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第366章 農民工返鄉;棉花期貨(求月票!!)

第366章 農民工返鄉;棉花期貨(求月票!!)

2024-10-06 01:53:20 作者: 野生的冰糖葫蘆
  第366章 農民工返鄉;棉花期貨(求月票!!)

  「不僅城裡人變多了,鄉下現在也熱鬧。」

  「你得慶幸有嘉禾。」

  「是啊,幸好有嘉禾。」秦立軍很贊同的點了點頭,「這兩個月有些省份的治安壓力很大,盜竊、搶劫、詐騙、家庭糾紛,各種矛盾都來了。」

  「農民工嘛,在家裡呆幾天還好,閒久了肯定會出問題。」

  短短几個月內,金融危機的影響就已經傳遞到了實體上。

  出口訂單的減少,導致東南沿海地區大量農民工歇業、失業、返鄉。

  還沒到年底,國家統計局就公開表示返鄉的農民工已超過7000萬人,這是近十幾年來罕見的經濟現象。

  古時稱流亡在外受人雇用的人為「雁戶」,謂如雁去來無恆也;

  而在英語中,農民工被稱為「migrant workers」,意為背井離鄉像候鳥一樣往來遷徙。

  這個群體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金融危機、失業潮讓他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考驗。

  有關部門早已下發了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接收和安撫準備。

  農民工提前返鄉,無疑會給本來已經嚴峻的本地就業形勢增加新的壓力。

  隴省作為對外勞務輸出大省之一,也同樣如此。

  但秦立軍還有心思來嘉禾找郭陽喝茶,自然酒泉的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根源還得落在嘉禾身上。

  從年初到年底,疏勒河流域的河道清理修築、生態綠化、節水滴灌等工程就沒停過,每一項都需要充足的勞動力。

  討賴河中游灌區、沿山河灌區的鹽鹼地治理管護也需要人手。

  年末又上馬了能源林項目。

  沿海是失業潮,酒泉則是用工荒,現在人回了,則剛好合適。

  在省里其它地市,因為人力的突增,也迫切希望能加快能源林的實施進度。

  「冬天也是能幹活的嘛!」

  「鄉鎮的基地合同馬上籤,有阻攔搗亂的有關部門直接來抓人。」

  「省里和各地的氣象部門隨時分析收集氣象信息,避免氣象因素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一定配合業主單位打贏這場冬季施工攻堅戰!」

  嘉禾也希望留住這批人力,和政府、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一拍即合,項目進程在12月份陡然加快。

  平整土地、清理原有低效作物雜草雜樹、灌溉溝渠、河道治理、堆肥發酵、滴灌主管鋪設……

  在河西走廊、隴中一帶,各地農村依然是一片繁忙景象,在業主嘉禾集團的帶領下,各施工單位和村民組織、合作社鬥志高昂,頂著風雪奮戰,掀起了冬季施工高潮。

  酒泉的各項工作基本都已安排妥當,不過郭陽見不得秦立軍這麼悠閒。

  人民公僕嘛,就要有為人民服務的覺悟。

  「領導,只是讓農民務工也不是長久之計。」郭陽說道:「工程總有做完的那一天。」

  秦立軍美滋滋的喝著紅麻茶,「那時經濟形勢應該也好轉了吧?」


  「本地發展也需要人。」

  「你想幹嘛?」

  「一技之長是農民工就業的本錢。」郭陽笑道:「市里可以多組織一些培訓。」

  「比如農機駕駛與維修、蔬菜栽培與加工、各種種養殖的培訓。」

  「同時市里再給一些土地、稅收、貸款上的優惠政策,調動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積極性。」

  秦立軍說道:「你是想讓人來搞文冠果種植吧?」

  「還是領導懂我。」郭陽笑了笑,「但這對市里也有極大的好處。」

  「我看你是嫌我打擾你工作了。」

  郭陽笑而不語。

  秦立軍罵罵咧咧的走了,郭陽還不忘提醒。

  「致富經看過吧,你得拉些成功的案例出來吸引人。」

  「忙你的吧。」

  郭陽確實有很多事情要忙,最近能源林和節水休耕項目的速度大幅加快,不止是西北,南方也同樣如此。

  桂省第三和第四個十萬畝都已經進入了流轉的程序,又連續打了款到專項帳戶里。

  雲省楚雄和攀西也有了新進展。

  全王又在攀西拿了2萬畝林地,作為印楝樹的基地。

  而麻風樹方面因為楚雄的主動邀請,當地也沒遺留的爛攤子,嘉禾生化已經轉道楚雄。

  當地也有生態造林的任務,以往都是種核桃、板栗等經濟林。

  但可能是沒有經歷太多投資上的套路,當地村民很容易就接受了麻風樹。

  楚雄河谷山區造林推進的異常順利,嘉禾生化反饋的情況也很有意思。

  「當地農戶想的是反正有大老闆收,還有錢拿,種樹的積極性很高。」

  「如果各地都有楚雄農戶那麼好溝通,嘉禾的能源林項目還能快幾分。」

  「民風淳樸啊!」

  全王的員工這時插話了,「能不淳樸嗎?」

  「紅河和玉溪種除蟲菊的農戶,貨款連續幾年都是白條,欠了幾千萬元。」

  「就這負責人也只是被打了一頓,但工廠還是能正常生產,設備一樣沒少。」

  「全王接手後,農戶又高高興興的種植除蟲菊,去年賺了一筆,今年瀘西的農戶種植熱情高潮,產量和面積都創了新高。」

  雲省未來是國內各地老闆投資農業種植的聖地。

  不過現在還沒被開發出來,最早開發出雲省水果種植潛力的是浙省溫嶺的一位老闆。

  「追著太陽種西瓜」是用來形容浙省種植戶背井離鄉、不辭辛苦的闖勁。

  而當西瓜不景氣時,浙省老闆又開發出了葡萄,並在夏黑和陽光玫瑰上取得了驚人的效益。

  全王收購的紅河森菊和玉溪亞臨界兩家除蟲菊加工企業,在今年也已經扭虧為盈。

  效益好,品質也有所提升,全王也提高了對除蟲菊乾花的收購價。

  早在接手之初,全王就承諾,除蟲菊有效成份每提高10個百分點就提一次價。

  原本一、二、三級乾花每公斤收購價是11元、9元、7元。


  現在已經變成了15元、13元、11元。

  第一次提價就讓瀘西和玉溪的種植戶獲利不菲。

  在雲省投資農業,除了以後日漸高漲的地租,基層遇到的麻煩都很好解決。

  不過在楚雄引進嘉禾麻風樹項目過程中,也並不是沒有隱憂。

  嘉禾的團隊如此形容其中一位領導:招商引資風格很狂熱。即使會議上,都還在吸著水筒煙。

  郭陽在辦公室仔細看了會兒關於在楚雄擴大麻風樹種植面積的建議書。

  造林的基礎條件比較差。

  在乾熱河谷造林,曾一度被國內外林學界視為「造林禁區」。

  『年年植樹不見樹,年年造林不見林。』

  「站在山崗上就能看見金沙江,但夠不著、用不上,江水就這麼嘩嘩地流走。」

  「缺水少土、高溫乾熱、山高坡陡。」

  這就是金沙江等乾熱河谷造林的現狀,但麻風樹卻較為適合這些地區。

  何況還是種子商店的品種。

  技術問題只要探索肯定能解決,目前試水的一部分林地,農戶都很熱情。

  這裡的人就有這麼犟,年年種,年年死,但還是要種,因為總有能活下來的樹。

  唯一的隱憂來自官方層面。

  郭陽認為這算不上什麼大麻煩,想了一會兒,就簽批了,第一期100萬畝。

  這點面積,對整個楚雄也就是杯水車薪。

  楚雄的林業用地面積3100萬畝,但實際上這時很多河谷上還是光禿禿的。

  這100萬畝就相當於是個示範,以後效益好了,會帶動起更多種植面積。

  不過,這依然和郭陽的目的相去甚遠。

  紅旗河調水的路徑,由於現在還查不到相關資料,郭陽只能自己推測。

  調水的起點是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處,這毫無疑問,也就是MT縣附近。

  大拐彎--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只要能把水調到金沙江,剩下的路段以未來國內的基建能力完全能搞定。

  而金沙江上的調水樞紐,最好的位置應該是虎跳峽,位於DQ州,首府香格里拉。

  離楚雄不算太遠,也不近,勉強也可以種植麻風樹。

  但其它幾個調水樞紐海拔更高,溫熱條件沒那麼好。

  只能是另想辦法,再培育抗寒的麻風樹種,另外,在這種大工程附近,最大的爭議是生態保護。

  比如虎跳峽電站,雖然通過了規劃,但長期都處於待建狀態。

  最大的阻礙便是環保人士以及國家環保主管部門的反對。

  嘉禾能做的不多,一,發展生物能源,讓開發紅旗河有價值,其次就是生態保護。

  至於施工,還得靠基建狂魔,或者是有什麼植物可以幫助挖隧洞?

  在辦公室胡思亂想了一會兒,郭陽又寫下了一些意向培育品種,隨後才下班回家。

  冬天冷,不能到室外運動,郭陽便讓人在別墅里改造了個健身房。


  除了有點枯燥外,也沒有其它毛病。

  晚上又打了一會兒遊戲,因為捨得花錢,帳戶已經起來了,不過卻越玩越沒勁。

  次日一大早,到公司吃早餐時,恰好看到了關程,想起最近的棉花市場,就坐了過去。

  「采棉機怎麼樣了?」

  關程把盤子往旁邊挪了挪,笑道:「今年累計交付了120台。」

  疆省的機采棉本來就才起步,這個數字已經接近疆省市場的三分之一,不過郭陽關心的不是這個。

  「這我知道,生產中的表現呢?」

  「和約翰·迪爾還有差距,不過比貴航強,貴航的交付量比不過我們,迪爾又太貴,豐凱的市場競爭力挺強。」

  「今年的機采棉面積應該能接近100萬畝,平均每台機采8000多畝。」

  郭陽贊道:「故障率應該不高。」

  「對,每台估計要采400多萬公斤。」關程說道:「這個數據應該是全疆最高的,其它的棉田沒這麼高的產量。」

  機采棉是一個複雜的體系:模式化種植管理——機械化採摘拉運--工藝化加工生產。

  其中又涉及到機采棉品種。

  豐凱去年研製生產了30台,和兵團合作採收了10餘萬畝棉田,完成采棉機定型。

  今年實現量化生產。

  這個速度和貴航大致相當,不過貴航今年只批量化交付了100台。

  不管怎樣,國內采棉機市場由國外產品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被打破,結束了完全依靠進口的歷史。

  郭陽知道迪爾天拖氣得牙牙癢,但就和華夏蔬菜出口到島國面臨各種困難一樣,想賺別人的錢就得有自己的優勢。

  而迪爾目前的優勢只有更成熟的技術。

  不過其價格太高了,豐凱的采棉機定價88萬元/台,迪爾則至少要150萬以上。

  巨大的價格差距足以抹平其中技術不成熟之處。

  而且豐凱也有獨特的優勢,高產的天棉20種子——適合機採種植模式——量身定做的采棉機。

  這兩年天棉的產量就是證明。

  貴航也有利益聯結機制,它的股東里有兵團某師,以及石河子政府,出生自帶銷量。

  只有迪爾和凱斯這些外企,利潤全被他賺走了。

  吃飯的時候和關程閒聊了一會兒,回辦公室後郭陽也關心起了今年的棉花。

  除了令人振奮的國產采棉機外,今年的棉花市場並不美妙。

  也是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棉花消費減少,同時石油的下降,也讓化纖產品替代性增強,棉花需求很弱。

  另外進口壓力很大。

  郭陽讓秘書團的人整理了一份最近棉紡市場的情況。

  棉紡企業鋪天蓋地的抱怨聲。

  「我們國家棉花質量差,問題多,又不能完全滿足國內生產需求,增加了企業很重的負擔,對紡織業來說非常不公平!」

  「滑准稅就是在割棉紡企業的肉!」

  「蘇省棉花價格大跌--籽棉收購價不足2.5元/斤!」


  「棉農不願賣、賣棉難,棉企不願收、不敢收。」

  「2008年農資價格大漲,棉農實際收益連成本也不夠。」

  棉農傷心,棉紡企業既傷腦筋,又極度氣憤,滑准稅嚴重影響了棉花的進口。

  滑准稅是專為棉花進口所設的關稅制度,稅率在5%~40%波動。

  優質棉,價格高,稅就低;低等棉,價格低,稅就高。

  郭陽特意關注了下目前的進口棉價,1%關稅到岸價為10065元/噸,比國內棉價低1570元。

  但加上滑准稅,棉紡企業的進口成本就反而要高出300元。

  相當於棉紡企業買進口棉要多交1870元的稅。

  然後還要去參與國際競爭……

  可以說,滑准稅從出來的那一刻就受到了棉紡企業的抵制。

  但沒用,為了棉花的生產安全,滑准稅一定得有,而為了讓棉紡企業保持競爭力,稅率也在調整。

  但在今年這種環境下,再怎麼調整,棉農和紡織業都不好過。

  可能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北美棉花減產,不然國際棉價可能還得低1000元。

  雖然棉價一直在跌,但國內棉花產不足需的基本格局依然沒變。

  北美減產,但阿三的棉花依舊兇猛。

  但看著鄭商所棉花期價一跌不回頭的趨勢,郭陽也不由皺了皺眉。

  「這空單也太多了點!」

  嘉禾糧油常駐在郭陽身邊的秘書叫江文,三十餘歲,說道:「是有點異常,照這形勢,還有的跌啊!」

  郭陽問:「國儲在收購棉花了嗎?」

  「在,月初的時候就在收儲了。」江文說道:「我們也在收購棉花。」

  「收了多少?」

  「二十多萬噸。」

  「不多啊。」

  江文認為十萬噸不算少了,又全是疆省棉,價格天生更貴一些。

  「採購部已經砸了十幾個億收購棉農的棉花,但跌勢就是止不住。」

  郭陽又看了眼價格,期貨價2.5元,蘇省、豫省等地的現貨價還可能更低。

  早已經跌破了成本價。

  這很不正常。

  「做空的主力是誰?」郭陽盯著江文,「別告訴我不知道。」

  在滑准稅出來以前,國內棉花期價經常暴漲暴跌,其中的主力大都來自浙商,郭陽以往這次也是,不過卻猜錯了。

  「主力是幾家外資。」江文說道:「最多的空單來自0153,這是路易達孚的席位。」

  「路易達孚也是這兩年國內棉花的收購主力,他們有外資銀行提供的低息貸款,今年在疆省、鄂省、蘇省、豫省等地起碼收購了幾十萬噸棉花。」

  「全都是可用於鄭商所交割的棉花。」

  郭陽挑了挑眉,一邊在高位拋空期貨,一邊在低位買入現貨,老套路了。

  「外資不是只能收購皮棉,不能收購籽棉嗎?」

  「外資提供資金,活躍在收購市場上的企業是溫商。」江文迅速說道:


  「主要還有國際價格的影響,採購部認為還有下跌的空間。」

  在下降,估計明年都沒多少人種棉花了,無論是種子銷售,還是棉紡加工,需要的都是一個穩定的市場。

  雞飛狗跳的市場只有投機者才會喜歡,思考了一瞬,郭陽有了決定。

  「開多單,外資的空單我們接了。」

  「啊?」

  「你認為外資有多少膽量繼續開空單?」郭陽冷笑道:「逼他們實物交割。」

  「幾十萬噸棉花嘉禾吃不下嗎?」

  數十億資金,還有期貨的投入,一般的企業真沒這個能耐。

  嘉禾有這個資金能力,但其中的風險也不小,如果基本面繼續惡化,價格繼續跌,就會面臨大額虧損。

  郭陽沒這個心理負擔。

  任何東西都有它的價值,跌破成本價了,遲早會價值回歸。

  而且,TMD現在明顯有問題,蘇、魯、豫、鄂等地的棉花一般是種在鹽鹼地上的,因為水稻和玉米種不了。

  但能種大豆啊,還有能改良鹽鹼地的苜蓿!

  今年全國棉花播種面積明顯下降了,足以抵消了疆省產量的增加。

  這些人就是被嚇破了膽!

  嘉禾偏要逼倉外資。

  你平倉我就賺,你要交割實貨,說不定我還給你點勞務費,感謝幫忙辛苦收購。

  接下來兩天,

  嘉禾糧油從總部拆借了一筆資金用於此次棉花上的操作。

  鄭商所的棉花交易量迅速上升,期價也立時有了抬升,但到2.8元/斤的位置又僵持住了。

  以路易達孚為代表的外資做空主力開始投入更多資金,嘉禾也不急,把價格穩在附近就是勝利。

  2.8元/斤,已經比棉農平均生產成本2.7元要高了。

  事實上,在這個普遍虧損的年份,依然有棉農能穩定盈利。

  只要產量高,品質好,成本自然會更低。

  兵團的鄒慶就是如此。

  如今,他已將習慣了棉花輪作苜蓿或者大豆,這樣的效益極佳。

  今年,他再次喜獲豐收。

  全疆其它地區的大部份棉農虧本,他卻還能盈利,這讓他極為自得。

  「懂什麼叫技術嗎?」

  「這就叫技術,這就是實力。」

  了解內情的人會鄙夷的說道:「不就是種子選得好嗎?」

  遺憾的是,天棉20隻適合西北地區,而全疆今年的面積也不過2500萬畝。

  全國面積即使大幅減少,也還有8000萬畝。

  天棉帶來的增產不足以填補這個缺口,孟山都和創世紀的轉基因抗蟲棉依然占據著主導地位。

  相比這兩者,天棉20的優勢是高產抗病,但應對棉鈴蟲卻不如轉基因。

  所以,天棉推廣上並不是沒有對手。

  而且疆省太大了,人煙稀少,經常有不講武德的種子公司租別人的高產田開現場會。


  有的棉農也願意配合,既多賺筆錢,又減少了競爭對手。

  導致天棉的推廣異常緩慢。

  有時候種子都送到棉農面前了,但就是要去買冒牌貨。

  …

  豐益和ADM在謀劃大動作,路易達孚又突然冒出,嘉吉也有要收購普樂維美的傳言。

  郭陽沒能享受這個元旦假期。

  而是和嘉禾糧油的團隊商議嘉禾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ADM原本就持有豐益的股份,他們要合併或者深入合作,我們阻止不了。」高德沉吟道:「只能從外部入手。」

  「國內輿論壓力可以利用。」

  這是老辦法了,如果兩大國際糧商合併,看起來確實很龐大。

  「但這還不夠。」

  郭陽說道:「可以從官方入手,大豆收購壓力這麼大,給收購企業一點補貼很正常吧,而且這個補貼只給內資。」

  眾人不由眼前一亮。

  「這個辦法好,扶持民族大豆加工企業嘛!」

  「他不是要合併嗎?那也可以鼓勵內資之間的兼併重組,外資在國內收購兼併就得嚴格按規章辦事。」

  「不要想太離譜了。」郭陽笑道:「還有其它什麼方式沒?」

  略微沉寂了會兒,

  「可以去東南亞收購或發展油棕種植園。」陳燕秋說道。

  東南亞肯定比剛果強,嘉禾也有棕櫚樹品種。

  關鍵這是偷家啊!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