬!

  李翊將帳目反覆確認之後,再交給劉備。

  劉備看了之後,大為吃驚。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一個小小的新陽,就能搜出如此巨財。」

  「這等賊眾,究竟搶了百姓多少?」

  這還是被何儀等人帶走了一部分的前提下,都有這麼多錢糧。

  也難怪曹操到潁川後,能把屯田事宜開展的如此順利。

  畢竟這玩意兒很燒錢,燒糧。

  但曹操在滅了潁川賊眾之後,不僅得到了大量錢糧,還得到了大量免費的勞動力。

  劉備現在有點兒能理解曹操的感受了。

  黃巾賊搶劫,畢竟是竭澤而漁,搜刮的是乾乾淨淨。

  在嘗到甜頭之後,劉備當然是希望繼續追擊,清繳黃巾賊。

  這些人實在是太肥了,自己不吃,遲早也要被曹操吃了。

  因為曹操已經把治所遷到了潁川,潁川也是挨著汝南的。

  他既然能把潁川黃巾賊掃滅乾淨,肯定不會放過汝南西部的黃巾賊。

  自己得抓緊時間了。

  劉備命人將新陽里的財物、牲畜,全部打包帶走。

  又命人探查何儀、黃邵等人逃亡了何處。

  不久,探馬回報。

  何儀、黃邵二人各自分兵而走。

  黃邵向南,往固始去了。

  何儀則向北,逃亡了城父。

  劉備皺起眉頭,一捋鬍鬚道:

  「此二賊南北分道,欲使我分兵耶?」

  賊寇確實是狡猾。

  汝南的地形就是多山地,很容易迷路。


  而如果分兵,便能進一步擴大黃巾賊自身的優勢,即人數。

  思慮半晌過後,劉備還是來徵詢李翊的意見。

  「軍師,何儀、黃邵二賊,分道揚鑣,各自朝南望北而走。」

  「備料其欲使我分兵,不好迫追。」

  「依軍師之見,是合兵一處,先全力打一人。」

  「還是我等也分兵去追,將此二賊一併掃盡?」

  李翊不假思索,大聲道:

  「何儀、黃邵聚螻蟻之兵,攜烏合之眾,也敢與我徐州之師相抗耶?」

  「縱是分兵又如何?」

  「主公可分兵去追,若能將二賊一網打盡,也能最大程度節省錢糧。」

  既然李翊都開口這樣說了,劉備也沒什麼別的意見。

  「既如此,備自領一軍,向南去往固始方向,追黃邵去也。」

  「這向北城父方向的何儀,誰可領一軍去追?」

  關羽挺身出列,朗聲說道:

  「關某願提精兵三千,追擊何儀。」

  「盡斬其首,獻予兄長!」

  劉備正要頷首應下,卻被李翊出聲阻斷。

  「主公此次南行,路途甚遠,身邊不可缺少悍勇之將。」

  「雲長可留在主公左右,翊親領一軍向北追何儀去!」

  關羽雖然狂傲,但對李翊向來心服,見他如此說話,必然由他的道理。

  當即也沒出聲反對,只是靜靜地聽候劉備的裁決。

  劉備一捋髯須,沉吟了半晌,婉拒了李翊的這個請求。

  「備常聽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孔子亦慎暴虎馮河之危,此豈所謂安居之道?」

  「今軍師乃我徐州股肱之臣,亦是備左膀右臂。」

  「豈可親自涉足險境?」

  「況軍師平日多留府堂,少從軍旅,慣少獨自領軍。」

  「備實放心不下軍師離我左右,故——」

  「此議不妥!」

  劉備態度堅決,極為少見的否決了李翊的主張。

  對他而言,他寧可多費事,合兵一處,去打賊寇。

  也不願冒那千分之一的險,讓李翊獨自領軍作戰。

  不是說不相信李翊的能力,而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李翊萬一有個閃失,那劉備的天可就塌了。

  莫說區區一個何儀,便是再來一百萬個,劉備也是萬萬不能換的。

  在聽完劉備的擔憂之後,李翊放聲笑道:

  「請主公寬心,我視天下鼠輩如草芥耳。」

  「何儀庸才,收蟻聚之兵,雖數百萬不足懼也。」

  這話說的大氣磅礴,周圍將領聽了,亦不免心生豪氣。

  其中,尤以趙云為盛,他主動上前,向劉備抱腕道:

  「明公!軍師深有韜略,用兵如神。」


  「此前在廣陵時,軍師便曾領軍,在長江之上,以少擊多,大破海賊薛州。」

  「雲有幸參加過此戰,知軍師慣於用兵。」

  「何儀不過一庸碌之輩,豈是軍師敵手?」

  趙雲說完之後,劉備的眼眸翕動,果然表情產生了一絲變化。

  李翊再次出聲勸道:

  「汝南地勢複雜,翊常年在山中修行,頗識地理。」

  「若換作他人領軍去追,未必有我神速。」

  「請主公寬心,翊一定擒得賊首而還!」

  劉備見此,乃不再拒絕李翊,轉而又將目光落在趙雲身上。

  「子龍勇武過人,今可隨軍師左右,務必護衛好其安全。」

  「莫使宵小之輩,驚擾了軍師。」

  趙雲欣然領命。

  劉備仍是放心不下,打算把高順最近訓練的一批陷陣營交給李翊。

  這批陷陣營訓練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全副武裝,裝備精良。

  戰鬥力仍是要比尋常精兵強上一大截。

  目前只訓練了一千人。

  劉備此次出來,本著重質不重量的原則,就全部帶出來了。

  沒想到這麼快就派上了用場。

  劉備打算把這一千陷陣營,全部交給李翊。

  李翊婉拒道:

  「殺雞焉用牛刀?」

  「主公南下固始去的遠,還是自己身邊用吧。」

  劉備亦道:

  「備何曾將黃巾賊眾放在眼中?」

  「這陷陣營軍士,還是軍士留著用吧。」

  李翊仍是堅持不受。

  劉備拗不過他,乃將陷陣營拆成兩份,各五百人。

  一人帶五百陷陣營去。

  然後,徐州軍分成兩部兵馬。

  一部劉備為統帥,關羽為副將,向南去往固始,追擊黃邵。

  一部李翊為統帥,趙云為副將,向北去往城父,追擊何儀。

  至於徐晃一部,劉備本想交給李翊,李翊卻覺得應該顧及一下徐晃的面子。

  於是主動開口詢問徐晃,道:

  「公明,願隨李某向北追何儀,還是隨主公向南追黃邵?」

  徐晃正色答道:

  「古人常患不遭明君,今幸遇玄德公,常以功自效。」

  「晃願隨玄德公南下!」

  這便是徐晃的處事觀。

  前面說過,徐晃與張遼一樣,是一個標準的職場人。

  他不喜歡交朋友,也不喜歡結黨。

  歷史上的徐晃曾經說,我只需要忠心的為曹老闆辦事就可以了。

  自己要好名聲做什麼呢?

  這便是徐晃的高明之處。

  在聰明的領導面前,不耍小聰明。

  就甘當工具人就可以了。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他不僅自己卷,還要卷手下人的原因。

  他自己就是個斧子,手底下那幫士兵就是一個個釘子。

  哪有錘子憐惜釘子的道理?

  徐晃活的很明白。

  徐州最有話語權的就劉備和李翊。

  但劉備是一把手,李翊是二把手。

  自己未來能否升遷,得看劉備臉色,而不是看李翊臉色。

  所以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跟隨劉備南下。

  劉備當即率軍前往固始。

  李翊亦率軍前往了城父。

  ……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