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也太摳了!」
幾日後,澎湖主島,城內。
朱檀坐在剛剛修繕完畢的一個院落中,看著手中剛送來的聖旨,朝面前的湯和抱怨道。
「修建港口,修繕城池,開墾土地,建造軍艦,老爺子居然一毛都不拔!」
「大哥居然給我來信,讓我想辦法幫他搞錢!」
朱檀就跟吃了死蒼蠅一樣,心裡極噁心,卻又說不出來。
他這才從福建朴家弄來千萬兩白銀,太子朱標也才說了讓他自己留著,可現在算怎麼回事啊。
湯和就坐在朱檀對面,聞言只是抿嘴輕笑,什麼都沒說。
他跟著老爺子征戰了半輩子,如何不了解老爺子的為人。
魯王朱檀不做賠本的買賣,老爺子又怎麼會做,這是明顯地先給你一個甜棗,再想辦法拿回去一筐的套路。
關鍵是朱檀還鑽進來了,現在騎虎難下。
「岳丈,這咋辦?」
朱檀將聖旨放在一旁的桌上,攤手苦笑道:「要想開發整個澎湖主島,要花一座銀山!」
「而且這也不是我的封地,我花哪門子錢啊。」
「殿下,陛下沒說讓您拿錢。」
「可我大哥來信說了啊!」朱檀想哭:「讓我幫他想辦法。」
「太子殿下也沒直接下旨。」
「是沒下旨,可要等到下旨就晚了。」
朱檀知道湯和是啥意思,先裝傻充愣,後邊兒再說。
可朱檀匯聚天下銀錢,可收攏的銀錢大多都在京師,太子大哥說讓他想辦法幫著弄銀子,他敢說不同意?
高興的時候是大哥,人家不高興了,那就是太子了。
眼看朱檀愁眉苦臉,湯和卻輕輕一笑,道:「殿下和老臣說這些,不過是抱怨幾句,你應已有對策了吧?」
朱檀苦著臉,輕輕點頭。
對策他是有,不過這卻是讓他忍痛割肉的對策,他是真不想干。
朱檀現在穩定來錢的路只有商行,日進斗金,基本壟斷了整個大明的精鹽售賣,就是座取之不盡的金山。
朱標特意寫信過來讓他幫著搞錢,這背後的意思太明顯了。
這取之不盡的金山抓在朱檀這個皇子手裡,平常的時候他多賺點,老爺子和太子都不當回事,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
可現在太子要用錢,那他就要懂點兒事,別等朱標真的下了太子諭旨,那就是國事,不是家事了。
「岳丈,這是要割我的肉啊。」
朱檀心疼的看著湯和,欲哭無淚的道:「我感覺自己掉坑裡了,有苦難言啊。」
湯和聞言,只是笑笑,卻沒說話,且對朱檀的話嗤之以鼻。
什麼掉坑裡了,你這分明是故意的。
故意把商行弄得那麼大,幾乎遍布整個大明,不就是明擺著饞太子的嗎?
太子朱標算是重情義的了,始終都沒打朱檀商行的主意,若換了其他人,這幕後的東家怕早就換人了。
當然,有些話湯和是不能明說的,即便他早就看出了朱檀的陽謀。
朱檀這麼做,就是想讓朱標入局,最好能做他商行的大東家,那以後他做什麼事,就都名正言順了。
大明儲君是商行的老闆,天下誰還敢多說一句?
只要朱檀保持好和朱標的關係,那在這天下就隨便他朱檀折騰。
朱標始終沒上套,自己也是看穿了這點,一直在猶豫。
現在朱標寫信過來,就說明他想好了,做好了和朱檀深度捆綁的準備。
這對朱檀而言肯定不是壞事。
「哎。」
半晌,朱檀又嘆口氣,道:「沒辦法,只能和大哥攤牌了。」
「我手裡其實也沒什麼錢,要想開發澎湖,那還要走商路才行。」
湯和瞥了朱檀一眼,暗中翻翻白眼。
得了便宜還賣乖,現在欲哭無淚,心裡還不知道怎麼樂呢。
以後,你魯王就能名正言順地扯虎皮做大旗了。
「說正事吧。」
朱檀見湯和如此,抿嘴笑笑,也不能裝得太過了,話鋒一轉道:「岳丈,父皇聖旨同意咱們去琉球,這幾日就準備出發吧。」
湯和聞言點頭,問道:「殿下準備派多少人過去?」
「一艘戰艦。」朱檀道:「剩下的將士還留在澎湖,等朝廷移民過來。」
「到時設立州府,興建城池,之後的事咱就不管了。」
「何時起程?」
「明天吧,岳丈您準備一下,我親自前往。」
「是。」
……
傍晚,萬里無雲萬里天,驕陽似火。
朱檀獨自一人坐在房間中,開始勾勒之後的計劃。
現在主要要做的事情有兩個方向,其一是征伐東瀛。
這個計劃早就定好了,按部就班便可,但拿下東瀛之後的事卻比較麻煩。
太子朱標要和他利益捆綁,那他就必須考慮朝廷的利益,不能無節制地中飽私囊了。
東瀛此地有一座很大的銀礦,石見銀山,那才是朱檀開口進攻東瀛的核心動力。
不過這麼大的銀山,他開始也沒打算獨吞,想獨吞也吞不下去,瞞著肯定會被噎死,能和朝廷分潤就好。
其二就是商行的事。
朱標已經開口了,正中朱檀下懷,下一步就是向太子輸送銀錢,海量的銀錢。
從朱標的信中不難看出,此事是老爺子朱元璋刻意為之,其目的一是試探朱檀,二是進一步提升朱標的威望。
老爺子的兩個目的都和朱檀未來的發展方向一致,也沒什麼可怕的。
只是現在商行經營的貨品還是有些單一,若能說動老爺子做一件事,那事情就簡單多了。
不過這事比較大,還是從長計議的好。
總而言之,掃滅倭寇,拿下泉州朴家的事情在朱檀這算是落幕了,他全身而退,不光辦了老爺子和太子的事,還順道把自己的事辦了,皆大歡喜。
至於去琉球,朱檀也想了不少,心底生出幾個邪惡的計劃來。
琉球雖小,但卻不是鐵板一塊,就這麼巴掌大點兒的地方,還分中山王,山南王,山北王三個勢力。
朱檀依稀記得,在原時空,琉球是在宣德年間才一統的,中山王滅了另外兩家,建立第一尚氏王朝。
當前這個時間段,琉球此地應該還亂得很,中山王應該還不姓尚。
不過現在情況變了,待大明鐵甲戰船一到,什麼中山南山,都要跪地叩首。
藩國,就要有個藩國的樣子。
想到這,朱檀嘴角上揚,心情也好了很多。
目前所有的事情都朝著正面的方向發展,和朱檀最開始的謀劃幾乎一致,未來可期。
……
翌日,清晨。
鐵甲戰船上的將士早已整裝待發,悉數登船。
朱檀自城內緩步而來,登船之前,轉頭對身後的湯和道。
「岳丈,城池的事暫時就交給您了,您多費心。」
「待朝廷徵調的官員到了,您就不用這麼管了。」
湯和聞言面露輕笑,道:「殿下放心便是。」
「四王爺帶走的兩艘戰船近日也要回來了,老臣正好整頓一下。」
「皇爺下旨,給東征大軍加了三萬將士,也該陸續從山東都司調集過來操練。」
「嗯。」
朱檀點頭,也笑道:「這些就都靠岳丈了。」
言罷,朱檀轉身,緩緩登上戰艦。
借著清晨的初陽,戰船駛離海岸,朝遠處茫茫大海行去。
戰船上,船艙中。
朱檀喝著茶,看著附近海域的海圖,不知在想什麼。
「殿下。」
馬和此時輕步上前,站在朱檀身側,輕聲問道:「送信的倭寇,到了琉球再放嗎?」
「先扣著。」
朱檀輕聲道:「看看琉球是什麼情況,若時機適合再放。」
「是。」
馬和輕輕點頭,又向後退了兩步。
朱檀之下定下了釣魚計策,打算用抓捕的倭寇首領不斷釣東瀛山名幕府的人去澎湖,而後逐個擊破,不斷蠶食。
但直到今天,朱檀也沒見到一個倭寇到澎湖,更沒看到他們的船。
這自然要把幾個想活命的倭人嚇得半死,不斷對馬和求情,又說了一些猜測和隱秘,朱檀這才留下他們的狗命。
其實實際情況和朱檀想像的大差不差,倭寇滋擾大明邊關,跨海而來,他們又沒有太強的遠距離航行技術,中間是肯定要補給的。
澎湖和東瀛之間,就只有琉球群島可以供他們歇腳。
現在這些人沒出現在澎湖,應是察覺有什麼不對,暫時留在琉球了。
他們留在琉球,也正好給了朱檀理由。
……
琉球,中山國,浦天按司。
中山王武寧看著手裡的大明皇帝聖旨,眉頭擰成了川字。
大明魯王即將到達琉球,皇帝下旨讓琉球三王接待,並聽從魯王的安排。
這是什麼意思?讓大明的王爺過來統領整個琉球?
琉球雖小,可卻自成體系,雖打不過大明,卻也是獨立的王朝,大明一道聖旨就要收其國土,誰能願意?
「王。」
中山王武寧身後,一面孔黝黑的青年輕聲開口,詢問道:「大明皇帝說什麼了?」
「看您憂心忡忡的。」
「明朝的魯王要來了。」
武寧眉頭皺著,將聖旨放在桌上,輕聲道:「大明皇帝下旨讓琉球三王接待魯王,聽從魯王調遣。」
「本王已向大明皇帝納貢稱臣,可這聖旨又算怎麼回事?」
武寧的語氣有些生硬,可見其心情差到了極點:「是打算一道聖旨就收了中山國土?」
那青年聞言,略微想了一下,問道:「王上切莫煩憂,您收到了大明皇帝的聖旨,其他兩人也一樣收到了。」
「且看他們如何動作。」
「他們?」武寧冷哼一聲,道:「大明兵峰正盛,他們哪敢說一個不字?」
「山北王還和東瀛人眉來眼去的,大明的聖旨到了,不把他嚇死!」
「王上。」
那青年好似想到了什麼,躬身輕聲道:「小人以為,這是我們中山的機會。」
「嗯?」
武寧轉頭看向此人,皺眉問道:「什麼意思?」
「我琉球三國,要數王上和大明最為親近,歷年屢次進貢,大明皇帝也多有賞賜。」
「反觀其他兩家,就要差點意思了。」
「嗯。」武寧點頭,道:「那又如何?」
「大明皇帝給本王點賞賜,本王就要把國土拱手相讓?」
「王上想偏了。」
那青年趕忙道:「您忘了,日前大明使節要往東瀛送聖旨,曾在浦天城休整兩日,您還親自見了。」
「他們不是說,東瀛人滋擾大明邊疆,皇帝震怒嗎?」
「那怎麼了?」武寧不解:「東瀛人去大明沿海已經多少年了,大明皇帝震怒也不是頭一次了,這次有什麼不同?」
真是笨得可以!
那青年心中暗罵,但口中卻道:「王爺深想,此前大明藩王可曾來過我琉球?」
「大明皇帝可曾給您下過這等旨意?」
「那倒是沒有。」武寧搖頭道:「不然本王也不會想這些了。」
「事出反常啊王上。」青年又道:「前有大明皇帝震怒,現有大明藩王親至,這說明大明的怒火已到極致,怕是要對東瀛人動手了!」
「啊?」武寧聞言一瞪眼,道:「他們不是要在我中山國徵兵吧!」
「我中山國就這麼點人口,哪裡打得過東瀛人!」
青年無奈了,心道如此笨的人坐在王位上,真是讓人吐血。
頓了一下,壓住心底躁動的情緒,青年又開口道:「您想,我中山和大明關係最好,又和東瀛沒有瓜葛。」
「現在大明對東瀛有了怒火,可能要出兵,那我中山國是不是可以藉助東風,掃滅其他兩國?」
「那兩國可都和東瀛人眉來眼去,多少都有些瓜葛的!」
青年怕武寧聽不懂,索性就直接說了,武寧聞言,這才眼前一亮,道。
「對啊!可以藉助大明的兵鋒,直接將那兩國剷除!」
「到時琉球就是本王的了!」
說著,他雙眸發亮,定定地看著身後的青年,道:「這是……這是好事啊!」
廢話!
青年在心中翻了個白眼,又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王上一定要抓住。」
「大明魯王到時候,您要盛情接待,然後找個機會,和魯王殿下說明其他兩王的事。」
「屆時若魯王殿下氣惱,恐怕會直接出兵,掃滅其他兩國。」
「對!對!」
「如此甚好!」(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