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嵐能夠聽出來張金濤是真的挺熱愛生活的,但是他那種言語和生活中,處處透露出來的情調,和一般的農村生活是格格不入的。
張金濤的母親之前還問張嵐他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在張嵐現在看來,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其實就一個毛病,一個人久了,享受單身生活習慣了,這個時候你讓他脫離原有的舒適圈,自然而然的就覺得不適應。
當一件事變成了習慣之後,想改正就很難了。
張金濤自己也不否認,甚至於張嵐問起來的時候,還笑著和張嵐說他這是在享受孤獨。
原因就是他覺得,一個人的出眾,是從孤獨開始的。
《一位父親的箴言》中,有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要贏得另一個人很容易,那就是學會吃虧。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愛占便宜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歡愛吃虧的人。」
張金濤對這句話深以為然。他覺得擺脫孤獨,拒絕獨處沒那麼難,只要自己願意吃虧,願意牽就,能夠容忍就夠了,總會找到能接納自己的群體。
但直面孤獨,享受獨處並不簡單,需要自己能夠接納自己,能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往往是後者,更容易成功,也更能享受人生。
因為從某個角度來說,人生而孤獨。哪怕在群體當中,別人不懂自己,無法被人理解的孤獨和淒涼也時時存在。
反而是那個能直面孤獨,享受獨處的人,總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安排好一個人的生活,哪怕形單影隻,也不會真的覺得無助。
所以說,出眾的人生,往往從一個人能夠享受孤獨開始。
這樣的人,其實很容易就能看出來,因為孤獨慣了的人,才會有這些習慣,他們的未來,也會因為這些習慣被成就。
《擺渡人》中有一個問題:「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答案只有兩個字——自己。
事實上,每個人都能靠別人。想要邁向成功,可以靠別人推自己一把;迷茫無助之時,可以靠別人給自己指一條路;失意落魄之際,可以靠別人的施捨生活。
但每個人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因為自己也不能保證別人能幫自己多久,能為自己付出多少。
俗話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再要好的朋友,也有可能在某一天不再聯繫;再親密的愛人,也有可能在某一天分道揚鑣;再無私的家人,也有在某一天被迫離我們而去。
孤獨慣了的人,清楚這些道理,體會到無人陪伴時的落魄,體會過無人幫助時的無奈,體會過求人幫忙時的窘迫,這才習慣於凡事靠自己。
從接納孤獨開始,很多曾經不想一個人做的事,會變得習慣一個人去做。
也許曾經覺得一個人逛街很無趣,後來會發現一個人逛街更能提升效率;也許曾經覺得一個人吃飯很落魄,後來會發現一個人吃飯也能享受其中。
任何一件事,靠別人不一定能夠完成,但靠自己,大多不會出現紕漏,只要自己相信自己,敢於提升自己就夠了。
生活中,時常會見到這樣一種人——對某一件事十分投入。
所投入的不一定是工作,有可能是玩遊戲,還有可能是收集各種活動優惠券,更有可能是某項運動。
他們會在這些事情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是因為無聊,而是因為他們在孤獨中找到了自己的樂趣,這才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滿足自己。
也許有人會覺得,倘若將時間花費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是對時間的浪費,這不算孤獨的一種優勢。
但正如著名哲學家羅素曾說:「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
每個人的人生,都能由自己定義,自己有資格選擇當下是看書,還是旅遊,亦或者只是窩在家裡打打遊戲。
簡單來說,只要一種愛好或者習慣,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和身體健康,深耕這件事,就不是一種錯,只不過是自己使用時間的方式與其他人不同罷了。
而能不能深耕一件事,也能證明一個人是否能享受孤獨。
習慣了孤獨的人,一個人生活了太長時間,不願為了合群而合群,這才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獨一份愛好。
潛心做自己,就是習慣了孤獨的最好證明,這份對愛好的投入,也終將使自己的人生受益。
生活中,很多人偶爾會有這樣的經歷。
和朋友在一起時,自己只用想自己要說什麼樣的話,下一步該去哪玩,該做什麼樣的事。
可是一旦隻身一人在房間裡呆著,會莫名其妙有一個聲音質問自己:「當下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不少人正是畏懼這種感覺,這才想要避開一個人的獨處時光,想盡力辦法去融入集體當中,只是為了不經歷這種質問。
可以說,有些人畏懼孤獨的原因,不是總想有人陪,而是因為他們怕在孤獨中,看到真實的自己。
一個人獨處時的思緒,往往是最敏捷的,所能想到的問題,也是最關鍵的,但產生的感悟,也是最扎心的。
抓住這些感悟,也許能讓一個人的生活有質的飛躍,可很多人不敢去抓,不敢去面對,這才一直生活在舒適區,一直走不出當下的困境。
而那些敢於直面孤獨的人,不畏懼內心深處的聲音,能聽到自己在說什麼,才不會走上一條錯的路。
他們總能忠於自己的內心,忠於自己的選擇。
三毛說過:「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們惶惑不安。」
畏懼孤獨的人,習慣了有人陪伴,並且長期需要別人的陪伴。
一個人一旦如此,自己的價值會建立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之上,這才更加無法忍受一個人的時光。
那些忙著合群的日子,又會耽誤一個人尋找自己,這便是很多人價值低的重要原因。
畢竟,有些習慣,只有孤獨慣了的人才能有,也是在孤獨中,一個人才能更好地自我成就。
「我不是在享受孤獨,我實在追求更好的超越。」張金濤對自己的行為下了一個斬釘截鐵的結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