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魏忠賢能造出什麼謠言來。
近些日子,董應舉發現下面的夏稅收的異常順利。
發生了一件武裝抗稅之事後,那些個士紳們就沒動靜了。
「陛下真狠啊。」
看著正在對夏稅帳冊和魚鱗冊進行對比的帳房們,董應舉有些感慨。
皇帝納稅,還將宮裡的皇莊皇店都拿出來公示。
這件事,對順天府的新政推行,不是脫褲子放屁之舉。
而是皇帝在用自己的權威告訴天下人,他要建立一套公正,再無優免的賦稅制度。
大明士紳賦稅優免的根基是什麼?
是貴賤有等,是皇帝的皇莊皇店不納稅,是諸王貴勛的田畝不納稅。
為此,作為大明「國本」的士紳們也就一步一步的獲得了免稅的額度。
現在,天下最為尊貴的皇帝的田地都給朝廷納稅了,你有什麼資格不納呢?
皇帝的舉動,直接將不納稅和謀反這個罪名給畫上了等號。
為此,很多人在看到劉承宇被殺,全家流放遼東之後,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到順天府下的縣城裡將夏稅給納了。
一定要快,趕在皇帝的屠刀砍下來之前,將稅款交給朝廷。
這個十幾歲的小皇帝下手太狠了,比當年衝動的嘉靖還要狠。
嘉靖是被逼急了,左順門打死了十幾個人。
但這個小皇帝直接就是憑空造律法殺人。
而且殺的朝堂上的文官都不敢替他們說清。
還是那個道理,皇帝都納稅了,你是個什麼東西,敢不納稅。
於是,朝臣們不敢彈劾皇帝帶頭做的事兒,只能將目標放在了畢自嚴再次推行的張居正新政——六帳法上。
寶泉局的後院裡,錦衣衛從南直隸押運了一百四十萬兩金花銀回京。
太陽初升,灑在一口口紅漆箱子上,晃的人眼睛疼。
看著一輛輛進來的馬車,朱由校臉上的笑容就沒停下過。
此次白銀押運的負責人是錦衣衛千戶孫雲鶴。
一箱白銀五千兩,三百餘斤,三百多扣箱子整整齊齊的碼放在寶泉局的後院裡。
錦衣衛押送白銀的方式是押箱不押數。
這是皇帝從後世抄來的辦法,防止貪污。
這些錦衣衛緹騎將箱子從南京起運時,只知道箱子裡裝的是白銀,並不知道每個箱子裡具體的份額。
「找到甲字箱了嗎?」
手背在身後,朱由校看向趙晗問道。
「回陛下,找到了。」
趙晗聞言,連忙指著放在正中央的大箱子展示給皇帝,和在場的眾多官員看。
「驗箱封。」
「是!」
隨著皇帝的一聲令喜愛,連忙就有衙役上前,將箱子上的封條撕下,交給在場眾多官員。
封條上有堪合,上有應天巡撫和南京兵備太監王承恩的書押和印痕。
「開箱吧。」
簡單的看了眼封條,朱由校就揮了揮手,示意開始開箱。
但當第一口箱子打開的時候,在場的官員面色俱是一變。
箱子最上層放著一串鑰匙,鑰匙下面的居然是鐵錠。
「這。。這是怎麼回事?!」
伸出手指著箱子,韓爌臉上的表情可謂是驚駭無比。
其他的朝臣們表情也差不多。
第一箱裡混有鐵錠,這是在打皇帝的臉!
「這是朕讓人放的。」
轉頭撇了眼韓爌,朱由校淡淡的道。
「每個箱子裡都是鐵錠和銀錠混運,具體每個箱子裡的數額,只有中間的帳冊里有明記。」
「臣失態。」
聽到皇帝的話,韓爌微微一楞,而後抬手到。
在場的那個不是人精,瞬間就明白了皇帝此舉的意思。
「開剩下的箱子吧。」
「是!」
聽到了皇帝的話,在場的衙役連忙拿出甲字號的那串鑰匙,按照鑰匙上的貼條,去開對應的箱子。
只有一把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師的鑰匙能打開甲字箱,其他的鑰匙,都交替的鎖在押運箱中。
隨著一個個箱子打開,一本總帳被從箱子中翻了出來。
隨著文書開始點齊銀兩,在場的眾多官員也算是對這銀幣在南直隸的盈利有了個了解。
最終換回了一百四十萬兩白銀,盈利五十多萬兩。
這比南直隸一年的賦稅都多了。
「陛下。」
站在皇帝的身側,畢自嚴試探性的出聲道。
「能不能再將內帑銀幣的額度分一些給外廷?」
國庫不容易,進項太少,畢自嚴很是想通過兌換銀幣弄到銀子,解決下財政問題。
「免談。」
聞言,朱由校擺了擺手。
「現在每月產出的銀幣,朕已經給了外廷七成,剩下的三成才換給朕的內帑。」
「外廷要用銀子,朕的內帑不用了?」
說著,朱由校斜著眼睛看向畢自嚴。
「這。。。」
聞言,畢自嚴有些無奈,嘴喃喃了幾下,沒再說話。
轉頭看向其他的衙門主官,朱由校出聲問道。
「朕聽說,近日裡,有不少衙門對畢師推行六冊法頗有微詞?」
「。。。」
聽到皇帝的話,在場的諸部主官紛紛對視一眼,最終是兵部尚書黃克瓚出聲道。
「啟奏陛下,其他衙門臣且不知,但兵部要往下面的各衛所分派這個六帳法,恐怕會鬧出動靜來。」
「怕什麼,多大點兒事,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聞言,朱由校無所謂的揮了揮手。
「不服的,儘管造反讓朕看看。」
聽到皇帝的話,在場的官員們俱是臉色一變。
雖然有了一次經筵,但皇帝依舊是那麼的強硬,對畢自言依舊是那麼的支持。
「朕現在編練了四衛。」
沒有去看在場朝臣的臉色,朱由校雙手做了一個擴胸動作,接著對在場的眾人道。
「豹韜衛去了遼東,虎驤衛去了鳳陽,京中就剩下了虎賁衛和龍驤衛。」
「朕很好奇,是不是有什麼牛鬼蛇神敢跳出來,和朕比畫比劃,看誰的拳頭更硬。」
說著,朱由校對在場的眾臣就是一個皇帝的掃視,再次表達了對畢自言的支持。
他有對天下出重拳的資本。
當年戚繼光北上帶著的戚家軍,也就三千人,還沒他手裡的兩衛人多呢。
京中兩衛,夠他壓制天下了。
大明現在上下的矛盾已經積累的非常嚴重,根本就沒那個時間去慢慢的療毒,必須要下狠手。
而且就算內地造反,想要平下去也簡單一些,朝廷占據大義,剿撫並用。
這個過程中,既能練出一支精兵,還能遴選出一批官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