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啊,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
「我們這些靠著漕運吃飯的人啊,不是樹上猢猻,而是牆上的草。」
「有區別嗎?」
看著在玩弄酒葫蘆的沈浪,劉程翻了個白眼。
沈家的這浪蕩子,一向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為名,但沒想到這麼的氣人。
「樹倒了,猢猻還有的活,但牆倒了,草也是要跟著死的。」
看著愚不可及的劉程,沈浪搖著頭,心裡不由得的哂笑,也難怪這廝四五十歲的人了,生意一直做不大。
「你到底想要說什麼?」
從沈浪的眼神中察覺到了輕蔑,劉程強壓著火氣。
見到劉程忍到了現在,沈浪終於正了正神色。
「你是想做草呢,還是想做猢猻呢?」
「當然是猢猻啊。」
皺了皺眉頭,劉程道。
「誰會想要跟著牆一起死呢?」
「那你就聽我的,和這個張開陽搞好關係,他提出來的業務,你別管能賺多少的錢,跟著干就行了,總歸是不會虧的。」
「可是,我江陽號不像是你們淮寧號,是你一人的產業。」
聞言,劉程皺了皺眉頭。
「我家的四成乾股可都在浙江的一些人手裡。」
「呵呵,你接了宮裡的活兒,他們還敢讓你拒了不成。」
聽到劉程的這話,沈浪不屑的笑了笑,而後眼珠子一轉道。
「我教你個法子,如果握著你家乾股的人,要你不給宮裡幹事兒,你把名字交給張開陽就行了。」
「這。。。」
聽到沈浪的話,劉程的眉頭跳動了兩下。
這廝是讓他借著宮裡的力量,幹掉背後的合伙人!
「是不是不太地道?」
「地道?」
「他們與李三才合謀,逼的漕運總兵王承勛連手下的人都控制不住,算是地道嗎?」
手在桌子上敲了幾下,沈浪看著劉程道。
「他們都快將本屬於朝廷的漕軍變成自己的了,算是地道嗎?」
「哪怕是嫖呢,都要給銀子,可他們呢?借著漕運士卒給他們運貨物,連錢貨都不給,純粹就是讓朝廷給他們養人。」
「現在小皇帝不想再替他們養活著漕軍,但因為漕運關乎百萬人的生計,不敢冒然裁撤,這才有了將部分漕運承包給我們這些商戶之事。」
「這樣嗎?」
聞言,劉程面色變了變後,恍然的到。
「我還以為,是宮裡的那個小皇帝想要從漕運上撈錢呢。」
「哈哈哈,撈,撈錢。」
聽著劉程的話,沈浪頓時就捂著肚子笑了起來。
「靠這個撈錢,就算整個漕軍都去給皇帝做事兒,一年下來能賺幾個銀子啊。」
「皇帝要撈錢,再派宮裡的狗殺才們去收礦稅不就成了,還用得著這個?」
「皇帝是要重新掌控漕運!」
「那這樣的話,我們為什麼要幫宮裡呢?」
看著還在笑的沈浪,劉程不舒服的扭動了下脖子。
「現在這樣,朝廷出錢養著漕軍,我們稍微花錢打點一下,就能僱到一大批的人幫我們做事兒,能省不少的銀子啊。」
聽到劉程的話,沈浪頓了一下後,方才道。
「若小皇帝像是神廟那樣,整日待在宮裡,不問朝事,這樣我們是很容易撈到銀子。」
「但小皇帝很明顯是個想做事兒的人,如果我們再用萬曆年間的辦法,刀子很快就會落到我們的脖子上。」
「你看著吧,李三才,要倒霉了。」
沈浪的話方才落下,雅間的門就被敲響了,外面傳來一個年輕的聲音道。
「公子,工部放榜了,今年押送夏糧的名單定下來了。」
「走,我們看看去。」
聽到長隨的話,沈浪從椅子上站起,對劉程示意了一下後,就推開雅間的門,向外面走去。
「。。。」
看著沈浪離去的身影,劉程坐在椅子上,眼珠子轉動,好一會兒沒有動作。
出了日月興,沈浪注意了一下身後,發現劉程沒有跟上來,不由的搖了搖頭。
這劉程不是個幹大事兒的料。
「叮叮~」
當沈浪帶著長隨到達通州碼頭時,卻見工部尚書徐光啟親至,帶著幾個衙役,正在召集通州碼頭的各家船行主。
「諸位且來看好,這是今秋第一批要幫朝廷運送漕糧的名單,朝廷是依照各家向朝廷申報的船隻運量選擇船行。」
「名單上的船家,需帶著船隻冊到工部驗證堪合,簽訂約書,領取定金。」
隨著文書提著個銅皮喇叭,向著四周的船主人宣告朝廷僱傭船行的方式,算是在通州碼頭上丟下了一個濺起水花的小石子。
「第二批還有三十萬石漕糧要運送北上,現在各家船行可以開始向工部申報了。」
「這法子獨特。」
手中提著葫蘆,聽著文書的解釋,看著貼出來的告示,沈浪心裡暗自道。
通俗的說,朝廷這波招募運輸漕糧,用的是後世的招標法。
朝廷公布標準和出資,然後由各家船行競爭。
兩萬石漕糧是一標,按照各家船行已經登記船隻的運載量進行分配。
「張商總,這是十萬石漕糧運輸的定金,九千枚銀幣,請查點。」
在人群的正中央,徐光啟正在與龍通商行的商總張開陽兩人做秀。
「尚書大人客氣。」
早已沐浴換衣,此時張開陽是一點兒都看不出來是剛和人喝了一場酒的樣子。
對徐光啟行了一禮後,張開陽示意帳房開始清點銀幣。
趁著銀幣清點時,張開陽也與徐光啟開始簽訂契書。
待到徐光啟在契書上騎縫用了工部尚書印後,隨著刺啦一聲,契書一式兩份,分別在兩人的手中。
「朝廷已付定金,待到漕糧運送北上,至三大倉接受,開定收據之後,張商總攜收據到工部即可領取剩餘銀幣。」
「草民明白。」
對著徐光啟躬身行了一禮後,張開陽道。
「徐尚書放心,張某一定替朝廷辦好此事。」
「那就好。」
聞言,徐光啟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目光放在周圍的人群里。
漕運變法,辦法是皇帝提出來的,工部在執行。
這個過程中,工部一直都很謹慎,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將大明的漕運給改崩潰了。
看周圍這些船家眼神里的嚮往,徐光啟勉強的放下了幾分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