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夢之稻> 第2章 經濟發展商業忙;絕美鄉村現污染

第2章 經濟發展商業忙;絕美鄉村現污染

2024-08-07 08:00:51 作者: 曾瑋
  縣城裡念高中的韋琪,其內心深處,父親韋老四與母親都是極其堅韌的人,尤其是經歷了8、90年代艱辛的農業勞作。

  自打了水井後,韋家屯與塔村悄然迎來了它發展的春天。農村經濟的蓬勃發展,如同春日裡萬物復甦,生機盎然。

  在韋家屯與塔村的變革浪潮中,農膜的推廣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起初,村民們對於這薄薄一層塑料薄膜持有懷疑態度,擔心它會破壞土地,影響作物的生長。但韋老四作為村裡的智者,他敏銳地察覺到了農膜在保水、保溫、防蟲害方面的巨大潛力,決定帶頭嘗試。

  韋老四最先學習農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在鄉鎮技術員的悉心指導下,他小心翼翼地將農膜覆蓋在田地上,期待著它能帶來不同凡響的效果。起初幾天,村民們還半信半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發現了農膜帶來的驚喜。

  春天,當寒風還未完全退去時,農膜下的土地已可提前播種作物,提前發芽,生長迅速。夏天,烈日炎炎,農膜有效地減少了水分的蒸發,保持了土壤的濕度,讓作物得以茁壯成長。秋天,豐收的季節到來,農膜覆蓋的田地比往年收成更好,產量增加,品質也顯著提升。

  村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益,紛紛效仿,農膜的使用在村里迅速普及開來。

  隨著產量的提升,村民們開始意識到僅靠傳統農家肥已難以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化肥的引入成了勢在必行的新挑戰。

  起初,村民們對化肥抱有極大的牴觸情緒。老一輩人深信「土能生萬物」,擔心化肥會損失作物。

  有個推廣笑話,說的是農業技術員剛開始向落後地區推廣化肥時,待技術員走遠,村民把化肥丟棄,撿起裝化肥用的袋子,拿回家裝東西。

  韋老四又第一個主動學習化肥施用的技術要點,施肥時期、施肥量、追肥量以及撒施的位置。那時經常遇到未掌握施肥要點的村民,由於尿素撒施在玉米根部燒苗的事件。韋老四再次成為村裡的先行者,嘗到了施用化肥後,作物產量大幅增長的甜頭。

  此後,村民效仿,化肥逐步推廣開來,韋家屯與塔村的農業生產邁上了新的台階。農產品產量的大幅提升,不僅滿足了本地市場的需求,還吸引了更多外地商家的關注。

  市場逐漸興起,農產品不再局限於自給自足,而是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韋家屯與塔村憑藉豐富的水資源和肥沃的土地,大力發展特色種植與養殖業,產品遠銷各地,村民們的錢袋子也漸漸鼓了起來。

  新建的鄉村公路上,滿載農產品的貨車絡繹不絕,它們連接著鄉村與城市,也連接著過去與未來。昔日簡陋的農舍被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小樓所取代,家家戶戶門前都停放著摩托車、電動車,有的甚至已經開上了小汽車。

  隨著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韋家屯與塔村逐漸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經濟示範村。外地商人紛至沓來,帶來了資金與技術,也帶來了市場的喧囂。

  然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商業活動的日益繁榮,韋家屯與塔村這片原本寧靜的絕美鄉村,也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

  河流,這條曾經滋養了韋家屯與塔村世世代代的生命之源,如今卻不再清澈。工廠的興起,雖然帶動了經濟的飛躍,卻也帶來了廢水排放的難題。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夾雜著有害物質,悄無聲息地滲入了河流,改變了它的顏色,剝奪了它的生機。

  昔日孩童們嬉戲的河邊,如今已難覓魚兒的蹤跡。河水不再清澈,而是泛著油膩的光澤,散發出陣陣令人作嘔的氣味。村民們灌溉時,不得不從遠方另外引水灌溉。


  農膜化肥過度使用的惡果也開始顯現。田間地頭,廢棄的農膜隨風起舞,如同白色的幽靈,難以降解,對土壤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土地失去了往日的鬆軟與肥沃,逐年板結而貧瘠。化肥的過量使用,導致了土壤酸鹼度失衡,土壤團粒結構遭到破壞,作物病蟲害頻發,生態平衡遭受重創。農家肥的減少,帶來的土壤有機質、腐殖質的降低,作物品質下降。

  蔬菜水果的品質與口感也悄然發生了變化,那些曾經讓人回味無窮的甘甜與鮮脆,似乎被一層無形的薄膜所阻隔,難以再尋回記憶中的味道。

  肉類與禽蛋,作為村民們餐桌上的常客,其品質同樣受到了影響。為追求更快的生長速度與更高的產量,飼料中可能摻雜了過量的激素、抗生素與添加劑,這些改變降低了肉質的口感與營養價值。曾經自然放養、肉質緊實鮮美的家禽家畜,如今口感不再。

  人們開始懷念起那個清澈河流、肥沃土地、純淨食物的年代,那份簡單卻真實的幸福感似乎離他們越來越遠。

  當然,村民們還未意識到,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環境污染的陰霾逐漸籠罩在韋家屯與塔村的上空。

  韋琪在縣城的高中里念書,她深刻理解了青山綠水的美好,她時常在心中默默祈願,希望家鄉能夠找回那份原始的純淨與美好。

  韋琪深知,改變現狀不能僅靠一腔熱血,更需要知識與技術。每當課餘時間,她都會一頭扎進學校的圖書室,翻閱著關於生態農業、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書籍。她渴望在這些書海中找到解決家鄉污染問題的答案,為那片生她養她的土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韋琪很困惑,韋琪的困惑,源自於對家鄉深沉的愛與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她看著書本上那些成功的生態農業案例,心中既有憧憬也有疑慮。這些模式在她的家鄉能否複製?村民們能否接受並適應這種全新的生產方式?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有效地治理已經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

  在韋家屯與塔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耕作方式已根深蒂固,化肥和農藥帶來的短期效益讓許多村民忽視了長遠的生態影響。他們或許未曾意識到,每一次對土地的過度索取,都是對未來的一份透支。

  村民拒絕改變,仿佛是對未知世界的一種本能抗拒。

  韋琪帶著滿心的困惑與期許,踏上了回家的路。推開家門的那一刻,韋琪看到了父親韋老四正坐在門檻上,手裡拿著一本泛黃的農書,眉頭緊鎖,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韋琪輕輕走過去,坐在了父親身旁。

  「爸,我回來了。」韋琪的聲音裡帶著幾分疲憊,但更多的是堅定。

  韋老四抬頭,眼神中閃過一絲驚喜,隨即又恢復了往日的沉穩。「琪兒,你回來了。學校怎麼樣?學習還順利嗎?」

  韋琪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爸,我想和你聊聊關於我們村子的未來。」

  韋老四放下手中的書,認真地看向女兒。「哦?你有什麼想法?」

  韋琪深吸一口氣,將自己在縣城所了解的生態農業、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一股腦兒地告訴了父親。她講述了那些成功案例,也表達了自己對家鄉未來的擔憂和憧憬。

  韋老四靜靜地聽著,眼中閃過複雜的情緒。他深知女兒說的是對的,但改變並非易事。他嘆了口氣,緩緩說道:「琪兒,你的想法很好,我也很欣慰你能有這樣的遠見。但是,你知道,要改變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耕作方式,談何容易?村民們習慣了現在的生活,他們害怕改變會帶來風險。」


  韋琪聞言,心中雖有預料,卻仍不免一陣酸楚。她輕輕握住父親那雙滿是老繭的手道:「爸,我知道這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開始,總會有希望。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一點點影響周圍的人。比如,我們可以先在自己家的田裡試試生態種植的方法,讓大家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韋老四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你說得對,琪兒。可以試試。只是,這生態種植,具體該怎麼做呢?」

  韋琪與父親的對話,仿佛在她的心中種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

  夜幕降臨,韋家屯的燈火逐漸亮起。韋琪和韋老四坐在院子裡,繼續討論著關於村子未來的種種可能。

  韋琪與韋老四的對話,在夜風中輕輕飄散,像一粒粒種子,不經意間落在了某些村民的心田。

  嘲笑與不解如寒風般刺骨而來。

  「韋琪,你看咱村現在這日子多好,家家戶戶錢包鼓了,樓房蓋起來了,孩子也能上好學。你那些個生態農業,聽起來好聽,但萬一搞砸了,咱們可回不到從前了。」

  「韋琪啊,你這是要把咱們村往火坑裡推啊!咱們好不容易過上好日子,你倒好,想一出是一出,想讓咱們回到那窮得叮噹響的日子?」

  「小姑娘家家的,懂什麼農業!別拿你那些書本上的知識來瞎指揮,咱們村裡的事,輪不到你一個黃毛丫頭來插手!」

  韋琪的心被這些話深深刺痛,但她沒有放棄。

  一個很平常的周末,韋琪對話奶奶。

  「奶奶,您總說『天人合一』,我一直不太明白這是什麼意思。」韋琪依偎在奶奶身旁,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渴望。

  奶奶微微一笑,道「天人合一啊,孩子,這是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它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緊密相連的,就像這院子裡的樹和花,離了土就活不成,離了水就長不旺。咱們人也是一樣,得順應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和諧共生。」

  「可是,奶奶,您看現在的村子,河流被污染了,土地也板結了,這還能算是天人合一嗎?」韋琪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憂慮。

  她緩緩道來:「古時的人們,懂得利用自然界的循環規律來耕作,比如輪作休耕,讓土地得以休養生息;再比如堆肥還田,將作物殘餘、人畜糞便等有機物質轉化為肥料,滋養土地,既減少了污染,又提高了土壤的肥力。這樣的耕作方式,雖然見效慢,但長遠來看,卻是對土地最大的愛護。」

  「還有啊,孩子,咱們得提倡生態養殖,讓家禽家畜回歸自然,減少飼料中的添加劑和激素,這樣它們的肉質才會更加鮮美,營養價值也更高。同時,這樣的養殖方式還能減少糞便對環境的污染,因為自然的生態循環能夠很好地處理這些廢棄物。」

  韋琪聽著奶奶的話,心中豁然開朗。她仿佛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在那畫卷里,家鄉的河流再次清澈見底,魚兒歡快地游弋;土地肥沃鬆軟,作物茁壯成長;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豐饒與和諧。

  「奶奶,我明白了。我會努力學習,把學到的知識帶回家鄉,和大家一起努力,讓村子重新煥發生機。」韋琪的聲音里充滿了堅定與希望。

  奶奶欣慰地點點頭,眼中閃爍著欣慰的光芒。「好孩子,奶奶相信你。記住,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放棄。因為咱們每個人都是這片土地的孩子,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守護它、愛護它。」

  那一夜,韋琪與奶奶的對話,仿佛為她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韋琪的心中燃起了一團火,那是對知識的渴望,也是對家鄉未來的堅定信念。她深知,要想真正改變家鄉的面貌,僅憑一己之力遠遠不夠,她需要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厚的學識。

  「爸,我想考大學,學農業相關的專業。」韋琪在一次與韋老四的深談中,鼓起勇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她明白,這個決定對於她和整個家庭來說,都意味著巨大的挑戰和犧牲,但她相信,這是通往夢想的唯一道路。

  韋老四沉默了片刻,他深知女兒的決定意味著什麼。但他更了解女兒的性格,一旦認定了的事情,就會全力以赴去做。他拍了拍韋琪的肩膀,眼中滿是驕傲和不舍。「琪兒,爸支持你。你去吧,去追求你的夢想。家裡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有我在。」

  韋琪的眼眶濕潤了,她感激地看了父親一眼,心中充滿了力量和勇氣。從那天起,她更加努力地學習,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前途,更是為了家鄉的未來。

  她知道,自己不能只是空談理想,韋琪便在心中暗暗許下誓言,要將所學知識與家鄉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尋找一條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又能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她決定報考農業相關的專業,希望能在大學四年裡深入學習生態農業的理論與實踐,為家鄉的綠色轉型提供科學的指導。

  面對高考的壓力與挑戰,韋琪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堅定與執著。她放棄了與朋友們共度課餘時光的輕鬆,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與備考之中。

  考試當天,韋琪帶著對家鄉的深情與對未來的憧憬步入考場。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