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阿瞞。」
一聲忿怒的厲喝從玉璧城外袁軍大帳內傳出,而發聲之人乃是統御河北之地的大將軍袁紹,而個中緣由,要從袁紹收到一則消息說起。
自從聽聞曹操有陰謀襲取鄴城的流言以來,袁紹就止住了攻伐玉璧城的打算,他按兵不動,不再日夜不休的攻伐玉璧城,並做著退兵還師的綢繆,以免曹操當真兵襲鄴城,斷絕了他的退路。
沒有等上太長的時間,也沒有耗費太多的精力,袁紹安插在許都的間細,或者說許都心向袁氏的公卿,論證了曹操襲鄴這一條消息的真實性。
「可恨。」袁紹一臉的慍色,言辭勃然動怒。
「呂布會和張邈、陳宮襲取兗州,曹操只餘三城,當日若非吾遣兵助陣,曹阿瞞早為呂布所夷滅,今日其人以怨報德,當真可恨。」
袁紹給曹操定了性,以曹操是一頭餵不飽的狼崽,對恩人下毒手的鳩虎。
許攸應和道:「前者曹操奉迎大駕至許,自謂大將軍,以明公為太尉,置明公於其名下,就可見其人非是良人,有圖謀河北之意。」
面對袁紹的憤怒,沮授也應聲道:「許都卑濕,地勢居下,非天子之居,往日明公行文曹操,令曹操將天子送至鄴城,而曹操假天子之命駁之,可見其人狼子野心,與董卓、李郭無異也。」
逢紀、郭圖等文臣武將一個個出席,在袁紹面前貶斥起了曹操,藉此呼應暴怒的袁紹一二。
然而憤怒解決不了問題,當下袁紹面臨了一個艱難的抉擇,或者說形勢所逼,他不得不在發兵河東沒有戰果的情況下,退兵還師鄴城。
可十萬大軍至此,興高采烈的來,灰溜溜的回去,袁紹著實不太甘心,他眸色中露出了猶疑。
瞧出了袁紹的遲疑,沮授拱手進言道:「明公,當速速還師鄴城,以挫曹操將兵襲鄴的謀劃,不然若是遲疑不退,恐為曹操所趁也。」
許攸亦是拱手進言道:「明公,今者我河北精兵猛將盡皆在此,黎陽守御空虛,鄴城兵力寡薄,當思還軍以御曹操。」
逢紀搬出當下的戰局,用以勸告袁紹退兵:「明公,玉璧城堅,我軍累月不下,士卒傷亡慘重,多有生出歸心者,而今鄴城危殆,莫不如就此退兵,來日整頓兵馬,再攻河東。」
家小皆在鄴城,一眾河北文武大臣一個兩個出席進言,勸誡袁紹退兵還師,加強黎陽、鄴城的守御,以免為曹操所趁。
「罷了。」袁紹見眾議如此,他本心也是不願再繼續攻打玉璧堅城,於是袁紹點了頭:「整頓兵馬,預備還師鄴城。」
「諾。」一眾文武大臣齊齊領命。
入夜。
袁紹躺在床榻上翻來覆去,一時間難以入睡,他心中怒氣正在積攢當中,而這股子怒氣,向著發小曹操而去。
從小時候到如今,袁紹對待曹操的態度,都是在看待一位小弟,前面諸侯會盟伐董,他表曹操為揚武將軍,將曹操視作自己人,後諸侯盟散,他表曹操為東郡太守,接著曹操坐大,充為兗州牧,鯨吞豫州、徐州,一統中原之地。
曹操一路走來,壯大到如此的地步,是他袁紹一力扶持,可曹操實是難養,忘恩負義,不念他的恩情,竟是意圖趁他發兵河東,做出襲取鄴城的事情來。
『曹阿瞞,你的良心莫不是被狗吃了。』袁紹心下不忿,一股鬱氣積於心頭,他做出了決定,來歲定當兵發兗豫,一泄心頭之恨。
第二日,袁紹開始了撤兵還鄴的事宜,大軍退兵,並不是一股腦子的撤退,而是分批撤退,在撤退的過程中,還需防備敵軍的尾隨追擊。
且知道,在撤兵的時候,最是容易為敵軍所趁,蓋因士卒抱有歸心,戰心低迷,而敵軍氣勢正旺,士氣高昂也。
「顏卿,張卿。」袁紹朗聲,他點了顏良和張郃的名:「斷後之事,就交予卿二人了,吾先率軍歸還鄴城。」
「諾。」顏良、張郃拱手稱諾。
接下來,玉璧城主將婁發,發現了玉璧城外的袁軍營帳數目一日少於一日,火灶騰空的煙柱也是一日少於一日。
「袁紹這是退兵了?」婁發朝著婁七、甘九言道,不過婁發沒有確信下來,畢竟營帳、煙柱這些東西都可以作假,說不得袁紹是虛晃一槍,實際上是引誘他出城追擊。
「行文安邑,通告一聲法太守,就說袁紹有退兵的跡象。」保險起見,婁發沒有把話說的太滿,他在遞到安邑的文書中,只言袁軍有退兵的表現。
而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玉璧城外的袁軍營帳日漸稀疏,造鍋做飯升騰而起的煙柱大為減少,加之婁發遣斥候偵查,他得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袁軍的的確確是在退兵。
與此同時,安邑的法正收到消息後,他和甘寧商議,由甘寧率領三千銳卒先行往玉璧伺機而動,如是袁軍當真退兵,就嘗試從袁軍身上咬下一塊肉類,不使袁軍退兵退的安穩。
當甘寧抵達玉璧,同婁發會面後,婁發第一時間通報了最新的軍情:「袁紹確實在撤軍,目下人馬十之五六都已行去,現下唯留顏良、張郃等人斷後。」
接著婁發問詢了一句:「聽聞伏波將軍馬超領萬餘精騎往河東,不知眼下到了何處,若是以精騎追擊,當可斬獲大半。」
「馬超方至蒲坂,如要行進至此,還需數日,恐怕是趕不及了,某當先行追擊。」甘寧搖了搖頭,他打算先行尾隨追擊撤退的袁軍。
「顏良、張郃,蓋河北之名將,麾下士卒皆是驍銳,而兄長先行至此,兵少眾寡,恐與之相戰有所不利也。」婁發道出了他的擔憂。
甘寧拍了拍婁發的肩膀言道:「子初寬心就是,某自當見機行事,廣遣斥候,間細,當不會墮入顏良和張郃的埋伏中。」
二人議定後,婁發照常守御玉璧城,甘寧領著三千人馬踏上了追擊袁軍的道路,一路上,他將斥候遠遠的撒開,時時刻刻了解周遭的情況。
很快,甘寧發現了一支撤退速度較慢的袁軍,他立即著甘九、甘十三統一曲之卒上前邀戰,憑藉著麾下精卒的戰力,甘九和甘十三輕易擊散了這支袁軍的陣型。
而甘寧見狀,他心下意動,就要投入後備軍力上前的時候,一支裝備精良、手持大戟的袁軍返回了這裡,前來救援起了落難的友軍。
「大戟士。」甘寧閱覽過河北名將、精兵的諸般詳情文書,知道袁紹麾下大將張郃,手下有一支使用大戟的部隊,戰力十分強悍,所向無有敵手。
但甘寧自認麾下錦帆遊俠兒的戰力也是天下無當,他一顆戰心熊熊燃燒了起來,握緊了手中的環首刀。
兩強相遇,大戰一觸即發。
……
許都。
「吾記得上次會議商討襲取鄴城一事,沒有請袁紹的人參加吧。」
曹操的語氣中透著不解和納悶,而這來源于于當下河北遞來的一樁消息:「為何如今鄴城風言風語傳了個遍,傳吾將領兵襲取鄴城?」
兩軍交戰,最要緊的是了解對方,知曉對方的根底,同時遮掩住己方的真實情況,避免敵方了解己方的根底。
此等軍國大事,關乎於生死,自是容不得一點馬虎。
可讓曹操心下發怒的是,他前面才剛剛同荀彧、程昱、郭嘉等人商談趁著袁紹發兵河東,黎陽、鄴城空虛,將兵襲取鄴城,坐收漁翁之利。
下一刻,曹操就收到了鄴城間細遞來的文書,說是鄴城街頭巷尾,老弱婦孺都知道他這位司空有圖謀鄴城的想法。
『有人走漏消息,與會之人有袁紹的間細。』這是曹操的第一想法,他也是第一時間招來了上次參加會議的人,目光凌厲的一一掃過,希望能從諸人的臉上瞧出端倪。
只是念到這些人都是追隨他多年的老臣,如程昱、毛玠,又不少人是放棄了追隨袁紹轉投於他,如荀彧、郭嘉,因此與會之人,應當不會做出背叛他,有泄露機密於袁紹的可能?
不過人心隔肚皮,在經歷了張邈、陳宮叛亂的曹操,他的猜忌心理被放大,除了曹氏諸將,以及幾個心腹之人,他看誰都是秉著猜忌的目光,是故他心中的猜忌還是沒有放下。
荀彧見曹操臉上露出了猜疑之色,他寬解道:「明公,愚意鄴中傳言明公領兵襲取鄴城一事,當是劉璋所為也。」
「今者袁紹統兵十萬,發兵河東,攻伐河東諸縣甚急,劉璋為之困擾,必思破局之計……而袁紹大軍遠征河東,所憂者無非明公也,以明公據有中原,毗鄰冀州,若是明公統兵以向鄴城,袁紹後路將斷也。
「故而多半是劉璋傳出謠言,藉此使得袁紹生懼,不敢久留於河東征伐,好解開河東之圍。」
曹操眸色中猜疑之色稍稍散去,荀彧的話是一個合理的解釋,關中的大司馬劉璋有理由,也有需求去做這件事情。
然而劉璋這般去做,卻是壞了他的大事,曹操咬了咬牙,頓覺有點頭疼,袁紹大軍兵發河東,鄴城空虛,多麼好的戰機,若是為他所握,說不定能一戰而定河北。
可如今,在劉璋散播流言的情況下,鄴城必然有了防備,黎陽的守御多半得到了增強,他也就沒有什麼機會了。
若是要輕鬆拿下鄴城,乘人不備是必要的前提,在黎陽、鄴城有防備的情況下發兵攻打,恐將頓兵堅城之下。
到時候袁紹還師鄴城,十萬大軍歸來,禍事不小也。
「有此流言,鄴城必有防備,襲取鄴城一事不如止息,不知明公意下如何?」荀彧給出了一個建議,在戰機消失的情況下,襲取鄴城的事情只能放上一放了。
「嗯。」曹操頷首,只是他自知這段時間整頓兵馬的動作,多半袁紹會偵知到,而以袁紹的脾性,說不得會調轉槍頭,向著他捅來。
至於為何,曹操心下清楚的緊,在袁紹勢大無雙的情況下,又袁氏四世三公,於朝堂浸淫日久,門生故里遍布天下。
目下天子劉協雖是在他的手裡,可底下的公卿,州郡的官吏,多半是心向鄴城,又向鄴城遞去表明誠心的書信,尤其是袁氏起家的汝南之地,就等著袁紹大軍南下,卸去曹氏的旗幟,轉為豎起袁氏的旗幟。
所故,曹操明白,他的一舉一動,每一步踏下,許都都會有數封來自不同人手裡的書信,往袁紹的手上遞去,他整頓兵馬、將襲鄴城的舉止,袁紹當是知之無疑。
「明公,今者河東遞來消息,言是河東進入八月後,秋雨連日,袁紹對玉璧城的攻伐停了下來。」郭嘉憂心了一句道:「以袁紹的為人,遇到艱難險阻,多半會生出退卻的心思,加上鄴城傳言明公襲鄴之事……」
「愚意袁紹顧忌後路,又攻伐玉璧不利,將還師鄴城,來日兵發所向,恐是向著明公而來。」
曹操沉重的點了點頭,夏收後袁紹和劉璋交兵於河東,那時候他聞之大喜,蓋袁紹和劉璋皆是他的勁敵,也是他逐鹿中原唯二的敵手,而袁紹和劉璋廝殺交戰,他可作壁上觀,收漁翁之利。
然面對袁紹的大軍臨境,劉璋一方單據守爾,沒有一戰定乾坤的膽魄,導致戰事掀起的波瀾不夠大,曹操也就不方便伺機下場,避免引來袁紹和劉璋的仇恨值。
隨著時間的推移,袁紹在河東阻兵月余,攻守之間打出了真火,兵勢相交,一時間不會猝然解開,曹操自謂機會已到,他生出了襲取鄴城的心思。
可襲鄴一事還沒有提筆,鄴中流言就劫去了這一戰機,當下曹操知道襲取鄴城沒有什麼機會了,同時因為他近來為襲取鄴城做的準備,落入到袁紹的耳中,河北與中原之間將掀起一場大的風波了。
「以天子之命,錄以前後之功,嘉賞劉璋為秦王。」曹操給出了破局之策,他打算頒給劉璋秦王的封賞,讓劉璋繼續為他吸收袁紹的火力。(本章完)