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意料之外的玉米
今年的大豆產量有多少?
隨著各地的豐收,一份份單產和總產數據在各大媒體廣為流傳。
糧油信息中心的預測完美落地,2.05億畝的大豆播種面積,產出4400萬噸大豆,並不是毫無根據的胡亂猜測,而是切實的真實數據。
而且效益並不差,去除了地租,種地能有一百多元的淨利。
以往農民能有這收益,睡著了都會笑醒。
所以致富經又出動了,這次依然是種植大戶種糧的故事。
一年賺十幾萬,甚至幾十上百萬元,深深的吸引著鄉村和城市的人群。
濱海鹽鹼地也還在圍墾,再等一兩年又將增加一兩千萬畝的耕地。
國內的糧食壓力前所未有的少。
小麥和水稻的基本盤產量也在穩定上升。
大豆實現了85%自給,自給自足總是讓人欣喜的。
如果能有選擇權,即使是豬牛羊也不想吃轉基因壓榨的豆粕,這至少能讓人們誇讚一句:這肉口感不賴。
飼料豬也得有個高低貴賤。
豐收的喜悅自下向上傳達,各種數據信息也有企業和機構在時刻監測。
很快,就有人發現了不對勁。
金融危機爆發了,國際糧食危機稍有改善,糧食價格大跌,但缺糧的國家依然缺糧。
印度、泰國、巴基斯坦等各主要產糧國依然限制糧食出口。
而國內,除了大豆價格在低位,玉米現貨價格也在絕對低位,收購價在0.53~0.55元之間徘徊。
「按理說不應該啊!」
糧油信息網的信息部門經理蘭順很納悶。
「今年有7000多萬畝耕地由玉米改種大豆,玉米播種面積僅剩3.5億畝,近五年最低。」
「去年全國畝均單產約1186斤,今年預估產量在2.07億噸,比去年減少了約0.45億噸。」
「國內加工廠在大幅投產,需求量應該增加了不少,怎麼這價格還這麼低?」
小會議室里,有部門人員說道:「會不會是金融危機的影響?需求降低了。」
「不對,不對勁!」
蘭順一個勁的搖頭,「因為老美的減產,全球的供求關係依然趨緊。」
「這個價格無論內銷還是出口都很有優勢!」
「不是有優勢,是太不正常了!」
經理這副模樣,也讓糧油信息網信息部的人皺眉思索了起來。
北美不用想,轉基因危機讓玉米生產成本同樣增加了不少。
但南美玉米離岸價約為1130元/噸,即使海運費下降,進口玉米到岸稅後價也要1600元/噸以上。
而國內從北方運到南方,玉米到港價不超過1200元/噸。
400元的優勢,幾乎是碾壓。
即使出口,靠近島國、南韓兩個玉米進口大國,也占盡了地理優勢。
這兩個國家年需求量超過2600萬噸。
再加上東南亞、中東,甚至非洲的部分市場,國內產區收購價不應該這麼低。
也就在這時,一個穿著行政夾克的男子怒氣沖沖的推開了會議室的大門,他是公司總經理吳波。
「蘭順,你們信息部幹什麼吃的?」
「今年的市場信息完全不准,讓客戶蒙受了巨大損失,現在全都在鬧著要退錢。」
糧油信息網是民營企業開辦的網站,旨在為糧食客戶提供專業的糧油信息服務,以及糧食電子商務貿易。
涉及到產區、銷區,以及最重要的商品期貨市場。
實行的是會員制,每年會員都需要向網站交錢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服務。
在網站上達成交易也會收取佣金。
前幾年糧油信息網都在日益壯大,但這兩年日子卻不好過了。
吳波將一份客戶名單丟在了桌上,「你們信息部自己去給客戶解釋。」
噤若寒蟬。
信息部的人都沒有動靜,蘭順心裡也很不爽,但吳波不僅是總經理,還是股東之一。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可TMD問題出在哪兒都不知道啊!
「吳總,這批客戶現在交給信息部來處理,肯定是留不住的。」
蘭順迎著吳波要吃人的眼神,「再給我們點時間,找出原因,才好對症下藥。」
嗡嗡嗡。
吳波從兜里摸出手機,是南方一名大客戶的電話。
吳波接聽了之後,臉色就變得越發難看。
掛斷後,更是瞳孔怒張,兇狠的看了一圈會議室里的眾人。
「TMD,還調查個啥,直接去惠農網上抄作業吧,艹,抄作業都抄不明白。」
「砰!」
關門聲響徹整片辦公樓。
但更重要的是其嘴裡透出的信息,一個最不願意聽到的網站又出現了。
蘭順失魂落魄的打開了那個熟悉的網站,重複著這兩年的動作。
在惠農網的糧油版塊。
兩篇鮮紅的文章被置頂。
《2.5億噸!全國玉米產量與去年持平》--玉米播種面積減少7000萬畝,但得益於全國玉米品種的更新換代,整體玉米單產大幅提升至1400斤/畝。
《玉米產量積壓--嘉禾、國儲糧等企業積極與農業部溝通,玉米出口配額再次鬆綁》
增產!
又是增產!
這個讓人欣喜的消息卻數次給糧油信息網帶來巨大的麻煩!
意外!
又是意外!
客戶全TMD跑光了。
現在增產都這麼容易的了嗎?
去年才大幅增產了的啊!
蘭順終究還是點開了那篇增產了的文章。
為了不被市場淘汰,應對更加殘酷的市場,眾多種企都加強了研發投入。
不管是仿製、自研、改進、合作,還是其它什麼手段,各大種子公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天玉系列依然一家獨大。
但種植大戶、合作社、企業為了防範品種單一風險,品種布局上也需要變得更為合理。
一些各具特色的新品種陸續推向市場。
為了生存,除了主產區,以往一些不被種企重視的小微型玉米產區也得到了更高的市場重視。
以往,一個偏遠的縣城市場,基本沒大企業重視。
如今,播種面積減少,上面又有座大山壓著,再小的肉那也是肉。
即使在偏遠的鄉鎮,這種子推廣工作也得給我做過去。
利合16、德美亞1號、登海10號等等改良後的品種,加速擠壓了一些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種業生態上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形態在這兩年裡快速發展。
玉米種子是商品率最高的作物,農戶用種只能跟著種子公司走。
最終結果就是全國的玉米品種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更新換代。
蘭順怔怔的看著那個數據。
又增產了200多斤。
這是要吃人吶!
糧油信息網憑藉著專業的資訊、統計、分析、預測、標準、商務等業務而生存,穩居糧油行業網站首位。
但近兩年風雲陡變的市場,讓其數據和分析經常出現失真。
其會員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客戶開始大量流失。
其又能流向哪呢?
蘭順知道這個答案,惠農網。
也只有它們的數據才能偏差不大,面對突發情況的反應,也更為迅速。
……
惠農網的業務量和影響力與日上升,即使對表情嚴肅的郭陽來說,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農業領域的網站,惠農網也已經是第一檔。
而糧油信息作為細分領域。
行業資訊、價格和產量報告、港口數據、國際動態、進出口數據、農業氣象、行業標準、政策法規、行業展會、企業動態、企業資料庫……等等業務形態。
不僅能服務於國內的客戶,也是嘉禾在全球開展糧食貿易的重要依仗。
就如現在的玉米。
2.5億噸!
這個最新的產量預估出來時,嘉禾糧油也差點被打懵了。
哪來的這麼高產量啊?
緊急的調查和分析後,才從天禾種業的種子市場分析報告種看出了端倪。
這兩年國內玉米市場變化太快,目不暇接,讓從業者基本都是混沌的狀態。
種子公司忙著廝殺,種植戶發懵,加工企業也不知如何規避風險。
國家部門就更懵了。
政策都制定不過來,上一刻還在想怎麼限制糧食出口,下一瞬馬上就要鼓勵出口。
太魔幻了!
太刺激了!
也太嚇人了!
這種突如其來的意外,也讓郭陽驚出了一聲冷汗。
集團總部的大會議室里,嘉禾涉及玉米產業鏈的大部分高層都已經到齊。
負責種子研發的畢強,天禾的瞿陽和嚴群,分管玉米加工的嘉禾糧油副總熊景,採購部,銷售部;
國際糧食貿易的陳燕秋,營養健康研究院院長穆正貴,技術帶頭人許志宏,總部直轄的生化部……
按照慣例,一般都是各部門率先發言,老闆最後總結。
不過今天的會議似乎有點不一樣,眾人看著老闆自顧的打開了PPT的頁面。
坐在下首的瞿陽不動聲色的將準備好的材料放到一邊,今天應該用不著發言了。
郭陽筆挺的站在屏幕前,朗聲道:「今天只有一個主題:玉米。」
「這次玉米增產很突然,好在反應和應對還不算慢,但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郭陽緩緩踱步的身影突然一頓,深沉的深黑色西裝猶如冰冷的夜風。
「我們懈怠了,甚至有點瞧不起對手。」
瞿陽微微低頭,手中的鋼筆在筆記本上寫個不停。
「種子是集團的基礎,市場上有競爭是好事,但大意到對手產品性狀都沒搞清楚,這就是工作失誤了。」
說了兩句天禾,郭陽也沒放過其它人。
從玉米種植、採購、加工、產品銷售,郭陽都一一指出了問題所在。
各部門負責人漸漸變成了鴕鳥,只余郭陽的聲音在會議室里迴蕩。
「玉米是目前國內唯一產量大於需求的穀物,這其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嘉禾發展速度是很快,但玉鋒、西王、國糧等企業也不慢,他們還有先發優勢。」
「嘉禾除了種子,在技術和市場積累上都沒有優勢。」
「澱粉,胺基酸,玉米油,葡萄糖……我們甚至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品牌!」
「這賺得是辛苦錢,哦不,我們甚至還在盈虧線以下,連辛苦錢都賺不到。」
「玉米生物能源加工,要產能沒產能,要效益沒效益,現在原油價格大跌,好了,以後更難了。」
會議逐漸淪為了批鬥大會。
今天就是他的一言堂,沒有其他人說話的份。
原本還算輕鬆的氛圍,頓時變得有些壓抑。
有人有心想說點什麼。
其實在玉米上,嘉禾做得還不錯?
只是時間太短,底蘊太少,發展方式又太粗暴,又要分心大豆、小麥、水稻……要找理由總能找到一大堆。
但公司的投入也是真金白銀,可以說,幾十上百億的投入,在國內也再也找不出第二家。
說就說吧,沒事就不能讓老闆說兩句了嗎?
何況也確實有問題。
郭陽也確實挺氣。
業務太分散,他又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能保證大方向不出錯,憑藉在種子上的優勢,保證這艘大船繼續航行。
現如今,國內玉米、大豆的產業形勢已經徹底改變,產業上先知的信息優勢徹底消失。
發泄了會兒情緒,郭陽才讓各部門匯報各項工作,然後做了一些工作安排。
主要還是圍繞玉米的貿易和加工。
僅憑東亞和東南亞的玉米市場,是消化不了國內玉米的產量。
國內的生物能源去年沒有叫停,但據熊景介紹,國內生物乙醇年產能170萬噸,生物柴油350萬噸。
換算下來,總共能消耗的玉米也不到兩千萬噸。
而實際上,這些產能中,還包括了甘蔗、儲藏過期的水稻和小麥、木薯等等農產品。
真正消耗掉的玉米不過一千萬噸玉米出頭。
加上飼用和食用玉米,國內消費量最多1.7億噸。
所以至少還有八千萬噸的盈餘,不論是貿易,還是加工,潛力都很大。
「玉米--澱粉--胺基酸。」
「玉米--澱粉--酒精。」
「玉米--澱粉--有機酸--乳酸——聚乳酸--生產可降解新材料……」
「靠技術把每一粒玉米吃干榨淨,一粒玉米長出一棵產業樹。」
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又被反覆提及。
但也有新意。
鑑於集團在能源上的大力投資,位於產業鏈最上游的畢強提出了新的育種研究方向。
乙醇專用玉米品種。
主要是通過基因工程將生產乙醇的相關酶製劑基因轉入到玉米種子基因中。
畢強沉聲說道:「目前業內只有先正達有這方面的成果,ADM在北美有十幾萬畝的專用玉米種植園。」
「乙醇轉化效率最高能提升10%,這會讓利益空間變得更大。」
「這是轉基因種子吧。」瞿陽說道:「國內很難獲得許可。」
郭陽認為敢於創新是很好的事情,「這個育種方向很好。」
「國內允許轉基因抗蟲棉的存在,專用乙醇品種也會有發展空間,實在不行,就到國外。」
手中拿著的鋼筆微微晃動了下,瞿陽又在筆記本上畫了幾筆。
緊跟著天禾科學研究院,眾人又提了些其它方向。
「老美留下的空白市場,埃及、歐洲目前正在開闊。」
「甚至我們在考慮把玉米出口到墨西哥和加拿大。」
「纖維素乙醇幾乎存在於所有的草本植物中,開發潛力同樣很大。」
這場會議一直開到傍晚時分才結束。
郭陽並沒有提前安排晚宴,而是讓眾人到食堂用餐,一些人還要趕晚上的航班。
一眾人魚貫而出,去往食堂,郭陽在半途叫住了瞿陽。
「你來我辦公室一下。」
回辦公室後,郭陽向還一臉懵的瞿陽伸出了右手。
「筆記本拿來我看看。」
瞿陽愣了愣,拿筆記本的手卻不自覺的收了收。
「喲,還有不能看的。」郭陽一把搶過,「我看你開會的時候記得挺認真的。」
「就隨便記記。」
見老闆開始翻閱筆記,瞿陽不由有點心虛,嘩嘩嘩的翻書聲就像是催命符一般。
不一會兒,郭陽就翻到了最新頁,一穗栩栩如生的玉米棒子。
「畫的不錯。」郭陽揶揄道:「還好不是人面獸身。」
接過老闆遞迴來的筆記本,瞿陽尷尬的立在原地。
多個業務版塊一起開會,涉及到天禾的部分他全程沒懈怠。
但其它業務版塊,內容太多太雜太陌生,聽一聽,了解個大概也就算完事。
「吃飯去吧。」
對瞿陽,郭陽原本是寄予了更多厚望,不過現在看來,其學習意願不是很強。
有一丟丟失落。
如果這時候誰能衝到他面前大聲喊上一句,「老闆,我太想進步了!」
說不定能謀得一個不錯的職位。
這會兒還在食堂吃飯的人不多,都是一些加班的人。
這個時代不缺乏拼搏向上的人。
晚餐,食堂的大廚老劉特意給郭陽做了一份糊鍋。
雞絲搭配著新採收的馬鈴薯,點綴著幾片綠色的青椒,吃完後冒出了微微的汗水。
一個字,絕!
晚上,郭陽繼續看著這段時間的業務報表。
天禾的業績其實依然很亮眼。
國內的作物結構這兩年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會兒玉米,一會兒大豆,不止農戶和加工企業暈頭轉向,種子企業的生產和庫存工作也不好把握。
但這都是暫時的陣痛。
國內的玉米加工和消費需求潛力都還沒完全釋放出來。
2.5億噸?
要放在十幾年後,這個產量就是個渣,一年的消費量都滿足不了。
不過現在情況不同。
這2.5億噸難不住國家,但對嘉禾來說,卻很可能錯失一場發展機遇。
產能擴張和消費需求同步擴張的機會。
所以他才會不爽。
不過看到天禾的業績表後,他的心情又稍微好了些。
玉米種子的全年預估業績僅約90億,相比去年近乎腰斬。
但大豆種子大幅增長,由去年的16億暴漲到了108億元,不僅彌補了玉米種的業績下滑,還有小幅的提升。
此外,蔬菜、棉花、小麥、馬鈴薯等品種也有不小的增幅。
相比去年,業績的增速稍有遜色。
但這是種植結構變化帶來的影響。
玉米播種面積只有3.5億畝,這在幾年前,說出去誰信啊?
這是想把全國的豬餓死?
……
清晨,郭陽沿著沙棘林的道路晨跑。
成片的沙棘果子傳來誘人的芳香,不過還沒到採摘的時候。
沙棘果可以在春秋兩個季節採摘,一般來說,春季採摘因為經過了寒冷的冬天,營養價值會更高。
不過嘉禾這個秋天就會開始採摘。
跑完步,回去洗了個澡,又開始了一天上工作的時間。
才到公司,就圍上來了一堆秘書,稱之為秘書團更為合理,不過要是智囊團就更好了。
一天的時間基本就耗在了公司里。
不過今天的心情不錯,這源於集團的現金流更加的充沛了。
除了業務上收益,更多的依然是來自於金融市場。
隨著原油的崩塌,糧食等大宗商品市場迎來了新一輪的崩塌。
對手盤後期雖然在快速減少,但嘉禾的資金也是分散在原油、玉米、大豆、豆粕、小麥等多個盤子裡的。
一共準備了40億美刀,只入市了不到一半,然而,即使這樣獲利也不菲。
接近20億美刀!
相當於投入的資金實現了100%收益。
這讓嘉禾的彈藥庫變得更加充足,現有的幾個項目根本就消耗不了這麼多資金。
多餘的錢一部分進了股市,A股經過這次金融危機,先於全球一步見底。
這時候微光也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建倉。
另一部份錢則用於科技和網際網路上的投資,一些有潛力的項目,都成了嘉禾投資的標的。
總之,錢要流動起來。
郭陽也相信這些投資,能讓嘉禾在今後的發展中不被資金所困擾。
就在郭陽忙著處理工作時,川省攀西的一座山頭上爆發了激烈的矛盾。
51歲的農民張大山臉龐粗糙,手上也盡皆是一條條裂口。
臨近中午,得到消息的張大山丟下飯碗,扛著鋤頭,吆喝了七八個村民,躲在一個拐彎後的大樹下。
等看到目標車輛來了後,一伙人一哄而上,將一輛越野車攔了下來。
「艹你馬勒戈壁,給錢!」
「下車,下車。」
「日你仙人,房子拆了搬遷費不給,地租拖著,就連栽樹的工錢也想賴帳,今天別想跑。」
村民們目光兇狠,原以為這群人不會回來了。
不過今天張大山的媳婦上山時意外看到了熟悉的車輛,隨即立馬回村,叫人,堵車!
許是被嚇住了,車上的人不敢下車,反而想衝過去。
張大山的媳婦反應慢了一拍,被撞倒在地,額頭都磕出了血。
怒不可遏的張大山一鋤頭砸向車玻璃,越野車想逃,但才拐個彎就發現村民弄好了路障!
走無可走。
而被逼急的村民拿著鋤頭和石頭就圍了上來
最終結果,一死一殘一傷。
這是發展麻風樹產業以來,遇上的最大的挫折,但這絕不是個例,而是全國範圍內的縮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