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分割銀山,扶桑樹枝
平定遼國和高麗只用了三個月時間,但是接下來讓遼東恢復生產,花了差不多一年時間。
為了安定遼東,郭榮從山東遷徙了十萬百姓來到遼東,遼東地廣人稀,擁有大片土地,同時土壤肥沃,雖然氣候寒冷,但是有了炕以及煤球之後,冬天也能生活。
這個時候,李重進也已經從西域找到了棉花,有了棉花之後,保暖問題也更容易解決了。
郭榮為了吸引百姓,給出了大量政策,在遼東的府兵一家可以分配五百畝土地,普通移民也能夠分兩百畝土地。
雖然這裡的土地一年只能種植一次,但是兩百畝足以讓一家五口過上不錯的生活,而對於那些府兵而言,除了五百畝土地外,還有分配了林場和牧場,所有的府兵都會養馬。
一萬六千府兵只有不出問題,遼東這片土地土地就不會有問題。
遼東這裡除了契丹人外,還有渤海人、高麗人,漢人數量並不占優勢,但是漢人占據了最好的土地,只要過上十年二十年,漢人的數量就會快速提升。
到了那個時候,這裡就徹底成了漢人的土地。
在安定了遼東之後,郭榮派人開始乘船前往東瀛,從高麗前往東瀛距離非常近,以現在的航海技術沒有任何問題。
郭榮並沒有直接派遣大軍,而是以商隊的模式前往。讓他們一邊收集東瀛情報,一邊記錄沿途的水文條件。
這一次征討東瀛郭榮並不打算動用太多人馬。大約五萬人就可以了。
此時的東瀛正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實力有限,而且此時的東瀛人武器裝備別說是和大周相比了,就是高麗都有素不如。
李察在東瀛的時候就發現了,這裡除了那些武士擁有盔甲外,普通的士兵都是一件衣服,一根竹子削成的長矛。
而就連那些武士身上的盔甲也大多都是竹子、皮革製作的,裡面鐵片只有胸前一塊。這種武器裝備根本不是周國大軍的對手。
郭榮讓大軍在遼東駐紮了一年,梳理好了這裡的情況,而另一邊,趙匡胤也開始率領大軍渡海進攻東瀛。
中原大軍跨海進攻,讓東瀛大為震動,特別是看到中原大軍勢如破竹的進攻後,東瀛各地根本不是對手。
平安京的天皇和公卿大臣們慌忙之中組建了一直大軍。此時的倭人個子矮小,一米五都是高的了,面的大周軍中普遍一米七以上的士兵,簡直就是爸爸打兒子一般。
倭人手中的弓箭大多都是竹子製作的,射的也是竹箭,面對周國的盔甲,這種箭矢連瘙癢都算不上。
一場大戰不過一個小時就結束了,倭國三萬大軍蒼黃逃竄,戰場上布滿了倭人的屍體。剩下的倭人被嚇破了膽子,四下逃竄。
趙匡胤根本沒有給他們機會,直接派出騎兵追擊。東瀛這裡的騎兵個頭矮小,負重力差,說是戰馬,還沒有驢子高。
一次衝鋒能跑個三百步都不錯了,而中原王朝的高頭大馬衝出去完全是他們不敢想像的。
大軍橫衝直撞,一戰攻破了平安京,東瀛人的倭王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直接抓住了,趙匡胤將抓住的倭王派人送回去,然後開始剿滅各地東瀛反抗勢力。
甚至為了方便,李察出了一個注意,直接從高麗拉來了上萬高麗人,給他們簡陋的武器,然後讓這些高麗人去和倭人拼命。
這些高麗人在朝鮮的時候,過的連奴隸都不如,高麗國的世家貴族們對底層的壓榨比中原更狠。現在李察將這些高麗人送到了東瀛,直接給他們分配土地,只要他們能夠殺死那些東瀛人,就能獲得土地獎賞。
這種命令對於那些高麗人來說,堪比打雞血。為了獲得土地,這些高麗人作戰極為英勇,作為僕從軍非常合適。
東瀛朝廷準備花費二十年時間,向這裡遷徙十萬到二十萬人。同樣還會遷徙十萬高麗人,十萬契丹人和十萬渤海人。
五十萬人來到這裡,足以將東瀛人壓制下去。
在擊敗了東瀛人之後,東瀛已經再也組織不起數萬軍隊進攻了。李察這個時候也開始派人前往石見國尋找銀礦。
島國的銀礦數量很多,但是最大的銀礦的就是石見銀礦,這裡也是周國進攻東瀛的目的之一。
朝廷派遣了大量探礦匠人前往石見,按照李察給出的地點進行探查,很快就發現了銀礦礦脈。開採銀礦是需要大量人手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抓東瀛人前來開採。
於是趙匡胤改變了作戰目的,開始大量抓捕東瀛人,然後將這些東瀛人送到石見銀礦進行挖礦。
原本周國派遣來這裡負責銀礦開採銀礦的官員們以為東瀛人會不好管理,但是等到用了之後才發現。這些東瀛人居然非常樂意挖礦。
這讓那些官員們很驚訝,但是趙匡胤很清楚其中的原因。因為這些東瀛底層的貧民根本不被當人看。
就連打仗當炮灰都吃不飽,而來到了礦山之後,他們居然能夠吃飽飯了。不得不說,各地豪強貴族在不當人這一點上是驚人的一致。
這些底層貧民在那些人眼中就是炮灰,既然是炮灰了,自然不會讓他們吃飽,更何況他們還擔心,這些炮灰吃飽了逃跑。
而到了礦山,因為挖礦是重體力勞動,不吃飽根本就挖不了多少。因此這裡的官員就讓這些礦工吃飽了。同時為了讓他們積極挖礦,官員們還給出了一些微薄的獎勵,比如挖的銀礦多了,可以有魚肉吃,甚至還從東瀛抓來了不少女人,送到這裡。
這讓那些東瀛礦工覺得這裡簡直太好了,雖然幹活辛苦,但是能吃飽飯,有肉吃,幹活多了,還有女人睡。
這種日子,他們居然感覺到了幸福.
果然幸福都是對比出來的。
郭榮並不在意這些,他更關注的是銀礦的產出,才用了最新的白銀冶煉技術後,銀礦很快就走上正規,大量白銀冶煉好了之後被船隻運送回國。
然後這些白銀就會被送到寶泉局壓製成銀幣。這些銀幣最後會被朝廷用各種方式流通出去。
最終世面上還有源源不斷的銀幣出現,朝廷的錢荒也暫時得到了解決。
郭榮大軍征討東瀛的時候,李察也前往東瀛。此時的東瀛還有大量妖怪,陰陽師等,李察直接對著這些妖怪和陰陽師動手。
抓住了大量陰陽師和妖怪,然後讓這些陰陽師和妖怪退出世俗。李察的強勢讓那些東瀛妖怪和陰陽師很不滿。於是大量妖怪和陰陽師聯手想要對付李察。
結果自然是不用多說,這些妖怪和陰陽師直接被李察捏死了。
甚至就連東瀛的佛門也想要插一手,東瀛的和尚比中原的和尚乾的更過分,這裡的和尚不僅擁有大量田產,土地,還可以結婚生孩子。對於這些和尚,李察自然不會慣著。
紅蓮業火從天而降,數千妖怪、陰陽師還有和尚直接被紅蓮焰火燒成了灰燼。整個東瀛都是人心惶惶,也是到了這個時候,這些東瀛妖怪和陰陽師才知道了李察的厲害。
因此大量妖怪開始偃旗息鼓,紛紛躲藏進入深山,而那些陰陽師還想要虛與委蛇,想暫時蟄伏,然後等李察離開後再捲土重來。但是李察根本不給他們機會。
李察直接放出構裝魔像發起進攻,將那些陰陽師家族直接剿滅。與此同時,又開始對東瀛那些作惡多端的妖怪進行清理。
李察這一次強行劃分陰陽,隔絕人妖之間的聯繫。
在他來到東瀛清理陰陽師和妖怪之後,那個狐妖傳來消息向他求救。聽到狐妖的求救之後,李察驚訝的發下,這狐妖居然和八岐大蛇打起來了。
更讓李察驚訝的是,扶桑枝居然在八岐大蛇的手上。
看到那根本扶桑枝後,李察當即決定要搶回來。這種神物怎麼能落到化外蠻妖手中。從妖狐口中,李察也知道了八岐大蛇能夠復活居然是扶桑樹枝的力量。
扶桑樹枝有枯木逢春之意,其上的太陽真火雖然威力極強,但是同樣也是萬物生長的力量源泉。八岐大蛇就是靠著扶桑樹枝成功復活。
李察原本以為扶桑樹枝不過是妖狐的假消息,沒想到這個消息居然是真的。
於是八岐大蛇就倒霉了,他覺得自己力量強橫,結果面對李察,八個腦袋全部都被李察砸的稀巴爛,死的不能再死了,而那個扶桑樹枝,剛一拿出來了,就被旁邊的鳳凰直接搶了下來。
扶桑樹枝上的那些太陽真火很強,就連八岐大蛇拿到扶桑枝數百上千年都沒有將其煉化,使用很不方便,結果直接被鳳凰用爪子抓走了。
李察直接斬殺了八岐大蛇的肉體,然後對著其屍體用力一抓。
——【靈魂抽取!】
——【靈魂束縛!】
一道金色的光輝出現,下一秒,八岐大蛇的猙獰的靈魂就被李察強行抽取出來。緊接著又是一道金色光華閃爍,一道道金色鎖鏈將八岐大蛇的靈魂束縛。
下一秒金光乍現,八岐大蛇的靈魂瞬間被打碎,然後一股強大的力量將八岐大蛇的靈魂碎片全部都抽取到了一枚寶石中。
一枚閃爍著金色光華的靈魂晶石落到李察手中。
【八岐大蛇的狂暴之魂!】
「高階傳奇的靈魂晶石,收穫不錯,而且這八岐大蛇身上還有五點神性!」李察滿意的將靈魂晶石收入囊中。
斬殺了八岐大蛇之後,李察直接使用葫蘆將八岐大蛇的身軀裝了進去。
解決了八岐大蛇,李察拿起扶桑樹枝進行查看,這跟扶桑樹枝並不大,最粗地方也不過三十公分,樹枝看上去像是桑樹,但是上面有著燃燒的火焰。
靠近之後,李察能夠清晰的感覺到,樹枝上那驚人的熱量,以及其中蘊含的強大力量。
「太陽真火!」李察小心拿起扶桑樹枝。上面的火焰就算他也感覺到疼痛。
這些太陽真火併沒有激發,如果激發太陽真火,周圍方圓十里,只怕都要化為灰燼。
李察不斷對這跟扶桑木進行探查,很快就發現了,這根扶桑木居然沒有死去。不對應該說沒有徹底死去。
扶桑樹枝中,蘊藏極深處,有一股已經沉睡的生命力。
這跟扶桑樹枝當初被折斷之後,其樹枝上的生命力就隱藏了起來,因此這跟扶桑木看上去就像是乾枯了一般。
在察覺到了那股隱藏的生命力之後,李察臉上露出一抹喜色,一根扶桑木雖然珍貴,但是並不是不能被替代,但若是這跟扶桑木還有生命力,那就不同了。
有生命力也就表示這跟扶桑木可以繼續被種植,如果扶桑木成功復甦,開始生根發芽,那麼這跟扶桑木就很有可能成長為新的扶桑樹。
李察準備將這跟扶桑樹枝種植到他的次位面世界中。扶桑木代表太陽的力量,有了扶桑木代替太陽,次位面世界上中的太陽和月亮就完整了。
到時候次位面的成長也會變得更快。
將扶桑木收好,李察這才離開了富士山,八岐大蛇居然躲在富士山中。解決了八岐大蛇和那些陰陽師之後,再沒有任何人和妖怪敢於違反他的命令。
李察一人掃平了東瀛所有的鬼怪,接下來的就看大周朝廷們統治的人力量了。
郭榮採用了同樣的方式,在東瀛這裡也設置了府兵制度,而且這裡的府兵,相比起來就像是一個個莊園貴族們一般。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依靠這個的技術,想要牢牢掌控東瀛,就必須要在這裡留下足夠強大的軍隊。
而東瀛距離中原遙遠,想要讓那些人移民,自然是要給足好處的。所以郭榮拿出來了大量土地作為獎勵,吸引那些士兵留在這裡當府兵。
同時朝廷又組建了一隻強大的海軍,有了這支海軍的支持,中原就能徹底掌控東瀛。這樣一隻船隊會在任何靠海的地方登陸,那些東瀛人再沒有翻身機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