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盛行有明暗兩帳,明帳幹著販私、洗錢、斂財的勾當,暗帳卻幹著謀逆勾當。每年隆盛行帳上都有一筆銀錢進了南昌成王府。
成王利用這筆銀錢招兵埋馬。
這原是顯國公府為太后黨,謀求的一條退路,局勢真到了不可控的時候,就可以支持成王謀逆,進行瘋狂反撲。
一旦成功,作為支持成王謀逆的大功臣,顯國公府依然屹立不倒。
便是失敗了,也能拼得魚死網破,攪得天下大亂。
為此,國公爺做了許多準備。
除了與地方土司,達成了利益上的合作外,還有一本小冊子,而小冊子就是其中的關鍵。
「齊王北伐功成後,成王就有龜縮的苗頭,隆盛行一案事發,與我們的聯絡次數也跟著減少了,眼下小冊子下落不明,想要驅使成王謀逆有些困難……」
成王的謀逆之心,是從第一代成王就有的,祖孫數代人謀劃了七八十年。
小冊子上記錄了朝中許多官員的把柄,可以為成王所用。
顯國公有些頭疼:「我最擔心小冊子的事暴露……」
隨從也有些驚疑不定:「小冊子的事十分隱秘,知道的人不到五指之數,除非齊知平親口招認……否則不會曝露才是,依齊知平的性子,他應該不會主動招認……」
顯國公臉色很難看:「你看,連你也不確定,就證明,還是有曝露的風險。他的性子我是知道的,嚴刑拷打,肯定是撬不開他的嘴,但唐進堯有些邪性,先後參與了糧倉案、隆盛行一案、科考舞弊案,但凡他負責的犯人,就沒有撬不開的嘴。」
與其說他忌憚唐進堯,倒不如說他忌憚的是,唐進堯背後的定國公府。
大理寺和刑部的職能,有重合的地方,而刑部又是六部之首,皇上登基時,大理寺被刑部竊權,形同虛設,他並不將大理寺放在眼裡。
皇上親政之後,漸漸加強了大理寺的權能
唐進堯擁有大理寺的權能,還能利用定國公府的人脈、資源。
這才是最可怕的。
「原大理寺左少卿,調任工部左侍郎,唐進堯晉升了大理寺左少卿,已經是四品大員,在大理寺有了很大的話語權,眼下糧倉案還沒結案,張致寧很可能會栽在他手裡,沒準還真能從戶部度支科查到大興糧倉丟糧案的線索,查出蕭關糧草案的實情,把矛頭對準我們……」
隆盛行一案鬧得這樣大,他一點也不帶怕的,只是蕭關糧草案涉嫌了通敵叛國,一經查實,謀逆的罪名是跑不了。
隆盛行、軍機房扳不倒他,只有謀逆才能扳倒太后黨。
顯國公府如今是四面楚歌。
隨從湊近了顯國公,壓低了聲量:「想辦法做掉他……就像當年他的父親,前定國公世子一樣……」
顯國公搖頭:「不妥,顯國公府畢竟不似當年了……」
前定國公世子的死,就鬧得很大,老定國公親自率兵,將雲南地方土司犁了一遍,結果怎麼樣,單看雲南一帶的地方土司,這麼多年都老實上貢就知道了。
老定國公畢竟還沒死,顯國公府被連續削弱,定國公府已經穩壓了顯國公府一頭,前定國公世子的死,定國公已經懷疑了顯國公府,唐進堯要是出事,這也太明顯了,畢竟唐進堯查糧倉,查隆盛行一案,都和顯國公府有關……
顯國公府又道:「此時宜靜不宜動,還要儘快找到小冊子……」
……
轉眼就到了五月中旬,會試重考的考生,已經進了貢院。
距離沈昭嬑大婚還有二十餘天,司禮監為沈昭嬑準備的嫁衣做好了。
趙安福特地來了一趟鎮北侯府,笑容堆了滿臉:「嫁衣已經基本完工,雜家特地送過來,讓沈大姑娘試穿。」
沈昭嬑福身道謝:「有勞公公不辭辛苦。」
趙安福笑得滿臉喜氣:「您和殿下的大婚,如今可是朝中的頭等大事,如能令大姑娘滿意,再辛苦也是應當的。」
要成親的是殿下,可是皇上對這樁親事的重視程度,一點也不比殿下少,跟個老父親一般,三書六禮都要同殿下商量後親自安排,生怕有哪裡不妥當,讓齊王殿下的婚事不能圓滿。
趙安福笑眯眯的,一擊掌——
宮女們托著紅漆的木盤,低眉斂目,魚貫而入,轉眼就在前廳站成了三排。
木托上依次擺放了珠翠鳳冠,深青霞帔、圓領紅袍,緣襈裙,搭配的首飾,每一樣都是巧奪天工,美輪美奐。
柳心瑤連茶也不喝了,叫趙嬤嬤扶著起身了……
沈昭嬑也是滿眼的震撼。
無他,實在太美了。
趙安福一指面前的珠翠鳳冠,與沈昭嬑說:「按照規制,親王妃婚服,定九翟冠,制同皇妃,以皂縠為之(覆以皂色縐紗),附以翠博山(點翠的山形底托),飾大珠翟二、小珠翟三、翠翟四(九翟),皆口銜珠滴。」
「冠中寶珠一座,翠頂雲一座……又翠牡丹花、穰花各二,面花四,梅花環四,珠環各二……」
他說得十分詳細,生怕沈昭嬑聽不明白一般。
事實上,沈昭嬑確實聽不明白,腦袋有些發暈:「為何這頂珠翠完與禮制有些不同?」
趙安福笑著解釋:「大周朝有禮法,凡大禮可攝勝,故齊王殿下大婚,是可以向上越級,不算逾禮,故用皇太子妃制。」
妱妱大婚用的禮服,是按照皇太子妃的禮服規制!柳心瑤震驚不小,耳邊聽到趙安福一張嘴叭叭地,一直在說話,也不知道說了什麼。
沈岐也有些震驚。
大周朝禮法,在婚禮、祭禮這種大禮上,是可以向上越一級,不算僭越。
所以平民,也可以在大婚時逾制九品,穿戴鳳冠霞帔。
趙安福又說起了皇太子妃的禮服規制:「皇太子妃禮服,定九翬四鳳冠,漆竹絲為匡,冒以翡翠,上飾翠翬九、金鳳四,皆口銜珠滴。」
「珠翠雲四十片,大珠花九樹,小珠花九樹。」
「雙博鬢,飾以鸞鳳,皆垂珠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